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创新释放出引领发展的雄浑力量

来源:大河网-河南日报
时间:2017-09-29 09:36

  让创新释放出引领发展的雄浑力量

  

——第三届中原创新发展论坛发言摘要

  编者按:为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为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9月25日,由省社科联、河南日报社、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黄河科技学院主办,河南国企创新发展研究院、中国(河南)创新发展研究院等单位承办的第三届中原创新发展论坛在黄河科技学院举行。来自国内高端智库、省科研院所、高校以及省内著名企业的近30位专家学者围绕党的十八大以来河南的新变化新成就新经验,以及未来发展的新理念新举措新思路等高谈阔论,1300名师生聆听了专家发言。今天,我们把发言摘要编发,与您分享,为时代放歌,助中原出彩。

  凸显全球创新热潮中的河南力量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大卫

  河南电商发展可圈可点。9月8日,EWTO核心功能集聚区启动仪式在河南保税物流中心举行,正式拉开了打造在全国有示范性、在全球有影响力的新型业态功能集聚区和制度创新示范区的序幕,也标志着一个网购消费新时代的开启。马云曾提出过EWTO甚至EWTP的概念,河南对它进行了系统的理论建树,而且我们的EWTO、EWTP这套理论体系和做法,有可能是在国际贸易领域中第一个真正的中国方案。这一项创新非常了不起,是全球性的创新。

  回顾这段历程,我们既感到骄傲自豪,也感到非常艰难。因为我们很多人对创新的意义理解还不够到位。很多部门,特别是一些还在审批和管理环节的部门,对改革和创新缺乏包容;有些人还看不到创新所代表的进步和规律,看不到它所蕴含的巨大商业价值,特别是将给我们的经济结构调整升级带来的颠覆性的影响。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改变世界。目前,以数字经济为先导的新科技革命发展趋势已经十分明朗,信息、生物、能源、海洋等重点领域已经成为前沿热点,群体突破态势更加明显。第一,前沿科学研究向宏观、微观和极端条件扩展,宇宙氧化、生命起源、脑科学、量子科学等原创突破正在开辟新前沿、新方向。第二,深海、深空、深地以及网络安全空间等领域已经成为人类拓展生存空间、维护核心利益和国家利益的竞争焦点。第三,以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移动互联、大数据、云计算为特征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多点突破,并且广泛应用,成为提升产业竞争力的技术支点。第四,以机器人、数字化、新材料、网络设计服务相结合为特征的先进制造技术正在推进全球制造向智能化、服务化、绿色化发展。第五,传统的化石能源的高效清洁利用,页岩气、煤层气、可燃冰、石墨烯等非传统能源的开采利用,以及核能、可再生能源和智能电网等新能源技术,将引发世界能源革命和产业体系变革。第六,基因编辑、合成生物学、干细胞和再生医学、精准医疗、新医药创制和疫苗、疫病诊断技术等不断取得新突破,为持续增进人类健康与福祉提供了可靠保障。第七,全球生态变化、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绿色农业等领域的科技进步将有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

  同时,新科技革命带动产业变革速度在明显加快,各领域深度交叉融合,许多颠覆性的新成果正在急速地改变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门槛显著降低,科技创新的活动日益全球化、社会化、大众化、网络化和集群化,催生越来越多的新型研发组织和创新模式,我国大众创新、万众创业和在世界范围内以创客运动为代表的小型、微型创新一起,正在掀起新一轮全球创业创新热潮。

  河南创新领域需要加强几个方面。一要加强战略设计;二要实现产业创新,发动产业启动内在动力拥抱新技术革命、拥抱创新;三要解决创新的人才支撑和储备问题等。我们确实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视野,在对待创新的问题上,我们的职能管理部门一定要抱有一种开放包容、审慎监管的态度,在创新体制机制上下更大的功夫,让创新更好地带动河南经济社会发展,让创新为我们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建设新河南中原更出彩

  □河南省社科院原院长、中国(河南)创新发展研究院首席专家 喻新安

  “建设新河南”的内涵。“建设新河南”之“新”,主要表现在河南发展的新气质、新作为、新使命、新态势、新贡献、新形象。新气质,发展水平持续提升,发展图景华丽壮美、多姿多彩;新作为,正在成为连通境内外、辐射东中西的物流通道枢纽;新使命,已经承担起众多国字头先行先试战略;新态势,发展轨迹和模式由长期跟跑,到开始并跑,某些领域开始领跑;新贡献,建设出彩中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中原力量;新形象,开放的河南、创新的河南、包容的河南、大爱的河南呈现在世人面前。建设新河南,意味着河南发展进入了新阶段。

