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论坛》2017年第9期

来源:大河网
时间:2023-02-21 16:37
  

   (月〓刊)

  2017年第9期

  (总第393期)

  9月15日出版

  目〓〓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论“四个自信” 田心铭(  5  )

  以中国道路驳西方“唱衰中国”“做空中国”者 徐崇温(  12  )

  共同理想建设的社会公平诉求 ——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调查报告 李淑梅〓杨植迪(  17  )

  ·党的建设·

  维护领导核心的内涵与路径探赜 柳礼泉〓汤素娥(  22  )

  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面临的问题及对策探析 张永刚(  26  )

  ·经济理论与实践· 

  农村新旧体制裂变与新型集体经济重建 许经勇(  31  )

  产业集聚区知识产权协同创新体系的制度化构建 王〓肃(  36  )

  打造科技创新高地的制度供给研究 田文富(  40  )

  ·政治与公共管理· 

  国内学界关于马克思恩格斯民主思想的研究动态及其评析 汪家焰〓钱再见(  45  )

  西方绿色政治运动的生态主义指向:批判与借鉴 徐〓彬〓阮云婷(  51  )

  ·哲学与文化·

  微信对主流意识形态传播有效性的影响研究 桑〓丽〓段若鹏(  56  )

  习近平的文化观 周海涛(  60  )

  恩格斯“两个提升”思想的意蕴及其价值 刘明定(  65  )

  ·法学研究·

  接近正义:农民工法律援助生态分析及路径建构 ——以1767个农民工法律援助案件为样本 陈〓宜〓张〓涛(  69  )

  社会组织提起环境公益诉讼的困境与出路研究 崔爱鹏(  76  )

  附:重点推荐稿件两篇

  

  [收稿日期]2017-06-10

  [作者简介] 田心铭(1947—〓),男,湖北荆州人,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原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2017年9月

  第33卷〓第9期

  学习论坛

  TRIBUNE OF STUDY

  论“四个自信”

  田心铭

  (教育部 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北京 100081)

  〓〓[摘〓要]〖HTF〗“四个自信”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形成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重要内容,其精神实质是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四个自信”既有理论根据,又有实践根据。其理论根据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其实践根据是9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和辉煌成就。“四个自信”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即一种精神支柱作用。

  [关键词]“四个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

  [中图分类号]D6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7608(2017)09-0005-07

  〓〓“四个自信”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形成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重要内容。2017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广西考察,他谈到筹备党的十九大时再次强调“四个自信”。我们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按照党中央部署推进常态化制度化的“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定“四个自信”。本文就此谈谈学习体会。

  一、“四个自信”的精神实质

  笔者认为,“四个自信”思想的第一个关键词是没有显露在字面上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中央提出坚定“四个自信”,其精神实质是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学习、领会“四个自信”,首先必须抓住这个精神实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开放以来的7次党的全国代表大会,逐步绘就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蓝图,集中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1\]。这一论述为我们学习和理解“四个自信”指明了方向,那就是要沿着历次党的全国代表大会的脚印,遵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去探寻“四个自信”形成的历程和它的精神实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90多年来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人民长期实践、接力探索取得的根本成就。“四个自信”思想是伴随着这一实践和探索过程逐步形成的。

  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成立后,历经千辛万苦,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和社会主义改造道路,领导人民在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这一征途的重要历史关头,我们党都明确宣示了对自己选择的道路和从事的事业的坚定信念。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际,毛泽东宣告:“……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 \[2\]“中国人民的不屈不挠的努力必将稳步地达到自己的目的。”\[3\]“我们民族的前途是无限光明的。”\[4\]“中国的历史,从此开辟了一个新的时代。”\[5\]1954年,我国召开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并制定新中国第一部宪法,毛泽东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的开幕词中说:“我们正在前进。我们正在做我们的前人从来没有做过的极其光荣而伟大的事业。我们的目的一定要达到。我们的目的一定能够达到。”\[6\]从此,这些掷地有声的名言一直鼓舞着中国人民满怀信心地向着建设一个伟大社会主义国家的目标前进。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经过几年探索,到1982年党召开改革开放新时期以来的首次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即党的十二大时,一条从中国实际出发探索出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开始明晰起来。我们党把它称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说:“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7\]这一宣示标志着党明确把自己的道路称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从此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写在党的旗帜上。此后,从1987年党的十三大到2012年党的十八大,党的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无一例外地都以“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从2002年党的十六大开始,这一表述变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关键词,彰显了党始终自信地高举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前进。经过不断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逐步展开。

  1987年召开的党的十三大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道路”进行阐述。党的十三大报告指出,马克思主义与我国实践的结合,有两次历史性飞跃。第一次飞跃找到了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把革命引向胜利。第二次飞跃发生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开始找到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道路,开辟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阶段”\[8\]。党的十三大报告阐明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从而明确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道路的主要内容。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所从事的实践,也是来自实践又指引实践发展的理论。党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是在良性互动中相互作用、不断发展的。继党的十二大和十三大提出和阐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道路”后,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了“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这一概念。党的十四大报告指出,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14年实践中,我们党“逐步形成和发展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9\],“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10\]。报告从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以及祖国统一九个方面概括了这一理论的主要内容。

  1997年召开的党的十五大以“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为主题,提出了“邓小平理论”这一概念,并把它写在党的旗帜上\[11\]。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12\]报告在阐述邓小平理论时指出:“总起来说,邓小平理论形成了新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13\]这个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指导我们党制定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党的十五大报告还把党的基本路线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几个方面展开,阐明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14\]。至此,“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和“理论”两位一体的科学内涵清楚地展现出来,表明我们对“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信,包括道路自信和理论自信两个方面。

  在2002年党的十六大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后,2007年党的十七大确立了科学发展观,并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概念,用它来概括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相对应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15\]。报告对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问题分别做出了明确回答。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16\]党的十七大后,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的习近平阐述了道路和理论体系的关系。他说,新时期以来我们党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历史性创造,“体现在实践上,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体现在理论上,就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旗帜’,则体现了‘道路’和‘理论体系’的有机统一”\[17\]。可见,我们的自信,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理论体系的坚定信念。

