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高地座谈会
聚焦省十次党代会
我们爱学习

    塑造古都人文形象 提升河南文化吸引力

    发表时间:2017-02-10 00:00 内容来源:大河网-河南日报

       加快构筑全国重要的文化高地,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取得明显成效,是省第十次党代会报告中提出的重要任务。发掘古都文化资源、强化古都文化传承创新是构筑文化高地的重要途径。要支持郑州、开封、洛阳、安阳等古都加强传统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大力提升河南古都文化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历史上,海外和国内各地的文化在都城内汇集交流,不但昭示了定都于此的各王朝、诸侯国(或独立政权)曾经拥有的高度文明和盛世繁华,形成人们认知、理解、把握不同时代华夏文明发展状况的标志性符号与可靠“中介”,也体现了华夏历史文明的延续传承、创新发展。中国的八大古都有四个位于河南。作为中原城市群文化吸引力的主要载体,古都构成了中原城市群与国内其他城市群进行差异化竞争的重要优势,同时它们的文化旅游繁荣、文化产业发展也为阐释华夏文明在历史上的巨大吸引力及深远影响提供了鲜活的例证。

      在河南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规划中,郑州、洛阳、开封、安阳等城市既是人文资源厚重、历史文脉延续的古都,也是中原城市群的中心、副中心和重要节点,还是建设全球华人根亲文化圣地、中国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示范基地、中华文化“走出去”重要基地的主要凭借。但在中原城市群建设的实际过程中,相比对地理位置和物流枢纽优势的突出强调,对古都人文形象的塑造却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根据2015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中国特色的城市发展应该将城市的历史传承、区域文化、时代要求与实施“一带一路”等国家重大战略相结合,“打造自己的城市精神,对外树立形象,对内凝聚人心”,因此需要对古都文化的各种要素和文化符号进行梳理、排列筛选,利用各种大众传播媒介推广传播古都人文形象。

      全面梳理古都历史文脉。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背景下,结合时代条件对传统文化加以继承和发扬,通过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赋予其新的含义,已经成为中华文化发展的主流趋势。就古都人文形象的塑造来说,首先应根据对古都人文形象发展现状的科学评估,结合地方规划对人文城市建设的定位选择与社会文化消费的主流趋势,对承载古都历史文脉、历史记忆的浩瀚文化资源进行深入挖掘、分类筛选。从定都时代以及本地历史上与东西方交流合作有关的人物、事件、景观、遗址、文物、典籍、传说、专著、论文中选取若干项塑造古都人文形象所必需的核心要素。如北魏的文化以华夷融合、中西汇通为特征,在雕刻、书法、绘画、音乐、舞蹈、建筑等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不仅创造出龙门石窟、魏碑等璀璨的文化珍品,也为后世留下了《洛阳伽蓝记》这样的不朽名著。

      合理规划城市文化地标。经过历史的累积沉淀,古都城市内往往会形成一些特色浓郁的标志性文化景观,集中体现了古都的自然历史文化禀赋和文化发展脉络。随着时代的更替以及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深入交融,游客旅游动机和文化消费风尚转换,文化地标的数量、名称、布局、风格在城市规划中常会发生存亡兴废的变化。以北宋古都开封为例,作为著名滨水景观的金明池,既是象征北宋东京盛世繁华的城市地标,也是皇室、士大夫、市民和游客共同享有的开放性文化空间。开封现在依然有许多与金明池有关的地名,如金明广场、金明大道、金明东街、金明西街等,但最重要的金明池遗址公园却在政府投资启动之后被转让给企业开发酒店和房地产。为了让公众更好地了解古都原本的面貌,就要对彰显传统文化多元开放、包容共享特质的文化地标予以特别关注,在保护、维修、恢复、重建方面进行重点支持。

      以创意与科技的结合提升传播水平。古都人文形象的推广、传播必须依靠影视出版、报纸期刊、互联网等大众传播媒介,其形式极其丰富,包括旅游宣传口号、城市形象宣传片、旅游宣传片、城市形象歌曲以及各种城市公益广告、旅游广告、社交软件APP等。其实质是要深入发掘城市的文化脉络、历史记忆、自然风光、风俗特点,借助创意和科技,以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来催生、提高古都城市特有的人文魅力。未来,一方面应该把对历史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民族文化风格、建筑传统风貌的保护与推广宣传结合在一起,不断推进古都人文形象传播手段、途径的创新;另一方面还要注重将文化创意融入文化产品外观设计,以文化内涵的丰富来提高地方特色文化产品(包括旅游纪念品、旅游休闲产品、演出演艺、文学、影视、音乐创作、工艺美术产品等)的人文魅力和附加值。⑩6

      (作者刘涛单位: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编辑:贺心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