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高地座谈会
聚焦省十次党代会
我们爱学习

    领导干部跟总书记学读书

    发表时间:2018-04-23 11:00 内容来源:大河网

      读书是习近平最大的爱好,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不仅是他的读书心得,也是他对领导干部提出的希望和要求,他强调,领导干部读书学习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工作水平和领导水平。在“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领导干部要跟总书记学读书、学用书,并养成读书的习惯,使读书学习成为加强修养、增强本领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领导干部要爱读书

      2013年3月19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接受金砖国家媒体联合采访时谈到,“我爱好挺多,最大的爱好是读书。”他说:“我经常能做到的就是读书,读书已成了我的一种生活方式。”回忆当年的知青岁月,他深有感触地说,他到农村插队后,给自己定了一个座右铭,先从修身开始。一物不知,深以为耻,便求知若渴。上山放羊,他揣着书,把羊圈在山坡上,就开始看书。锄地到田头,开始休息一会儿时,也拿出书来看。他最珍视的财富是从北京带去的满满一箱书籍,他最快乐的时光是每天深夜在煤油灯下啃“砖头一样厚”的书,他曾经为借一本《浮士德》而步行走30里山路。在梁家河插队的七年间,他看遍了当时能找到的所有文学经典。习近平的一系列重要讲话,百姓想看、干部想学,让人感觉思想深邃、切中要害、语言生动,平实感人。每次听他讲话、做报告,不仅是一场思想盛宴,也是文学盛宴。这些思想功力和学识涵养的形成与他十几年如一日形成的读书习惯密不可分。党的十八大以来,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出台乃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几十年的读书积累和厚积薄发。总书记不仅自己爱读书,还勉励领导干部要读书修德。他曾以荀子“学者非必为仕,而仕者必为学”的名句来说明领导干部读书学习的重要性,告诫领导干部要“少一点应酬,多用一些时间静心读书、静心思考”。

       领导干部要读好书

      总书记不仅爱读书,他对读什么书也有严格的选择和取舍,认为读好书可以让人保持思想活力,让人得到智慧启发,让人滋养浩然之气。他在接受俄罗斯电视台采访时,能一口气说出普希金、果戈里、莱蒙托夫、屠格涅夫、车尔尼雪夫斯基、托尔斯泰、契诃夫等10多位俄罗斯作家的名字和大量俄罗斯名著。在访问欧洲时,他提及多位法国和德国文化名人,以书架起了一座座沟通的桥梁。在2014年召开的文艺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纵横古今、学贯中西,从屈原到陆游,从老庄到孔孟;从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到希腊诗人埃斯库罗斯,从海明威到大仲马,从巴赫到贝多芬……总书记对浩如烟海的文艺精品信手拈来,对很多书中精髓和情节娓娓道来,一万两千余字的讲话稿中,至少提到了136人。一本本好书真实地记录了习近平成长的轨迹,更折射出了习近平对精神世界的不懈追求。总书记要求领导干要读马克思主义的书,马克思主义是共产党人的“真经”,要把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学到手,作为自己的看家本领;要读优秀传统文化的书,不断提高人文素养和精神境界;要读哲学和历史书。哲学是人类的智慧之学,历史是前人的经历和经验,是最好的教科书;要读做好工作必需的书,要有针对性地学习掌握做好领导工作、履行岗位职责必备的各种知识,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努力使自己真正成为行家里手、内行领导。

      领导干部要善读书

      就如同当年孔子站在河岸上,望着奔流不息的河水发出“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感叹一样,今天,领导干部面对繁重的工作和浩如烟海的书籍,也会发出“时间都去哪儿了”的感叹,也会体会到“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的局限。习近平总书记曾结合自身的读书经历和经验,用发扬挤劲、钻劲、韧劲的“三劲”来概括读书心得。在《之江新语》中强调读书既要下苦功夫,也要下巧功夫。他还妙借我国著名学者王国维先生论治学的三种境界来谈读书修德的法门,认为领导干部读书也应该有这三种境界:首先,要有“望尽天涯路”那样志存高远的追求,有耐得住“昨夜西风凋碧树”的清冷和“独上高楼”的寂寞,静下心来通读苦读;其次,要勤奋努力,刻苦钻研,舍得付出,百折不挠,下真功夫、苦功夫、细功夫,即使是“衣带渐宽”也“终不悔”,“人憔悴”也心甘情愿;再次,要坚持独立思考,学用结合,学有所悟,用有所得,要在学习和实践中“众里寻他千百度”,最终“蓦然回首”,在“灯火阑珊处”领悟真谛。这三种境界告诉我们:读书是一个长期的需要付出辛劳的过程,不能心浮气躁、浅尝辄止,而应当先易后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水滴石穿。读书不仅要有明确的目标、有不移的恒心,还要提高读书效率和质量,讲求读书方法和技巧。

      领导干部要会用书

      毛泽东曾经说过,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并且是更重要的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也特别强调领导干部读书要读有所得,读有所用,不能死读书,不做“书呆子”。读书这个爱好,伴随着习近平一路走到今天,逐渐积淀凝聚成为他治国理政的大智慧、大战略和大思路。正是基于对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深厚情感和深刻体认,使他作出了“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的论断,正是源自对世界文明成果的熟悉和热爱,使他始终坚守“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的文化立场,正是通过一部部经典、一本本名著,架起了他与世界沟通的桥梁、拉近了他与世界的距离。过去他如饥似渴地读别人写的书,如今,全世界都在读他写的书。这些书不仅让世界了解了中国,让中国走向了世界,也让越来越多的人领会到习近平的领袖风范和人格魅力。《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在海外持续热销,从政要、学者,到普通民众,在全球范围内“圈粉”无数,成为一部“现象级”著作。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评价:“它为了解一位领袖、一个国家和一个几千年的文明打开了一扇清晰而深刻的窗口。”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凭借深厚的学养、渊博的学识、深邃的思想和过人的智慧,习近平正在带领全党和全国人民,展开如椽之笔,书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恢弘巨著。(作者康来云系省委党校教授)

    编辑:贺心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