  党的十七大后,随着党的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党中央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这一概念\[18\]。2012年, 党的十八大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内涵,增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就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建立在这些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19\]报告阐明了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分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现途径、行动指南和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20\]。报告首次提出三个“自信”,号召“全党要坚定这样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21\]。

  党的十八大后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在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做出了“三位一体”的概括,要求“深刻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由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三位一体构成的”,要求全党“……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22\]。此后,习近平总书记在系列重要讲话中反复强调要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信,并且将三个“自信”发展到“四个自信”。

  2014年5月,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将“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概括表述为“三个自信”\[23\]。同年10月,他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把文化自信作为“三个自信”的内在含义提了出来,指出:“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题中应有之义。”\[24\]后来,他又逐步确立了文化自信的独立地位。2016年5月,他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着重论述了文化和文化自信的重要意义。2016年6月,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三次集体学习时,文化自信在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中与此前提出的“三个自信”并列,同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构成了一个系列\[25\]。在2016年7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26\]。后来他又多次强调和阐述了这四个“自信”,并进而概括为“四个自信”。2017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和2017年2月21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都强调要坚定“四个自信”。后来,坚定“四个自信”写进了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的意见》之中。至此,坚定“四个自信”作为党中央对每一个共产党员的明确要求被提到了全党面前。

  从以上回顾可以看出,从提出走自己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的“道路”,到三个“自信”、四个“自信”,再到作为一个独立概念的“四个自信”,显示出一条清晰的历史轨迹。“四个自信”思想形成的历史,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长期探索中提出并从道路、理论体系、制度、文化等方面逐步展开的历史。在这一历史进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内涵的逻辑展开,是与它的历史发展相统一的,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信是伴随着它形成和发展的进程稳步提升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是“四个自信”思想的完整表述;“四个自信”是它的简明概括,其中每一个“自信”都内含标志其根本性质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几个大字。“四个自信”,无论从其整体还是从其每一个方面来说,都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信。离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去讲“自信”,就偏离了“四个自信”的精神实质。

  党的十八大后不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十八大精神,说一千道一万,归结为一点,就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7\]他要求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聚焦点、着力点、落脚点\[28\]。同样,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说一千道一万,归结为一点,也是要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们学习和领会讲话精神,也要聚焦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信。习近平总书记说:“全党同志必须牢记,我们要建设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29\]同样,我们应该牢记,“四个自信”,从总体上说就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从各方面说就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和文化的自信,而不是别的什么自信。

  把握精神实质,对于准确地理解和坚定地确立“四个自信”是不可或缺的。例如,什么是文化自信?习近平总书记说:“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30\]这表明,我们要确立的文化自信中的“文化”,是包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党的十五大制定的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3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既是中国的、中华民族的文化,又是社会主义的文化。阐述文化自信,不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或只讲中华传统文化而不讲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都是片面的、不准确的,都偏离了“四个自信”的精神实质。现实中明显地存在着自觉或不自觉地把文化自信仅仅解读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的现象,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又如,什么是制度自信?如前所述,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概括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容。确立制度自信,必须完整地把握这些内容。离开根本制度、基本制度,只讲具体制度,或离开建立在根本制度、基本制度基础上的具体制度,都不能准确地理解和坚定地确立制度自信。

  二、“四个自信”的科学根据

  确立“四个自信”,要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认识“四个自信”的科学根据。不理解其科学根据,就不可能真正确立“四个自信”。

  “四个自信”思想同人的其他正确思想一样,既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人们头脑中固有的,而是来源于社会实践又经过社会实践反复检验才确立起来的。

  自信,是一种认识,又是一种建立在认识基础上的精神状态。没有科学认识作为基础的自信,是盲目的自信。盲目的自信实际上是无知的表现,会导致盲目的行动。盲目的自信是不稳固、不坚定的,是左右摇晃的。人的认识都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自信是一种反思性认识和评价,即主体反求诸己,以自身或自己的实践和认识成果为对象的认识和评价。同其他认识活动相比,反思性认识的特点在于,认识者(主体)和认识对象(客体)具有直接同一性:认识的对象就是主体自身或主体自己活动的产物。自信是主体对自身的一种积极的、肯定的认识和评价,包括真理性的评价和价值性的评价,也就是既确认自己的实践和认识成果正确反映了客观对象,具有真理性,又确认它符合人民根本利益,具有价值合理性,是这二者的统一。“四个自信”正是这样一种反思性、肯定性认识和评价。

  探讨“四个自信”的科学根据,需要弄清它作为一种评价性认识的主体和客体,即认识者和认识对象。

  习近平总书记阐明了“四个自信”的主体。他说:“全党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32\]这就明确指出,“四个自信”的主体是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认识和评价的主体,都是社会群体与个人的统一。作为主体的社会群体,是由每一个现实的个人构成的。党中央提出“四个自信”,就是要求每一个共产党员并倡导中华民族的每一个成员,坚持并不断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

  习近平总书记阐明了“四个自信”的对象,从道路、理论体系、制度、文化四个方面回答了“信什么”的问题。关于道路,他说:“我们要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关于理论体系,他说:“我们要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是立于时代前沿、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关于制度,他说:“我们要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明显制度优势、强大自我完善能力的先进制度。”\[33\]关于文化,他说:我们要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国人民胜利前行的强大精神力量”\[34\]。总之,“四个自信”,就是作为自我认识和评价主体的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坚信,自己开辟和创造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立于时代前沿的科学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具有明显优势的先进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强大精神力量。

  这种坚信的根据是什么呢?习近平总书记说:“这一点,不仅已经在理论上被证明是正确的,而且在实践上也被证明是正确的。”\[35\]“四个自信”既有理论根据,又有实践根据。

