与荷尔德林“若即若离”的黑格尔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时间:2016-01-19 11:09

  黑格尔在哲学中赞颂作为精神的主体的力量,也就是赞扬用理性思辨来把握存在的力量,而这一点正是荷尔德林力求限制哲学思辨的地方。

  学界一般认为,荷尔德林《当诗人一旦掌握了精神……》中的“诗意精神”概念是黑格尔核心思想之“绝对精神”概念的灵感源头。在黑格尔那里,对立的主客体当须从一个整体中得来,对于对立的主客体来说,这个整体并不是高于二者的“存在”或是智性直觉,而只是发展了的关系的概念本身。早期黑格尔先将这个整体定义为“生命”:相对立的、有生命的存在者以及它们中的每一个有机的整体,应从一个普遍的有机体出发来理解,这个有机体并不具有先于或外在于有生命的存在者的过程。这种结构就是所谓的“真实的无限”,是“有限”通往它的对立面,即空洞的无限的唯一方式。在荷尔德林早期的《许佩里翁》和中晚期的《当诗人一旦掌握了精神……》中,可见到作为两种不同生命倾向共同的源头和目的的“存在”,以及“和谐对立”的概念。

  德国观念论研究专家迪特·亨利希认为,黑格尔作为最高原则的变化或交替概念成了“同一之物”之间的变化,而不是原初意义上的变化以及与这种变化的关系,后者则恰恰是荷尔德林的确信。也就是说,黑格尔的精神概念只限于不同的意识之间,并没有抵达真正外在于人的客体。在黑格尔那里,发展的道路不是分裂,而是“决定性”,矛盾的对立带来的不是变化,而是“发展”——从不确定者到被确定者的展开,再到被确定者的“生产”。而在荷尔德林的思想中并没有这种生产性,“存在” 被看作了分裂、变化、交替、转化、尺度、合一性等等。他所在意的不是“否定的无限力量”,而毋宁说是“合一的力量”。对他来说,后者更原初,是唯一意义上的无限。

  黑格尔有句名言,“真实的不仅是实体,而同样更是主体”。亦即真实不是终极真理,而是一个在它的终结处找回自己的过程,是“概念”找到它的显现之路的过程,这也是他把真实看作主体的原因。这个过程正好反映出,“正是意识的觉醒才使人成为人”。黑格尔的精神概念始终从意识之人出发,又回到意识之人,并没有直达真正客体的兴趣。

  与此相反,对荷尔德林来说,通过自我来认识自我是不可能的。通过一种纯粹的与自我的关系,“我”只能把自己设定为绝对。而他提出了一个需要外在他者和向外的层面来达到主体性与自然相融合、对话、呼应境界的“诗意自我”概念。当人走出自身并“自由地选择一个外在于他的领域”,他就能抵达他的“规定性”。荷尔德林将有限与无限之间的关系理解为变化,二者之间的区分法则为“和谐对立”。由此,“诗意自我”相对应的“诗意行为”被置于一个开放的过程中。“存在”被诠释为一个互动过程,而这正是荷尔德林所谈到的人与自然甚至元素之间,而绝非只限于人与人之间的“交替作用”。施莱格尔与荷尔德林相近,认为只有一种审美的存在,即审美的“自我”才可以满足这样的要求。

  所以,黑格尔并非个体化的、作为主体的“生命”,抑或“精神”只反向自身,通过自身而产生了对自身的知识,无条件并不断地从自我的关系之中生产出它自身。亨利希认为,黑格尔试图用“精神”来替换荷尔德林的“存在”概念。

  荷尔德林正是通过用不可被判断所抵达的“存在”概念取代了费希特的最高原则,使得黑格尔觉醒:一般意义上的意识不再能作为哲学的原则。这个重要原则实际上是早期黑格尔从荷尔德林的朋友圈子中学到的。所以对黑格尔来说,对立面所依赖的整体不能是我们的意识,也不是先于任何展开过程的“我”,只能作为过程存在,这个过程本身才是有着主体性结构的“我”。亨利希认为,黑格尔在方法论上离费希特并非他自己认为的那样远,主体间性最终必然还以主体性为基础;是荷尔德林给了作为哲学家的黑格尔最重要和最后的推动力,黑格尔的成就则依赖于荷尔德林早期的人与整体之间思辨的矛盾。在笔者看来,黑格尔并没有企图抵达人与整体、世界、自然真正的“之间”,主客体之间的中点,而是停留在了他称之为“精神”的人类意识的内部。

  依据亨利希的说法,“黑格尔误解了荷尔德林最深的思想,把它带到了概念上……通过与荷尔德林的关联与分歧,黑格尔成为了他的时代的哲学家”。笔者认为,荷尔德林“最深的思想”之一即是放弃概念语言抵达存在的可能性,对意识的有限性产生敬畏,在意识中找到、打通一个朝向真正外在客体的出路,与外界“交替地”互动,在人与自然之间建立起一座对话的桥梁,重新系起“自然母亲”与人之间曾被人亲手变成枷锁的、原初的“爱的纽带”,如同他在《许佩里翁》中所呼吁的那样。正因为他意识到了理性思维的有限,在意识与理性思考中打通一个出口才变得必要。于是,荷尔德林才引进了以感性、直觉为基础的艺术、诗歌、回忆等概念。而黑格尔则将抵达存在的任务全部依托于代表理性的概念与思辨的自我意识。

  黑格尔在哲学中赞颂作为精神的主体的力量,也就是赞扬用理性思辨来把握存在的力量,而这一点正是荷尔德林力求限制哲学思辨的地方。荷尔德林相信,单凭哲学中最常见的理性思考,永不能抵达存在本身。黑格尔式的哲学思辨只能是意识反向自身的过程,并没有抵达真正的客体即存在与自然。

  从另一角度看,黑格尔的确区分了两种意义上的“自然”。一方面,绝对精神理论将自然看作与精神相对的存在,是本体论的精神发展历程的初始阶段和精神的阶段性模态,属于不真实的阶段。精神需要超越它,从其中解放出来,才能抵达自我意识。另一方面,黑格尔也并不否认真实的自然,即自在的自然本身。但他没能很好解释两种不同自然观的分裂,他的“绝对精神”的概念也没能真正与自然本身建立任何关系从而抵达客体。

  (作者单位: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


编辑:贺心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