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高地座谈会
聚焦省十次党代会
我们爱学习

    优化乡村文化供给 提高农民自我期许

    发表时间:2019-06-05 09:27 内容来源:大河网

      无论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进行到什么阶段,农业必然都是不可替代的产业,农民必然都是无法忽视的职业和身份,乡村文化必然都是现代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化狂飙突进的时代里,大量农民的向外流动和频繁迁徙导致一些乡村的衰落及其主体价值认同弱化。在当下的想象里,乡村一直作为很多人的故乡、后方和退路而存在。一些学者面对“回不去”的故乡,往往充满了文化优越感、乡愁和他者的想象。毕竟在这些叙事里,农民往往并不在场,他们描述的乡村生活也难以成为我们解脱寂寞城市生活的温柔部分。为什么在乡村经济长足发展、农民生活极大改善的今天,一些人却开始急切地哀悼乡村?现代农民作为一种职业分工和社会身份,是否还是封闭落后和缺少文化的象征?如何擘画乡村未来的愿景和乡村振兴战略,促使一部分人还甘愿做现代农民并更加幸福?如果单纯从经济层面来考量,这些问题可能永远无解。全社会必须关心、肯定和尊重农民生活世界及其生存方式、意义和价值,优化乡村文化供给,满足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提升农民的自我期许。

      在历史视野中发现乡村文化价值

      中华文明只有从文化层面来看,才可以说它的历史是没有中断的。它的基础几千年以前是农耕文化,现在仍然是这样。不过,这种文化基础在当下表面上成了从属的和陈旧的,表现出和当代发展绝缘、并滞后于当代文化发展的表象,事实上,当代文化没有超出这一基础。比如,现在进行的城镇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一方面承认农村是传统社会历史的遗存空间,是充满情感归属的文化和生活世界,十分需要整个社会的理解和尊重,对于乡村的任何变革都必须在这个基础之上进行;一方面又从根本上否认了传统乡村文化在现代化过程中有政治、经济、文化上持续存在的必要性与正当权益。这种矛盾的态度,恰恰使乡村文化问题解决起来更加棘手。

      乡村文化的现代价值不应被忽视。有人认为乡村文化就是落后的代名词,事实上并不是这样。乡村的某些习俗乍看之下好像是迷信或愚昧,但是在当下并不是可有可无的。比如农村的葬礼仪式,看起来繁琐、迷信的说头很多,其实它不仅是传统的孝道所要求的“礼”,也是对亲子、亲属、亲族关系的明确定位。这是对一定办事程序由衷的尊重,对于家族公共事务的热心和关注,对于乡村社会舆论和社会秩序有很大影响。任何人都不能有越礼的言行,否则必然被认为不孝或无德,在亲戚邻里圈子乃至附近村落就很难立足。这种文化习俗对于乡村社会关系的维系和社会规范的维护大有裨益。现在某些领域的社会失范固然有多方面的原因,但从根本上说,就是我们的社会失去了令人肃然起敬的某种东西。这种东西就是文化。我们并不是要求人们回到过去,而是要肯定农民这种骨子里对秩序和规矩的尊重,这在现代社会有无可取代的文化价值。无论在乡村还是城市,失去这种令人肃然起敬的东西,都是得不偿失的。

      在社会变迁中整合盘活乡村文化资源

      现代社会变动不居、变化空前。每个正在成长着的年轻人如何在关于文化的相互冲突的观点之中,在已经能够通过电视和网络文化掣肘我们的世界之中,找到自己确切的位置,是一个时代议题。同理,农民的价值认同和自我期许也是新时代的关键议题。

      农民的价值认同和自我期许来自其文化价值的确定性,任何人都无法在缺少文化的解释和帮助下,“独立地”看待变动不居的世界。由于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不确定性和难以预测性以及时空压缩效应,农民普遍感受到强烈的心理变化。利益格局不断调整,文化观念深刻变革,传统社会图景逐渐瓦解,造成农民对自身的价值认同降低。在这样的时代,首要的问题是引导农民适应快速变化的世界,在这样的世界里心安理得、安身立命。其次是推进乡村有效治理,提升农民的安全感和幸福感,使乡村社会安定有序充满活力。第三是满足农民的精神需求,为乡村的未来提供稳固美好的社会图景。这些都需要整合盘活乡村文化存量资源,优化乡村文化增量资源配置,发挥乡村文化的多重功能。

      在需求满足中优化乡村文化供给

      乡村文化供给必须满足农民的精神需求和国家的治理需要。不仅要把乡村文化作为乡村振兴的意识形态教化资源和国家治理的价值基础,而且要作为关乎农民人文素养、文明素质、价值认同、幸福体验以及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和最终归宿。对于相对缺乏确定性、安全感和信任感的农民个体,要通过精神文化产品的供给减轻其生存压力、重塑其价值观念、引导其过高期望、提高其自我期许;对于国家治理来说,要通过乡村文化供给变革治理目标、更新治理理念、提供价值支撑和文化安全保障。对于乡村社会图景重构来说,要通过乡村文化供给,使农民理解变化的急剧性、增强价值的包容性、把握改革的艰巨性和幸福的主体性。

      新时代乡村文化供给必须精选内容、适应市场。首先,它是关注乡村公共福祉的文化,要关心、肯定和尊重现代农民的生存意义和价值关怀。它的生产是可以普及和监督的,这样可以保证乡村文化的公共性和易得性,不被误用和私用。其次,乡村文化必须是新时代农民共同体的文化共识,而不是个人灵感的忽然迸发或想当然的独断。只有文化共识才能变成常识,影响和规范人们的行为。再次,当前文化需求与供给已经变成一种市场行为,任何一种文化必须在与同类文化的比较中表现出更大说服力,发挥更大的社会功能。这就要求乡村文化的创造者和提供者更加尊重农民主体和市场规律。

      (作者祁海军系省委党校哲学教研部副教授)

    编辑:贺心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