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改革为发展提质增效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时间:2016-02-26 13:39

  自从中央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来,这一概念便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学界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涵、外延给予了高度关注。学者表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实践中,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常态认识、适应的结果,是引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  

  使生产能力达到最优状态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增加有效供给的一项系统性工程。”吉林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李俊江认为,过剩产能意味着无效供给。一方面,我们要注重挖掘国内需求,另一方面,增加有效供给必须和企业创新、产业结构升级、资源市场化配置结合起来。改革最终落实到实处,还需要一系列配套政策、措施的出台实施。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曹和平认为,供给侧改革就是把全国的生产潜力作为一个单元来看待,去除限制生产能力的制度性因素和技术性因素,使生产能力达到最优状态。他进一步表示:“为什么说结构性改革呢,因为一部分是产能过剩,一部分是供给不足,两者同时存在,所以供给侧管理要进行结构性改革。”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个针对性、实践性极强的概念。”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朱巧玲认为,这是针对过去宏观调控的思路和重点放在需求侧而提出的,区别于短期需求调控为主的凯恩斯主义模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调从中长期视野和供给角度,实施结构优化、增加有效供给的宏观调控,从注重宏观经济总量上的平衡转向更加注重结构平衡,通过比例或结构的调整,解决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动力不足、产出效率低等一系列宏观经济层面上的供给冲击问题。

  “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问题不一定就在供给端”,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刘元春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以供给侧为切入口,以调整结构、优化结构为主体,以大改革为落脚点的一次综合性的全面改革。它需要配套的政府职能、政策、机制、社保、城镇化等一系列改革。

  “三去一降一补”有重点、有主次

  2015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以下简称“三去一降一补”)。对此,学者表示,“三去一降一补”是一个序列问题中五个相互联系的环节,缺一不可。“‘三去一降一补’存在主次有序、重点突出、相互依存的内在逻辑。如何高效率地解决好这五个问题,对经济稳定、经济复苏、经济健康、经济有序、经济可持续发展关键而重要。”朱巧玲向记者详细讲述。

  朱巧玲认为,去产能带来的不仅仅是数量上的变化,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难度最大、最重要的方面,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全局性问题;去库存主要是各地方政府面临的任务,地方政府必须充分认识到去库存与去产能之间的联系,因为许多过剩产能恰是由于地方政府过度依赖房地产开发而造成的,切不可一边库存压力很大,一边还死抱着“土地财政”不放;去杠杆则因为当前一些地方政府和国有企业在杠杆方面陷入了比较严重的困境,金融企业已经与杠杆企业、杠杆政府紧紧地捆绑在一起,成为无法分开的利益共同体,需要专门解决。除此之外,降成本在一定程度上也与杠杆问题、与现行政府管理体制有着密切关系,且直接影响企业的经营效益、创新发展;30多年来,各项改革的非协同性进展,不可避免地在各领域、各地区导致了经济社会发展的短板,因而补短板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必须高度重视的方面之一。

  供给侧改革要走自己的路

  学者一致认为,中国是发展中经济体,有着自己的特殊国情,而西方国家的供给理论产生于完全的高度工业化社会,且被作为临时性调整手段来使用。所以,中国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走自己的路。当然,这一过程如今面临一些问题,但这是发展中的问题、是改革中的问题,最终需要通过发展和改革来解决。

  曹和平认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短期效应和长期效应,其“窗口期”与短期效应相对应,政策实行下去,药开得准,治病很明显;另一方面,药开准了,还要把握药量,吃少了效果差、吃多了影响身体健康。如果各部门能够统一认识、协调一致,短期效果就会显现。他说:“当然,这也需要相应的技术、制度、配套政策跟上,充分动员劳动资源中的高素质群体。”

  朱巧玲表示,一方面,中国经济结构性分化正趋于明显。为适应这种变化,迫切需要改善供给侧环境、优化供给侧机制,大力激发微观经济主体活力,增强我国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新动力。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我们面临的新的历史机遇期或“窗口期”。另一方面,需求侧管理对推动中国经济增长曾发挥了重大的作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需求侧管理所产生的副作用正日渐明显,进入“三期叠加”的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

  “‘窗口期’就是集中力量,把零碎的事情统筹到大改革上来,整体规划,专门解决关键性问题、主导性问题。”刘元春认为,2016年目标明确、任务具体,各个部门、层级都要围绕相关内容展开工作。同时还要实施宏观政策要稳、产业政策要准等与之配合的五大政策支柱,将因结构调整带来的社会冲击降到最低,为实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铺平道路。

  中国社会科学报记者 牛冬杰


编辑:贺心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