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优势创品牌 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

来源:大河网-河南日报
时间:2018-03-30 08:51

  ●要按照引领中原乃至全国的高度和格局谋划产业发展,强化精深加工配套,打造知名品牌,聚集资源要素,打造一批引领全国的农业高质量发展高地。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是提高发展质量效益的有力抓手和重要途径。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山东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发展现代农业,确保国家粮食安全,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推进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我省要抓住发展机遇,抓重点、增优势、强弱项、补短板,提高农业质量、效益、整体素质。

  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实质是产业总体素质和效率较高

  农业高质量发展是乡村振兴战略统领下的产业振兴发展的需要,其实质是农业产业总体素质和效率达到较高水平的发展,是“三农”(农村、农业、农民)协调发展、“三生”(生产、生态、生活)融合发展、“三效”(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全面发展的综合体现,是发展动力强、增长快、效率高、效果好的发展状态。

  农业高质量发展包括农业生态资源环境条件高质量、农业投入高质量、农业产出高质量和农业经济运行高质量四个方面。农业生态资源环境条件高质量是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环境资源基础,高质量农业需要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洁净的资源来支撑。农业投入高质量是指农业生产投入要素结构和投入品的质量高,要以现代农业高新技术和装备投入为主导,体现新时代科技发展水平。农业产出高质量是指农业产品结构和质量符合市场需求,也就是农业系统供给质量和效率高。农业经济运行高质量主要体现为农业产业体系完善、结构优化,抗风险能力强,对需求变化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灵活性,产业优势突出,综合竞争力强。

  我省农业结构、发展动力仍有待提升

  我省作为农业大省、粮食大省,在粮食、油料、畜禽等大宗农产品发展方面已形成综合优势,在茶叶、食用菌、蔬菜等特色农产品发展方面也形成了规模集聚优势,发展出多个特色产业密集区,并且在粮食、畜禽产业化方面培育出一大批有实力的知名农业龙头企业,正在由“国家粮仓”向“国人厨房”转变,为农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良好的产业基础。

  但同时我们也应该清楚地认识到,我省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也很突出。一是我省农业大而不强、多而不优,表现为农业结构与市场需求不匹配,农业产业链条短、附加值低,经营方式落后,有竞争力的品牌产品不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度低。二是我省城镇化和工业化水平相对不高,对农村农业的反哺支持能力和需求拉动能力不强。城镇居民和农民收入水平也低于全国水平,农业发展的内在动力相对较弱。

  以强化优势、提高技术为重点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强化优质、绿色、品牌发展导向。引导各级政府和农村农业工作者强化市场意识、品牌意识、质量意识,自觉推动农业优质发展、绿色发展、品牌发展。加快建立农业品牌发展的支持政策,加快壮大农业品牌规模,提升品牌质量。以“三品一标”认证为抓手,以“一控两减三循环”为重点,优化发展环境,以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市场准入体系、品牌保护体系和优质农产品市场营销体系建设为重点,尽快形成农产品优质优价的市场机制。

  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三大体系。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以农产品精深加工、物流营销企业培育为重点,拉长产业链条,构建产业体系。以合作社建设为重点,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效衔接。以家庭农场和种养大户培育为重点,推进农业规模化、标准化经营,培育合格市场经营主体。

  加快培育优势产业集群。随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和新一轮结构调整的深入,农业产业发展在加速向优势区域集中,区域农业正在由产业优势的竞争向争取产业引领高地的竞争转化。我省不仅在优质麦、优质粮油发展方面区域特征更加明显,在优质草畜、林果、蔬菜等产业发展方面也形成了在全国有影响力的特色产业区。要按照引领中原乃至全国的高度和格局谋划产业发展,强化精深加工配套,打造知名品牌,聚集资源要素,努力建成全国同类产业创新创业中心、技术展示交流中心、市场物流交易和价格形成中心、国家政策引领中心、产业技术和信息扩散中心,打造一批引领全国的农业高质量发展高地。

  加快构建新型农业创新支撑体系。调整优化农业创新结构,加快培育一批优质绿色安全高效的农业产业技术。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技术农民,激发农村创新创业活力。推动农业技术创新进步模式由“创新—推广—应用”向“创新—转化—集成应用再创新”转变,构建符合各自发展特点和需求的先进技术体系。科研机构和高校由上下统揽的技术创新向技术原始创新和重大、共性和关键技术创新转变,技术集成应用创新交由农业创新型经营主体或与他们协助完成,并由技术推广向技术创新服务转变。鼓励支持城市农业科技资源、人才、资本向农村流动,与新型农业主体、农民和农村资源融合开展创新创业,尽快形成产学研融合创新机制,加快建立主体多元、分工明确、紧密融合、协同高效的新型农业创新支撑体系。

  加快利用“互联网+”改造提升农业。发挥“互联网+”优势,利用物联网、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及智能化等现代化信息智能技术要素,对农业产业系统进行再造和提升,打造数字农业和智慧农业,实现农业产、加、销各环节有机衔接和深度融合。当前,应选择若干大宗农产品产业体系完善的区域和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加快利用互联网技术重构产业体系,建设数字和智慧产业示范样板,为全省农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提供系统支持。

  加快产业融合发展培育新动能。按照乡村振兴战略的要求,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和城乡融合发展。由农业生产功能向以生产功能为基础的农业服务功能拓展,由发展农业向发展农村的思路转变,拓宽农村经济发展的资源空间,挖掘农业生态环境和文化价值,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特色传统加工业,加快发展农业服务业和休闲观光、农业康养业,培育农村文化产业,加快形成农村多资源开发、多业态发展、多方式增值、多途径增收的发展格局。发展休闲农业要注重区域性整体规划,引导产业合理布局、功能互补、错位发展。(作者张 伟系河南省农科院农业经济与信息研究所副研究员)

编辑:贺心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