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高地座谈会
聚焦省十次党代会
我们爱学习

    马克思恩格斯的民生思想及其当代启示

    发表时间:2018-05-25 16:16 内容来源:《马克思列宁主义研究》

      作者简介:林祖华,法学博士,扬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

      原发信息:《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京)2017年第20174期 第6-14页

      内容提要:改善民生是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也是马克思主义的重大课题。在马克思恩格斯的全部学说中,充分认识人民群众的作用、切实关注人民群众的利益是其重要内容。马克思恩格斯的民生思想对当今中国不断推进民生改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国梦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和启示意义。

      Improving people's livelihood is the eternal theme of social development,and also an important subject in Marxism.In all the theories of Marx and Engels,it is important to fully understand the role of the masses and pay close attention to their interests.Marx and Engels' thought on people's livelihood plays an important guiding role to and brings enlightenment in China's improvement of its people's livelihood,completing the building a moderately prosperous society in an all-round way and realizing the Chinese dream.

      关 键 词:马克思恩格斯/民生思想/人民群众/Marx and Engels/thought on people's livelihood/contemporary enlightenment

      自马克思主义诞生以来,对其非难、指责和挑战从未停止过,其中之一就是关于“人的问题”。有些政治家、理论家攻击和歪曲马克思主义是“非人道的”、“见物不见人”的主义,是“机械的物质决定论”、“经济决定论”;也有人认为,马克思主义最关注的是阶级斗争,最重视的是暴力革命。其实,这些都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片面和错误理解。实际上,在马克思恩格斯的全部学说中,重视人的发展、关注人的生活、关心人的利益、关爱人的幸福是其重要议题。重视民生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美国著名学者埃利希·弗洛姆指出:“对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骂得最凶的人,绝大多数从未读过马克思的东西,其他人对马克思的东西也是一知半解。要不是这样无知,有一定见识和理性的人似乎不可能把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歪曲到今天这样的程度。”①在E.弗洛姆看来,“马克思的学说并不认为人的主要动机就是获得物质财富;不仅如此,马克思的目标恰恰是使人从经济需要的压迫下解脱出来,以便他能够成为具有充分人性的人;马克思主要关心的事情是使人作为个人得到解放,克服异化,恢复人使他自己与别人以及与自然界密切联系的能力”。②

      一、马克思恩格斯充分认识人民群众的作用

      人作为与自然又对立又联系的客观存在,是历史领域任何理论流派都无法回避的问题。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前,人道主义与唯心主义紧密相联。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地吸收各种思想流派的合理成分的基础上,运用唯物史观在探索社会发展规律之时对人自身及其与世界的关系进行了审视,科学认识人的本质,充分认识人民群众的作用,强调重视人的全面发展。

      一是科学认识人的本质。在人类思想史上,对人的本质的认识和探讨是千百年来人们孜孜以求的永恒课题,但观点各异,众说纷纭。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的本质的认识经历了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最终充分认识到人的本质的现实性、多样性、社会性和历史性。

      首先,马克思恩格斯考察的人是具体的人、现实的人。在马克思恩格斯之前的旧唯物主义忽视人、漠视人甚至敌视人,即使在自称为人道主义者的费尔巴哈那里,所看到的也只是抽象的人。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唯物史观时,丝毫没有忽视人、漠视人,而是真正科学地面对人,并且面对的是真实的、具体的、现实的人。如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首先承认:“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③同时,他们又强调:“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④“符合现实生活的考察方法则从现实的、有生命的个人本身出发,把意识仅仅看作是他们的意识。”“这种考察方法不是没有前提的。它从现实的前提出发,它一刻也不离开这种前提。它的前提是人,但不是处在某种虚幻的离群索居和固定不变状态中的人,而是处在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发展过程中的人。”⑤因此,只有把人看成是现实的人,才能正确把握人及其活动的本质,才能正确把握人与社会历史的关系;只有从现实的人出发而不是从抽象的人出发去分析人和观察人,才是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逻辑起点和历史起点,才是马克思恩格斯民生思想的理论起点。

