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高地座谈会
聚焦省十次党代会
我们爱学习

    加快推进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研究

    发表时间:2019-03-12 09:58 内容来源:新华日报

      中国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意义到底在哪里?对这一问题的回答既要放在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相比较的视域中,也要放在中国的哲学社会科学与国外哲学社会科学相区别的框架内。习近平总书记在重要讲话中指出,文化文艺工作、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属于培根铸魂的工作。这一重要论断清晰地把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意义置放在培育国家软实力之根、铸造民族文化之魂的层面上,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下一步发展厘清了方向。 关于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使命,学者们一般都会谈到面向现实生活并从学理的层面来发掘及解决问题。何谓现实生活?在解读这一点时是否要对现实生活的最新发展持有自觉的关注意识?对这些问题的不同回答,就是对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之使命的不同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在重要讲话中指出,希望大家承担记录新时代、书写新时代、讴歌新时代的使命,勇于回答时代课题,从当代中国的伟大创造中发现创作的主题、捕捉创新的灵感。这一重要观点既对上述问题做出了深刻的解读与回答,也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持续发展提供了科学的指导。

      明确了意义和使命之后,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如何加以落实与践行?回答好这个问题,首先必须要明确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政治立场性。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是以人民为中心的伟大事业,它本身就具有明确的价值导向。习近平总书记在重要讲话中指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多到实地调查研究,了解百姓生活状况、把握群众思想脉搏,着眼群众需要解疑释惑、阐明道理,把学问写进群众心坎里。这一重要观点深刻且具有前瞻性地回答了上述问题,对中国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起到了导航的作用。

      明确了意义、使命及立场之后,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就要琢磨怎么去做。也就是要自觉地认识到自己身上所担负的责任,自觉地意识到应该成为什么样的学者。习近平总书记在重要讲话中指出,希望大家立足中国现实,植根中国大地,把当代中国发展进步和当代中国人精彩生活表现好展示好,把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阐释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要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提出具有自主性、独创性的理论观点。这一重要论述对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自主性与独创性作出了清晰和深刻的解读。按照总书记的要求,我们要认识到,只有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研究好、阐释好,我们才能取得真正具有自主性、独创性的理论观点。

      习近平总书记在重要讲话中指出,要坚持用明德引领风尚。要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树立高远的理想追求和深沉的家国情怀,努力做对国家、对民族、对人民有贡献的艺术家和学问家。总书记所要求的学问家,就是能自觉用学术的方式来贡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学者,这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提出了明确的、更高的要求。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我们要认真学习和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水平推向新的高度。

      (作者为南京大学哲学系主任、教授)

    编辑:魏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