  “四个自信”的理论根据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马克思主义是以科学社会主义为核心的工人阶级的科学世界观。自从1848年这一世界观在《共产党宣言》中问世以来,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了科学,从理论变成了现实,从一国走向了多国。在人类思想史上,从来没有哪一种理论在如此广阔的范围内同亿万人民的实践结合在一起,给世界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时使自己在空前的规模上经受了社会实践的检验,证明了自身的真理性和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普遍真理,具有永恒的思想价值。他说:“实践也证明,无论时代如何变迁、科学如何进步,马克思主义依然显示出科学思想的伟力,依然占据着真理和道义的制高点。”\[36\]事实一再告诉我们,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分析没有过时,关于资本主义必然消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也没有过时。这是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马克思主义确立为指导思想,把自己的全部理论和实践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基础之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基本遵循。完备而严整的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是“四个自信”最深厚的世界观基础和理论根据。

  “四个自信”的实践根据是9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和辉煌成就。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几代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1945年,当中国共产党人总结建党24年来的历史经验并郑重地做出决议时,开宗明义第一句话就是:“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产生以来,就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为自己一切工作的指针,毛泽东同志关于中国革命的理论和实践便是此种结合的代表。”\[37\]1982年,当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上第一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时,他说这是“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38\]。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坚定不移走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建设、改革道路。”\[39\]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原则,是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历史经验。这一原则是党的事业不断走向胜利的根本保证。按照这一原则,党历来强调马克思主义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真理,同时强调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它没有结束真理,而是在实践中不断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正是这种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使我们党创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受住了长期实践的检验,获得了可靠的实践根据。

  社会实践是检验人的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马克思开始创立自己的新世界观时,就提出了这个标准。他写道,“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40\]。毛泽东深入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真理观的这个基本观点,不但明确指出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实践,而且论述了实践是如何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他指出:实际的情形是,只有在社会实践过程中,人们达到了思想中所预想的结果时,人们的认识才被证实了\[41\]。

  “四个自信”思想的科学真理性,归根到底是由社会实践证明的。毛泽东说:“……究竟谁发现了真理,不依靠主观的夸张,而依靠客观的实践。只有千百万人民的革命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尺度。”\[42\]习近平总书记正是用这个尺度来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真理性的。他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不是好,要看事实,要看中国人民的判断,而不是看那些戴着有色眼镜的人的主观臆断。”\[43\]他强调指出:“实践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团结的旗帜、奋进的旗帜、胜利的旗帜。”\[44\]

  马克思主义既坚持检验真理的实践标准,又坚持价值评价的人民利益标准和生产力标准。毛泽东说:“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行动,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45\]维护和发展人民群众的利益,必须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所以他又说:“中国一切政党的政策及其实践在中国人民中所表现的作用的好坏、大小,归根到底,看它对于中国人民的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帮助及其帮助之大小,看它是束缚生产力的,还是解放生产力的。”\[46\]邓小平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的思想,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的尺度,提出了“三个有利于”标准,他说:“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47\]2016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把是否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是否给人民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作为改革成效的评价标准\[48\]。这两个“是否”,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价值评价标准在新的历史时期的又一种表达。

  实践标准是检验人们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人民利益标准和生产力标准、“三个有利于”标准、“两个是否”标准是衡量人们行为和历史活动的价值标准。这是两类对象、性质不同的标准,回答的是两个不同的问题。它们既不是相互排斥的,也不能相互取代,而是相互联系和统一的。它们之间的联系和统一在于:对人们行为的价值评判,本身是一种认识,而某一评价性认识是否合乎实际,是不是真理,必须由实践来检验。以实践标准检验认识的真理性,包括检验评价性认识的真理性。对“四个自信”的检验正是如此。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近一个世纪以来取得的伟大胜利,使具有5000多年文明历史的中华民族全面迈向现代化,让中华文明在现代化进程中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使新中国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使中国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短短30多年里摆脱贫困并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的发展奇迹。尽管现实中还存在着许多令人不满和忧虑的现象,尽管我们还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但是任何不带偏见的人都可以看到,社会主义中国的生产力发展了,我国的综合国力增强了,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这样,我们的人民就用实践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中国的国情,又符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因而占据着真理和道义的制高点。“四个自信”作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对自己创立的道路、理论体系、制度和文化的自我认识和评价,其真理性已经得到并正在继续不断得到亿万人民实践的证明。这就是“四个自信”最牢固可靠的科学根据。

  三、“四个自信”的精神支柱作用

  “四个自信”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这是一种精神支柱作用。

  党的十八大作出了振聋发聩的关于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和精神支柱的重要论断。2015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说,“我主持起草党的十八大报告时,专门要求写了这样一段话:‘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49\]。党的十八大后,他在多次讲话中强调了这个观点。

  这一重要论述把“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与“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并提,一起论定为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和精神支柱。这是因为,马克思主义阐明了走向共产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又指出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所以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本质上是同一个东西,是不可分的。这就是我们党的理想信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扬党的理想信念旗帜是根本。”\[50\]“四个自信”与这个根本是什么关系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人开辟的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并通往共产主义的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我们党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科学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我们从中国国情出发建立的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实现共产主义的精神力量。因此,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和文化的自信,就是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在道路、理论体系、制度和文化四个方面的展开,也是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在现阶段的集中体现。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四个自信”是我们的精神支柱。

  只有坚定“四个自信”,才能用理想信念筑牢我们的精神支柱。坚定理想信念,是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反复强调的一个主题。党的十八大后不久,他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提出,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现实生活中,“一些党员、干部出这样那样的问题,说到底是信仰迷茫、精神迷失”\[51\]。正如一个人身体上缺钙就会得软骨病一样,一个人没有理想信念,精神上就没有支柱。要治疗精神上的“软骨病”,就要用理想信念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为此,习近平总书记批判了那种认为共产主义是虚无缥缈的海市蜃楼的错误思想,强调“革命理想高于天。实现共产主义是我们共产党人的最高理想”,指出我们现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向着最高理想所进行的实实在在的努力,所以“……我们一定要有一个基本立场,就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保持必胜信念,在涉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等重大原则问题上必须立场坚定、态度坚决”\[52\]。2016年,在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上阐述全面从严治党时,习近平又指出,为了“固本培元、补钙壮骨”,要“着力教育引导全党坚定理想、坚定信念,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53\]。这些论述指明,坚定“四个自信”就是用理想信念补钙壮骨、筑牢精神支柱。