      其次,马克思恩格斯科学认识人的本质。在人类思想史上,马克思恩格斯第一次对人的本质作出了科学界定。对于人的本质,马克思主义主要有三种看法:一是“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⑥。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是必须能够生活,而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其中物质生产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人类社会是人的实践活动的对象化,是人的对象世界。马克思指出:“自然界的人的本质只有对社会的人来说才是存在的”。⑦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基础,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人们自己创造了自己的历史,社会发展不过是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在时间和空间中展开的过程。二是“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明确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⑧马克思认为,人们在从事物质生产的活动中不仅要同自然界发生关系,同时,也必然要与其他人发生一定的关系,形成不同的社会关系形式,这些社会关系形式总是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人们在发展其生产力时,即在生活时,也发展着一定的相互关系;这些关系的性质必然随着这些生产力的改变和发展而改变。”⑨三是“人的需要即人的本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德意志意识形态》《资本论》第一卷等著作都论述了人的需要理论。马克思认为,人的需要是人的本性,满足人的需要是社会生产活动的基本动力和根本目的。同时,马克思恩格斯还认为,需要和生产一样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和必要前提,人的发展包含着多方面需要的发展,需要的发展是促使人全面发展的强大力量,需要的发展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新的证明和人的本质的新的充实。恩格斯在《卡尔·马克思》一文中也强调:“历史破天荒第一次被置于它的真正基础上;一个很明显的而以前完全被人忽略的事实,即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就是说首先必须劳动,然后才能争取统治,从事政治、宗教和哲学等等,——这一很明显的事实在历史上的应有之义此时终于获得了承认。”⑩

      总之,作为一个现实的人和社会的人,实践活动是内容,社会关系是形式,人的需要是动力。实践活动是一个历史过程,民生改善也是一个历史过程;人的本质是其自然特征和社会特征的统一,民生改善也需要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人的需要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民生改善也是社会发展的真正目的之一。因此,改善民生就是一种重要的实践活动,体现了多种社会关系,满足了人的多种需求。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就是一部不断改善民生、不断满足人的需要的历史。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的本质的科学论断是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的一个重要理论前提。

      二是充分认识人民群众的作用。人民群众是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大多数人。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内容。人民群众的主体,始终是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群众和为其服务的知识分子。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也是历史的享有者。

      首先,人民群众是社会发展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真正推动社会发展的主体,是在社会生产力发展中起主要作用的人民群众。在《神圣家族》中,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历史什么事情也没有做,它‘并不拥有任何无穷尽的丰富性’,它并‘没有在任何战斗中作战’!创造这一切、拥有这一切并为这一切而斗争的,不是‘历史’,而正是人,现实的、活生生的人。‘历史’并不是把人当做达到自己目的的工具来利用的某种特殊的人格。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11)。马克思恩格斯同时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创造了社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类要生存和发展,必须首先解决衣食住行问题,就必需进行物质资料的生产。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现存的一切物质生活资料都是劳动人民创造的,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劳动群众在生产过程中不断地积累和传播生产经验,不断地改进和发明生产工具,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的生活、实践是一切精神财富、精神产品形成和发展的源泉。在人类历史上,杰出的思想家、科学家和艺术家之所以能在精神生产领域做出自己的贡献,归根到底都是以总结人民群众的实践经验、集中人民群众的聪明才智为基础的。从古至今,世界上许多重大的科技发明和创造,以及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音乐和绘画等都直接凝结着人民群众的聪明才智。

      其次,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人是生产力诸要素中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社会变革不可能自发产生,必须通过人民群众这一社会变革的主体才能实现。人民群众是社会革命的主力军,是摧毁腐朽反动统治的强大力量。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在十七世纪的英国和十八世纪的法国,甚至资产阶级的最光辉灿烂的成就都不是它自己争得的,而是平民大众,即工人和农民为它争得的。”(12)同样,社会主义制度取代资本主义制度,无产阶级也需要联合广大人民群众,正如列宁所指出的:“谁的后备多,谁的兵源足,谁的群众基础厚,谁更能持久,谁就能在战争中取得胜利。”(13)

      再次,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享有者。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社会发展是以人为本位的发展,社会发展的基本宗旨是为了人,因此,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人人共享、普遍受益是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马克思说:“在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在迫使个人奴隶般地服从分工的情形已经消失,从而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对立也随之消失之后;在劳动已经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而且本身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之后;在随着个人的全面发展,他们的生产力也增长起来,而集体财富的一切源泉都充分涌流之后,——只有在那个时候,才能完全超出资产阶级权利的狭隘眼界,社会才能在自己的旗帜上写上:各尽所能,按需分配!”(14)恩格斯说:应当“把生产发展到能够满足所有人的需要的规模;结束牺牲一些人的利益来满足另一些人的需要的状况;彻底消灭阶级和阶级对立”。(15)