  “新河南”呈现出新气象。一是转型升级取得重大突破。河南三次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服务业引领河南经济的态势越发明显;“金融豫军”加速崛起,金融行业正逐步成为新的支柱产业;发展动能成功转换,新动能正成为引领河南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柱和引擎;城镇化推进加快,河南正在实现由乡镇型社会向城市型社会的历史性转变。二是综合优势更加彰显。构建起郑州为中心、覆盖中原城市群主要城市的“3小时高速公路交通圈”;已经通达24个省会城市的米字形高铁通达优势明显;郑州机场取得中部机场客、货运量双料冠军;陆上、空中、网上丝路优势凸显;在内陆省份中功能性口岸数量最多、种类最全;成为全国国际航空邮件经转口岸。三是改革开放破难前行。户籍制度改革大见成效,商事制度改革持续深化,今年上半年实际利用外资增幅居全国首位。四是发展势能蓄积壮大。国家战略持续叠加,战略格局更加完善,战略思路更加清晰。五是地位形象显著提升。郑州入选“新一线城市”,获批建设国家中心城市,郑州大学、河南大学进入“双一流”大学建设序列,大数据显示河南居全国正能量十大省份首位。

  建设新河南,我们具有诸多机遇和优势。一是全球海权向陆权转变提供的战略机遇。过去的500年,世界贸易中陆权一直从属于海权。随着高铁和重载铁路的发展,陆上运输正在重新占据主动。河南作为国家战略腹地,是全国铁路布局最密集的区域,拥有承东启西、连南贯北的区位优势,由此决定了中原在全球海权向陆权转变中的独特优势和作用。二是发展环境的深刻变化提供的赶超机遇。近年来,综合交通条件极大改观、信息技术日新月异、新兴业态蓬勃兴起,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巨大而深刻。加上资源、市场、环境容量等因素,内陆地区正在成为海内外投资的热土。位于中国经济地理版图中心的优势和多式联运于一体的便捷,使郑州和河南迎来了后发赶超的良机。三是实施新的三大国家战略提供的历史机遇。河南横跨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四大流域,与新的三大国家战略高度契合。举省融入三大国家战略,是河南独有的优势。四是扩大内需战略和新型城镇化提供的现实机遇。河南还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加速阶段,投资需求空间和消费需求空间巨大。河南要素保障能力强,市场规模大,工业门类齐全,交通、物流优势突出,人力资本优势凸显,发展空间巨大。国家实施的扩大内需战略和推进新型城镇化,为河南发展提供了现实机遇。

   B2B2C:E国际贸易的中国方案

  □河南保税物流中心总裁 徐平

  得益于国家国经中心智库的推荐和各方的大力支持,我们能到WTO总部推介宣传跨境电子商务的新规则,推介宣传中国方案,很荣幸能成为E国际贸易—中国解决方案的原创者和提出方。

  创新是一种生存竞争。目前互联网加剧了全球化竞争,中国到了不得不创新的地步。但创新要具备几个条件。第一,创新是有大爱的人发自内心的对生活的一种追求;第二,创新要有对所有事情追根问底的坚韧探索精神;第三,创新最关键要守得住孤独。正是从“让企业解困,让企业繁荣发展”这个很简单、很朴素的意愿开始,通过我们团队五年的坚持,我们的创新结果变成一个省里和国家的发展战略,甚至有可能成为改变全球贸易规则的一种标准。

  E国际贸易的中国方案。E国际贸易是基于现代信息技术革命成果,依托电子化信息交易平台,完成订单、支付、交付的直接到终端的商业活动和交易模式。E国际贸易的征信特征以订单、支付、交付三单信息互为关联支撑,简称B2C,它和B2B的模式有太多本质的差别。尽管它的体量目前很小,但是它是一种挡不住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互联网技术、物流业的发展、现代产业支撑、金融服务以及贸易壁垒额减弱五大方面。目前在E国际贸易方面企业面临物流成本高、交易成本高和通关时效长等发展难题,政府面临征税难、监管压力大和冲击本地产业等难题,消费者面临维权成本高、维权周期长等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E国际贸易的发展。基于此,我们提出了顺应E国际贸易发展特点的中国方案(郑州模式)内容,其实质是“B2B2C”监管模式。此监管模式创立了7项监管标准(建立4单对碰规则、第三方监管信息采集原则、征税标准、准入标准、风险标准、统计标准和结汇标准),规范了4项商业运营标准(建立行业从业资格标准、建立国际商事单一窗口服务标准、建立E国际贸易平台零售线上线下标准和E国际贸易物流服务标准),实现了政府、企业、市场共赢,提升了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国际市场竞争力。

