跋山涉水再搏击 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

来源:人民论坛网
时间:2019-01-24 08:22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既是对40年改革开放历程的回顾和总结,更是对未来改革开放的动员和号令。“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揭示了新时代中国发展进步的内在动力,表达了全党全国人民的共同心声,回应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切。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就必须跋山涉水再搏击,在新时代继续把改革开放推向前进。

  已过千山和万水

  40年中,改革开放犹如黄河之水、大江浪涛,一路奔流、汹涌澎湃,走过了千山万水。这千山万水,千里奔涌,万壑归流,一路探索前进,克服了无数困难和障碍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大江来从万山中,山势尽与江流东。”具有5000多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对哺育自己成长的黄河长江、高山流水情有独钟。所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的讲话中,使用了许多比喻。最突出的就是把改革开放比作行船、爬山,比作山水、百舸,比作惊涛拍岸,比作万壑归流,既形象,又贴切,准确地说明了改革开放的历程、艰辛、态势和成就。

  从1978年的12月18日,到2018年的12月18日,整整40个年头。在这40年中,改革开放犹如黄河之水、大江浪涛,一路奔流、汹涌澎湃,走过了千山万水。

  这千山万水有多长、多高、多远、多难、多壮阔?这千山万水,突破与喷发于关系中国命运的十字路口。“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百业待兴,党和国家有一系列的问题需要解决,有一系列的事业需要发展。实行改革开放,成为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党和国家实现了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僵化半僵化到全面改革、从封闭半封闭到对外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的伟大觉醒,显示了党顺应时代潮流和人民愿望、勇敢开辟建设社会主义新路的坚强决心。从此,中华民族开启了新的伟大变革的历史潮流,汇聚起改天换地的洪荒伟力。

  40年风雨同舟,40年披荆斩棘,40年砥砺奋进,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今天,改革开放已经经历了“3+1”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三届四中全会,改革开放应时起步和全面展开。第二个阶段,从十三届四中全会到党的十六大,改革开放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主线深入发展。第三个阶段,从党的十六大到党的十八大,改革开放沿着科学发展道路继续推进。第四个阶段,也是正在推进中的一个阶段,从党的十八大开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开启全面深化改革新征程,已推出1600多项改革方案,啃下了不少硬骨头,闯过了不少急流险滩,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

  这千山万水,千里奔涌,万壑归流,一路探索前进,克服了无数困难和障碍。从农村改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从恢复高考、实行教育体制改革,到发展科技、实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从兴办经济特区、打开中国大门,到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实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从发展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到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产权制度;从改革单一公有制结构,到建立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从以经济体制改革为主,到全面深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各方面的体制改革……40年的探索步履艰辛,40年的创新色彩纷呈。每一步的改革开放,都有高山阻隔,都有荆棘拦路,每一步都有这样那样的困难和疑惑。但都是靠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精神,靠着人民群众的智慧和闯劲,靠着摸着石头过河与顶层设计的结合,才一步步翻过了高山峻岭,走到今天。

  这千山万水,冲击着传统的高度集中的体制,荡涤着僵化的旧思想旧观念,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次伟大革命、伟大变革。这场伟大革命,引起了经济、政治、教育、科技、文化和社会生活的深刻变化,带来了人们精神面貌、价值观念、生活方式、行为规范的重大转变。经过40年的奔腾前进,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已经极大改变了。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迎来了从创立、发展到完善的伟大飞跃,中国人民迎来了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伟大飞跃。事实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船到中流不容退

  身后是千山万水,前面是跋山涉水。我们正处在两种山水之间。因此,必须继续往前走,不能中途停下来,更不能畏畏缩缩往后退

  无论是万里长江,还是万里黄河,谁能够把滔滔奔流的江河之水完全截住,不让流淌?千百年来,在汹涌澎湃的大江之上,凡是逆流而上的船只,除了风帆,就必须用人拉纤,否则,只能顺流而下,永远达不到目的地。所以,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这是大自然的客观规律,也是亘古不变的简单道理。

  改革开放的发展,多少也受着“逆水行舟,不进则退”道理的支配,受着“行百里者半九十”道理的影响。只有顺应历史潮流,积极应变,主动求变,才能与时代同行。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我们现在所处的,是一个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时候,是一个愈进愈难、愈进愈险而又不进则退、非进不可的时候。”

