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时代”国际新闻的新特征
1998年,联合国宣布互联网成为“第四媒体”,2003年全球网民发展到6亿人。2015年底全球网民将超过32亿人,网络普及率达40%,发达国家则达到80%以上。在这个基础上,从新媒体崛起,到媒介融合时代的到来,就成为新世纪以来的一个重要趋势。“融媒时代”也是传播全球化的体现和深化。
“融媒时代”,传统国际新闻生产与传播的所有方面,都产生了新的变化。
在新闻采集上,主要体现为更加及时、灵活、方便和快捷。由于商业化的冲击和新媒体的快速发展,西方媒体实体驻外机构和人员不断减少。美国研究机构的统计显示,2010年,美国报纸驻外记者数量较2003年减少了20%以上,但机动灵活的采访则在增加,海外站点布局思路和运作模式悄然生变。如今,当一个重大国际新闻事件发生后,从事国际报道的媒体通常都会派出一个团队“空降”到新闻现场开展报道。“空降式采访”日益普及,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建设实体性驻外分社的必要性。美国一些研究者称,就海地地震报道而言,从美国本土空降记者到现场,与从海地首都派出记者效果是一样的。在新媒体技术的支持下,“背包记者”也成为国际新闻界的风潮,一个记者可以完成以往需要一个驻外团队才能完成的工作。“背包记者”的出现,不仅对“蹲守式”海外站点运作模式形成冲击,同时表明,在数字时代海外站点的人员和机构在不断“瘦身”。
另外,在非自采的消息源方面,“公民记者”的作用日益突出,同时由于西方国家网络技术发达,借助互联网提供的交流和传输平台,英美等国的媒体同国外新闻机构的直接合作更多,国际新闻资源向西方媒体流动的渠道更加多样。通过这种跨越国界的合作,媒体无须自己在海外建设实体传播网络,就可获得他国的新闻素材。值得关注的是,这种媒体间的跨国直接合作常常是“跨媒体形态”的。例如,英国《独立报》2009年与法兰西24新闻台和半岛电视台英文频道建立了合作关系,获准在网站上使用这两家的视频素材,而这两家电视台也借助《独立报》延伸了在英国本土的新闻触角。
在新闻生产中,主要体现在多媒体的一体化生产和传统生产方式的变革方面。例如,CNN利用新媒体技术全面改革内部组织结构,打造适合“全媒体”的新闻制作流程。以前,CNN各个频道以及网站都有自己的节目制作部门。在非线性编辑普及和节目全面数字化后,CNN内部建立起了一个能够统管所有素材的总任务台(Media Operation),专门负责处理每天从世界各地传送过来的新闻素材,供各频道和网站以及其他新媒体编辑使用。CNN的电视记者和网站记者不分彼此,有的时候电视记者为网站写稿,有的时候则是网站记者以报告人的身份在电视上露面。这种高效的信息共享机制和组织结构实现了媒体优势资源的共享,节省了人力物力,也提高了信息传播的效率。
2015年7月,新华社全媒体报道平台开启了“中央厨房”模式。“阵地前移”的同时,在新媒体环境下,随着传统的目标管理向过程管理转化,粗放式向集约式方向发展,记者编辑单打独斗、部门分割,资源信息少协调、少共享的局面正在改变,“大编辑部”成为变革的方向。编辑平台就是一个“会诊”的过程,就是把“团队的位置放到个人前面”,让更多思想和视角释放出来,改变一个记者一个编辑决定一篇稿子的状态。而同时新闻“策划”的意味更加突出了。在新闻的写作上,《洛杉矶时报》2012年甚至开发了机器人写作;2014年美联社也宣布采用自动化技术报道,利用数据自动生成犯罪、地震或公司新闻;2015年8月,中国的腾讯公司也开始用机器写财经新闻。
在新闻产品方面,融合新闻生产出了综合性的特殊新闻产品。例如,在很多人看来,2012年12月的“雪崩”(Snow Fall)报道,预示着“全媒体”“融合媒介”时代的到来,《纽约时报》还因此获得了2013年普利策新闻奖的特稿奖。纽约时报不仅设有技术部门,负责将新闻内容实现数字化,延伸到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上,并且还专门设立了以“互动新闻技术部”(Interactive News Technologies Department)为核心的自主研发团队。在纽约时报网站中,专门设有一个名为“Special Issues”的开拓性板块,作为该部门研发媒介融合新技术的演练场,最终成就“雪崩”报道的很多技术手段和制作模式,都是在这里试验出来的。仅2012年一年,《纽约时报》就推出了60个互动信息图,每一张都有大量数据在底层作支撑,最终以读者更加容易理解的方式呈现出来。
再如,2014年4月,英国《卫报》因“棱镜门”报道获得了普利策新闻奖中分量最重的公共服务奖,这也是其新媒体转型中“开放新闻”实践的一次成功证明。从2006年的开放评论平台、2009年的开放数据平台、2010年的开放技术平台到2011年以后形成的开放式新闻,在网络和自媒体平台上向读者开放从选题到制作的全过程,不仅重建了媒体平台上的传受关系,使《卫报》占据了世界新闻的前沿,而且还使《卫报》成了数据新闻的先驱者。
