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就是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必须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这为新时代我国民生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引与实践遵循,必将开启我国民生事业的新篇章。
一、新时代背景下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大意义
(一)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根本目的和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和使命所在,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党的十九大报告特别强调:“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
(二)保障和改善民生是解决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基本途径
十九大报告的创新亮点之一就是提出了新时代我国主要社会矛盾的转变,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的核心内容。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着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奋斗目标。
(三)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全面深化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动力
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前提是深化改革和可持续发展,离开发展谈民生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民生问题,也是改革与发展的问题。只有深化改革才能进一步解放生产力,只有发展人民的收入才会增加,解决民生问题才能有经济实力,因此,改革和发展是解决民生问题的有效途径。反过来,保障和改善民生也会为发展提供动力和空间。民生的持续改善,会消除人民的后顾之忧,对未来有更好的预期。稳定的社会预期下,人民才敢于消费,敢于投资,既扩大内需,又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对经济持续增长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可见,只要坚持民生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经济发展与改善民生相协调,改善民生与经济发展就可以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二、新时代背景下保障和改善民生面临的挑战
(一)“时代性”的挑战
民生问题是一个古老的问题。“足寒伤心,民寒伤国”,人民的生活状态直接牵系着整个国家的强弱和安危。因此,不同社会制度、不同国家都必须关心民生问题。民生问题又是一个新问题,它与社会的发展阶段和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具有很强的“时代性”。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民生的内涵更加丰富。人民对“美好生活需求”不仅包括对物质文化的需求,还包括政治上的公平正义、社会的和谐稳定、国家的长治久安、人民安居乐业,也包括发展过程中不断出现的新问题和新需求。因此,我们必须从动态的角度、发展的角度去关注民生问题,去解决民生问题。
(二)“多元性”的挑战
民生问题的多元性主要源于我国的地区差异、城乡差异、以及阶层之间的差异。改革开放初期,我国为提高发展速度实施了非均衡发展战略,从而造成了发展不平衡的现实。从经济增长来说,东部GDP与西北部、东北地区的GDP差距有逐年扩大的趋势;从城乡差异上看,城乡发展日益失衡,城乡间相对差距和绝对差距均呈不断增大趋势。从财富的分配来看,虽然四十年的经济发展使民众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但受益程度是不均衡的,导致阶层分化加速。不同的地区、不同的群体、不同的个体对民生会有不同的诉求,诉求之间也会存在矛盾与冲突。因此,对于民生问题,往往不是可能“一揽子”全部解决,在我们为民生问题而进行艰苦地努力的同时,也需要看到这些问题的难度和复杂性。
(三)“网络技术”的挑战
互联网技术虽然在1994年才进入中国,但是它对中国社会的改造程度惊人。按照最新统计数据,截至2017年12月,中国网民的数量已经达到7.72亿。民生问题迎来网络时代。首先,民生问题的社会关注程度将前所未有,政府的压力也前所未有。某一地区的民生小事,经过互联网的传播,迅速成为全国乃至世界的关注热点,也极易形成网络舆论风暴,对政府构成巨大的舆论压力。其次,互联网技术将对政府的治理模式进行再造。传统的治理主体是各级政府,自上而下的进行社会管理,而今天,随着大数据信息的普及,民众和社会组织可以通过互联网获取更多的资源和表达诉求,参与公共政策的意识已经明显增强,双向互动共治的模式逐渐形成。最后,对政府信息公开、行政效能提出更高的要求。民众关注民生问题,就需要了解民生政策,需要各级政府在民生问题上做到信息公开、及时更新、回应迅速,对政府效能提出更高的要求。
(四)“艰巨性”的挑战
新时代我国发展既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同时也存在严峻的挑战。首先,我国经济进入“调速换挡”期。随着经济增长速度变缓,一些新的社会问题会凸显。比如地方政府民生财政投入问题,就业问题,基础服务设施建设问题,要在经济中低速增长中保持民生的持续改善对政府是很大挑战;其次,中国进入深度老龄化期。最新数据显示,辽宁省已经处于人口深度老龄化时期,老龄化必然会带来医疗、养老等一系列社会问题,会不断呈现新的民生需求,这些问题都考验着政府的执政能力;最后,改革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改革的普惠阶段基本已经结束,下一步的改革碰到的都是“硬骨头”,解决的都是大难题。如果停滞不前,我国发展就会缺少动力,改善民生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深化改革也是我们要面临又一重大挑战。在新时代民生需求不断高涨的同时,在经济下行、未富先老、改革攻坚的背景下,如何在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协同并进中稳增长,考验着政府的管理智慧。