  提两个建议。一是建议在WTO原组织体系下,完善E国际贸易的规则和体系,同时各个国家应该重视EWTP交易生态圈的发展,政府在综合治理方面要大力支持基础设施、公共应用等。二是我们国家一定要放开、放宽B2C进口。中国的进口放得越宽,出口的市场就越大。所以建议把出口放宽,制定对等的谈判条件。同时,加快B2B产业升级平台打造。

  拥抱河南对外开放的黄金十年

  □河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局长 李忠榜

  未来十年河南物流业将进入大发展的十年,也是河南对外开放发展的黄金十年,之所以作出这样的判断,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思考。

  陆权时代的回归为河南提供了百年难逢的发展机遇。由于技术的进步,高铁和重载铁路以及航空运输的不断发展,海洋运输在国际贸易物流体系中独霸天下的格局正在被打破,在货物运输方面,陆运、海运及空运合理分工的局面已然呈现。在此背景下,由于河南位处中原的独特区位优势所形成的交通优势潜力被再度激活,其内涵价值需要重新认识,这为河南通过交通优势在区域竞争中谋取比较优势提供了基础与可能。

  交通优势可以转化为物流优势,物流优势可以生成产业优势。交通区位先天优势一旦加上后天合理的设计及机制,很容易抢占先机形成物流枢纽平台,进而因枢纽中心的平台地位所带来的规模经济,形成很难被超越的成本优势。这种成本优势必将伴随相关产业集聚,从而为河南产业升级提供坚实基础。

  市场需求具有天然优势。河南作为人口大省,在市场需求方面具有天然优势,而且随着经济的发展,这种优势必将体现得越来越充分,必将助推河南物流枢纽地位的形成。

  河南已经初步将潜在的优势转化为现实成果,为迎接新时代赋予的机遇奠定了必要条件。河南已建成多个开放平台,譬如全国唯一的一个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以及近十个内陆口岸。河南已经跻身全国国际贸易大省前十位,去年完成金额已经达到4715亿人民币,在中西部20个省市自治区排第一位,所以说河南已经进入外贸大省的行列。河南省航空货运已经进入全国前六,其中60%的货物是国际货运。中欧班列(郑州)目前的货物结构80%是外省货物,20%是河南本省货物。目前重庆的中欧班列约95%是本地货,只有5%是外地货。上述对比说明郑州开出的中欧班列对周边经济拉动作用更大,辐射效应更明显。另外,中欧班列(郑州)每一个集装箱里边的货运量已经从原来的6吨到8吨,再到11吨,2016年已经达到14吨,尤其是空箱的比例不到7%,就是一个集装箱运输过程中有一些空箱要回流,我们的空箱不到7%。就综合指标来看,河南的中欧班列可以说在全国综合指标中位居前列。

  关于河南的物流优势,我认为必须往西走。我们国家去年的国际贸易总额是24.3万亿人民币,占全世界的四分之一,而往西走的货物走中亚、西亚、俄罗斯、东欧、西欧到非洲这样加起来,大概8万亿,所以陆路的运输如果打通往西走的物流量,大概占整个国际贸易的三分之一。郑州要打造成中欧班列的枢纽节点,特别是要推动建设中欧大通道的重载高铁“第一路”。

   中欧班列(郑州):中欧陆上贸易走廊

  □郑州国际陆港开发建设有限公司董事长 袁卫东

  俗话说“郑州是铁路拉来的城市”,但是以前的中原地区只是传统的物流格局。从2012年郑州开行中欧班列,郑州的物流格局大大改观,成为贯通中欧的国际物流线。中欧班列(郑州)优势明显,主要体现在以下四点:首先,绿色环保:无污染、低能耗。中欧班列(郑州)10214公里运行过程中基本上是动力牵引,鲜有内燃机所用的燃油。经初步测算,目前800多班中欧班列(郑州)的开行,和海运方式相比,节约了1.6亿元人民币成本,降低能耗5.3亿标准吨煤,减少了碳排放13万吨。此外,它还有其他三个优势,运输快捷:班列运行时间11-13天,比海运节约30天;运费低廉:比空运节约资金80%;安全可靠:广泛运用GPS定位、全程监控等技术。

