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干部理论武装“走心”的调查分析

来源:人民论坛网
时间:2019-08-29 07:58

  【重要发现】

  ●近六成受访者认为,干部在理论学习中存在“一走心就发慌”的现象。

  ●“一走心就发慌”,到底是慌什么,排名前三位的分别是“能力恐慌,学深悟透能力有限” “害怕‘露馅’,存在本领恐慌”“害怕改变,习惯了形式主义的‘生存之道’”。

  ●党员干部对于理论学习“走心”的标准,有着不同的认知。“结合当地实际,能将理论学习和现实问题结合起来,推动实践更好更快地发展” 位列调查选项第一。

  ●理论学习“内化于心”过程中,基层干部还存在哪些心态,敷衍了事、侥幸心态、“包装”心态,位列前三。

  ●对于“一走心就发慌”的根源,近六成受访者认为,长期理论学习“不走心”造成了理论水平低、学习欠账多。对此,他们期待“进一步丰富理论宣传学习形式,充分考虑基层干部的自身理论知识学习水平,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和严肃活泼相结合的形式来贯彻主题教育”。

  第一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严格对标中央要求开展学习教育,全面系统学、深入思考学、联系实际学,营造出浓厚的学习氛围,推动主题教育开好头、起好步。人民论坛在推进主题教育宣传报道中发现,一些基层干部反映理论学习存在着“一走心就发慌”的现象,阻碍了党的创新理论真正“入脑入心”。

  政治上的坚定、党性上的坚定,都离不开理论上的坚定。那么,在理论学习中,这些干部究竟在“心慌”什么?理论武装“入脑入心”实践中,他们的心态是怎样的?聚焦解决思想根子问题,如何才能增强学习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感染力?

  带着这些问题,2019年8月1日至8月15日,人民论坛问卷调查中心联系走访北京、天津、山东、吉林、浙江、江苏等地方和省份,针对干部群体进行抽样调查,共有465人参与面访及电话访谈。同时,我们也通过人民论坛网、人民论坛官方微博等平台进行网络问卷调查。截至2019年8月15日,共有4821人参与网络问卷调查,或通过网络平台反馈问题、提出意见建议。此次调查主要采取实地走访和抽样调查的方式,聚焦于剖析党员干部反馈的主题教育中理论学习“不走心”“不用心”“无法潜心”等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在主题教育开展过程中,我们坚持把学习教育、调查研究、检视问题、整改落实贯穿全过程,将继续深入一线,反映干部群众的诉求、困惑和期待,以期更好地推动主题教育取得实效。

  理论学习“走心”过程中,一些干部为什么会“慌”

  与党的要求相比,与实践发展相比,不少党员干部在理论学习上还存在差距。“检视问题”是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在理论学习“走心”过程中,不少干部坦言存在不同程度、不同种类的心里发慌、发怵的情况。网络调查结果也显示,近六成受访者认为,干部在理论学习中存在“一走心就发慌”的现象。

  害怕改变,确有一些干部习惯了“形式主义”的“生存之道”,习惯于“得过且过”和走过场,面对走心发慌。调研走访过程中发现,一些干部对于理论学习习惯于听听讲座、翻翻辅导读物等浅层次、碎片化的学习;还有一些干部则把学习停留在计划、报告、总结中,“学而不思”空喊口号,机械传达上级精神,没有结合实际深刻领悟和贯彻;甚至仍有极少数干部错误地将理论学习和实际工作对立起来,认为理论学习耽误工作时间。他们即便是读了一些书,也没有将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导致“学用两张皮”。网络调查中,对于“心慌”的缘由,31.9%的受访者选择了长期在思想政治学习中“不走心”,流于形式,把学习当“过场”,把“教育”当运动,能过则过,一旦要求真“走心”,就感到手足无措而“发慌”。一位基层干部坦言:我们极少数党员干部,在“形式主义”中早已摸索出了一套“生存之道”,习惯于“得过且过”,毕竟走走过场,既容易又安逸;而本次主题教育是一次完整彻底的“自我革命”,那些“安于现状”的干部犹如突然被放到了“热水”中,岂能不发慌?