      总之,社会发展的动力源于人自身,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人民群众创造了历史,推动了历史的发展,他们理应是社会历史的主人,他们理应受到人们的关注,这是马克思恩格斯关注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是重视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在长期的理论探索中,在不同的层面上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制度做了种种分析和预见,而追求人的全面发展则是未来社会发展的最高目标之一,是衡量社会发展和解决民生问题的最高价值标准。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贯穿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主线,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命题,也是马克思恩格斯民生思想的核心和终极目标。

      在马克思恩格斯以前,费尔巴哈也重视人,但他不理解自然,不理解人,更不理解人和自然的关系,也不理解人和社会的关系。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欧洲近代人道主义思想,把人从受奴役、受压迫的社会关系中解放出来,实现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把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作为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主要特征,马克思恩格斯在1848年《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16)恩格斯高度重视这段话。1894年,当有人请恩格斯用最简短的字句来表达未来社会主义纪元的基本思想时,恩格斯提出以《共产党宣言》中这一精辟论述作为回答,并说,除了《共产党宣言》中的这句话,“我再也找不出合适的了”。(17)因此,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思想既集中体现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未来社会发展的科学思想,也集中体现了马克思恩格斯始终以人为主体和目的的价值观,代表着马克思恩格斯崇高的价值理想。

      《共产党宣言》发表后,马克思恩格斯继续探讨人的发展问题。1857年10月至1858年5月,马克思撰写了一部重要的经济学著作即《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年-1858年草稿)》(下文简称《草稿》),《草稿》第一次全面地、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对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经济学进行了有力的批判,完成了马克思一生中第二个伟大的发现即剩余价值理论。同时,马克思进一步提出了人类三大社会形态的构想,一是以“人的依赖关系”为基础的社会形态,即传统的、前商品经济的社会形态;二是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社会形态,即以商品经济为主导的社会形态;三是以“个人全面发展”为基础的社会形态,即以产品经济为特征的、未来共产主义的社会形态。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个人全面发展”的理念。“人的依赖关系(起初完全是自然发生的),是最初的社会形态,在这种形态下,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窄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大形态,在这种形态下,才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质变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的能力的体系。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第三个阶段。第二个阶段为第三个阶段创造条件。”(18)马克思在此阐明了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辩证统一关系,社会发展是人的发展的重要前提,它的发展水平决定着人获得发展和解放的程度,而共产主义则是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理想社会形态。

      总之,马克思恩格斯民生思想从现实的人出发,直接面向人的社会实践和现实生活,强调通过实践来充分发挥人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促进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实现人类解放,这是民生发展的最高标准和理想境界,是人类社会民生思想的历史性飞跃。

      二、马克思恩格斯切实关注人民群众的利益

      利益原则是人类社会生活的最基本原则,利益问题是一个涉及到人的存在和发展的根本性问题,是人们一切社会活动最深刻的根源和动力,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列宁认为,必须“特别注意那些涉及广大人民群众的经济利益的措施和提案”。(19)毛泽东也曾指出:“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则,就是要使群众认识自己的利益,并且团结起来,为自己的利益而奋斗。”(20)利益问题一直是马克思主义关注的重点和焦点之一。

      一是关注现实利益问题。马克思大学毕业之后,1842-1843年间,就开始积极参与现实斗争,关注现实问题。1859年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明确指出:“1842-1843年间,我作为《莱茵报》的编辑,第一次遇到要对所谓物质利益发表意见的难事……关于自由贸易和保护关税的辩论,是促使我去研究经济问题的最初动因。”(21)现实生活使马克思深刻认识到黑格尔唯心主义理念同现实存在巨大差距,黑格尔的方法无法解开社会历史之谜。马克思坚定地站在贫苦人民一边,批判统治者的特权,要求保留贫苦人民的利益。贵族、市民等级的代表捍卫的是私人利益,马克思捍卫的是群众的普遍利益,代表了被压迫者的利益和愿望。同样,恩格斯也十分关注现实利益问题。“1942年11月,恩格斯在英国的曼彻斯特实地考察了英国的社会经济状况,发现了经济利益在社会生活中的支配作用,认识到了阶级冲突的基本原因是基于物质利益。在这期间,物质利益问题是恩格斯理论研究的一个中心问题。”(22)

