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世界意义

来源:《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
时间:2018-11-01 08:21

  多重视域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世界意义

  ——以国际社会论中国对世界的贡献为视角

  一种理论或者思想的世界意义,须对世界各民族国家发展具有示范性、借鉴性、方向性和引领性的实践性特征;能够紧扣时代主题,指导解决当代世界重大问题。在国际社会的视野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独特的中国方案、中国智慧、中国担当,出色应对、推动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各类问题,为世界和平发展做出卓越贡献。在全球治理、制度道路选择、国家治理等多层面多维度,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呈现出多重视域下的世界意义。

  一、全球化及全球治理视域下的中国担当、中国方案

  (一)中国力推形成世界开放发展的全球化新格局,代表人类发展大势,中国担当彰显深远历史意义

  自2008年金融经济危机后,在新自由主义政策主导下的全球化红利,逐渐在欧美国家消失。红利到手之后高点的回落,却并不在他们的意识接受域之内。当红利丧失,需要承受全球化双刃剑的负面意义时,优越于世界经济体、曾经毫无顾忌强力走向全球化的西方主体,转而收缩锋芒,退居后位,以种种所谓的国际经济规则,限制和削弱经济全球化中逐渐进入良好状况的国家的发展。贸易保护主义、逆全球化甚至反球化等思潮趁势而起,在世界范围产生深重影响。

  2017年1月17日,习近平出席达沃斯论坛发表主旨演讲,“搞保护主义如同把自己关进黑屋子,看似躲过了风吹雨打,但也隔绝了阳光和空气。打贸易战的结果只能是两败俱伤。”比喻形象而本质、含意深邃。几乎是同一时间,1月20日,美新任总统特朗普发表就职演讲中表现出反全球化的姿态,“我们将遵循两条最简单的原则——买美国的商品,雇美国的工人。” 其姿态貌似在维护自身利益,保护本国人民,但一个民族和国家惧于走向世界,惧于向世界打开大门,其短视性显而易见。躲开风吹雨打,尚能苟且生存,而隔绝了阳光和空气,就完全丧失了生机和活力。

  2017年5月14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在中国“一带一路”论坛开幕式上直言,世界经济中的保护主义正成为常态,贸易开放理念正受到越来越多批驳。全球经济和技术空间的碎片化风险愈发明显。 毋庸置疑,贸易保护主义的本质,就是保护狭隘的一己之利,埋下的却是全球经济的风险隐患。

  人类的确处在一个前进还是后退、开放还是保守的紧要关头。鉴此,中国多次阐明推动全球化进程的科学理念和重大深远意义。我们要有“向外看”的胸怀,维护多边贸易体制,推动自由贸易区建设,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当然,我们也要着力解决发展失衡、治理困境、数字鸿沟、分配差距等问题,建设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经济全球化。 十九大报告再次宣示,中国将“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中国这一承诺和宣示,在世界全球化进程中的世界意义,格外重要和令人瞩目。

  莫斯科大学亚非学院副院长安德烈·卡尔涅耶夫指出,在评论中共十九大的决定时,尤其注意到有必要继续和全面深化改革、坚定开放发展战略的措辞。中国不打算闭门锁国,这是北京向全世界发出的主要信号。领导人将来也会在国际舞台进一步阐明开放立场,尽管全球化进程遇阻,以及一些国家出现了反全球化和保护主义倾向。作为国际体系的重要参与者,中国对世界发展的贡献巨大,包括在维护国家社会政治稳定的同时确保经济快速发展的能力。 安德烈·卡尔涅耶夫准确评价了中国扩大对外开放、力推全球化进程的决心和远见,以中国参与国际经济体系的深度及能力和贡献,肯定了中国在这一进程中的话语权、引导力。

  还有一些媒体作家,积极评价中国开放包容、推进世界经贸发展合作共赢的全球性视野。

  乌拉圭记者、作家埃斯特万·巴伦蒂发表题为《中国,我们所有人都离不开的遥远国家》一文,认为中国力推全球化,已经显示卓越成就和影响力。一个有着属于自己悠久传统的国家,启动了一项耗资近3万亿美元的计划,力求通过高速线路和油气管道网络建立基础设施和通信网络,搭建经济合作平台,从而使欧亚大陆变成一个广阔的经济区域。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将在不久的将来使有关国家共同分享福祉。这个雄心勃勃的倡议将造福65个亚非欧国家,其中居住着近70%的世界人口,拥有世界已探明能源储量的75%。 作家用详实的数据和资料,认真研究中国推动全球化的努力和实践,描绘了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将为欧亚非大陆带来的可期待的未来,展示着全球化视域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和无不比拟的带动及引领作用,彰显着深远的世界意义。

