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瞻2019:世界怎么样 中国怎么看

来源:经济日报
时间:2019-01-11 08:30

  察势者明,趋势者智,驭势者独步天下。

  面对世界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新格局,面对国内经济运行稳中有变、变中有忧的新形势,只有登高望远,正确认识和把握经济大势与时代潮流,找准国内外经济发展趋势中蕴含的“变”与“不变”,才能“不畏浮云遮望眼”。

  为了更好地回望过去总结经验、前瞻未来把握趋势,本期理论版约请相关机构的权威专家就当前世界经济和中国经济走势进行研判,以飨读者。

  ——编 者

  世界经济:复苏有望持续 旅程依然艰难

  □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 毕吉耀

  2018年以来,世界经济总体延续复苏态势,全球经济和贸易增长有所放缓,主要经济体走势不同步,各国宏观政策进一步分化,主要大宗商品价格大幅波动。2019年,世界经济总体有望维持复苏增长态势,但贸易保护主义加剧、美联储货币政策收紧以及地缘政治博弈复杂程度加深等风险点值得高度重视。为此,我们必须科学研判形势,增强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化危为机,推动我国和世界各国共同发展。

  当前经济运行的总体特征

  2018年,世界经济保持复苏态势,但分化明显,总体呈现以下几个特征:

  第一,世界经济贸易增长复苏态势有所放缓。2016年下半年以来,世界经济呈现回升向好态势,但一些带有长期性结构性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全球经济潜在增长率有所下降,新的增长动能尚未形成,复苏的动力还不够强劲。从经贸领域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2018年和2019年全球货物和服务贸易量增长与2017年相比,处于下行轨道。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预测,2018年和2019年全球经济增速均为3.7%,比2018年4月的预测均调低0.2个百分点。世界银行近日公布2019年1月期《全球经济展望》报告,下调今明两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报告显示,2019年和2020年全球经济增速预计将分别放缓至2.9%和2.8%。

  第二,主要经济体复苏不同步。一方面,发达经济体增长总体回升向好但“苦乐不均”。美国经济延续稳步增长势头,通胀压力小幅回落,失业率持续下降。欧元区经济保持增长,但增幅有所回落,价格和就业市场比较稳定。日本经济增长再次放缓,国内投资消费需求不振。另一方面,新兴经济体增长势头有所分化。受家庭消费和进出口的带动,印度经济增长态势良好,2018年一季度同比增长7.7%,二季度增长8.2%。在举办足球世界杯等因素带动下,俄罗斯经济增势平稳,2018年一、二季度GDP同比均有所增长。受货运卡车司机罢工造成家庭消费增速放缓和出口下滑等因素影响,巴西经济增速有所放缓。由于农林渔业、采矿业和建筑业的收缩影响,南非经济出现下滑势头。

  第三,各国宏观经济政策走势分化。从货币政策看,美联储通过“加息+缩表”方式加快推进货币政策正常化;日本央行2018年9月的货币政策会议决定维持超宽松货币政策不变,把短期利率维持在负0.1%,并通过购买长期国债,使长期利率维持在零左右。从财政政策看,2017年12月,美国通过了减税和就业法案,宣布将个人所得税的最高档税率由39.6%降至37%,将公司所得税的最高税率由35%降至21%,并对美国税制进行大幅改革,德国、日本、英国、法国、印度等国家都纷纷表示并推出减税方案。主要经济体财税政策调整为全球产业资本流动、金融市场稳定和经济增长前景增添不确定性。

  第四,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大幅波动。2018年以来,受世界经济复苏态势、贸易摩擦升级以及地缘政治冲突频发等因素影响,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幅度加大。受欧佩克国家原油产量调整、美国对伊朗实施制裁等因素影响,石油价格剧烈波动。2018年以来煤炭价格有所升温,金属价格则普遍降温,黑色金属与有色金属价格走势继续分化,国际农产品价格明显波动。

  世界经济仍将艰难前行

  最近一个时期以来,世界经济增长面临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一是贸易保护主义思潮涌动。特朗普政府高举“美国优先”大旗,通过“301调查”等一系列手段,严重冲击当前全球经济赖以增长和繁荣的贸易体系与产业链分工格局。二是美联储货币政策持续收紧。历史上美联储启动每一轮加息周期都会通过债务负担、货币汇率、资本流动、国际贸易等渠道对新兴经济体造成严峻金融冲击。美联储“加息+缩表”进程不断推进导致全球经济增长压力和变数不断增大。三是地缘博弈此起彼伏,大国关系进入分化重组新拐点,国际热点事件频发,全球地缘政治秩序更趋复杂多变。在此背景下,全球经济、贸易、投资、生产等活动放缓,主要经济体走势分化,金融市场和石油等大宗商品价格大幅波动,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多,下行风险明显加大。