      二是揭示利益问题的实质。“正是由于接触了现实生活中的物质利益问题,才推动马克思转向对现实经济关系的研究……建立了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体系,从而正确地解决了利益的本质及其历史作用问题,找到了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恩格斯同马克思一起发现了唯物史观,形成了正确的马克思主义利益理论。”(23)首先,追求利益是人类一切社会活动的动因。“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24)其次,利益的社会本质和社会基础是生产关系。“每一既定社会的经济关系首先表现为利益。”(25)经济利益是生产关系的具体表现,只有从生产关系出发,才能说明利益的本质和历史作用。(26)再次,强调无产阶级的运动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马克思恩格斯在1848年发表的《共产党宣言》中明确宣告:“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27)于是,“代表绝大多数人”、“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就成为近170年来共产党的行动指南。

      三是关心工人、农民的生活。生活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与文化现象,人类的生活不是简单的动物式生存,而是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更重要的是人对自身的生活有需求指向,即不仅要满足自身的生存需要,而且也要满足自身丰富的享受和发展需要。关注人的生存状况,是马克思恩格斯民生思想的现实基础,如马克思担任《莱茵报》编辑期间对德国农民的同情、恩格斯在曼彻斯特时对工人生活的关注等就是生动的体现。

      一方面,马克思十分关注人的生活,尤其是贫苦人民的现实生活。在担任《莱茵报》编辑期间,1842年初遭遇了第六届莱茵省议会关于林木盗窃法的辩论。这次辩论主要针对当时贫苦农民在森林中捡枯枝采野果引起的法律争论。当时,省议会代表少数林木占有者的私人利益,认为捡枯枝是盗窃林木的行为,应予以处罚。马克思则为广大贫苦农民进行了辩论,马克思认为,穷苦农民为了生存而去捡那些林木的枯枝败叶,是不得已而为之,如果被视为盗窃,那么这样就会危及到人民的生存安全,“如果法律把那种未必能叫做违反森林条例的行为称为盗窃林木,那末法律就是撒谎,而穷人就会成为法定谎言的牺牲品了”(28)。恩格斯同样高度关注广大贫苦大众的生活,在他年仅17岁时,由于父亲坚持而辍学经商,这使得恩格斯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接触广大穷苦大众,他在《致大不列颠工人阶级》中深刻揭露了资本家对工人群众的残酷剥削,同时也表达了对工人阶级生活状况的深切同情,他告诉工人们:“我愿意在你们的住宅中看到你们,观察你们的日常生活,同你们谈谈你们的状况和你们的疾苦,亲眼看看你们为反抗你们的压迫者的社会的和政治的统治而进行的斗争。”(29)

      另一方面,马克思恩格斯把人及其生活作为自己理论的重要基石。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是必须能够生活,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以人的生活为前提,揭示了人的生活本质上是一种生产的生活。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30)在阐发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时,马克思还提出了“生活的生产”这一重要理论预设和命题,认为只有通过人类的物质生活资料生产,而且是生产的连续不断的进行,才能满足人的发展的需要。强调人的生活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赖以存在的舞台,又是一切物质生产的最终目的,揭示了生活的本源性和生活与生产的互动关系,从而把社会发展的目的性与规律性统一起来。但是,长期以来人们在论述马克思恩格斯的历史唯物论和社会发展理论时,只强调物质生产的重要性,却将“为了生活”的生产这一重要思想丢掉了,其结果使历史唯物主义理论被人们片面理解为唯“物”主义、“见物不见人”、“遗忘生活”的历史观和发展观,并最终导致人们在社会发展实践中割裂了生产和生活、人和物的辩证关系,影响了经济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

      四是关爱全体人民的幸福。幸福是人类永恒的追求。古往今来,世界历史中出现了许多关于构建普遍幸福社会的主张、思想和学说,许多志士仁人、社会大众更是为构建普遍幸福社会做出了巨大的努力,现在已取得了许多历史性的重大成就。

