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学的品格取决于内在的灵魂

来源:大河网
时间:2019-05-06 10:11

  近日阅读贾植芳研究中心主编的《写好一个“人”字》一书,引人思考最深的便是置身今日的时空如何开展人文学研究、如何在人文学研究中传承“以人文教化天下”之精神传统的问题。《写好一个“人”字》这个书名取自现代著名作家贾植芳先生的名言:“把人字写端正”。贾植芳是七月派的重要作家,曾经在胡风反革命集团批判运动中受到牵连,人生历经四次入狱,却仍然保持一身傲骨,践行着自己“把人字写端正”的理念。他说:“生命的历程,对我来说,也就是我努力塑造自己的生活性格和做人品格的过程。我生平最大的收获,就是把‘人’这个字写得比较端正。”贾老的这种做人理念影响了很多人,他的一众弟子在河西学院建立了“贾植芳研究中心”,精心经营着“贾植芳讲堂”,也是在秉承他的做人精神,发扬他的人文理念。这本书收集的便是“贾植芳讲堂”的一些讲座文稿,其中有陈思和、李辉关于贾植芳先生的对话,有张新颖关于沈从文后半生的讲座,有陈子善讲述张爱玲史料整理的感想,等等,虽然演讲各有偏重,但大都呼应“写好一个‘人’字”的主题,带我们走进了人文学研究的殿堂。

  一、“文”与“人”:人文学研究的双重视野

  人文学研究的对象是“人”,然而首先进入我们视域的研究材料却是“文”。在研究作家时候,更是无可避免地要大量阅读他们的文学作品,在作品阅读中体味一个人的审美情趣、思想品格和道德境界。其实,所谓“文人”往往以“文”著称,比如了解贾植芳、巴金、沈从文、张爱玲,如果脱离其文学作品单论其人,无论如何都显得单薄和无所凭依。陈子善在讲述自己研究张爱玲时便有这样的感想:“在这个工作(整理资料)过程中,我遇到了张爱玲。当然,不是遇到张爱玲这个人,当时张爱玲在美国,我不可能遇到她,我是遇到了张爱玲的作品。”陈先生以自我的学术经历印证了人文学研究从“文”到“人”的学术理路。研究者首先需要阅读作家文人留下的文字,无论是小说、诗歌,还是散文、戏剧,抑或写作、翻译其他文字成品。在他们留存的文字作品中,既描述了人世之中男男女女、老老少少的人生故事,也在这些人生故事中渗透着自我的情感体验。阅读他们的文字篇章,我们会沉浸于作品的丰富世界中,感受他们字里行间的情感流露和压在纸杯里的思想情怀。

  古人讲只有“知人”才能“论文”,其实反过来讲只有“知文”才能“论人”,这也是人文学研究的重要法则。伴随作品文字阅读的日益深入,学者会发现这些作家文人的人生履历比他们的文字作品会更加生动有趣。作家文人从事文学创作,需要事事敏感、处处关心,不但观察芸芸众生的生活,还要想着如何去理解生活,如何去书写生活。年来年去一颗易感的心,半夜三更一盏书写的灯,作家文人在普通人里面寻找传奇,但他们不知道自己的人生故事也成了后人传颂的传奇。而在这本书中,作为研究者的陈思和、李辉、张新颖、陈子善讲述他们研究贾植芳、巴金、沈从文、张爱玲的心路历程,也不是单纯讨论作家们的“文”,而更多的是通过“文”来讲述一个个生动具体的“人”。

  二、“人”与“魂”:人文学研究的“心灵碰撞”