  从长期动力看,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世界经济在大调整大变革中艰难走向复苏。

  一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近年来,全球范围内技术创新层出不穷,新的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布局加速重构,推动世界经济进入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科技革命不断催生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和新产业,并加速向传统产业渗透融合,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加速调整重塑,数字经济、共享经济、智能制造成为全球经济增长新动力。

  二是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当前,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社会面临开放还是封闭、前进还是后退、拥抱全球化大海还是退回孤立封闭小湖泊的重大抉择。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全球贸易增长面临重重压力;但历史发展一再表明,全球化进程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直线式上升,而是在时代大潮中波浪式前进、在艰难曲折中向纵深发展。未来世界经济将在经济全球化曲折探索与浩荡前行的辩证运动大逻辑中不断迈进。

  三是国际经贸规则加快重组。当前,新一轮国际经贸规则重组正在加快开启,国际多边自由贸易体制有待进一步优化提升,发展中国家发展利益和政策空间需要进一步保障,部分发达国家越来越希望通过重组全球经贸规则维护自身利益。未来围绕全球经贸规则调整的斗争将更加激烈,各国能否通过推动WTO进行必要改革和开展双多边自由贸易谈判真正贯彻开放、包容、非歧视的核心价值和原则,对全球经贸投资和世界经济的长期走向具有关键影响。

  四是全球治理体系面临重大变革。当前,世界范围内国际力量对比正在发生深刻快速变化,新兴经济体和一大批发展中国家群体性崛起为全球治理体系带来革命性历史性新变化;发达国家尽管整体实力相对下降但依然拥有产业、科技、军事和软实力等优势,世界多极化发展仍是大势所趋。随着全球治理格局“南升北降”“东升西降”态势进一步明朗,各国对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以制度化、规则化方式公正合理有效地解决国际事务的诉求越来越强烈。随着现行的全球治理体系越来越跟不上时代发展、不适应现实需要,国际社会的变革呼声越来越高。作为全球治理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的全球经济治理任务更加吃重,变革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建立公正合理全球经济治理模式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凸显。从长远看,世界经济的发展前景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开放型世界经济建设的进程。

  从未来走势看,近期世界经济仍将维持复苏态势,但要实现中长期强劲可持续增长,仍需加强经贸合作和政策协调,深化结构性改革,推动建立开放型世界经济。

  2019年,世界经济仍有望维持弱增长态势,美国经济增速预计明显放缓,欧元区和日本经济继续低速增长。随着美、欧等发达国家相继进入加息周期,全球流动性将进一步收紧,资产价格重估可能引发股市、债市、汇市调整波动,新兴市场可能面临更大的资本外流和货币贬值压力,金融体系脆弱和经常项目逆差的新兴经济体甚至有可能出现金融动荡和危机,而贸易保护主义强化也会进一步拖累全球贸易、投资和经济增长。

  中国经济:持续平稳的基本面不会发生变化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课题组

  回顾2018年,我们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有效应对外部环境深刻变化,迎难而上、扎实工作,保持了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展望2019年,我国经济持续平稳的基本面不会发生变化,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的向好态势也不会发生变化。我们预测,我国经济增速将在新常态下运行在合理区间。

  当前我国经济形势分析

  2018年,我国经济发展基本平稳,延续健康发展态势。面对主要经济体增长放缓、通胀上升,国际经贸关系更加复杂,国外有效需求放缓的经济环境,我国紧紧抓住新工业革命机遇,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锐意改革创新,充分发挥人力资源、市场规模等优势,着力培育壮大新动能,推动新旧动能加快接续转换。预计2018年我国经济增长6.6%左右,经济运行继续保持在合理区间,延续总体平稳的健康发展态势。

  一是产业结构继续优化,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态势向好。2018年前三季度,三次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分别为6.5%、40.4%和53.1%。三次产业中,第三产业对GDP增长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强化。供给结构持续优化。从服务业内部结构看,现代服务业增长比较快,比如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保持了30%以上的增长,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保持了10%左右的增长。

  二是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下滑,投资结构不断优化。2018年,面对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总体放缓的形势,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稳定投资的政策措施,通过加大基础设施等领域补短板力度,对稳定投资发挥了积极作用。制造业成为拉动投资增长的重要动力,农业、环保、民生等短板领域投资较快增长,投资结构正在不断优化。

  三是消费增速放缓,消费升级态势延续。2018年前三季度,最终消费支出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78.0%,比上年同期提高14.0个百分点;资本形成总额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31.8%。消费对我国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进一步增强,需求结构不断改善。

  四是新动能持续发力,经济效益继续提高。从工业来看,高技术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都保持了比较快的增长;从具体产品来看,工业机器人、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这些新产品的产量继续保持快速增长;从服务业方面来看,2018年上半年战略性新兴服务业、高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也都保持了15%左右的增速;新需求也在快速增长。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来看,2018年1-11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61168.8亿元,同比增长11.8%。

