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高地座谈会
聚焦省十次党代会
我们爱学习

    破解发展瓶颈推动老区脱贫

    发表时间:2017-05-12 00:00 内容来源:大河网-河南日报

       习近平同志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没有革命老区的全面小康,特别是没有老区贫困人口脱贫致富,那是不完整的。解决好革命老区脱贫致富问题,是“十三五”时期解决好区域性整体贫困的重要目标,也是脱贫攻坚的重点和难点。

      基本情况与贫困特点

      我省的革命老区主要集中在大别山地区,大别山属于国家确定的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地域范围包括28个县,其中21个国家级贫困县和7个省级贫困县。这个集革命老区、粮食主产区和沿淮低洼易涝区于一体的地区,是河南省区域性整体贫困地区中人口规模和密度最大的片区,有390余万贫困人口,贫困发生率高达17.2%,高于全省平均水平7个百分点。该地区主要的贫困特点:一是贫困面广、贫困人口绝对数量多。所有区域全是贫困地区,贫困人口占全省贫困人口的68%。二是贫困程度深。绝对贫困人口幅度大,完全依赖政府和社会帮扶才能维持正常生活的,占贫困人口的30%,因灾、因病、因学、因婚、失业等原因致贫返贫现象较为普遍。三是基础设施落后,公共服务供给严重不足。农村公路等级低,公共交通普及率不高。农业基础设施落后、教育、文化、养老等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严重不足。四是产业结构单一,农业占比较高,经济发展缺乏增长点。工业、服务业都发展缓慢,农业集约化程度低、市场发育不足,自我发展能力不足。

      需抓紧抓实的几项重点任务

      加快补齐老区发展短板,着力破解交通、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瓶颈制约。解决出门难、照明难、吃水难、洪涝灾害频发等问题是老区群众反映最多、最现实、最迫切的愿望和诉求。目前大别山各市内联外通的路网结构尚未全面形成,连接大别山区不同省份之间的交通依然屏障重重,交通阻隔使大别山独特的旅游资源、生态资源没有得到充分挖掘的重要原因。对此,“十三五”时期我省要把加快交通、水利、电力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作为老区开发建设与脱贫攻坚的首要任务抓实抓好,通过破解瓶颈带动老区发展。

      要加大对贫困老区扶持力度。建议在“十三五”时期我省的区域重点发展规划中要进一步加大向贫困老区倾斜力度,积极谋划一批交通、水利、能源、生态等重大工程项目,优先纳入相关专项规划,在加大资金投入、强化土地政策保障、完善资源开发与生态补偿等政策扶持和制度安排上要有突破性举措。

      全面强化贫困老区社会政策“托底”功能。建议有关部门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增加社会保障额度,提高低保户的社会保障金,着力实现扶贫线与低保线“两线合一”,加快实现社会政策功能从“兜底”到“脱贫”转变。一是全面提高农村低保标准,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革命老区、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低保标准;二是城乡最低保标准在全覆盖基础上加快实现均衡化目标,缩小或取消城乡低保差距,增强社会政策的普惠性、均衡性和协调性;三是全面提高社会政策“托底”覆盖面和水平。特别是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公共事业、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新型农业合作医疗、农村文化教育事业发展等方面,应该进一步增加农村政策普惠性的覆盖面。

      进一步完善贫困治理多元共治的良性格局。专项扶贫、行业扶贫和社会扶贫“三位一体”扶贫格局,一直是中国特色扶贫开发事业的基本支撑力量。我省老区贫困人口基数大、贫困程度深、贫困治理成本高、如期脱贫任务艰巨,需要动员多元化的社会资本协同应对,形成贫困治理多元共治的良性格局。

      着力增强老区“造血”功能。立足老区的资源优势和发展基础,培育并逐步发展壮大优势特色产业是增强老区自身“造血”功能的重要支撑和关键环节。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支持老区开发建设与脱贫攻坚,必须牢牢抓住国内外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移承接的重大机遇,在认真研究论证自身区位优势、资源条件、产业基础和发展空间的基础上,确立符合自身实际且有发展潜力的重点产业,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步伐,使老区优势产业尽快成长壮大起来,成为支撑当地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作者牛书林系省社科院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编辑:张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