  只有用“四个自信”筑牢精神支柱,才能坚持独立自主,走自己的路。独立自主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的三个基本方面之一。走自己的路,是独立自主的集中体现。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在新形势下坚持和运用好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他把对独立自主的认识提到新的高度,做出一个重要论断:独立自主“是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立党立国的重要原则”\[54\]。他阐述了坚持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信与坚持独立自主的关系,指出:坚持独立自主,就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增强政治定力,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不能数典忘祖,不能照抄照搬别国的发展模式,也绝不接受任何外国颐指气使的说教。我们的民族独立,关键是道路、理论、制度的独立。他严肃批评搬用西方资本主义的标准来衡量中国发展的错误思想,指出:如果我们用西方资本主义价值体系来剪裁我们的实践,用西方资本主义评价体系来衡量我国发展,符合西方标准就行,不符合西方标准的就是落后的、陈旧的,就要受到批判、攻击,那后果不堪设想。如果没有“四个自信”,妄自菲薄,就不能独立自主地走中国道路。

  只有用“四个自信”筑牢精神支柱,才能在意识形态斗争中保持清醒头脑,坚持正确方向。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是没有硝烟的战斗。由于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错误思想存在的社会基础不会自行消失,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是长期的,有时甚至是激烈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内外各种敌对势力,总是企图让我们党改旗易帜、改名换姓,其要害就是企图让我们丢掉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丢掉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信念。”\[55\]这就指明了,坚持还是否定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是要害所在,是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焦点。敌对势力宣扬西方宪政民主、公民社会和“普世价值”,鼓吹多党制,攻击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我国的政治制度,宣扬历史虚无主义,攻击社会主义公有制和我国基本经济制度,主张私有化,宣扬新自由主义,都是企图动摇和消解人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搞乱人心。世界社会主义实践的曲折历程告诉我们,马克思主义政党一旦放弃马克思主义信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信念,就会土崩瓦解。共产党人如果没有理想信念,就必然会政治上变质、经济上贪婪、道德上堕落、生活上腐化。因此,面对意识形态领域尖锐复杂的斗争特别是“颜色革命”的现实危险,必须凝魂聚气,把理想信念牢固地树立起来,用“四个自信”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只有坚定地确立“四个自信”,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保持必胜信念,才能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把尺子衡量意识形态领域的是非曲直,敢于亮剑发声,善于解疑释惑,加强对各种社会思潮的辨析和引导,做好党的意识形态工作。

  “四个自信”的作用,是精神对物质、理论对实践的反作用。〖JP+1〗“四个自信”是一种思想,也是一种精神。它来自实践,又反作用于实践,推动实践发展。毛泽东说:“……代表先进阶级的正确思想,一旦被群众掌握,就会变成改造社会、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56\]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JP〗是我们力量的源泉。中国的发展成就是中国人民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的。13亿多中国人民确立了对自己的道路、理论体系、制度和文化的坚定信念,将其汇聚成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又转化为物质力量,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推向前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广西考察工作时强调〓扎实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N\].光明日报,2017-04-22.

  \[2\]\[3\]\[4\]\[5\]毛泽东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343、345、347、348.

  \[6\]毛泽东文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350.

  \[7\]\[38\]\[47\]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3、372.

  \[8\]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历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央全会重要文件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490.

  \[9\]\[10\]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10、13.

  \[11\]\[12\]\[13\]\[14\]\[31\]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1、10、12、19、9.

  \[15\]\[16\]\[17\]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8~9、9、243.

  \[18\]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光明日报,2011-07-02. 

  \[19\]\[20\]\[21\]\[22\]\[28\]\[44\]\[51\]\[54\]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10、10、13、74、72、74、80~81、699.

  \[23\]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光明日报,2014-05-05.

  \[24\]\[52\]习〖JP4〗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文章选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JP〗2016:200~201、242.

  \[25\]习〖JP2〗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净化党内政治生态为全面从严治党打下重要政治基础\[N\].光明日报,2016-〖JP〗06-30.

  \[26\]\[29\]\[30\]\[32\]\[33\]\[43\]习〖JP+2〗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光明日报,〖JP〗2016-07-02.

  \[27\]习近〖JP+1〗平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毫不动摇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实践中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前〖JP〗进\[N\].光明日报,2013-01-06.

  \[34\]\[35\]\[39\]习近平.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光明日报,2016-10-22.

  \[36\]习〖JP+2〗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光明日报,〖JP〗2016-05-19.

  \[37\]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21—1949):第22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73.

  \[40\]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00.

  \[41\]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284.

  \[42\]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63.

  \[45\]\[46\]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96、1079.

  \[48\]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21次会议强调〓深入扎实抓好改革落实工作〓盯着抓反复抓直到抓出成效\[N\].光明日报,2016-02-24.

  \[49\]\[50\]\[55\]习近平.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5年12月11日)\[J\].求是, 2016,(9):3~13.

  \[53\]习近平.在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节选)\[J\].求是,2017,(1):3~10.

  \[56\]毛泽东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320.

