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高地座谈会
聚焦省十次党代会
我们爱学习

    用好城乡“三块地”推进县域高质量城镇化

    发表时间:2018-05-14 11:55 内容来源:大河网-河南日报

      城镇化是驱动经济发展的引擎,也是打好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支撑新时代全面现代化的主要抓手。县域是新型城镇化的主阵地,河南只有加速县域城镇化高质量发展,才能与全国同步完成新时代全面现代化的战略任务。

      根据测算,2035年河南总人口将达到11893万人,城镇化率将达到77%,城镇人口将达到9171万。从综合承载力来看,全省18个省辖市大约可以容纳3500万人左右。一批县城成为中心城区常住人口在30万左右的现代化小城市,全省106个县大约可以容纳3180万人口,其余2491万人口则由全省的1802个乡镇来容纳,县级城市和乡镇承载人口占总人口的61.8%,这意味着河南县域城镇化的重要性将日益凸显。

      县域城镇化就是要提升全省县级城市和乡镇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水平,改善城、镇、乡的管理水平和人居环境,显著提高资源集约利用效率和综合承载能力,促进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打造一批具有全国一流水平的县级城市和特色小镇。随着经济进入新常态,县域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城镇化建设所需的资金、土地缺口较大。此外,河南作为农业大省,粮食粗放式生产仍然存在,保障粮食比较效益和国家粮食安全的压力仍然较大。因此,推动县域城镇化提质增效,首先必须考虑“地从哪里来”“钱从哪里出”“粮食怎么保”这三大问题,确保土地供求平衡、资金需求平衡和土地占补平衡。这就要求用好城镇规划内建设用地、农村耕地和乡村建设用地这“三块地”,打好地方政府手中的“战略王牌”。

      用好城镇规划内建设用地,提高土地供应质量和价值。土地经营是城市经营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充分发挥政府一级土地唯一供应者的优势,全面盘点现有的土地资源规模,推进城镇土地利用空间规划与全面现代化规划无缝对接,协调城镇土地利用与城区扩张速度,确保土地可持续供应。推进储备土地的多样化前期开发,完善待开发利用土地周边的生态环境、教育文化、医疗卫生、商业服务等配套设施,提升城镇储备土地的开发利用价值。向市场投放配套完善的“熟地”,优化用地结构和功能,提升土地资源配置效率,保障城镇化用地需求,科学评估城镇规划内建设用地最大化开发的当期收益和预期收益,提升土地资源的自然价值、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加速土地资本化,破解“地从哪里来”“钱从哪里出”的难题。在今后的城镇化进程中,要统筹规划城镇规划内建设用地,合理配置工商业用地、居住用地和生态环境用地,实现产城融合、人地平衡,“住有所居”,建设生态宜居活力幸福城镇。

      推进农村耕地利用改革,落实好国家粮食安全战略。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落实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提出土地承包经营权延长30年。河南新型城镇化不能以牺牲农业和粮食为代价,在县域城镇化进程中,必须改革农村耕地利用模式,保护基本农田,满足农田生态生产用地需要,统筹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要建立政府土地信托公司,为农村耕地信托提供全方位服务,引导和带动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同时,对信托耕地按照产业发展规划进行精准化、规模化治理,提升耕地质量,然后把治理过的耕地租赁给优质农业企业经营,鼓励农业企业以市场为导向发展适度规模生产,发展机械化、智能化、订单化的节水、节肥、节地农业,打造生态、安全、休闲等品牌农业,提高耕地集约利用率,实现农民、信托公司、农业企业之间利益融合、多方共赢。农民从信托公司获得土地经营权转让的收入,代表政府的土地信托公司在土地整治中获得新增土地,依托土地指标跨区域交易市场,实现市域甚至全省城镇化进程中的耕地占补平衡。农业企业通过对信托公司支付土地经营租金,就可以获得优质的耕地资源,降低了农业企业经营的协调成本。

      有序流转农村建设用地指标,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是破解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难题的重要抓手。当前,乡村土地平整、厕所建设、污水处理、生态修复、娱乐文化设施普及、特色文化传承、清洁取暖等工程都存在巨大资金缺口,而农村建设用地就是撬动乡村振兴的战略杠杆。农村建设用地是城乡建设用地的主要组成部分,激活农村建设用地存量资源,有利于突破城镇化进程中的土地瓶颈,为城乡一体化提供发展空间和资金支持,提升农村居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归属感和自豪感。要落实农村宅基地管理制度,提升宅基地管理水平,推进空心村综合整治,获得农村建设用地结余指标。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将农村集体经营建设用地结余指标与城乡建设用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有效流转农村建设用地指标,提升农村建设用地价值,让农村居民在新型城镇化中受益,让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上一个新台阶。

      推进体制机制创新,优化“三块地”的开发利用方式。要坚持市场配置和政策调控相结合,提升土地经营能力,激活城乡土地资产,用好城乡“三块地”,提升国土资源支撑和保障县域城镇化科学有序推进的能力。着力推进“多规合一”的空间规划改革,对全域进行“城镇、农业、生态”三大空间精准划定,严格恪守城镇开发边界线、永久基本农田红线和生态保护红线,高效配置空间资源,完善土地保护管控机制。依托遥感影像和检测数据,构建土地开发利用信息服务平台,用大数据技术和“互联网+”助力“三块地”的开发利用方式变革。设置时间节点,突出重点任务,鼓励先行先试,强化落实。坚持党政同责、部门联动、补齐“短板”,避免监管越位和缺位。推进“三块地”开发利用法制化,实现一张蓝图干到底。建立省、市、县、镇、村五级土地交易市场,完善跨市县土地交易机制,强化土地资源的有效供给,为县域城镇化高质量发展提供资源、资产、资本和资金四位一体的战略支撑。(作者吴旭晓系省社科院副研究员)

    编辑:贺心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