三、新时代背景下更加科学有效保障和改善民生
十九大报告清晰地告诉我们,要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坚持人人尽责、人人享有;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坚持共建共享。这需要我们处理好这五种关系:
(一)既坚持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
十九大报告提出,“保障和改善民生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尽力而为”是一种责任态度,我们党执政的目的就是让老百姓过上幸福生活,因此要尽最大可能,想尽一切办法改善民生,纠正过去“抓发展”和“促民生”上“一手硬,一手软”“嘴上重视,行动上忽视”的错误倾向。“量力而行”是科学精神,就是要尊重客观规律,“一切从实际出发”,既要积极回应群众所需,尽心尽力,又要考虑到我国的发展实际,不能“急于求成”“盲目尽力”,从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通过实实在在的发展、实实在在的民生举措,切实保障和提升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二)既注重顶层设计,又鼓励基层创新
回顾我国改革的历程就会发现,有两种力量非常重要。第一种力量是民间的力量,在发展中遇到困难的时候,每个普通人、普通家庭、企业、基层和地方都有改善生活、发展经济的愿望,因此也总有人迎难而上,抓住机会,解决困难,这个力量就是中国发展的原动力。另一个力量就是政府的“顶层设计”,它是系统的,全局的,在高层次上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过去由于“碎片化”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由于统筹层次低、互济性差,严重制约了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公平性和可持续性,鉴于此,十九大报告指出:“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要求,全面建成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因此,在顶层设计上要更加注重系统性、整合性、科学性和实践性。同时,在各项制度和机制基本健全、管理基本规范的前提下,需要逐步减少对基层的硬性、统一的考核指标。提倡基层要结合实际敢于创新,突出个性和特点,不求面面俱到,但求“一地一特色”、“一社一景色”。这样做有利于增强民生服务的针对性、实效性,避免形式主义和资源浪费,提高服务效能。
(三)既坚持政府主导,又与社会“共建共享”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政府的天然使命,是政府职责所在。政府作为推动民生事业发展的核心主体,既是解决民生问题最强有力的施动者,又是守住民生安全阀的最后一道屏障。但是,我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发展不充分不均衡的问题将长期存在,民生需求千差万别。所以,政府不可能解决所有的民生问题,而且也不是所有的改善民生的努力都会有好效果。因此,民生问题的解决必须坚持“共建共享”发展理念,“共建”就意味着要降低门槛,汇聚民智,激发民力,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尽力的局面。“共享”就意味着全体人民都可以享受民生改善的成果,不论阶层、民族、地区,人人享有发展的成果。“共建共享”既有助于克服传统思维中政府改善民生单一路径的弊端,也有助于弥补政府改善民生的动力不足、资源短缺等难题,形成强大的合力。
(四)既关注短期目标,又要有长期规划
“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民生是一项长期工程,始终是政府面临的重大任务。40年改革开放,人们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但受惠程度不同,出现两级分化。因此,一方面要关注短期目标,必须对民生中的重点、难点问题高度重视,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的攻坚战,解决好群众当前反映最强烈、需求最迫切的问题。拿出实实在在的措施,集中财力、物力、精力实施一批群众看得见、摸得着、得实惠的民生工程。另一方面,民生是长期工程,必有长期规划。民生不是静止的,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在关注短期目标的同时,要对民生放眼长远,通过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与特点研究,对未来民生工作的重点与难点进行预判,制定出民生工作的长远规划,着力构建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的制度体系,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以贯之抓落实,推动民生改善从量变到质变,为民生事业发展提供更加公平可持续的保障。
(五)既保证兜底,又兼顾激励
民生建设具有双重功能。一方面,履行好社会保护功能,保护好市场经济中弱势群体的基本生存需求。“真正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持续取得新进展”,“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要求,全面建成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另一方面,经济发展的促进功能。我们的民生是以促进人民发展能力为中心的。通过保障和改善民生,使人民接受更好的教育,享受更好的公共服务,提高人民素质,增强人民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从而在人的发展中促进经济效率,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真正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者赵 晨单位:河南省委党校)
编辑:贺心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