  [责任编辑:李曼]

  

  [收稿日期]2017-07-13

  [作者简介]徐崇温(1930—〓),男,江苏无锡人,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2017年9月

  第33卷〓第9期

  学习论坛

  TRIBUNE OF STUDY

  Sep.2017

  以中国道路驳西方“唱衰中国”“做空中国”者 

  徐崇温

  (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 100095)

  [摘〓要]〖HTF〗在批驳西方“唱衰中国”“做空中国”者的典型代表索罗斯把一段时期内中国经济增速放缓曲解为中国经济崩溃的过程中阐明了2011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的国内外原因,指出经济增长从高速到中高速是在工业化过程中出现的必然现象。由于经济增速的放缓并未改变我国仍处在可以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并未改变我国经济总体向好的基本面,因而它在国内并未严重影响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在国际上并未改变中国经济是世界经济压舱石的地位。更为重要的是,中国经济正在悄然发生结构性变化,用改革的办法破解结构性难题和对发展导向进行重大调整的结果是使服务业与制造业相比、国内消费与投资和出口相比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增加,为中国经济日后的强劲增长奠定了基础。通过对中国债务问题方方面面的细致分析可以批驳索罗斯所谓的负债累累的中国经济很快会陷入一场债务危机的谬论;他不顾中国经济的客观实际,主观臆断,妄图“唱衰中国”“做空中国”,这说明他是“一架发了疯的钢琴”。

  [关键词] 增速放缓;结构性变化;债务危机;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

  [中图分类号]D6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7608(2017)09-0012-05 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奇迹迭出的发展曾被西方敌对势力当作“中国威胁”论的佐证,西方敌对势力按照自身“国强必霸”的经历推断中国发展起来后必将取代其霸主地位并因此构成“威胁”。然而,从2011年开始,中国经济面临下行压力,当经济增速逐渐回落、放缓时,西方敌对势力中的一部分又转而高唱“中国崩溃”论,竭尽所能地“唱衰中国”“做空中国”,期盼中国迅速垮台。无论是“中国威胁”论,还是“中国崩溃”论,都丝毫撼动不了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和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高歌猛进的坚定决心和信心,“威胁”“崩溃”乃至最终覆灭的命运都会留给西方高唱这些论调者自身。

  一、中国道路的发展轨迹和“唱衰中国”“做空中国”者的错判和失算

  “唱衰中国”“做空中国”者们的“中国崩溃”论之所以没有实现,根本原因在于他们对中国经济形势的错判和对中国道路发展轨迹的盲视。

  中国经济的增速在2010年时为10.4%,2011年时放缓至9.3%,2012年时放缓至7.8%,2013年时为7.7%,2014年时为7.4%,2015年时为6.9%,2016年上半年时为6.7%。在这段时期,中国经济的增速逐年放缓,这是一个客观事实。为什么说这是西方“唱衰中国”“做空中国”者的错判和失算呢?他们的错判和失算集中表现在他们对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的原因进而对中国经济发展趋势的错误分析上。

  西方这一轮“唱衰中国”“做空中国”者的主要代表是国际投机家、“量子基金会”的老板乔治·索罗斯。此人是1930年出生于匈牙利布达佩斯的犹太人,原名捷尔吉·施瓦茨,后移居美国。1990年,索罗斯认为,英国加入新的西欧货币体系——欧洲汇率体系,将使英国依赖德国并面临着保持自己的货币政策不变是不可能的这一局面。果然,1992年,西欧国家发生金融危机,英国打算降低银行利率,但受欧洲汇率体系法规的束缚,被迫维持英镑对马克2.95的汇价。索罗斯坚信英国政府将使英镑脱离欧洲汇率体系,因此下注狙击英镑,卖出了价值100亿美元的英镑。1992年9月15日,英国果真被迫使英镑脱离欧洲汇率体系。索罗斯在这次对英镑的狙击中,一夜之间获利9.58亿美元,并扬名天下。

  1997年爆发东南亚金融危机时,索罗斯又接连做空了泰国、马来西亚、缅甸、印尼等国的货币。如1997年7月2日,在索罗斯等国际投机家的炒作下,泰国耗尽390亿外汇储备,泰铢兑换美元的汇率从26跌到60,出现银行挤提风潮,大量银行倒闭,泰国爆发全面金融危机,导致差瓦列政权倒台。之后,索罗斯又把目光转向香港,在他们的兴风作浪下,香港的恒生指数从16820点(港股市值约为5万亿港币)跌到6654点(约为2万亿港币),损失3万亿港币;私人住房净值由3.8万亿港币跌到1.8万亿港币,损失2万亿港币。两项损失合计5万亿港币。按当时香港680万人口计算,平均每个香港居民损失75.53万港币。在这种情况下,在我国中央政府的支持下,香港投入1180亿港币力挺港股。8月22日,中央政府领导人在北京会见香港知名实业家时,明确表示香港企业家对香港的繁荣肩负着历史责任,并承诺只要香港政府提出要求,中央政府将全力支持。8月28日,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银行的两位副行长还直接坐镇香港,携带600亿港币准备随时参战。索罗斯的“量子基金会”投资主管斯坦利曾在CNBC电视节目上公开宣称“香港政府救市解决不了问题”,但香港在国际投机商的猖狂攻击下保住了联系汇率机制,而索罗斯的“量子基金会”则伤痕累累,并在1998年4月28日宣布因巨额亏损而重组,两名基金高级管理人相继离去,索罗斯本人也宣布从此“金盆洗手,退出江湖”。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特别是在2011年后中国经济增速面临下行压力时,索罗斯又故技重演,在达沃斯论坛上叫嚷中国经济非常危险,必将从高速跑动中一落千丈、彻底崩溃,“硬着陆”不可避免,而且会波及全世界。索罗斯还不顾新华社、《人民日报》让他别“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和“付出惨重代价”的警告,一再叫嚣要“做空中国”。然而,事情的发展再次证明,索罗斯对中国经济形势作出了错判,真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二、一段时期内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的原因分析

  索罗斯的“唱衰中国”“做空中国”论源于2011年以后中国经济增速的放缓、回落,因此,只有把这个问题的来龙去脉弄清楚,才能看到他错判的根源。

  中国经济在高速发展了30多年后,其增速为什么开始放缓下行?原因在于: 从国内环境来说,经过30多年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以后,我国已进入工业化的中后期,开始面临资源环境压力加大、劳动力成本上升、技术创新难度提高等新问题,经济的潜在增长率下降; 从国际环境来说,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后,世界经济的复苏低于预期,中国外需明显不足,企业盈利前景不佳,去库存等因素导致投资出现减速等。在这种情况下,经济增速回落、放缓成为一种必然结果,符合经济发展规律。如果仍然坚持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通过进一步加大投资勉强追求更高的发展速度,就只能加大经济发展与资源能源的矛盾,加大对环境的压力,既不可持续,又得不偿失。

