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高地座谈会
聚焦省十次党代会
我们爱学习

    干事创业 勇于担当

    发表时间:2019-07-05 09:02 内容来源:大河网

      干事创业、勇于担当,是党员干部应有的优良作风和政治品格。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干事创业敢担当,重点是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保持只争朝夕、奋发有为的奋斗姿态和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斗争精神,以钉钉子精神抓工作落实,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对党员干部如何干事创业、怎么担当作为,提出了明确要求,指明了方法路径。

      干事创业、勇于担当,就要勇字当头、知重负重、迎难而上

      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用流血牺牲、一往无前、义无反顾的革命行动,诠释了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干事创业、勇于担当的政治品格。这种品格,使中国共产党人不畏白色恐怖,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使中国人民第一次成为国家的主人,使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从百年屈辱的历史中走了出来,开启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新中国成立后,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平稳过渡,从根本上铲除了阶级剥削的根源,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实现了我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保证。

      也正是这种品格,使中国共产党人没有把现代化道路定于一尊,通过改革开放,开辟了与中国国情相适应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推进了社会主义实践,创造性地解决了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的结合问题,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在伟大复兴的征程上迈出了一大步。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人继续秉持干事创业、勇于担当的政治品格,科学把握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的发展大势,顺应实践要求和人民愿望,推出一系列重大战略举措,使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了全方位、开创性的成就,实现了深层次、根本性的变革,使我国的国际地位进一步提高,影响力不断提升。

      在近百年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保持干事创业的热情,勇立历史潮头,积极主动作为,直面风险挑战,领导中国人民战胜一个又一个艰难险阻,逐步使中华民族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大踏步赶上了时代步伐。

      干事创业、勇于担当,在新时代正当其时

      当前,我们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也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然而,我们也遇到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各种矛盾交织、各种风险叠加,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困难前所未有,稍有懈怠就可能错失良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全党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的努力,担当起新时代的伟大使命。“大事难事看担当,逆境顺境看襟怀。”关键时刻,比的是担当精神、拼的是干事劲头、赛的是拼搏状态。越到紧要关头,越不能有丝毫松懈,越需要发扬只争朝夕、苦干实干的斗争精神,以坚忍不拔的意志和无私无畏的勇气,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因此,扬帆新征程,更需要发扬干事创业、勇于担当的政治品格。习近平总书记说过:“是否具有担当精神,是否能够忠诚履职,尽心尽责,勇于担当,是检验每一个领导干部身上是否真正体现共产党人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方面。”

      干事创业、勇于担当,要主动作为敢于亮剑

      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会有多大成就。干事创业、勇于担当,必须打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精神之舵。要自觉强化舍我其谁的历史使命感、紧迫感、责任感,积极主动作为,担起该担的责任,在大是大非面前敢于亮剑,面对矛盾困难敢于直面应对,遇到危机挑战敢于挺身而出,有了失误责任敢于主动承担,不在困难面前低头,不在挑战面前退缩。要始终保持斗争姿态,做好应对任何形式的矛盾风险挑战的准备,自觉同一切影响党的先进性、弱化党的纯洁性的行为作坚决斗争,同一切脱离群众、漠视群众的行为作坚决斗争,同一切影响对马克思主义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的行为作坚决斗争。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增进同人民群众的感情,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着力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以为民谋利、为民尽责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坚决反对一切推诿扯皮、敷衍了事、患得患失、不担当不作为的现象。

      干事创业、勇于担当,要发扬钉钉子精神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中国人民幸福生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会从天上掉下来,只能一步一步干出来。政贵有恒,为官一方、为政一时,要大胆工作,锐意进取,创造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要以钉钉子精神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等工作,拿出破解难题的实招、硬招,推动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地生根,完成改革发展稳定各项任务。钉钉子需要锲而不舍,不抓落实,再好的蓝图只能是一纸空文,再近的目标只能是镜花水月。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事,不搞脱离实际的盲目攀比,不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真正做到对历史和人民负责,真正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只要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对党的信任和信心,筑牢党长期执政最可靠的群众根基,一定能汇聚磅礴力量,团结带领广大人民把党的十九大绘就的宏伟蓝图一步一步变为美好现实,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者蒋桂芳系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编辑:贺心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