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高地座谈会
聚焦省十次党代会
我们爱学习

    构建城乡要素合理流动机制

    发表时间:2018-05-02 08:49 内容来源:大河网-河南日报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改革开放以来,河南农村农业发展取得了许多成就,城乡关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三农”问题仍然是我省发展的短板,城乡二元结构仍是发展中较为突出的矛盾。导致城乡发展差距拉大的原因主要就在于城乡要素市场割裂,城乡要素不能顺畅流动和平等交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重塑城乡要素关系,建立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优化配置的体制机制。

      建立城乡劳动要素充分对流双向机制。劳动力流动不仅有利于缩小城乡间的工资差别,同时也带来资金、知识、技术等要素的聚集,推动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然而,长期以来,农村人口单向流入城市,不仅造成农村发展空心化、老龄化,同时这种单向流动,也严重影响和制约了农村建设和农业发展。乡村振兴最终是要靠高质量人才支撑农村产业兴旺,靠高素质人口支撑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因此,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首先必须解决好人的问题,通过建立城乡人口合理流动的体制机制,使农村人口愿意“留下来”建设家乡,也能够吸引城市人口愿意“走进来”建设农村。深化户籍制度改革,逐步消除户籍壁垒,推动城乡人口合理流动与有序分布。全面建立职业农民培育引进机制,积极培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优化乡村人口结构,提高农村教师队伍、农村科技人员队伍的素质和水平。促进城市成功人士、科技人员返乡回乡创新创业。推动人才管理职能部门简政放权,保障和落实基层用人主体自主权。加强城乡人才市场合作,搭建人才联合培养、互换培养平台,建立人才信息发布、人才信息成果共享制度等,为城乡人力资源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提供制度基础和政策保障。

      建立城乡资本要素自由流动开放机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是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的必要条件。振兴乡村经济、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改革开放四十年来,虽然城市二三产业积累了大量资本,但由于资本逐利的特性以及农业天然的弱质性和低效性,“资本难下乡”仍是制约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瓶颈。当前,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必须重视城乡资本要素的双向合理流动,确保农村农业发展对资金的需求。政府财政加大向农村倾斜力度的同时,积极引导城市工商资本进入农村农业领域。通过建立健全多元投融资体制机制,吸引城市富余资金进入农村。改革财政投入机制,提高财政资金的集中度和使用效益,发挥好财政杠杆作用,撬动更多金融和社会资本投向乡村振兴。完善农村金融体制,规范发展农村民间金融组织,建立健全农业保险体系和农村信用体系。创新农村金融模式,积极引导互联网借贷、移动支付、互联网理财等互联网金融在农村的规范发展。实施利益联结机制,既要加强产权保护,稳定投资者预期,也要加强风险防控,维护好农民主体地位权益,促进城市工商资本嫁接农村农业,填补农村农业投资洼地。

      建立城乡土地要素平等交换公平机制。土地是农村最基本的生产资料,也是农民最基本的生活来源,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和乡村振兴的关键环节。当前,由于农村基础薄弱,农村土地规模小且分散,既无法规模化经营与现代产业有效衔接,也无法取得与城市土地同样的价值。只有通过土地改革,实现土地要素市场化,才能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加快实现和城乡融合发展。深化土地制度改革,在兼顾效率和公平的基础上,建立规范的、富民优先的、城乡统筹可持续的土地供给需求制度。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不断探索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治理,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基本权益。加快农村产权交易流转市场建设,建立公开、公正、规范运行的城乡土地交易平台和公共信息平台。优化城乡建设用地布局,健全土地流转监管机制,促进城乡土地要素合理有序流动、公平公正交换,使广大农民的合法权益得到合理的价值体现。

      建立城乡技术要素自由扩散共享机制。乡村振兴离不开农业科学技术,从提升农业生产力,到实现农村的可持续发展都迫切需要科学技术的支撑与引领。面对当前农村农业技术仍然落后、农产品技术含量低、农作物标准化不足、耕地河流污染严重等突出问题,根本的解决办法还在于依靠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不断增强农业科技供给能力。提高农业科技资金投入,建立稳定的财政投入保障机制。建立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扶持和培育具有持续技术创新能力的现代农业科技型龙头企业。鼓励农业高校、科研院所和乡村企业联合开展人才培养和科技攻关,加快创新成果城乡间转移转化。利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推进农业信息化、农产品电商化,推动城市科技要素融入农村农业,为实现农村农业繁荣振兴提供科技支撑。

      建立城乡管理要素统筹协调共建机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目的,在于解决城乡发展不均衡问题,因此,必须把农村和城市看成一个完整的有机整体,既要通过引入城市人才、资金、技术实现城乡市场一体化,同时,还要在城乡管理和公共服务上实现均等化,最终弥合城乡差距,消除二元结构。建立健全城乡统筹规划体系和规划管理制度,推进城乡规划编制、市场体制、基础设施、公共管理和服务有机衔接,形成共建共促乡村振兴合力。统筹配置与城乡空间布局结构相适应的城乡基本公共服务设施配套体系,建立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多元投资机制,引导城镇公共服务功能向农村延伸,推进城乡公共服务资源均衡配置。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建立城乡统一、重在农村的卫生投入经费保障机制,落实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标准,逐步推进城乡教育、卫生、文化、养老等公共生活服务设施一体化管理,把城市先进的管理理念、管理要素引入农村,提升农村科学管理水平。

      (作者高泽敏单位:省社会科学院)


    编辑:贺心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