  当年,恩格斯在《费尔巴哈论》中论述马克思对黑格尔辩证法所作的变革时,曾经指出:“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其中各个似乎稳定的事物同它们在我们头脑中的思想映象即概念一样都处在生成和灭亡的不断变化中,在这种变化中,尽管有种种表面的偶然性,尽管有种种暂时的倒退,前进的发展终究会实现。”恩格斯认为,这是一个“伟大的基本思想”。在这种思想面前,“不存在任何最终的东西、绝对的东西、神圣的东西;它指出所有一切事物的暂时性;在它面前,除了生成和灭亡的不断过程、无止境地由低级上升到高级的不断过程,什么都不存在”。

  马克思、恩格斯的这一思想告诉我们,整个世界,无论是自然物质,还是人类自身;无论是社会生活,还是意识观念,说到底,都是作为一种过程而存在的。从诞生、发展,到成熟、鼎盛,再到衰落、消失。任何事物,都会经历这样一个发展演化的过程。一个过程完结了,另一个过程又会开始。无数的过程相互交织,此伏彼起,前后相继,推陈出新。世界就在这无数过程的演化中,经历着无限的新陈代谢的生命运动。

  世界的发展是一个过程,中国的革命、建设、改革开放也是过程。当年,毛泽东同志把中国革命的历程比作万里长征。今天,我们实行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依然是一次艰难的长征。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专门讲到了长征问题。这次庆祝大会的讲话,习近平总书记又进一步把改革开放比作万里长征。

  从1921年到1949年,毛泽东同志称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改革开放40年,差不多也只能算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二步。未来的路还很长。在这个长征之路上,我们处在什么方位?最贴切的一个词,就是“在路上”。成绩,是在路上;不足,也是在路上。无论其中每一个节点处于什么样的状态,归根结底,都是“在路上”。过去“在路上”,现在“在路上”,将来仍然“在路上”。

  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永无止境。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

  40年来,我们用改革的办法解决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的一系列问题。同时,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旧的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又会产生。制度总是需要不断完善,因而改革既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劳永逸。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国内外环境发生了极为广泛而深刻的变化,我国发展面临着一系列突出矛盾和挑战。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一系列突出问题尚未解决,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脱贫攻坚任务艰巨,人民群众在就业、教育、医疗、居住、养老等方面面临不少难题,生态环境保护任重道远,社会文明水平尚需提高,社会矛盾和问题交织叠加,全面依法治国任务依然繁重,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有待加强。解决这些问题,关键在于全面深化改革。

  对于这些问题产生和突出的原因,必须作出科学合理、令人信服的解释和说明,引导人们坚持改革信念,通过深化改革、继续发展来解决这些问题。如果不说清楚,就会有人把这些问题归咎于改革开放,认为改革开放搞坏了、搞乱了,资本主义在中国复辟了,从而强烈要求倒退回去,恢复旧的体制、制度和观念。

  由于种种复杂的原因,当今中国社会正在出现和弥漫着一种“改革疲劳症”。对于改革的质疑之声加大,坚持改革的热情下降,推进改革的动力减弱。这种“意识场”的变化,对中国改革开放的继续进行,将会产生不可轻视的消极影响,必须高度警惕。

  习近平总书记说:“改革开放已走过千山万水,但仍需跋山涉水,摆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面前的使命更光荣、任务更艰巨、挑战更严峻、工作更伟大。”身后是千山万水,前面是跋山涉水。我们正处在两种山水之间。因此,必须继续往前走,不能中途停下来,更不能畏畏缩缩往后退。停下来,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连住宿的地方都没有,心灵在哪里安家?往后退,退到三江源,离辽阔的大海就更远了,离现代化就更远了。如果往后退,就要重走千山万水,重入龙潭虎穴,不仅成本高昂,而且在日益疲惫之际说不定就被哪只老虎给吃了。

  所以,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停顿就会落后,倒退没有出路。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必须坚持全面深化改革,着力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跋山涉水再前进

  跋山涉水再前进,就要全面科学总结改革开放的经验,大力弘扬改革开放铸就的伟大的改革开放精神,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统一,进一步明确改什么、往哪儿改,进一步增强整个社会的活力和动力