  2017年11月14日《纽约时报》对美国总统到访中国与国家主席习近平会见时的报道,颇有意味。文章称,中美两国和两位领袖走的是完全不同的方向。特朗普痴迷于建“隔离墙”,而习主席却在搭建桥梁。习近平肩负起落实应对气候变化领袖的责任、支持通过世贸组织解决争端,并在世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内巩固中国的地位。是北京、而非美国正在推动有亚洲主要经济体、比如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参加的贸易协议工作。中国正对其可在21世纪全球经济中起主导作用的领域进行战略投资,比如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在这些领域,中国将在下一个十年超越美国。中国正在积极发展机器人技术、航天科技、高铁和新能源交通工具,以及先进的医疗产品。而特朗普的战略投资集中在煤炭领域,并乌托邦般地试图将自动化时代到来之前的生产返回国内。所有这些,在将美国变成20世纪经济模式的守卫者。而中国,逐渐成为“其它国家的新选择”,成为世界秩序的仲裁者。 美国著名媒体的比较式评价,恰当而准确说明了问题的实质。面对人类的共同问题和挑战,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着眼于人类发展的大趋势和大发展的前景,着眼于经济全球化的客观现实,以开放包容的制度安排,以富有远见的战略设想,贡献着中国担当和中国智慧。而美国则似乎开着倒车,渐向20世纪经济模式的守卫者颓变。如此结果不言而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能胜出于当代世界,既是其本身的科学性、实践性,也是人类社会发展前行的必然选择。

  德国2017年11月11《明镜周刊》封面文章以“觉醒的巨人”为题,用长达九页的篇幅,从多个领域,详述中国对推动世界开放新格局的贡献。文中指出,从政治和经济层面来看,中国为世界经济贡献了三分之一的增长率,92个国家都将中国视为其最大的贸易伙伴。中国正源源不断对非洲进行投资,这使非洲人民受益良多。中国还在联合国中投入了最大规模的维和部队,对侵害人权行为进行有效抵制。中国“一带一路”倡议最初被西方嘲笑,但现在已经形成体系。“一带一路”倡议表明了中国的高瞻远瞩。 文章准确诠释了中国践行全球化发展理念的胆识、智慧和勇气。“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自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也没有哪个国家能够退回到自我封闭的孤岛”。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上,只会越开越大。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坚定有力、卓有成效的实践历程,反照出逆全球化、贸易保护主义的短视性、局限性和制约性。由此,中国还将继续“反对各种保护主义,加强产权保护,促进公平竞争,放宽金融业市场准入,主动扩大进口,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用实际行动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 这种前瞻性、引领性,对于世界历史进程的影响,也将愈益深远。

  (二)中国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之倡仪多次写入联合国决议并形成世界共识,中国方案快速进入实践过程

  “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外交方略,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外交思想理论创新、战略设想、政策目标、实践发展的最新成果,是对传统国际关系的扬弃和重大超越,是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创新性发展,是中国对世界和平发展作出的新的重大贡献。

  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时代主题,世界上没有哪一个民族不渴望和平与发展。但世界并不太平,世界和平与发展的理想和目标,始终在艰难跋涉的行程中。当代世界,只有中国共产党对世界人民做出庄严承诺,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中国提出了被世界各国高度认同、具有很强实践性、致力于解决当代世界突出问题的全球治理体系的中国方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提出了建立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中国践行以亲、诚、惠、容理念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双边、多边、周边外交方针,成为稳定世界局势的中流砥柱。在推动世界和平发展的永恒视域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世界意义,独树一帜,脱颖而出。