  与研究对象的相遇是一种机缘,但如何研究一个“人”,如何把握一个“人”的思想脉络,并非容易之事。尽管在日常阅读之中,我们经常遇到“用一句话概括一个人的一生”的论述,然而必须认识到,所有这些高度概括都会遮蔽研究对象许多无法抹煞且异常重要的具体真实。其实,只有撇弃那些冰冷的理论概念,放下一个学者的严肃面孔,以一颗赤裸的心灵直面研究对象,才能走进作家文人的心灵世界,才能感受他们的灵魂之生动丰富。单纯地阅读分析作家作品,往往停留于浅层次的文本解读,而由文本进入作家,由作家进入心灵,才能真正地实现灵魂的碰撞交流。无论是巴金、贾植芳还是沈从文、张爱玲,他们在精妙绝伦的作品背后都有着曲折动人的人生经历,具体而微的人生让他们拥有一颗丰富生动的灵魂。而作为研究者的陈思和、李辉、张新颖、陈子善便是由作家的文字世界进入作家的灵魂世界,去探察那些容易被研究者忽视又异常重要的神秘所在。

  人文学研究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有着不同的研究旨趣和研究方法。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要求研究者以“价值无涉”的心态进入研究对象,像用手术刀解剖尸体一样,要保持一种冷冰冰的客观态度。而人文学是一种“体验之知”,它没有自然科学那样有一个标准答案,也无需保持一种冷冰冰的“价值无涉”面孔。无论是研究贾植芳、巴金,还是研究沈从文、张爱玲,陈思和、李辉、张新颖、陈子善都是带着自己的情感思维进入研究对象,只有“快乐着他的快乐,悲伤着他的悲伤”,研究者和研究对象的两颗心灵才会相遇,才能在电光火石中感受彼此的温度,也才会在心领神会中触摸彼此的灵魂。阅读这本书中陈思和、李辉、张新颖、陈子善的讲座文字,我们能够感受到陈思和、李辉之于巴金、贾植芳的情感,张新颖之于沈从文的情感,陈子善之于张爱玲的情感,都是全身心体验感受之后的理论总结。当然,这种灵魂的碰撞、情感的交流并非是以单纯的崇拜、赞扬、同情的方式呈现的,而是把彼此都放在普通人的角度交出一颗心与对方碰撞交融,感受着他的感受,才能理解研究对象的文字写作和人生抉择。

  三、“魂”与“品”:人文学研究的学术品格

  从事人文学研究,要与研究对象进行灵魂深处的交流,在灵魂交流中感受研究对象的喜怒哀乐,体悟其人生旨趣,同时我们也会注意到:在研究中,人文学者也会不自觉流露出自我的学术品格。本书收集的是陈思和、李辉、张新颖、陈子善等人的讲座文稿,这种讲座形式话语开合自如、摇曳生姿,读来非常富有意趣。比如陈思和、李辉谈他们与贾植芳先生的交往琐事,谈贾植芳夫妇的生活细节,极其生动感人。这些文字看似在谈一些无关紧要的琐碎之事,然而需要认识到:在细节叙述中往往会表露出学者的学术品格。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在《大学一解》文章中对师生之关系有一妙解:“学校犹水也,师生犹鱼也,其行动如游泳也。大鱼前导,小鱼尾随,是从游也。从游既然久,其濡染观摩之效,自不求而至,不为而成。”由此观之,贾植芳是一位有风骨的文人,是一位具有真学问、真性情的精神导师,他的“把‘人’字写端正”的思想品格影响着一批又一批学生。

  这些讲座文稿,大部分都在讲述自己遭遇一个研究对象的心路历程,他们在讲述“人与文”的故事,同时也在检视自己的人生足迹,梳理自己的精神传统。陈思和在《我的导师贾植芳》的回忆文字中说:“当我研究现代文学的时候,现代文学就是一条河流,我就是这个河流里面的一块石头。……那么这个文学史就是一个活的文学史,是有生命的文学史。我是在这个里面的一个人,就像河流里的一块石头一样,我感受到这个传统在我身上这样流过去。”所谓“传统”有很多种,陈思和这里说的是贾植芳身上迎风傲立的精神传统。回溯中国人文学历史,这种精神传统非常难能可贵,但从鲁迅到胡风,从胡风到贾植芳,一直在文人中间传承。同时也衷心地希望《写好一个“人”字》这本书的出版,让贾植芳先生的人格魅力及精神传统,在中国这片丰饶的土地上生根开花——开出一片繁茂的精神之花!

  (作者褚金勇魏代萍单位分别为: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大象出版社教辅部)

编辑:贺心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