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我国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搭建语言之桥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时间:2018-11-06 08:17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构建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的宏伟事业中,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必然途径。交往交流交融,贵在交心。基于人心相通的交往交流,才能带来真正的交融。而语言相通,人心才能相通,语言互通是交往和交流的基本前提。做好语言文字工作,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重要抓手。在语言强国战略中,要着力构建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语言桥梁。当前,需要进一步提升对语言文字工作战略意义的认识,重视并加强新时期的民族语文工作。

  坚持马克思主义语言观,建设多语和谐的语言生活

  多语种、多文种是我国的基本语言文字国情,也是多样性文化发展的基础。语言文化多样性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文化发展的重要优势,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璀璨多姿的根本原因。

  当前,语言资源观已经深入人心。语言文字不仅是文化资源、信息资源,也是社会和经济资源。汉语丰富多彩的方言、博大精深的书面文献,以及130多种类型各异的少数民族语言及其文字文献,构成了中华民族规模宏大的语言资源库。随着信息化的发展,这一资源宝库的价值日益凸显,不仅造福于中华民族,也必将造福于全人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大力推广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科学保护各民族语言文字”,是党中央对我国语言关系的科学总结,也是对我国语言文字事业提出的明确要求,是极具前瞻性的战略部署。

  基于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我国各民族语言地位平等,但功能有别。普通话和规范汉字是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汉语方言和各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是各地区和各民族社会交际和文化传承的主要工具。因此,大力推广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与科学保护各民族语言文字是辩证统一的,具有互补性。方言地区和少数民族群众都有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权利和义务,核心要素是因地施策、因族施策,有针对性地提供和保障学习条件。同时,汉语方言区和少数民族群众也有保护和发展本地区、本民族语言文化的诉求,这样的诉求同样应予以支持和保障。只有在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指导下,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语言关系,才能为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奠定坚实的语言生活环境。

  大力推进双语教育,推动全社会语言能力提升

  在多民族、多语种、多文种国家和地区,实施双语教育,是培养双语人才的有效措施,在民族教育发展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从国家语言发展战略的角度来考察,双语教育的功能和作用并不止于此。双语教育可以有效拓展个人和群体的语言能力、社会交际和文化认同。在母语传承的基础上,对第二语言乃至第三语言的学习,可以极大提升公民和语言群体的语言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并促进文化认知。在我国各民族地区,双语教育在学习和传承本民族语言文化的基础上,主要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为教学工具,一方面可以有效提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能力,有利于就业、接受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和融入中华民族大家庭,同时也是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知和学习过程。

  民族地区的双语教育,除了狭义上的学校双语教育之外,也有广义上的社会性双语教育。要准确把握和大力贯彻“双语双向”原则,既大力鼓励少数民族群众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也要鼓励在民族地区工作生活的汉族干部群众学习少数民族语言。只有这样,双语教育才能真正发挥有利于交往交流交融、促进民族团结的基础性作用。

  促进民族语言文字信息化发展,推动民族交流交融进入新阶段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语言文字工作已经进入了信息化发展的新阶段。语言文字既是信息化的载体,本身又是信息化发展的产物。因此,信息化对于各民族语言文字的应用和发展而言既是新的机遇,也是挑战所在。很多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由于自身规范化、标准化和信息化建设程度滞后,面临信息化发展鸿沟,严重制约了新时代少数民族语言和文化的发展。

  为了让少数民族群众共享信息化发展成果,我国政府采取各种措施促进少数民族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和信息处理工作的健康、快速发展。随着新媒体技术的运用,一些重点语种、文种的语音及文字识别、机器辅助翻译等已经取得显著进展,与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互译互通也成效显著,并在民族工作的第一线发挥了重要作用。如中央民族语文翻译中心等研制的维—汉、藏—汉翻译软件已经得到初步应用,可以实现在手机上随机翻译,为基层民族工作提供了极大便利。科大讯飞等信息企业也积极开展民族语文语音识别的研究和应用工作,效果明显。

  为适应中华民族语言文化信息化发展需要,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还有必要加快中国少数民族文字字符总集、基于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知识库和文献语料库等信息化基础工程项目的建设。

  开展多样化的语言服务,提升交往交流交融水平

  新时期的语言服务,其内涵和外延都有极大的扩展。传统意义上的语言服务,主要是指语言翻译。新时期的语言服务,不仅包括语言翻译与语言本地化服务,还包括语言技术和工具开发应用、语言教学与培训、语言相关咨询等工作领域。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和“十三五”规划中,都把语言服务放在相当重要的位置。与民族语言相关的语言服务,涉及以上领域的不同层面和不同形式。

  民族地区的语言服务,需要兼顾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和民族语文。就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而言,虽然全国普通话普及率已达70%以上,但民族地区只有40%左右。因此,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翻译、培训、咨询服务任重道远,而很多工作生活领域的民族语文服务也不可或缺。在民族地区的交通枢纽和各类交通工具如汽车、火车上,配备有当地主要民族语言的多语广播;一些民族地区推出了“民—汉多语政务大厅”。在司法领域,很多民族地区配备了兼通民汉双语的“三官一员”(即警官、检察官、法官、书记员)。此外,“双语服务社会化”需求迫切,急需进行工作机制创新。

  在新型城镇化大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群众进入城镇地区工作和生活。过去,由于语言沟通、社会交际和文化习俗的差异性,很多少数民族群众进城以后,往往形成单语化的封闭性民族语言社区。按照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推动建立相互嵌入式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的要求,城镇多民族社会的语言服务意义更加凸显。只有提供足够完善的语言服务,才有助于各民族群众在城市环境中的嵌入式分布和生活。

  由于多语种、多文种的基本国情,在信息化条件下,基于民族语言文字的人名、地名等重要社会文化信息,以往给少数民族群众造成诸多不便,客观上阻碍了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2016年4月,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等12个国家部委联合下发《关于在政府管理和社会公共服务信息系统中统一姓名采集应用规范的通知》,规范了少数民族人名间隔符的标准,同时将各部门各行业信息系统设置中姓名数据项的最大长度规定为不少于50个字符(25个汉字),从根本上解决了少数民族人名的信息化管理和应用问题,为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提供了基本条件。

  “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的语言服务也已提上日程。推进“一带一路”建设,需要语言先行,做好语言服务工作。我国边疆民族地区大多数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前沿,边疆民族语文工作本质上也是为“一带一路”语言工作奠定基础。其中,我国与“一带一路”核心区国家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4 国和东南亚的泰国、越南、缅甸、老挝4国共有大约40 种跨境语言,除粤语、客家话、闽语、东干话、西南官话等汉语方言外,这些国家还有很多和我国的少数民族相通的语言。因此,做好这些民族语言文字的工作,也是构建“一带一路”语言文字之桥梁的必然选择。

  以多样性语言文化为载体,增进中华民族认同

  语言是文化发展的载体,同时也是文化的凝聚体,是一个知识体系。当前,语言文字作为最重要的文化资源、信息资源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

  当前,需要把以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为载体的大量优秀民族文化有计划、有步骤地纳入国家层面的中华文化宣传、教育体系之中。以民族语文工作为载体,建设“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的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使中华民族文化成为“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

  语言文字事业具有基础性、全局性、社会性和全民性特点,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支撑力量,事关国民素质提高和人的全面发展,事关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事关历史文化传承和经济社会发展,在国家发展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展望新时代,站在更高的历史起点上,民族语言文字工作必将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作出更大贡献。  (作者王 锋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中国民族语言学会)

编辑:贺心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