  早在2013年3月,习近平访俄于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演讲时,就向世界传递了这一崭新理念:“这个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 之后,在上合组织峰会、中阿合作论坛、博鳌亚洲论坛、第70届联合国大会、二十国集团峰会、亚信第五次外长会议、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深入阐述。在2015年博鳌亚洲论坛上,习近平总书记作题为“迈向命运共同体开创亚洲新未来”的主题演讲,全面、完善地论述了“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深刻内涵,即:坚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坚持合作共赢、共同发展;坚持实现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坚持不同文明兼容并蓄、交流互鉴。在人类发展史上,在时代的坐标线上,“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首次跃然世界,惊涛骇浪。

  2017年1月18日,习近平主席在日内瓦出席“共商共筑人类命运共同体”高级别会议,再次发表题为《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主旨演讲,又一次深刻系统阐述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深得与会国共识共鸣。人类命运共同体之理念,大道至归成,2月10日,联合国社会发展委员会第55届会议,一致通过“非洲发展新伙伴关系的社会层面”决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首次写入联合国决议;2017年11月1日,党的十九大刚闭幕,第72届联大负责裁军和国际安全事务第一委员会议通过了“防止外空军备竞赛进一步切实措施”和“不首先在外空放置武器”两份安全决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再次载入这两份联合国决议,首次纳入联合国安全决议 。国际社会对中国方案的支持、认可和积极响应,快速进入实践历程,凸显国际社会对全球治理体系中国方案的迫切需要。

  有乌克兰、德国学者撰文指出:过去五年,中国习近平主席深深思索人类未来命运,试图理清世界发展的趋势。基于相互合作和互利共赢的基础,他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努力推动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型国际关系。 习主席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是世界上眼下唯一一个摒弃了地缘政治博弈因素的理念,因为这个理念将全人类放在第一位,将各个国家、地区的利益置于其后。世界大国以及世界各国都需要加入这种行动。 其解读和阐释简洁通透,切中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本质,实际代表着爱好和平人们的普遍愿望和希望。

  美国《大西洋月刊》文章称,未来几十年中国打算凭借各种项目打造遍布亚洲乃至全球的基础设施网。这一倡议将给世界带来和平与繁荣。国家集中精力搞贸易,就会很少去打仗,不仅不会同自己的贸易伙伴打,而且同全世界也不会打。可见中国将会以特有的方式帮助全世界的落后国家。如果中国继续扩大自己的地缘经济规模,那么将对全球产生巨大影响。因为西方没有足够的资金在国外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因此它最好要响应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 《大西洋月刊》被称为是美国最受尊敬的杂志之一,自称坚持无党派、无偏见原则,拥戴自由、国家进步、荣誉信念。其对中国倡议的评价,直观、甚至直白浅显,但表达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良好结果、内在张力和强大逻辑。在各国相互联系和依存日益加深的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以经贸合作促互利共赢,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之舟同渡共济,无疑成为世界各民族避免冲突、共享繁荣与发展的必由之路。

  统一俄罗斯党总委员会副书记谢尔盖?热列兹尼亚克认为,中国共产党“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张充满智慧和建设性。“包含不同文明和各种传统习俗的当今世界的确具有‘共同的命运和未来’。中共十九大的召开对于中国人民和全世界具有重要历史意义。 摩尔多瓦前总统、共产党人党主席沃罗宁表示,十九大的成果不仅将决定中国未来的发展方向,还将会对世界产生巨大影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明确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报告具有国际意义,也反映出中国共产党对世界各国共同发展的关切。 上述判断和预期,建立在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性认知与把握上。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方案,但实践主体属于人类,其实践结果,共享于整个世界。

  2017年12月1日,中共十九大后的首次重大多边外交活动全球政党大会,在世界政党史上具有突破性意义,也是中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切实步骤和行动。葡萄牙社会党常务委员会委员席尔瓦,“我们非常赞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议。正因为当今国际上各个国家的发展情况不一样,我们才需要寻找共同点,求同存异,互利共赢,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构建一个更好的时代。”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同建设美好世界:政党的责任”的会议主题,再次鲜明揭示世界对中国方案的迫切需要。来自120多个国家、近300个政党和政党组织的领导人热切与会北京,对中国和平发展理念的高度认同、共识成世界潮流。习近平在大会上发表主旨讲话提出,不同国家的政党应该“探索在新型国际关系的基础上建立求同存异、相互尊重、互学互鉴的新型政党关系”,并发出“将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机制化”的倡议,得到外国政党领导人积极响应。世界最大政党、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执政党,与世界五大洲政党一起,肩负起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引领人民建设美好世界的重要责任。中国又一次以独有的胆识、勇气、智慧、担当、责任,推动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彰显了其世界贡献之深远世界意义。