  工业化国家的实践表明,工业化进程从中期步入后期时,大都伴随着经济增长从高速转向中高速乃至中速的趋势性变化,例如,这种经济增速回落的现象在日本、韩国都曾出现过。 在整个“十二五”期间,我国经济年均增长7.8%,与日本、韩国经济高速增长阶段结束之前五年的增速大致相当。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在1974年结束,在之前的五年即1969年至1973年间,日本GDP年均增长6.5%;韩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基本结束于1988年年底,在之前的五年即1993年至1997年间,韩国GDP年均增长7.4%。与此相较,我国经济增速从2011年开始的回落、放缓,还是一个相对缓和的过程,并没有发生明显的失速。

  正因为中国经济增速在这段时期内的回落、放缓是由上述内外因素促成的,因此,它并有改变我国发展仍处在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改变的只是这个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内涵和条件;它并没有改变我国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我国经济韧性好、潜力足、回旋余地大的基本特征,没有改变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的良好支持性基础和条件,改变的只是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结构,而且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的前进态势始终如一。虽然经济增速回落、放缓是必然的,但这种回落、放缓并不是无限的,并不是会导致经济崩溃。2016年,我国政府公布了上半年我国经济增速为6.7%的成绩单,再次为世界经济提供了增长信心。

  与此同时,中国经济增速放缓,要求经济发展方式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益型集约增长;要求经济结构进行从以增量扩能为主到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举的深度调整;要求经济发展动力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让创新成为驱动发展的新引擎。

  从对我国经济增速在这段时期回落、放缓的原因和情况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它所说明和预示的是我国经济正处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的阶段,正在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发展。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它表明我国经济发展正在进入新常态,这是我国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必然反映,我们要认识、适应、引领新常态这个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与之相反,像索罗斯这样的西方“唱衰中国”“做空中国”者,是仅仅从一段时期内中国经济增速回落、放缓中引出了完全错误的结论。他们一是把由于上述国内外因素共同造成的2011年以来一段时期内中国经济增速的回落、放缓错判成将导致中国经济崩溃、垮塌的无限下滑;二是失算了中国经济过去处于、现在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失算了中国经济过去、现在都总体向好的基本面;三是把形而上学的发展观奉为圭臬,把经济发展理解为只是数量增减的简单重复,因而一碰到中国经济发展中出现的像新常态这样的转折和变化,便丧失理智地由高喊“中国威胁”转为“唱衰中国”“做空中国”。

  西方一些理智健全的评论家对索罗斯这样的因利令智昏而错判中国经济状况的行为洞若观火。例如,2016年3月22日的新加坡《联合早报》发表诺贝尔奖得主克里斯托弗·皮萨里季斯教授的《对中国经济悲观没有事实根据》一文,指出国际上对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的悲观“没有任何基础可言”,也“没有事实根据”。针对索罗斯的“唱衰中国”“做空中国”,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在2016年2月10日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上发表文章,揭示其三大错判:“第一是索罗斯对中国经济发展状态的错判”,“中国经济增速尽管放缓,但并不像西方媒体所描述的那样”,而索罗斯“对中国的理解,主要是依据媒体提供的观点”;“第二是索罗斯对中国经济体量的错判”,“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而且拥有大量外汇储备,并不是金融炒家可以随意做空的”;“第三是索罗斯对中国政府决心的错判。中国政府和经济的关系绝非西方政府和经济的关系,前者具有巨大的动员能力来干预市场,并且作为唯一的执政党,中共对中国经济承担的责任不是任何西方政府所能相比的”。

  三、中国经济仍然是世界经济的压舱石

  虽然从2011年开始,中国经济的增速逐步回落、放缓,但从国内来说,这并未严重影响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应。例如,2015年,我国城镇新增就业岗位1312万个,失业率稳定在5%左右,居民收入实际增长7.4%,高于GDP增速0.5个百分点,物价运行处在合理区间。从国际上来说,我国经济增速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仍然位于前列,而且由于中国的经济总量已经达到10万亿美元以上,基数大,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继续位居全球第一。有人曾担心中国经济增速回落、放缓会拖累全球大宗商品及其价格,但事实上,2015年中国原油进口净增加2712万吨,谷物进口净增加1319万吨,大豆进口净增加1034万吨。2015年前11个月,美国、欧盟、日本、中国共进口商品9.15万亿美元,中国进口商品占比近17%,与前五年所占比重基本相当。中国进口占全球进口贸易的比重并没有下降,中国经济稳定增长会更明显地惠及其他经济体,而完全不是索罗斯所描绘的所谓中国经济增速一落千丈并把通缩转嫁给全世界的那种景象。

  2016年3月8日,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发表文章强调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将远超美国。文章指出:“世界银行提供的数据显示,2015年世界经济的增长率为2.4%,美国经济贡献了其中的0.6个百分点,贡献率约为23%。这是美国经济自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对世界经济贡献最大的一年。”反之,在爆发国际金融危机后的2009年,在“发达经济体还在经历经济衰退的阵痛时,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作出了积极贡献。到2013年,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高达三分之一”。有数据显示,从2008年至2013年的5年间,中国一国贡献了全球总GDP增长量的37.6%。2014年,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是27.8%。2015年,在世界经济整体低迷的情况下,中国经济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仍超过25%。

