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新理念新业态推进新型城镇化

来源:大河网-河南日报
时间:2016-09-21 00:00

   当前,我们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要是为了优化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厚植发展新动能,促使经济在合理区间增长。新型城镇化是我国最大需求潜力所在,也是扩大有效供给的重要推动力量。在经济新常态下,如何更好地推进新型城镇化,更有效地发挥其对供需两侧的拉动作用是一个值得研究和思考的重大课题。

  推进新型城镇化面临新的形势

  2015年河南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46.85%,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面临着加快城镇化和提高质量的双重任务。加快农村人口转移就业和市民化,为城镇人口提供宜业宜居、舒心和谐的环境,是河南推进新型城镇化的目标。

  经济新常态下,河南推进新型城镇化面临的外部环境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第一,资源环境和要素的约束对新型城镇化提出了集约、紧凑、高效的新要求。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我们要进一步优化城镇形态、空间布局及组合、空间联系方式等,提高空间利用效率。第二,增速换挡、结构优化、动力转换将影响新型城镇化的发展速度和成本。我们要合理安排城镇化的成本分担机制,更加有效地推进农村人口转移就业和市民化。第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对就业结构产生新的影响。我们要着力培育就业容量大的新兴服务业等新型业态,使更多农村转移人口能在城镇落下来、融进去。第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将对城乡居民就业技能提出新要求。我们要大力发展众创、众包、众扶、众筹,以创业推动创新、以创新引领创业,不断强化城乡居民的知识素质和从业技能,提高创业就业的能力。第五,农村经济改革发展将引发农村新变化。当前我省农业结构调整,农业现代化水平提升,要求我们一方面要推动有能力有条件的农村人口转移就业和市民化,另一方面也要使农村留守人员能够安居乐业,保持农村经济稳定发展。第六,“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对推进城镇化提出更高的要求。我们要不断提高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水平,使城镇化更加体现以人为本的观念,城市规划设计更加注重人文关怀。

  河南新型城镇化具有五种新趋势

  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的角度来看,河南新型城镇化具有以下几个新的趋势:一是注重中原城市群的主体形态。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核心带动、轴带发展、节点提升、对接周边”的布局观念,就是要以发展中原城市群优化和布局全省城镇化的空间格局,就是要合理安排城市的生产、生活和生态“三生”空间,进一步明确各个城市在“一带一路”倡议中的功能定位。二是注重城镇化的协调性。主要包括注重大中小城市和城镇发展的协调性,城镇和新农村发展的协调性,新老城区发展的协调性,城市内部不同收入群体发展的协调性,城市开发强度与城市发展承载能力的协调性等。三是注重城镇化的绿色发展。我们实施的碧水蓝天计划和城市河流清洁行动计划,开展的海绵城市试点、低碳城市和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建设的综合城市管廊项目及城镇污水垃圾处理项目等,都是为推进城镇化绿色发展所做的探索。四是注重城镇化的包容性和人文关怀。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在城镇规划设计和建设管理的各个环节都要体现民众的诉求和愿望,在规划设计上坚持以人为本,在政策制定上体现包容性,使农村转移人口不仅能够获得物质上的满足,还能融入当地生活,增强其幸福指数。五是注重城镇化的智慧化和管理的精细化。当前,信息化和城镇化的融合发展成为趋势,要不断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智慧城市和信息惠民工程建设,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信息技术,提升城市治理和服务的现代化水平。

  以创新思维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

  在新常态下,我们要运用创新思维,立足现实、遵循规律,从需求和供给两侧发力,不断探索科学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有效途径,充分发挥新型城镇化在推动经济发展和结构性改革中的作用,不断提升城镇化的质量和水平。

  探索新型城镇化道路。持续探索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农业化“三化”协调、“四化”同步科学发展的路子,形成和完善以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带动农业现代化,以新型农业化夯实城乡共同繁荣的基础,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化为核心内涵,以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础特色,大中小城市小城镇和新农村协调发展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探索“四态融合”的发展路径。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先进制造业、高成长服务业、现代农业、网络经济“四个大省”的建设要求,同时我省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是华夏文明的重要传承地区,因此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要将这些方面统筹考虑、协同推进,积极探索形态、业态、文态和生态“四态融合”的发展路径。形态是城镇化的空间基础,主要包括城市群的主体形态,城市或城镇的空间形态,城市内部的空间形态,城市立体空间的形态,城市间及城市内部的合理组合与有效使用等。业态是城市成长的活力和动力,主要指城市的产业。在新常态下要关注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新模式、新组织等新经济形态,特别是网络经济、幸福产业等。文态是城市文明的标志,主要包括体现城市灵魂的城市核心价值定位、文物文化及民间艺术,城市的“人情味”,城市的归属感、认同感和自豪感,城市的凝聚力等。生态是城市宜业宜居的景观,是生态环境和人的生活质量的体现。推动“四态融合”发展,就是要转变线性思维,由单一推动的工作方式转变为统筹协调、全面推进,推动一二三次产业复合和经济、生态、人居功能复合,使我们有成长活力巨大的产业经济、良好的环境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建立和完善城镇化推进机制。重点建立农村人口转移就业和市民化的动力机制和成本分担机制,城镇化的投融资机制,适宜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土地管理机制,破解“人地钱”难题,解决好农业转移人口“进得来、转得出、向哪转、落得下”以及农村居民“过得好”的问题。⑩6

  (作者系省工程咨询中心党委书记)

编辑:贺心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