  对世界文明、人类发展做出贡献者,才能拥有和掌握话语权;其理论与实践能够惠及广大同道者,才能有引领力和感召力,才能代表人类发展大势,引领世界航向。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方案之世界治理体系的选择,在实践的快车道上,还将继续开拓领域,铸成功业。

  二、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及社会制度视域下的中国旗帜、中国道路

  (一)百年前后的十月革命与中共十九大一脉相承于科学社会主义视域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为21世纪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旗帜

  苏东剧变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长期处于低潮状态。世界左翼力量、各国共产党经历了艰难曲折的一段历程。2008年世界金融经济危机中,世界左翼力量没能趁势而起,始终处于总结经验、整合思想、积蓄力量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新的历史性飞跃,进入了发展的新时代、新阶段,极具象征性,被世界左翼力量赋予特殊的意义,科学社会主义的旗帜在中国。如乌克兰媒体所称,在不到100年间,中国从支离破碎的国家变成了世界第大二经济体,创造了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奇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事业,是国家发展和成功的关键。 在科学社会主义视域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一种崭新的姿态和强大力量,影响着世界,影响着人类社会发展的走向,呈现出重大世界意义。

  一些学者将十月革命百年纪念与中共十九大联系起来,盛赞中共十九大。对于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重申十月革命于中国的意义,给予由衷肯定和赞赏。有俄罗斯学者在十九大召开当天,就以“习近平强调俄国十月革命对中国的作用” 为题发文,全面介绍、解读十九大报告的精神和主要内容。还有学者写道:一百年前的十月,在俄国发生了伟大的十月革命。一百年后的十月,在北京举行了中国共产党十九次代表大会。两个事件相隔遥远的时空,却有直接和深刻的联系。如果不是俄国十月革命,中国和整个世界的命运,是全然不同的。中共十九大胜利闭幕表明,中国共产党正在继续1917年十月革命开辟的事业,并创造性地进行了中国的改革,吸取了苏联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建立起现代而有效的社会主义模式。 在科学社会主义视域下,将十月革命100周年纪念与中共十九大召开联系起来解读,百年前开创的伟大事业与百年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是历史与现实的交响,是开创与继承的守望,有着一脉相承的必然联系。毋庸置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从历史和逻辑的双重必然性中,体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发展的真理性、科学性、实践性、创新性、开放性和时代性,体现了十月革命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历程。

  一些共产党领导人赋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于21世纪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重要影响和独特作用,前瞻性地展示了其世界意义。埃及共产党总书记萨拉赫·阿兹利说,“中国共产党在带领中国人民实现富强的道路上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在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下,中国实现了真正的民族独立,走出了一条与资本主义不同的向现代化国家转型的道路,“成为了全球社会主义运动的一面旗帜”。

  俄联邦共产党对于中共的拥戴,一向旗帜鲜明,坚定而持久。总书记久加诺夫接受中国记者采访时,诚挚动情、由衷肯定中国道路。他说,全世界都在讨论中国腾飞现象。中国不可思议的跨越式发展的基础在于,没有放弃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并且将其与聪明的干部政策和市场工具出色地结合在一起。而这一切旨在提高人民福祉。这恰恰是中国和俄罗斯的主要不同之处。睿智的中国领导人不仅没有拆掉自己的航船的操控系统,而且为它安装了现代化设备。中国之舰发展成了远洋巨轮,驶向辽阔的大海。 俄共领导人在比较苏联解体俄罗斯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后,中俄发展的巨大反差,阐述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广阔前景。特别强调,中国伟大成就的取得,关键在于没有放弃社会主义方向。久加诺夫的观点,代表了世界共产党人的主流评价。