  据2016年8月29日《世界报业辛迪加》网站发布的斯蒂芬·罗奇的《全球增长——仍是中国制造》一文提供的数据:“如果2016年中国GDP增长率达到6.7%,那么中国将为世界GDP增长贡献1.2个百分点。这意味着其中中国的贡献接近39%。如此比重令其他主要经济体黯然失色。”美国2016年的GDP增长率预计只有2.2%,只能为世界GDP增长贡献0.3个百分点,即中国贡献的1/4。停滞的欧洲经济预计只能给全球经济增长贡献0.2个百分点,日本恐怕连0.1个百分点都达不到。事实上,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要比所有所谓发达经济体的贡献之和(0.8个百分点) 还高出50%。此外,没有其他发展中经济体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可以与中国相比。印度GDP预计今年将增长7.4%,比中国高0.8个百分点,但中国经济占世界总产出的18%(以购买力平价衡量),是印度(7.6%)的两倍多。这意味着,今年印度对全球GDP增长的贡献可能只有0.6个百分点——只有中国预计贡献的一半。在更广泛的层面看,预计中国将占所谓金砖国家总增长的73%。印度(7.4%)和南非(0.1%)的贡献将被俄罗斯(-1.2%)和巴西(-3.3%)抵消。剔除中国的话,2016年金砖国家GDP增长预计只有3.2%。所以,世界比任何时候都需要一个成功的中国。

  四、中国经济正在悄然发生结构性变化

  正是基于对我国经济增速回落、放缓的规律性认识和把握,我国政府加大了结构调整力度,用改革的办法破解结构性难题,对发展导向进行重大调整,由追求经济高速增长转变为追求更高质量和效益,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使我国面临的发展机遇由加快发展速度的机遇转变为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机遇、由规模速度扩张的机遇转变为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的机遇,在内涵上使我国从以速度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为中心,实现了发展手段和发展目的的统一,提升了人民群众对经济增长的满意度,从而极大地调动了蕴藏在人民群众中的创造性,并使之转变为绵延不断的发展动能。与此相适应,服务业与制造业相比,国内消费与投资、出口相比,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都有所增加,从而为日后中国经济的强劲增长奠定了坚实基础。美国公共广播公司网站2016年1月28日报道,美国耶鲁大学杰克逊全球事务研究所高级研究员、摩根·斯坦利前亚洲区主席斯蒂芬·罗奇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当前中国经济的看点并不在于GDP增速的放缓,而在于GDP构成成分的转变,即从制造业转向服务业和从投资出口转向国内消费。他认为,目前中国经济从制造业到服务业的发展正取得卓越进展,未来中国普通家庭越来越有信心增加消费,这得益于中国当前推行的“三大构件”战略。第一大构件是增加就业岗位,这主要来自服务业,目前中国服务业的劳动密集程度远高于老旧制造业。第二大构件是提高实际工资,这主要来自于城镇化进程,目前中国城镇居民的收入是农村的近三倍。这两大构件合起来,使得中国居民个人收入在GDP中的占比逐步提高,进而引出第三大构件,即完善社会保障网络。此构件将鼓励中国普通家庭将其收入花出去,而不是存下来以防患于未然。在华盛顿智库布鲁金斯学会举行的中国经济研讨会上,斯蒂芬·罗奇又进一步阐述其观点:“在中国经济转型的过程中,GDP的构成比GDP的增速更加重要,这是破解中国经济之谜的关键。 去年中国服务业扩张速度超过了制造业和建筑业,占GDP的比重升至50.5%,这表明中国经济结构正在发生重大变化。”“过去三年,中国平均每年城镇新增就业约1100万人,比政府预定目标还多100万。为什么中国整体经济增长放缓,城镇新增就业却表现良好?这是因为中国新增就业越来越多地来自较快发展的劳动密集型服务业,服务业单位所吸纳的就业比第二产业多30%,对控制失业和保持社会稳定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针对西方有些人“在以一种愈发歇斯底里的声调猜测中国正面临或已全面进入崩溃” 的论调,2016年2月23日,德国《时代》周报网站发表了德国杜伊斯堡—埃森大学墨卡托管理学报马库斯·陶贝教授的《巨人没有踉跄,他在跳跃》一文。这篇文章指出:“2015年中国消费支出对GDP增长的贡献已达到三分之二,明显打破了累计投资的主导地位。 服务业以足足10%实现最高增速,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已达到50.5%,外贸下滑领域,即中国增加值部分不高的加工贸易,正是应进行战略削减的领域。这些都可以表明,走向生产率更高和创新友好型工业结构的经济转型正在全面展开。”

  2016年3月8日,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网站发表该所高级研究员尼古拉斯·拉迪的《对中国的现状检验》—文。他指出,对中国经济“极度看跌的观点,与中国职工工资、家庭可支配收入、航空和铁路客运量、家庭娱乐消费的大幅增长和表明服务业迅猛发展的其他指标是不符合的”。他强调,“许多因素表明,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住宿、卫生、教育、租赁和商业服务、金融、信息技术将继续推动中国经济增长”。他据此得出结论:“中国服务业的增长会使中国在未来几年避免经济硬着陆。中国政府可以利用这个机会为企业减债,更广泛地推行全面经济改革计划。这是保持经济增长、推动中国最终跻身高收入国家最现实的基础。”

  针对有些人关于中国经济增速放缓是否会使中国陷入日本在20世纪90年代陷入的那种“失去的几十年” 的疑虑,斯蒂芬·罗奇在2016年6月29日的香港《南华早报》上发表《中国如何避免重演日本失去的几十年?》一文,从总结历史经验的高度指出:“日本的命运是因为该国拒绝放弃不良经济模式,与日本不同的是中国决定进行结构性改革,并正在努力实施这一战略”。他说,“中国领导人在最近的公开讲话中明确提到了‘僵尸企业’。然而,与日本一直否认这个问题不同的是,中国在控制钢铁和煤炭这两个关键部门的过剩产能方面行动相当迅速,并暗示还将对水泥、玻璃和造船业进行相应的改革”,因此,“改革是决定性的区分因素。日本在20世纪90年代未能成功地进行结构改革,这也是‘安倍经济学’复苏计划无法顺利开展的重要原因。而中国的战略强调重大结构改革与重组,成败最终将取决于中国领导层是否有决心对抗反对改革的强大的既得利益集团”。他还提到过去六年他在美国耶鲁大学主持名为“日本的教训”的研习班的经历。班上选择分析中国是否会成为下一个日本的13名学员中,有2/3的人得出的结论是:中国与日本不一样。他们认为,现代中国的经验——尤其是邓小平提出的改革开放——比日本的教训更重要。

