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美好精神力量激励时代新人

来源:光明日报
时间:2019-01-22 14:19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都是指引和支撑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强大精神力量。”因此,培养信仰、坚定信念、树立信心,用美好精神力量激励时代新人,这关系到我们的教育事业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实效性。

  信仰形成于真理与价值的统一

  信仰属于社会心理学的态度范畴,是人们在自己生活中所遵循的原则和信念的外化形式。信仰是深刻而稳固的,通常与情感和意志融合在一起,表现为人们的生活立场,指导、支配人们的行动。因此,培养年轻人的信仰,是高校党建工作的根本课题。

  正因为信仰是人们作出行为选择的最根本的依据和标准,高校积极培养青年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是极端重要的立足点。而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源自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和价值性。马克思主义科学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追求人的解放和全面发展。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宗旨。对马克思主义宗旨的信仰,推动了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因此,要让青年学生真正懂得,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理论,具有强大真理力量;马克思主义指导我们找到了我国革命、建设、改革的正确道路,给我国社会带来深刻变革,给中国人民带来巨大福祉。革命年代,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中国革命胜利的一种精神动力。建设年代,中国共产党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摸索了中华民族富起来的道路,成功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改革年代,中国共产党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找到了实现中华民族强起来的发展道路。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只要永不动摇信仰、永不脱离群众,我们就能无往而不胜。

  信念形成于对历史规律的深刻把握

  信念往往以目的、动机的形式贯穿在人们的实践活动中,并与情感、意志相结合,形成一种稳固的观念意识。信念决定了青年人思想的发展方向和立场,也决定他们的言论和行动。因此,高校党建工作,必须帮助青年学生在确立科学信仰的基础上,通过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坚定这一理想信念,从而提高青年学生驾驭全局的能力,做到知行合一,避免陷入少知而迷、不治而盲、无知而乱的困境。

  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理想信念的培养。崇高信仰、坚定信念不会自发产生,必须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不断培植青年人的精神家园。要引导他们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准确掌握,能够学而信、学而思、学而行,并转化成为他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直接关系到党建工作的成果是否可以成功转化为不可撼动的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是拿来说、拿来唱的,更不是用来装点门面的,只有见诸行动才有说服力。高校要用多种方式积极引导青年学生知行合一、言行一致,保持对理想信念的激情和执着,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不懈奋斗。

  信心源自正确认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信心就是相信自己有能力实现自己的愿望或完成某一项事业的心理状态,是人生的重要精神支柱。青年学生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直接表现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信心。

  高校党建工作,要着重培养青年大学生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信心。要让他们能够正确对待周围环境的期望和评价,不轻易为周围的舆论所左右,并且能够从这些期望和评价中吸取力量、坚定信心。教育大学生正确地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点,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才能够清醒认识世情、国情、党情。这直接关系到青年学生能否有效应对前进道路上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各种困难与风险。要让他们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深入观察世界大势,深刻体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从而善于从外国和外国政党的兴衰成败中,从我们国家和我们党的历史中,获取坚定的信心。

  高校党建工作,要让青年大学生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普遍真理,具有永恒的思想价值,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并没有穷尽真理,而是不断为寻求真理和发展真理开辟道路。要让他们理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深化改革,有效应对前进道路上可预见和难以预见的各种困难与风险,都会提出新的课题,迫切需要从理论上作出新的科学回答。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要让他们有能力根据时代变化和实践发展,及时总结党领导人民创造的新鲜经验,坚持理论指导和实践探索辩证统一,实现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良性互动。

  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是干出来的。在新时代,用美好精神力量教育并武装时代新人,用信仰之光指引前进方向,用信念的火把照亮前行道路,用信心之力开创美好未来,就一定能够凝聚一代又一代年轻的创新拼搏的力量,开创出美好明天。

  (作者:刘慧,系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天津师范大学副教授)

编辑:贺心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