  中欧班列(郑州)的集输体系。目前,在国内34个主要城市设置了分公司和办事处,向东与沿海港口对接,并与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实现海铁、空铁联运。关于境外的集疏网络。首先,集疏区域涉及欧盟、中亚及俄罗斯地区121个城市。其次,集疏网络涉及四个核心集疏城市——汉堡、华沙、莫斯科、阿拉木图和六个二级集疏城市——杜伊斯堡、布拉格、巴黎、米兰、明斯克、塔什干,合作伙伴有德铁、俄铁、哈铁、白俄铁、蒙铁、DHL、UPS等780家。

  中欧班列(郑州)的三个创新。第一个是物流创新,原来铁路集装箱出口按照监管的规定,只能是一箱一品一单,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电商货物爆增,所以在运输过程中逐渐出现了拼箱的方式,这是在物流方式上的一个创新。第二个是服务创新,由于在陆运信息技术有定仓系统、仓管系统,通过这些技术,中欧班列(郑州)提前一个月就可以确定集装箱的仓位,以此就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率。第三个是业态创新,中欧贸易走廊不但是一个运输过程,将来要成为一个贸易走廊,特别是将来重载的高铁发展,会催生很多新的贸易模式。现在郑州国际陆港开发建设有限公司就采取多元化经营,以运带贸,以贸促运,按照直采、直运、直销的模式,进口了很多国内热销的产品。

  中欧班列(郑州)待创新空间巨大。比如班列运邮,这个问题涉及国家之间的邮政体系的对接和监管市场的改变,因为原来的邮包都是针对包裹,而关于集装箱怎么运送还没有涉及。再是运能的创新,中欧班列(郑州)在单证国与国之间转换均需2—5天,要依托各个国家有关监管机构和国际组织来压缩在途时间,使班列时效更快、成本更低。此外,关于铁路运单叠加金融功能、自建海外仓、区港联动、运能创新等都是未来的创新方向。

   雾霾治理与生态城市建设

  □郑州市若望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卓俊强

  建设生态城市是未来城镇化发展的重要方向,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我省很多城市都提出了建设生态城市的目标。对我国而言,建设生态城市,一个很大的障碍就是雾霾污染问题。

  河南历来十分重视大气污染防治工作。2016年7月4日,在河南省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动员会议上,省委书记谢伏瞻把“打赢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定性为事关河南全局和长远发展的重大问题,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民心工程,是实现经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的重大工程,也是必须坚决完成好的重要政治任务。从2013年国家出台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来,从中央到地方都很重视雾霾污染防治问题。特别是从2015年底中央环保督察巡视在河北试点开始,环保问责风暴在各地掀起并覆盖全国31个省份,已有超过1.5万人被问责。2017年更是掀起了大气环境污染“问责风暴”。在中央和地方的共同努力下,空气环境质量逐年得到改善,但是雾霾治理形势依然不容乐观。根据环保部发布的数据,2017年上半年,京津冀地区PM2.5、PM10浓度均同比不降反升。可见,环境质量改善永远在路上,大气污染防治既是一场攻坚战,又是一场持久战。

  雾霾不可怕,污染可治理。要补齐建设生态城市这一短板,要在以下几个方面继续加大力度。一是要以绿色发展理念为引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实施绿色工业、绿色农业和生态城镇建设,提高一二三产业发展的绿色化、智能化水平。二是要把雾霾治理上升到“民生”“民心”工程的高度去认识。坚持生态环境“两山论”和“生产力”论,坚持保护环境就是保障民生、保护环境质量就是保障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三是狠抓突出问题和重点行业。对于扬尘、燃煤、黄标车全面控制,联防联治,对于城市建成区油品质量全面控制;把工业、城建、交通、农业等重点行业作为区域雾霾治理的重点。城市餐厨油烟是雾霾形成的一个重要来源,需进一步加强引导和治理。四是提高治理能力和手段。建立全省环保巡察工作机制,实施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制度。打造全省统一的大气环境监测平台,通过综合运用法治、经济、技术和行政手段,多管齐下,奖惩并举。雾霾治理和环境改善永远在路上,我们有理由相信,尽管任务艰巨,但只要持续不懈,一个个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的生态城市将在中原大地熠熠生辉。


编辑:贺心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