  英国马克思纪念图书馆信托主席亚力克斯.高登则指明,“对于世界各地的社会主义者来说,中国就像是一座灯塔。如果我们不增加对中国和中国共产党的了解、学习其经验,难免会失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未来,同时承载着21世纪世界社会主义事业的前途和命运。世界左翼力量为此欢欣鼓舞、重振信心。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客观上成为了当代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旗帜,世界左翼力量对我“扛旗”的期待有必然性。引领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责任自然落在了中国的肩上。我们没有理由拒绝,也不必赋予更多的内容。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以办好中国的事情为前提,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为出发点,遵循历史规律,尊重客观现实,就是对世界社会主义事业最具实践性的引领和推进。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和活力的制度模式、现代化方案,为所有发展中国家树立了榜样

  对中国道路的认同与肯定,是随着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历程,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成就而形成的。中国社会经济的蓬勃发展,严重冲击了长期占主导地位和垄断话语权的西方现代化模式,颠覆了习惯用西方价值标准衡量世界进程的狭隘认知。在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视域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作为一种全新选择,进入视野。

  英国学者托马斯·巴克的文章认为,发展中国家和贫穷国家的许多人都把目光投向中国,视之为政治稳定和经济增长与繁荣的典范。在经济具有不确定性、社会流动性每况愈下、经济不平等、失业率不断上升以及临时工制度盛行的时代,美国模式似乎越来越不吸引人。中国的形象日益高大,看来已经成为经济稳定和繁荣的典范。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的观察家陷入了一个陷阱,即人们更想要的是自由和民主,而不是经济稳定和繁荣。弗朗西斯·福山关于“历史的终结”的论证越来越不合时宜。 文章将中国道路置于突出而立体的时代问题背景下,置于同美国模式的比较下,迥异于西方发展模式的中国道路,已经成为世界经济稳定和繁荣的典范。

  美国著名国家问题专家戴维·吉特同样认为,中国的社会主义发展模式提供了一个与西方不同的发展模式。在华盛顿主张以“美国优先”的时代中,中国推销社会主义理念的做法似乎更可能被人们接受。 美国外交学者网站刊文称,中国的政治和社会制度使得它能够比西方国家更快、更有效地做出决策并加以贯彻实施。这种宏观层面的效率是中国在过去几十年保持全球最快平均经济增速的原因之一。

  还有学者认为,中国道路能够作为世界发展模式新选择,是顺应时代要求,是基于当代世界和本国国情,体现了人民性。

  《俄罗斯报》的一篇文章称,毫不夸张地说,每五年全球绝大部分民众就会密切关注北京的一件大事:中共党代会。这并不是因为中共党代会的“历史光环”,甚至也不是因为大约每六个地球人中就有一个是中国人。原因仅仅在于,北京早就展示出:凡是自己提出的计划,随后就会落实。针对退休者的政策也是如此。 文章抓住了言必行、行必果,为最大广大人民谋利益,以践行宗旨为一切工作出发点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特点,突出肯定中国道路的人民性,揭示了中共十九大举世瞩目的必然性。还有俄罗斯学者文章题目就是“为人民服务:中国共产党将把中国打造成具有强大经济实力、摆脱生态和腐败问题的自由法治社会” 。

  在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的视域下,中国道路的成功实践,是一种希望的曙光,是具有借鉴性的成功范例。能够加快发展同时又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是广大发展中国家梦寐以求的渴望。道路决定命运,旗帜决定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世界意义,作为一种全新选择,正在于打开了世界各民族国家走向现代化的更多可能性,正在于集保持民族性与发展动力双重目标的实现。

  三、民族复兴及国家治理体系视域下的中国经验、中国智慧

  (一)创造性地提出“精准扶贫”理念,谱写人类反贫困史辉煌篇章,为世界做出重大贡献

  贫困问题是当今世界最尖锐的社会问题之一,也是困惑人类最深远的问题之一,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重要短板。一个国家和民族,不能减少贫困率,发展和进步就无从谈起。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共把脱贫攻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目标,摆到治国理政的重要位置。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到湖南湘西花垣县十八洞村考察扶贫开发,创造性地提出“精准扶贫”理念,为脱贫攻坚提供了一把“金钥匙”。精准扶贫战略思想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农户状况,运用科学有效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中国脱贫减困方略与贫困人口脱贫需求实现了精准对接。2015年6月,习近平进一步提出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的重要思想。2017年6月,习近平主持召开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再次强调要“攻克坚中之坚、解决难中之难、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五年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挂帅出征、亲自部署督战,中国脱贫攻坚四梁八柱顶层设计全面完成,制度体系全面建立,精准扶贫深入人心,五年年均减贫 1300 万人以上,前所未有。 政府主导推动,社会力量参与,农民自己努力,精准扶贫全方位展开和推进。中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进展,中国经验吸引世界目光。