在新闻传播过程中,主要体现在多平台的一体化传播和个性传播方面,以求更加有效、快捷、精确地到达目标受众,实现全球化及品质化传播。例如,CNN利用新媒体集群式发展实现了传播渠道的多样化。通过与社交网站、微博等新媒体的深入合作,对新闻信息进行病毒式传播,获得了信息接触效率的最大化。而通过用户充分的网络共享和互动,CNN又为自己赢取更多最新新闻和视频内容。又如,新华电视在2012年设立了CNC点播台,改变了传统电视的线性播放方式,通过个性化的服务打造“随时、随心、随地收看的‘CNC全球点播’”,同时还利用YouTube、Facebook、Twitter等新媒体推送内容。目前在美国的新闻发布领域,既有专业的短平快的《华尔街日报》和彭博社,也有草根聚集的推特等各种平台,还有完全订阅化的高端发布The information和Workaround 等等。
在新媒体环境下,非新闻机构开始进入新闻领域,给国际新闻生产与传播带来了新的变化,传统的传受分离正在被传受互动、传受合一所取代。最早为人所知的是“公民记者”和“公民新闻”。互动新闻则以维基百科为典型,自2001年出现之后到2013年初,维基百科的英文条目已经达到了400多万,而全球282种语言的条目总数超过了2100万,许多重大的新闻事件都可以在这里找到解释,2012年的解密“叙利亚文件”事件还成为重大的国际事件。维基百科实际上是所谓网络“众包”(Crowdsourcing)新闻的一种,由于其人力成本低、参与度高而受到了媒体的欢迎,一些网络及传统媒体网站也开始了“众包”实验。
此外,英美国家一些非媒体机构开始介入国际新闻报道,成为全球国际传播的新力量。例如,美国霍普金斯大学创办的公共机构“国际报道项目”(International Report Project),目的就是资助独立记者去国外采写新闻,并帮助他们寻找发表平台。到2012年,该机构已经资助了300多位新闻工作者,采访范围涉及90多个国家,几乎所有美国主流媒体都曾刊登过IRP受助者的报道。“公民新闻”和非专业国际新闻的出现具有打破传统媒体的传播垄断,使新闻从“报道”走向“共享”的积极意义。但是从相对消极的角度去理解,这类新闻也进一步消解了国际新闻原本就很脆弱的“专业性”。
在新的媒介环境下,新闻生产与传播环境已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我们可以把这一切用“融合传播”“全景化报道”等概念来加以概括。“融媒时代”的背景主要是经济方面的经济全球化,传播技术方面的新媒体发展和媒介融合,国际政治方面的“软实力”竞争,以及最终呈现的传播全球化的四个方面。“融媒时代”的到来,也为国际新闻的社会影响方面带来了巨大的变化。
互联网与国际事件相遇的初登舞台是2001年的“9·11”事件和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在国际传播中的作用凸显是2005年的伦敦地铁爆炸事件和2010至2012年的阿拉伯之春。从总体上看,互联网对国际事件的影响有一个逐步确立、渐次加强的过程。目前的现实是,互联网正在改变传统的传播格局,形成新的“丛林法则”。当前的传播革命,不仅在于信息接受方式的改变,更在于信息传递者和接受者的思维方式及社会形态的根本改变。这种改变也必将在更大程度上影响以后发生的国际事件,甚至成为事件本身越来越重要的组成部分。
“融媒时代”的传播具有传播下沉、受众扩大、速度更快、范围更广、意见更多、易变性强、传播方式更为极端化以及应对和管理难度更高等特点。“融媒时代”的国际报道是传播全球化的深化,也会对国际新闻功能的新开发、国家传播能力的新建设和国际传播格局的新形成产生影响。
在国际传播中有一种所谓的“再边境化”理论,英国学者莫利和罗宾斯指出,媒介的发展正在打破原有的地理边界,在重塑空间的同时国家也正在被再度边界化。①传播正在改变国际社会原有的地域关系。这一理论说明了国际新闻传播的功能演变。在“融媒时代”,一方面国际新闻的竞争从简单的媒体较量,上升到了技术竞争、媒介环境竞争,甚至整个社会体系、社会结构乃至国民素质的竞争,从根本上说,是国家综合实力的竞争。另一方面,在这种竞争中,国际新闻的功能也从简单的报道和环境监测、国家间的关系调整,演变成国际拟态环境营造、国际舆论建构、国家形象推广、国际话语权争夺及为全球治理服务等更高层次的争夺。
我们还要看到,尽管国际网民的增长速度惊人,但是,在全球有32亿网民的同时,还是有40亿人不能上网。尽管从2009年到2014年的5年间,发展中国家的网民人数增长了一倍,全球2/3的网民身处发展中国家,但在40亿无法上网的人中,也有90%生活在发展中国家。“融媒时代”也是传播差距不断扩大的时代,以上几个方面需要我们认真对待和思考。
(作者系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教授、博导,国际新闻研究所所长)
注释:
①【英】戴维·莫利、凯文·罗宾斯:《认同的空间:全球媒介、电子世界景观与文化边界》,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序言。
编辑:贺心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