  改革开放走过了千山万水,但并没有到达终点。习近平总书记说:“在这个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时代,我们绝不能有半点骄傲自满、固步自封,也绝不能有丝毫犹豫不决、徘徊彷徨,必须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勇立潮头、奋勇搏击。”

  改革开放之初,我们党设计了用70多年、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蓝图。党的十九大对我国发展提出了更高的奋斗目标,形成了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安排。

  改革开放是实现这一宏伟目标的关键一招和强劲动力。没有改革开放、不继续改革开放,就不可能实现这样的目标。面对未来,要破解发展面临的各种难题,化解来自各方面的风险和挑战,更好地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除了深化改革开放,别无他途。

  邓小平同志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明确指出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而且他设想,到2020年时形成比较完善的制度。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就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改革开放的成果要固化下来,也必然要见诸于一整套完善、严密的制度体系。把改革开放进行到底,就要坚决破除一切妨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和利益固化藩篱,加快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所以,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奋勇推进新时代的改革开放。千山万水已经甩在身后,现在更需要的是新起点上再出发、再奋进、再搏击,继续跋山涉水,跨越新的万水千山。

  跋山涉水再前进,就要全面科学总结改革开放的经验,从中把握改革开放的规律,汲取继续前进的营养、动力和智慧。改革开放40年积累的宝贵经验是党和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对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着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40年来,每在庆祝改革开放之时,党中央都郑重、全面地总结改革开放的经验。1998年,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20周年大会上,江泽民同志概括了20年改革开放的11条经验。2008年,在纪念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胡锦涛同志对党的十七大概括的以10个结合为主要内容的经验,作出了进一步的阐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又进一步总结经验,提出了9个“必须坚持”。所有这些概括,都是在不同时期、从不同角度作出的提炼和概括,反映了一定时期的历史背景和价值取向,都有其深刻的内涵和价值。把每次总结的经验连贯起来,加以比较,我们能得到很多启迪、明白很多道理,对今天我们所处的方位就更加清楚了,对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的思路和方向就更加清楚了。

  跋山涉水再前进,就要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统一,进一步明确改什么、往哪儿改。一方面,坚持目标导向,坚定不移地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把这样的目标具体落实在各方面制度体制的完善和发展上,落实在治理体系的健全和完善上。习近平总书记说:“高举改革开放的旗帜,光有立场和态度还不行,必须有实实在在的举措。行动最有说服力。”通过行动、通过改革开放,把我们的制度体制进一步完善起来。另一方面,坚持问题导向,真情倾听人民群众的呼声,真实了解人民群众需要什么、不满什么、希望什么。坚持强烈的问题意识,以重大问题为导向,聚焦改革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抓住关键问题研究思考,着力推动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坚决突破改革开放中的一切瓶颈和难点,争取获得更大的成果。

  跋山涉水再前进,就要进一步增强整个社会的活力和动力。40年来,掌握着自己命运的中国人民焕发出了前所未有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展现出了气吞山河的强大力量。这种动力只能增强,不能减弱;这种活力只能激励,不能压制;这种锐气只能鼓励,不能挫伤。所有的改革开放,都要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作为制定政策的依据,顺应民心、尊重民意、关注民情、致力民生。既通过提出并贯彻正确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带领人民前进,又从人民实践创造和发展要求中获得前进动力。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主体作用,尊重人民群众所表达的意愿、所创造的经验、所拥有的权利、所发挥的作用,充分激发蕴藏在人民群众中的创造伟力。

  跋山涉水再前进,就要大力弘扬改革开放铸就的伟大的改革开放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的讲话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改革开放精神”的概念。这是对改革开放在精神层面宝贵经验的科学总结,也是一个重要的创新。40年来,我们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勇敢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各方面创新。没有解放思想,就没有改革开放,就不能走过千山万水;没有解放思想,就没有改革开放在新时代的再出发,就不能继续跋山涉水、实现改革开放的目标。改革开放精神极大丰富了民族精神内涵,成为当代中国人民最鲜明的精神标识。坚持这一精神标识,就要最大限度地集中全党全社会智慧,最大限度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以更大的决心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坚持这一精神标识,我们才能在未来的跋山涉水中突破更多更大的障碍,战胜可能遇到的难以想象的惊涛骇浪,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

  (作者李忠杰为中央马克思主义研究和建设工程咨询委员会委员,原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

编辑:贺心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