  无论是从供给侧看,还是从需求侧看,我国经济持续平稳的基本面不会发生变化,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的向好态势也不会发生变化。但也要看到,外部环境更加严峻复杂,国内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我们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践行新发展理念,按照推动高质量发展要求,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持续扩大有效需求,加大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政策落实,合理引导发展预期,确保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2019年中国经济预测

  根据中国宏观经济季度模型预测,2019年,我国GDP增长率为6.3%,比上年略微减少0.3个百分点。从定性分析上看,这种预测结果与供给侧和需求侧两方面的现实情况相一致:

  从供给侧角度来看,决定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包括劳动力、资本和全要素生产率等。由于我国劳动力供给自2012年进入拐点以来逐年持续下滑,近年来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维持低位运行;而资本存量增速也随着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的减弱而下滑。由于以上诸多因素短期内很难显著改变,这意味着2019年我国GDP潜在增长率依然在适当区间内小幅下滑。

  从需求侧角度来看,首先,2019年我国投资趋于合理和稳定。一是国家稳定投资、保持投资增长的意愿加强。二是我国基础设施投资领域仍然较大。2019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基础设施、交通骨干网络特别是中西部铁路公路、干线航道、枢纽和支线机场、重大水利等农业基础设施、生态环保重点工程、技术改造升级和养老等民生领域设施建设都将在2019年落地。目前易地扶贫搬迁、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重点工程全面启动实施。水利薄弱环节建设加快,中小河流治理、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等加快实施。三是房地产投资趋于合理和稳定。我国城镇化发展对房地产有一定需求,随着我国住房制度改革和长效机制建设加快,房地产投资增速将趋于合理和稳定。四是推动合理有效的投资初见成效。从行业来看,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最为抢眼,其新增意向投资额的快速增长,是我国结构优化、动力转换及产业升级的反映。

  其次,2019年我国消费形势相对乐观。一是消费升级促进经济增长。我国消费领域升级表现为教育、娱乐等高端消费增速明显。这将进一步促进经济整体结构的调整,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并为未来经济的平稳运行提供保证。二是个税改革方案实施,提高了个税免征额度,个人所得税专项抵扣项目更公平简便地落实到居民身上,这些都势必增加居民消费能力。三是消费体制机制的完善进一步激发居民消费潜力。随着一系列促消费政策实施,消费增速将持续平稳运行,并对经济增长形成重要支撑。

  第三,我国出口贸易仍将增长,但增速回落。主要的有利形势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政策。虽然国际上保护主义抬头,但我国继续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经济发展融入世界的形势不可逆,国际经济贸易合作更为深入。二是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贸合作逐渐深入。三是出口贸易转型升级效果明显。我国正在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高端设备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将得到长足发展。在出口贸易中,现代生产服务业占比不断提高。四是继续释放鼓励出口的制度红利。

  我们预测,总体上看,2019年中国经济增速将在新常态下运行在合理区间,就业、物价保持基本稳定。

  未来宏观政策建议

  第一,加强稳健货币政策的相机抉择性和逆周期调节作用。包括继续创新并综合运用货币信贷政策工具,稳定流动性合理增长,防范流动性风险;综合运用货币信贷政策和审慎监管政策的结构性工具,引导金融配置精准滴灌和服务实体经济;结合资本市场制度建设完善金融结构,疏通货币信贷政策传导机制,等等。

  第二,保持积极的财政政策,提高针对性和有效性。在美国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国内经济面临下行压力、企业经营面临更多困难的情况下,我国仍需要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增强政策效果的有效性。一是以减税降费为核心,保持财政政策积极性。在财政政策工具的选择上,在保持一定财政投入力度和支出强度的同时,需要将积极财政政策的主要着力点放在加大减税降费力度、降低实体经济成本上,减少增加政府消费和投资等直接扩大总需求的政策工具使用。二是提高财政政策针对性和有效性。切实降低科技创新企业、小微企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重点行业的税费负担,增强企业竞争力和发展后劲。鼓励企业进行科技研发活动,促进我国企业从规模化向质量效益型转型升级。通过财政担保贷款贴息、国家融资担保基金等多种方式解决小微企业、初创企业融资困难。

  第三,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一是优化改善制造业发展环境,推动制造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提升制造业发展后劲。二是完善制造业创新生态系统,增强制造业创新能力建设,引领驱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在这一过程中,既要构建新型制造业创新平台,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还要构建制造业创新网络,提高制造领域开放协同性。此外,还要构建制造业新型产业链,增强创新要素整合程度。三是推动构建靶向人才培养和引进机制,聚焦制造业核心技术攻关,切实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执笔:李 平 娄 峰)

编辑:贺心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