  五、中国的债务处在可控范围内,不存在债务危机

  除经济增速回落、放缓之外,索罗斯“唱衰中国”“做空中国”的另一依据是:中国的国内信贷达GDP的350%,负债累累的中国经济很快就会陷入一场金融危机。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世界经济的发展说明:主权债务危机确实是在国际经济衰退以后困扰世界的重要危机。欧洲各国、美国、日本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相继陷入主权债务危机的泥潭,这成为它们在经历国际金融危机多年后仍难以脱困的一个重要原因。所谓债务危机,指国家在国际借贷领域大量负债,负债超出了其清偿能力,以致国家无力还债或必须延期还债。所谓主权债务危机,指一国在高赤字之下的主权信用危机,这种危机发展到一定阶段可能会导致主权违约现象出现,到了那时,违约国家就得向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或其他国家借款还债,或与债权国就其债务的利率、还债时间和偿还的本金进行谈判,重组债务。欧洲各国、美国、日本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所以会陷入主权债务危机,有其各自的原因。对一些欧洲国家来说,主要是由于福利过度化、产业空心化、欧元区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不匹配; 对美国来说,联邦政府的巨额债务是长期超常规赤字政策刺激经济的必然结果; 对日本来说,巨额预算和国家的大量举债源于20世纪90年代初日本金融泡沫的破裂和《广场协议》改变了美元对日元的汇率。

  与欧洲各国、美国、日本等相比,中国的债务完全处于不同的情况中。中国不仅没有酿成这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债务危机的原因,而且其政府债务处在可控范围之内。截至2015年年底,纳入预算管理的政府债务为26.66万亿元,占GDP的比重为39.4%。如果把地方融资平台加进来,以更宽口径估算,政府债务水平达到56.8%,仍低于欧盟关于债务要低于GDP的60%的预警线,也低于当前主要市场经济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的水平。2015年,中国政府债务存量余额占GDP的比重为39.4%,这一数字远比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低: 美国的公共债务占GDP的比重为104.17%,日本高达229.2%,英国为88.7%。

  至于像爆发在欧洲各国、美国、日本等的债务危机那样的危机,在中国很少有爆发的可能性。中国的主权资产净值为28.5万亿元,这说明中国有足够的资产来应对债务风险,发生债务危机应为小概率事件。除此之外,中国还是一个拥有高储蓄率的国家,巨额的储蓄为中国解决债务问题提供了巨大缓冲。以中国的地方政府来说,它们虽然有巨额债务,但掌握大量优质资产,形成了未来偿债的可靠保证,这大大降低了中国发生债务危机的可能性。

  2015年7月29日,美国《国家利益》双月刊网站发表的诺德·安博特公司高级经济师兼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人力资本研究中心成员米尔顿·埃兹拉蒂的《中国经济不会崩溃》指出:“中国拥有近4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大约相当于GDP的35%,可以在必要时用这些资金支持经济。此外,中国政府的债务相对较低,因此还有其他财政选择。尽管中国存在大量私人债务,但公共债务只相当于GDP的25%,而美国的公共债务则相当于GDP的100%。此外,一旦有必要,这样的财政状况使政府可以再次启动与抗击2008年至2009年全球经济衰退时成功实施的大规模刺激计划类似的计划。中国的指令性经济使政府可以迅速实施这样的刺激计划。”

  2016年6月18日德国《法兰克福汇报》网站发表的德国维滕-黑尔德克大学教授托马斯·迈尔的《有关中国衰退的神话》指出:对冲基金大佬索罗斯押注负债累累的中国经济很快会陷入一场金融危机的预期没能成真的一个原因,是中国经济“一直受到国家严格而且到目前为止成功的管控”。他说:“索罗斯和其他一些人期望中国按照1998年新兴工业国家危机那样的模式放弃国家控制。当时这些国家的债务泡沫破裂后,不仅金融市场萧条,而且货币也出现贬值,因为很多国家很难通过外国资本流入给经常项目赤字提供融资”。然而,国家对经济的成功管控和整合,使索罗斯的预期完全落空。

  彭博新闻社网站则在2016年8月28日发表的文章中将中国的债务拆分为四个组成部分:银行债务、企业债务、政府债务、家庭债务。文章分析道,“在过去10年里,银行债务与GDP之比轻微下降,2015年为19%;企业债务与GDP之比从105%增至165%;政府债务与GDP之比增至22%;家庭债务与GDP之比增至40%以上”,“中国家庭债务水平远低于美国家庭债务在次贷危机前的水平,而且,中国家庭储蓄额是债务额的两倍”,“鉴于储蓄率较高和杠杆率较低,家庭债务不太可能引发金融危机”。尽管某些行业和企业较多,“但中国企业的平均杠杆率并不高。2006年以来,非国有上市公司债务水平中位数已降至普通股本的55%”。中国的一个特点是“很多大型企业以及几乎所有主要银行都是国有的。换言之,最终债务方和债权的所有者是同一实体。这意味着中国政府可用非同寻常的方式处理债务问题”,如可把从沿海发达地区或高科技行业获得的收益补贴给困难企业。另外,政府甚至可以免除企业债务,“中国的储蓄率很高,政府也没有完全放开对资本的控制,同时几乎完全控制着银行业。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的债务问题不太可能在不远的将来引发全球性危机”。

  西方国家这些有识之士对索罗斯的批驳,如同中国经济发展的实践一样,清楚地说明了索罗斯所谓的负债累累的中国经济很快会陷入一场金融危机的判断完全是一种不顾中国经济客观实际的主观臆断、一厢情愿。 三个世纪前,法国一位哲人把那些不顾客观实际、只凭主观想象就妄图左右世界的人比喻为一架“发了疯的钢琴”:“有过一个发疯的时刻,有感觉的钢琴以为它是世界上仅有的一架钢琴,宇宙的全部和谐都发生在它身上。”错判中国经济又固持谬见,妄图一举“唱衰中国”“做空中国”的索罗斯,也就是这么“一架发了疯的钢琴”。

  [责任编辑:李曼]

2


编辑:申久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