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人际信任呈现差序格局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时间:2016-02-25 13:39

  信任谁?谁信任?这是研究当代中国社会人际信任现状必须回答的两个基本问题。第一个问题涉及信任客体,可用于考察当代人际信任是否因受急剧社会转型影响而表现出与传统人际信任不同的趋向;第二个问题涉及信任主体,可用于考察当代社会人际信任的范围和半径以及在不同群体中的分布特点。笔者尝试运用样本规模较大、抽样范围更广的CGSS(2005)调查数据概括性地考察转型期人际信任的总体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人际信任在所调查人群中的分布状况。

  中国居民最信任亲人

  当代中国民众对不同的交往对象表现出何种信任水平?对哪些人较为信任?又对哪些人不太信任?笔者尝试从以下三个方面考察:一是比较和分析被访者对不同置信对象的信任程度;二是了解不同置信对象人际信任之间的关系,进而分析不同置信对象在被访者心目中的心理距离;三是考察不同类型人际信任的总体状况。

  研究发现,当代中国居民的人际信任状况仍然维持着亲疏有别的差序格局,其强度依次是亲人、街坊邻居、一般朋友和熟人、陌生人。这表明,传统乡土社会中的人际信任特质在急剧转型社会仍然得以延续。值得注意的是,当代中国民众对家族关系以外的人际信任表现出极大的不确定性,且具差异性。这一方面可能是因为这些交往对象本身具有特定的角色身份、职责和义务等方面的内涵,个体与这些本无血缘关系的交往对象很难建立起较深厚的情感联系,因而义务、身份等这种外在形式化的关系本身难以成为确定人际之间相互信任的依据;另一方面,受访者较为保守和模糊不清的回答本身也说明他们对这些交往对象的某种不信任。这从侧面说明工业化和城市化带来的社会流动对传统社会人际信任模式的冲击巨大。

  为考察不同置信对象人际信任之间的关系,特别是被访者心目中关于不同置信对象心理距离的远近,可分别依据人际信任的得分进行相关分析和多维尺度分析(MDS)。相关分析的结果表明,所有置信对象的人际信任得分之间均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并且这种相关随着与交往对象空间距离的增加和情感的疏远而降低。多维尺度分析结果显示,在被访者心目中,“街坊”和“邻居”的心理距离较近,因而可以归为一类,“交情不深的朋友/相识”和“在外地相遇的同乡”的心理距离较近,可以归为另一类,而“陌生人”和“亲戚”单独归为两类。根据这些类别的空间分布可大致判断被访者进行归类的两个标准或两个维度:其一为空间距离远近,其二为情感距离远近。在被访者看来,自己与他人的情感联系越紧密、空间距离越接近,他(她)信任此人的可能性就越大;反之,则越小。

  通过对已有的六类置信对象进行因子分析,最后提取到两类因子:熟人信任和生人信任。两类信任度的统计显著性检验结果表明,熟人信任显著地高于样本中数,而生人信任显著低于样本中数,表明中国民众的熟人信任和生人信任状况表现出显著的差异性。此外,研究还发现,民众对熟人的信任水平表现出较高的共识,不同群体、阶层、地域等的居民都表现出了对熟人关系的高度信任。与此相反,民众对生人的信任水平却表现出较低的共识,即不同的民众对生人的信任表现出更大的差异性,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代中国民众对熟人关系之外的交往对象的较为复杂而又不确定的信任特点。

  部分信任者占据多数

  信任不是单方面的,既涉及信任的客体,也涉及信任的主体。完整地描述当代中国社会人际信任的总体状况,除了要考察人际信任的对象即“信任谁”的问题之外,还需关注人际信任的主体即“谁信任”的问题。对于一个社会中的民众而言,并不是所有的人群都表现出同样的信任特点。

  首先分别将熟人信任和生人信任区分为高低两类不同的群体,然后进行不同的组合,就可以得到四种典型的人际信任群体,即高熟人信任—高生人信任、高熟人信任—低生人信任、低熟人信任—高生人信任、低熟人信任—低生人信任,最后分别统计四种典型的信任群体的人数及其比例,从而构建人际信任空间。

  四类典型信任群体在所调查群体中的分布具有较大的不平衡性,第一类是高熟人信任—高生人信任者(第一象限),占调查样本量的12.3%,这些人无论是对熟人还是生人都表现出较高程度的信任水平;第二类是高熟人信任—低生人信任者(第四象限),在所调查人群中所占比例最大,达到2/3,对熟人表现出较高的信任水平,但对生人表现出较低的信任水平;第三类是低熟人信任—高生人信任者(第二象限),在所调查人群中所占的比例最小,仅占1%,对熟人表现出较低的信任水平,但却对生人表现出较高的信任水平;第四类是低熟人信任—低生人信任者(第三象限),占调查样本量的20.3%,对熟人和生人都表现出较低的信任水平。

  根据这四类群体对两类交往对象的信任状况,可以将第一类群体称为完全信任者,第四类群体称为完全不信任者,第二类和第三类群体称为部分信任者。其中,第三类群体理论上较少存在,除非他们在现实的熟人交往中有过痛苦的经历;而第二类群体可看作是传统乡土社会中人们的典型代表,这在韦伯、福山等人的理论分析中有非常深刻的揭示。

  城乡居民存在信任差异

  近30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传统乡土社会结构受到极大冲击,大量农村居民进入城镇或城市学习、工作和生活,不同的生活环境和生活经历对他们的信任状况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对于生活在传统农村社会和现代城市社会的居民而言,以上四种典型信任群体的分布状况可能会表现出一定的差异。

  分城市和农村样本考察四种典型信任群体在各自样本总体中的分布情况,结果显示:完全信任者在农村样本中所占比例(16.0%)远高于在城市样本中所占比例(8.9%);与此相反,完全不信任者(低熟人信任和低生人信任)在城市样本中所占比例(27.6%)远远高于在农村样本中所占比例(12.3%);而其他两类信任群体在城乡居民样本中所占比例无较大差异。这表明,农民表现出对城市居民更高的人际信任水平和信任半径(范围)。

  完全信任者的特征为农村男性、教育水平较低,且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他们受现代媒体特别是新媒体的影响较少,生活满意度和主观幸福感较强,也有比较好的健康状况,对自身家庭经济地位的认同度较高。完全不信任者大多属于生活在城市的未婚青年(“80后”为主),他们有较高的教育水平,接触媒体特别是新媒体的频率较高,但生活满意度和主观幸福感不强,个人健康状况不好,对自身家庭经济地位的认同度也较低。仅信任熟人者在所有群体中的比例最大,无明显特征,这也意味着他们代表了大多数中国人所具有的典型特征;而仅信任生人者在所有人群中的比例最小,大都有过不完美的婚姻,受传统媒体特别是电视的影响较大,对自身家庭经济地位的认同度很低。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11&ZD149)阶段性成果;受兰州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15LZUJBWZY008)资助)

  (作者单位:兰州大学教育学院)


编辑:贺心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