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和把握“四个全面”的精髓

来源:光明日报
时间:2016-01-21 13:10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毫不动摇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勇于实践、善于创新,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形成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这一重要论述,是我们深刻理解科学把握“四个全面”精髓的根本依据。理解和把握“四个全面”,必须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主题,紧紧扣住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一关键,深入揭示“四个全面”是如何优化治国理政、推进中国发展的。

  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主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党长期奋斗取得的根本成就,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总纲领,也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一系列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总主题。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历史任务,必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正是紧紧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总主题,深刻指明了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要解决的最关键问题。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关键性战略目标。“两个一百年、一个中国梦”,是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战略目标体系;而在这一目标体系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最基础最关键的目标。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实现这个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

  全面深化改革,是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关键性战略动力。当前我国各项改革事业已经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必须坚持全面深化改革,通过各个领域的改革相互促进、协同推进、形成合力,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破除体制机制的弊端、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切实解决好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问题,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顺利开拓前进。

  全面依法治国,是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关键性战略举措。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谋求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都离不开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依法治国犹如鸟之两翼、车之双轮,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目标顺利实现。

  全面从严治党,是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关键性战略保障。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发展、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把全面从严治党更加紧迫地提到全党面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在于我们党紧紧依靠全国各族人民,凝聚起中国力量;全面深化改革,关键在于我们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坚定不移地走改革开放之路;全面依法治国,关键在于我们党正确处理党与法的关系,把依法治国方略真正落到实处。总之,能否全面从严治党,直接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能否在新的起点上胜利开拓前进。

  紧紧扣住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一关键

  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今天,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负历史的重托和人民的期望,殚精竭虑、统筹谋划,踏石留印、抓铁有痕,有力开辟了通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境界。

  人的现代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境界。实现人的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与实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其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人,其核心价值取向是人的解放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从小康之家、小康社会,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再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30多年来,“小康”目标逐步丰富和不断升华的过程,更加凸显了实现人的解放和全面自由发展的价值追求,是对以人为中心的现代化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

  制度现代化: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境界。现代化的本质是制度现代化。制度现代化的本质特征是人民民主。确保人民真正享有管理国家和社会的主人权利,是在全面深化改革中推进制度现代化的根本价值指向。历史与现实的实践表明,不着力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实现制度现代化,其他方面的现代化不可能持久,甚至不可能成立。正是从这个根本意义上说,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实质是制度现代化。

  法治现代化:全面依法治国的新境界。法治政治,早已有之。问题的要害在于,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法治、要走什么样的法治之路。民主是法治的灵魂,现代法治离不开现代民主;法治是民主的保障,依法治国的本质在于将人民的权力固定化、规范化,为人民管理国家和社会提供根本保障。全面依法治国开辟当代中国现代化新境界的一个鲜明特点,是明确揭示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以人民民主为主体的社会主义法治现代化道路。民主与法治不可分割,制度现代化与法治现代化相辅相成。

  党的建设现代化:全面从严治党的新境界。领导着中国现代化历史重任的中国共产党,正面临着提升自身建设现代化的艰巨任务。所谓实现党的建设现代化,就是要通过全面从严治党,确保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使我们党经得起执政的考验、改革开放的考验、市场经济的考验、外部环境的考验,消除党内存在的体制、制度弊端和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自觉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使党始终走在现代化前列。

  优化治国理政推进中国发展的新理念新方略

  如何更好地治国理政,确保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幸福安康,始终是我们党执政以后面临的最重大课题。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发展、开辟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境界,说到底就是一种不断优化治国理政的过程。本着勇于担当、对人民负责的精神和谋划大局、统筹兼顾的战略眼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优化治国理政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采取了一系列新举措,实施了一系列新方略,卓有成效地将党和国家各项工作推向前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正是优化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方略的集中体现。

  优化治国理政,必须确立科学的治理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既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又具有深远历史影响的战略目标。对于现实,能否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直接关系到能否进一步凝聚起中国力量,振奋起中国精神,更好地走好中国道路;对于未来,能否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直接关系到能否顺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对于世界,能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直接关系到中国发展能否大踏步跟上时代前进步伐,进一步释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世界舞台上的凝聚力、影响力、号召力。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进一步制定了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高屋建瓴地确立了六大发展原则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深刻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优化治国理政的宽广战略视野。

  优化治国理政,必须激活内在的治理动力。全面深化改革,是以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实现制度现代化为目标的强大动力。当代中国一切事业发展,不是靠外在的压力,而是靠内在的动力。“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是“大踏步赶上时代前进步伐的重要法宝”。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国家治理,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从而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进一步走向完善与定型,深刻展示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优化治国理政的高超战略水平。

  优化治国理政,必须开辟有效的治理路径。全面依法治国,是依靠民主和法治的力量治理国家和社会的有效路径。纵观世界近现代史,凡是顺利实现现代化的国家,都无不是较好地解决了法治与人治的关系,坚持依法治国;反之,一些国家在走向现代化过程中陷入这样那样的“陷阱”,出现这样那样的政治危机,究其根源都无不是严重忽视法治的结果。正是在深入总结历史经验尤其是世界社会主义正反经验的基础上,习近平精辟指出:“小智治事,中智治人,大智立法。治理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关键是要立规矩、讲规矩、守规矩。法律是治国理政最大最重要的规矩。”把全面依法治国作为谋求长治久安、造福子孙万代的根本大计,深刻反映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优化治国理政的博大战略情怀。

  优化治国理政,必须抓住关键的治理环节。全面从严治党,是确保我们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始终不脱离人民群众的重要关键。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全面从严治党、全面依法治国,是我们党履行好执政兴国重任的两个基本方面,两者相辅相成、不可或缺。法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愿的统一体现,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法律,党领导人民实施宪法法律,党自身必须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这既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基本要求,又是党的领导力量的深刻体现。把全面从严治党和全面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以全面从严治党确保全面依法治国,深刻彰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优化治国理政的坚强战略定力。

  (作者系济南大学政法学院教授)


编辑:贺心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