  2017年9月13日比尔和梅琳达·盖茨基金会发布报告说,过去二十多年来,全球在消除贫困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1990年,全球生活在国际贫困线下的人数占全球人口的35%,2016年下降到了约9%。“从1990年到2015年,中国在减贫方面做出了令人惊讶的成绩。” 世界银行行长金墉表示,“过去五年中国的减贫成就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事件之一”。 普京高度赞扬习近平主席是为数不多的致力于国际减贫的国家领导人之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世界意义,在人类摆脱贫困的国家治理社会发展视域下,受到世人瞩目。

  在十九大报告中,中共再做出庄严承诺,要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脱真贫、真脱贫”,“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国际社会对此给予高度关注,对中国精准扶贫于世界的贡献不吝赞言。尤其是有着消除贫困艰巨任务的发展中国家,对于中国经验由衷肯定,并积极予以借鉴和吸取。

  澳大利亚商务论坛主席埃文斯说,“7亿多人脱离贫困,是中国政府取得的巨大成就,也是中国对世界作出的巨大贡献,外界评价中国政府成就时,这一点绝不容忽视”。 俄共书记久加诺夫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让7亿多人脱贫,而且贫困人口还在不断减少。未来几年的目标是彻底消除贫困这种社会现象。没有一个西方国家提出过这种任务。中国的反对者尽管不情愿,但也不得不承认名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中国社会经济模式的有效性。 中国政府摆脱贫困的巨大成就,吸引着世界所有进步的、以社会主义为方向的力量。

  俄政治观察家德米特里·科瑟列夫发表题为《中国党代会——为何他们实现了苏联没实现的目标》文章,称中共十九大的进程和结果受到全世界的关注。由此产生了一个问题:为何他们实现了苏联没实现的目标?最有说服力的是数据:五年来中国已经让6000多万人(相当于英国的人口)脱贫。此外,中国向世界提出了关于全球发展方向的方案。 的确,这是社会主义中国对人类的重大贡献。中国减贫脱困史上一组组无声的数据,立体化为生动的实践成果。中国摆脱贫困的智慧和经验以别样的笔墨,书写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世界意义。

  巴基斯坦参议员、巴议会中巴经济走廊委员会主席穆沙希德·侯赛因盛赞中国脱贫经验和实践探索,并形象地阐释说,为了实现脱贫,中国共产党的干部会深入贫困人口家中,实地调查他们的需求,并据此制订有针对性扶贫脱贫方案。中国政府出台的精准扶贫方略将继续成为未来中国脱贫事业最关键的举措之一。南非人类科学研究委员会研究员亚兹妮·艾波尔将精准扶贫认定为是一门“艺术”,而中国精通这门“艺术”,这种充满“艺术”的中国经验践行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程中,“中国成为第一个完成千年发展目标中将‘赤贫人口比例减半’的发展中国家”。 中国对扶贫理论的创造性发展,对精准扶贫的有效实践,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无疑具有里程碑式的重大意义。同样对于全球减贫、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也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是中国经验、中国智慧的具象呈现。

  (二)全面从严治党强力反腐、推进重塑国际反腐秩序,彰显中国经验和中国智慧于世界之独特贡献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将全面从严治党纳入国家“四个全面”重大战略布局,并作为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关键和根本保证加以实施。在全面从严治党统一部署下,党和国家大力加强法律法规和制度建设,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强力腐败。以持之以恒的坚韧和执着加强作风建设,促进党员和国家公职人员队伍清正廉洁。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坚决遏制腐败蔓延势头。以重力加强和改进巡视监督制度,利剑出鞘、形成震慑。以多层面畅通举报渠道,积极支持人民群众和新闻媒体开展监督,打造清廉法治社会环境。中国全方位、高强度、快成效形成反腐败高压态势,良好局势开启。