      一方面,实现人类的普遍幸福是马克思恩格斯一生追求的目标。马克思从中学时代开始就高度关注人的幸福生活,他在中学毕业论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充满激情地指出:人们超越动物的自由选择在于为人类利益服务:“历史把那些为共同目标工作因而自己变得高尚的人称为最伟大的人物;经验赞美那些为大多数人带来幸福的人是最幸福的人”。(31)“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而工作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作出的牺牲;那时我们所享受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悄然无声地存在下去,但是它会永远发挥作用,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32)“为大多数人带来幸福的人是最幸福的人”的坚定信念,使青少年马克思的立场选择最终倾向于关爱劳苦大众、同情社会贫困者、追求人类幸福,为此,才有后来的马克思为“解放全人类”的伟大胸怀。(33)马克思在谈到宗教问题时也强调,宗教对民生的关切是虚幻的。“废除作为人民的虚幻幸福的宗教,就是要求人民的现实幸福。”(34)而实现“人民的现实幸福”,也就正是实现人民的普遍幸福。这种对宗教的批判,体现了马克思对民生幸福的现实关切。马克思的一生,可以这么说,就是为实现人类的普遍幸福而奋斗的一生;恩格斯同样也高度关注工人阶级的普遍幸福。恩格斯指出:“英国工人在他们所处的那种状况下是不会感到幸福的;在这种状况下,无论是个人或是整个阶级都不可能像人一样地生活、感觉和思想。显然,工人应该设法摆脱这种非人的状况,应该争取良好的比较合乎人的身份的状况。”(35)而在社会主义的生产组织下,“生产劳动就不再是奴役人的手段,而成了解放人的手段,因此,生产劳动就从一种负担变成一种快乐”(36)。

      另一方面,消灭私有制、实行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人类普遍幸福的必由之路。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指出:“共产党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论概括为一句话:消灭私有制。”(37)同时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解放自己。“任何一种解放都是把人的世界和人的关系还给人自己。”(38)“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因而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因此,它是人向自身、向社会的(即人的)人的复归,这种复归是完全的、自觉的而且保存了以往发展的全部财富的。这种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39)所以,马克思恩格斯又始终把“十九世纪的伟大经济运动所引向的目标”归结为一个目标,这就是“人道目标”,恩格斯说:“通过消除旧的分工,通过产业教育、变换工种、所有人共同享受大家创造出来的福利,通过城乡的融合,使社会全体成员的才能得到全面发展;——这就是废除私有制的主要结果。”(40)也就是说使每一个人都能享有到应有的幸福生活。同时,马克思还描绘了这种共产主义的生活图景:“任何人都没有特殊的活动范围,而是都可以在任何部门内发展,社会调节着整个生产,因而使我有可能随自己的兴趣今天干这事,明天干那事,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从事批判,这样就不会使我老是一个猎人、渔夫、牧人或批判者。”(41)

      综上所述,马克思恩格斯的民生思想内容丰富、意义深远。既科学认识了人的本质,又充分认识了人民群众的作用,这是马克思恩格斯民生思想形成和发展的逻辑起点;既全面分析了有关现实个人的生活、生存等基本问题,又系统论述了人的全面发展问题及其实现途径,这是马克思恩格斯民生思想的核心内容;既为社会主义民生思想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回答了为什么要关注民生的问题,又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指明了前进方向,即切实改善民生,这是马克思恩格斯民生思想的理论价值。

      三、马克思恩格斯民生思想的当代启示

      当下中国,民生建设不断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定性阶段。马克思恩格斯的民生思想对我国民生改善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和启示意义。

      一是充分认识人民群众的地位和作用,这是前提。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解决好民生问题,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就是必须正确认识人民群众的地位和作用。如果在思想认识上能够深刻认识人民群众的地位,同时高度重视人民群众的作用,那么在实践中就会自觉地去关注民生和不断改善民生;如果不能正确认识人民群众的地位和作用,那么在实践中就不可能真心实意地去关注民生和改善民生。马克思恩格斯的民生思想,一方面充分认识人民群众的地位,另一方面十分重视人民群众的作用。

