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服务业发展新动能

来源:经济日报
时间:2018-08-09 08:42

  加快服务业创新发展、增强服务经济发展新动能,关系人民福祉,是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需求、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关系经济转型升级,是振兴实体经济、支撑制造强国和农业现代化建设、实现一二三次产业在更高层次上协调发展的关键所在;关系国家长远发展,是全面提升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途径。对此,我们应更好认识和把握服务业发展的一系列特征,科学看待服务业发展对经济社会产生的诸多影响,梳理阻碍服务业发展的各种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加以解决。

  当前,我国经济结构发生一系列重要变化,服务业占GDP的比重及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均超过第二产业。在此背景下,更好推动服务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增强服务经济发展新动能,就必须客观认识当前服务业发展呈现出的一系列特征。

  第一,服务业覆盖面广,内部差异明显。服务业包含了除第一二产业以外的所有行业,具体行业之间差别较大。从生产来看,各行业的资本、技术和劳动力需求明显不同。比如,通信、计算机、信息服务业都是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研发服务业是技术和劳动密集型行业,居民服务业则更多依靠劳动力的投入。从需求侧来看,有的行业面向企业提供生产性服务,有的行业面向居民提供生活性服务,还有的行业同时为企业和居民提供基础性服务。从市场化程度来看,生产性服务业和居民性服务业竞争比较充分,生产效率也比较高,而公共服务业的市场化程度和生产效率则比较低。

  第二,服务业生产链条短,中间投入少。服务业生产的链条较短,生产过程中需要的中间投入品也比较少。具体来看,在服务业的中间投入品中,只有一小部分是工业产品,所以服务业的总产出中包含的工业产品较少,服务业对工业的拉动作用有限。随着服务业在GDP中占比不断提升,中间投入部门在国民经济中的相对份额会逐步下降。

  第三,多数服务无法储存,不可运输,需要在本地实时匹配。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一些生产性服务业开始通过服务外包、云计算等进行异地生产,但是大多数生活性服务业和公共服务业仍然要以“面对面”的方式提供服务,如交通运输、旅游观光、餐饮住宿等,都需要消费行为在特定空间内实现。服务业在区域内的均衡分布,不能采用工业产品大规模异地采购的方式来实现。由于无法利用库存来调节生产,服务业的产能利用效率通常较低,服务业的生产难以集中,特别是体验式服务,难以在单位时间内创造更多的供给。

  第四,服务业效率提升速度总体缓慢。服务业内不同行业效率提升速度差异较大,例如,通信与信息领域的技术进步速度较快,企业生产效率容易提高,而居民服务或公共服务行业主要依靠劳动力投入,很难依靠引进先进设备在短期内提高生产效率。但是,服务业中的教育、设计、研发、金融等行业却能对其他行业的产业链扩张、人力资本提升、商业模式创新等发挥重要作用,促进其它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提高。

  与此同时,随着服务业加快发展,其对经济运行的影响力也与日俱增。

  一是服务业的快速发展降低了投资增速。近年来,我国服务业中实现高增长的部分主要是资本密集度较低的生产性服务业和投资需求相对较小的批发零售业与金融业。在此条件下,服务业占GDP比重不断提升,将降低我国经济对投资的依赖程度。

  二是服务业稳步增长能起到平抑经济波动的作用。服务业占GDP比重稳步提升,将通过稳定消费、降低存贷比等途径平抑经济波动。比如,库存调整是引发经济波动的主要原因,我国的工业增加值波动中有30%来源于此。服务业比重不断提升,一方面可以降低存货投资占GDP的比重,从而降低存货波动对经济运行的影响;另一方面,由于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全社会流通效率提高,生产组织可以更有力地降低存货的绝对水平,进一步平抑经济波动。

  三是服务业持续发展有利于增加就业,缓解就业的结构性矛盾。服务业对劳动力的需求强度较高,其就业带动效率也高于制造业。我国第二产业亿元GDP吸纳就业大约990人,第三产业亿元GDP吸纳就业大约1300人。随着GDP总量增加和服务业的占比上升,我国GDP每增长1个百分点所能吸纳的就业人员数量也将逐年增长。

  四是服务业的发展加速了新技术和新生产模式在产业中的渗透。成本上升是我国经济运行中面临的重要问题,利用电子商务、物流、金融领域的创新与发展,可以大幅降低企业的运行成本,从而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对于提高一二产业的生产效率有重要作用。

  还要看到,由于服务业快速发展产生的诸多影响,我们对经济形势应保持动态分析,并且更为深入。

  比如,当经济增长主要依赖投资和工业扩张时,经济增速可以达到很高的水平,但当服务业占GDP的比重不断提高,投资和经济增速回落的情况就不可避免。同时,第三产业对劳动力的吸纳具有很好的效果,所以即使经济增速有一定程度的回落,但就业形势也比较稳定。

  对此,应采取有针对性的举措,更好反映服务业运行情况,也要更好反映在服务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其他经济领域的运行情况。

  当前,统计部门没有开展对服务业运行情况的月度统计,而主要是从CPI、PPI中服务类的涨幅、服务业用电量等间接性指标来估测服务业的运行情况。由于服务业占GDP比重不断提升,其与工业增加值和月度经济运行的相关性减弱,唯有更好开展对服务业运行情况的相关统计工作,才能紧跟服务业发展进程,科学反映产业发展态势,增强服务经济发展的新动能。

  (作者姚 博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

编辑:贺心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