  中国积极参与起草、批准并履约世界上第一部全面反腐败国际法律文件《联合国反腐败公约》。2014年在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上共同发布《北京反腐败宣言》,开启反腐败国际合作新篇章。2016年G20杭州峰会上《二十国集团反腐败追逃追赃高级原则》、《二十国集团2017—2018年反腐败行动计划》得以通过,并设立G20反腐败追逃追赃研究中心,国际治理规则层面,中国主导的相关议程获得实质性进展。尤其是《追逃追赃高级原则》开创性地提出“零容忍、零漏洞、零障碍”概念,推动G20各国克服政治法律障碍,建立了一系列多部门参与的执法合作机制。 中国治理腐败“内打虎,外猎狐”的实践探索,成为重构国际治理新体系的有力行动力量。

  五年来,中共以史无前例的力度和决心,重拳打击腐败犯罪。中国全面从严治党的决心、毅力和勇气,举世罕见。在执政党建设的视域下,在推进全球腐败治理的视域下,中国共产党执政党形象重塑再生。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世界反腐败贡献了独到的中国智慧和中国经验。

  十九大报告上,习近平总书记再以重锤敲响鼓,“只有以反腐败永远在路上的坚韧和执着,深化标本兼治,保证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才能跳出历史周期率,确保党和国家长治久安”。中国共产党不怕“家丑外扬”,敢于直面党风政风中的沉疴痼疾,猛药去疴、重典治乱,刮骨疗毒、壮士断腕。“不得罪成百上千的腐败分子,就要得罪13亿人民。这是一笔再明白不过的政治账,人心向背的账。” 明知其然,安能不为?

  中国共产党以勇气、智慧、胆识和责任,自我纠偏和党内治理,带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两个现代化”,其卓越成就,引国际社会、相关国际组织之肯定和赞誉纷至沓来。一些国家的学者结合本国腐败的严峻形势,关注中国反腐败经验和重要举措,表达了学习和借鉴中国经验和中国智慧的迫切性和现实性。

  俄《消息报》刊登文章称,大规模反腐运动成了习近平领导时期一张特有的明信片。规模和力度越来越大的反腐运动开始以来,已有100万以上的官员因受贿而被撤职、受惩处或者坐牢。仅在2017年就有15.9万多人因违反党纪和受贿而受到处分。习近平根除这一问题的决心,给许多人留下深刻印象。93%以上的中国人对2017年党的反腐工作感到满意。 俄罗斯《论据与事实》周报,有文章标题就是,“为什么我们不学习中国反腐败经验”,中共对领导干部的八项规定、六条禁令俄罗斯都应该借鉴。

  印度专家索菲亚?乔特尔吉认为,十九大报告不但是中国共产党的行动纲领,也应成为国际社会改革发展和反腐的“参考书”,报告中透出的反腐信息,所展现的中国铲除腐败问题的态度和反腐的决心,值得包括印度在内的世界各国仔细揣摩学习。习近平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是充满了中国式历史智慧的反腐倡廉建设。 哈萨克斯坦—德国大学国际问题专家伊戈里·伊万诺夫认为,“中国共产党的反腐不设禁区,并通过媒体及时向广大民众公开反腐斗争情况,以高度负责任的态度虚心接受人民群众对党提出的意见建议。”这种坚持不断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的经验和做法,值得各国政党学习。 津巴布韦青年学者可利由衷希望,中国能够将反腐经验介绍到津巴布韦,以减少当地的腐败行为。 中国的反腐行动和举措,中国式反腐经验和反腐智慧,展现出强大的国际影响力。在国家治理视域下,在全球反腐败视域下,中国反腐败斗争成为当今世界“现象级”的政治实践,展示了对世界的独特贡献。中共坚定不移的反腐行动,也成为彰显其励精图治、凝聚民心、披荆斩棘、勇往直前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迈向新征程的一个重要构成。

  从全球化及全球治理视域下的中国担当、中国方案,再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及社会制度视域下的中国旗帜、中国道路,到民族复兴及国家治理体系视域下的中国经验、中国智慧,中国致力于世界和平发展的努力,世界主要国家正经历着从怀疑到认可,从旁观到并肩同行的过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阶段,中国的国际地位、国际战略方位发生了质的变化。在国际社会的视野和期待下,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世界意义,还将在更广泛的视域下,不断展现。

  (作者李瑞琴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


编辑:贺心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