      中国共产党成立96年来,也一直高度重视民生问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其根本宗旨,一切为了人民,以民生为本是其执掌政权以来始终坚持的根本的执政理念。但是,当今中国一些地方在城市拆迁改造、城市建设管理、农村征地中,存在着部分居民房屋被强制拆迁、农民工的工资被恶意拖欠、小商小贩被四处强行驱赶、农民大量失地等问题,其实质和要害就在于一些领导干部根本没把人民群众放在心里,根本没有认识到人民群众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结果导致近年来中国一些地方群体性事件不断发生,干群关系被扭曲。因此,要真正解决民生问题,首先必须在思想认识上高度重视人民群众的地位和作用,必须充分认识到一个国家、一个政党其前途命运取决于民心向背,谋民利者得民心,得民心者得天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正义是最强的力量。”(42)在谈到改革开放积累的宝贵经验时,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强调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群众首创精神,紧紧依靠人民推动改革。没有人民支持和参与,任何改革都不可能取得成功。无论遇到任何困难和挑战,只要有人民支持和参与,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就没有越不过的坎。”(43)

      二是切实关注人民群众的利益,这是关键。解决民生问题,不仅要在思想认识上高度重视人民群众,而且在实践中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来改善民生。如前所述,马克思恩格斯不仅为社会主义民生思想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回答了为什么要关注民生的问题,而且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指明了前进方向,即切实改善民生。历史和现实一再表明,世界上还没有哪一个政党和政府凭借空洞的口号或虚幻的目标能够长久维持社会稳定和政治统治。因此,当今中国,必须结合本国实际,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少喊口号,多做实事,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首先,始终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人民至上理念,坚持对人民负责,坚持人民的评判标准。(44)坚持密切联系群众,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尊重群众首创精神,善于从群众中获取智慧和力量,重民力,启民智,调动民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共创幸福生活。习近平强调:“坚持人民性,就是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民为本、以人为本。”(45)“我们要随时随刻倾听人民呼声、回应人民期待,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基础上,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46)

      其次,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坚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大力发展生产力,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极大地增加社会财富,做大“蛋糕”,为改善民生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始终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共享发展理念,分好“蛋糕”,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和发展成果,弘扬社会公平正义,提升社会和谐程度。

      最后,始终坚持民生问题的解决必须依靠制度和法律。一方面,要坚定不移坚持社会主义根本制度,增强社会主义制度自信,只有共产主义制度才能真正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实现人类的普遍幸福。另一方面,要改进民生建设中的一些具体制度。总结中国民生问题的解决历程,并不在于缺少先进的理念,也不在于没有良好愿望的诸多“善举”,而在于缺乏具有制度的规范和法律法规的保障。因此,必须进一步通过深化体制改革与制度创新,强化民生问题的具体制度安排。同时,亟待加强社会领域立法,调整不同阶层的利益关系,致力于民生改善。

      注释:

      ①[美]埃利希·弗洛姆:《健全的社会》,欧阳谦译,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8年版,第249页。

      ②[美]E.弗洛姆:《马克思关于人的概念》,复旦大学哲学系现代西方哲学研究室编译:《西方学者论<一八四四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复旦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23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7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73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73页。

      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56页。

      ⑦《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01页。

      ⑧《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56页。

      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36页。

      ⑩《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35~336页。

      (1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118~119页。

      (1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8卷,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第325页。

      (13)《列宁全集》第37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231页。

      (1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305~306页。

      (1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43页。

      (1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94页。

      (1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730页。

      (1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04页。

      (19)《列宁全集》第16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36页。

      (20)《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318页。

      (2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1页。

      (22)王伟光:《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利益问题的理论探索》,《中共中央党校学报》1997年第4期。

      (23)王伟光:《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利益问题的理论探索》,《中共中央党校学报》1997年第4期。

      (2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82页。

      (2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209页。

      (26)王伟光:《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利益问题的理论探索》,《中共中央党校学报》1997年第4期。

      (2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83页。

      (2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139页。

      (2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第273页。

      (3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79页。

      (3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459页。

      (3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459~460页。

      (33)任平:《论马克思主义慈善观》,《学术研究》2010年第5期。

      (3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页。

      (3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第500页。

      (3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第318页。

      (3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86页。

      (3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443页。

      (3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20页。

      (4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43页。

      (4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85页。

      (42)《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依规治党 创新体制机制强化党内监督》,《人民日报》2016年1月13日。

      (43)习近平:《切实把思想统一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上来》,《求是》2014年第1期。

      (44)林祖华:《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民生思想探析》,《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6年第5期。

      (45)《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努力把宣传思想工作做得更好》,《人民日报》2013年8月21日。

      (46)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2013年3月17日)》,《人民日报》2013年3月18日。

      (本文刊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研究》2018年第2期)

    编辑:贺心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