  能力恐慌,学深悟透能力有限,欠账多了就会越来越听不懂学不深,心中开始惶恐。内容多、时间少、学深悟透难,是我们在深入走访基层干部时听到的高频词汇。当前,开展主题教育和践行党的创新理论,需要对全部党的创新理论和主题教育“五大要求”进行深入系统的学习对照,涵盖面广,内容较多,基层干部日常工作与临时性任务繁重,学习时间有限,且文化水平高低不齐,知识储备有限,系统性理论理解能力受限。他们面对理论学习“走心”的要求,往往存在畏难情绪。这也导致党员干部出现了不自信而心慌、盲目自信腹中无物害怕“露馅”而心慌的矛盾交织状态。

  网络调查显示,超过半数的受访者选择了“能力恐慌,学深悟透能力有限”和“害怕‘露馅’,存在本领恐慌”。一些基层干部坦诚道,面对理论学习“对自己是否能真正学深悟透党的创新理论不自信;对自己工作中是否能处处做到践行初心、使命不自信。”“原本就知识浅薄,又不善于学习,悟性不足,感到理论与实际工作相差太远,没有真正做到学深悟透。”与此同时,一些党员干部则走向另一个极端:一旦集中学习理论就心生浮躁、急于求成,盲目自满、学习浮于表面。善背理论,善说大话,学得不深,“悟细”更无从谈起,犹如空心气球,看着大,其实没有重量。一旦将工作中的责任与问题融入到主题教育中,动点“真格”,这些“滥竽充数”的“南郭先生”们便害怕“露馅”。腹中无物,悟不出道理,解决不了问题,经不起检验,“心慌”“惶恐”也是自然。

  理论功底不扎实,实践能力多欠缺。这些理论学习上的欠账和慌张,最终导致了基层干部在面对新知识、新情况、新问题时慌于应对,不想干事、不愿担责。调查显示,选择“缺乏责任担当而慌张”的受访者达到36.9%。现实中,少数干部常常以“跑腿员”标榜、可遇事往往避开“撒腿跑”,甚至对群众操心的事一点不关心、碰到百姓烦心事心情很烦躁。归根结底,这也是本领恐慌、缺乏责任担当,不想干事、不愿担责、害怕麻烦的慌张心理在作祟。

  面对存在的现实问题忧虑如何解决,如何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谋求更大突破与发展而心“慌”。在与基层干部深入交流中,我们发现“一走心就发慌”,应从两方面来考量:若是怕面对新知识、新情况、新问题而怠于学习、慌于应对,这不是一个合格的党员干部应有的基本素养。但若是真心体恤百姓疾苦,想振兴一方,面对存在的现实问题而忧虑如何解决,忧思如何谋求更大突破与发展,这种“慌”是正常且值得肯定的。因为“面对新时代的挑战,不当几回热锅上的蚂蚁,不接几次烫手的山芋,就不可能激发出个人潜能,也难以磨砺出担当重任的真本领。”

  近四成受访者选择了因为谋求更大突破与发展而心“慌”,这也提示我们,学习党的创新理论,贵在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真正用以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只有深入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和实践要求,才能把理论学习的成果,贯穿于每时每事,体现在方方面面。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一走心就发慌”的根源,“长期理论学习‘不走心’造成了理论水平低学习欠账多”“思想上并未充分意识到理论的思想力量和实践价值” “教育内容单调、形式单一、配套不足,甚至是倾向于‘拿来主义’的‘一套方案打天下’” 得票数排名前三,这不仅反映出党员干部在理论学习中的难点和诉求,凸显了推动主题教育往心里走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也折射出当前一些地区和地方,在开展主题教育时,要更加注重结合实际,增强针对性、实效性和感染力。

  理论学习“内化于心”过程中,部分干部存在敷衍了事和侥幸心态

  在走访过程中,不少基层干部谈到,理论学习“走心”完全是主观意义上的概念,没有明确的评判机制,干部往往容易对此类要求存在侥幸的心态,认为他人无法准确评价,因此也不会带来明确的考核约束,很可能存在“蒙混过关”的想法。问卷调查的结果也显示,在被问及“党员干部在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要求下,存在哪些心态”时,选择“敷衍了事心态,认为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是形式主义,做做样子,资料做好就行”和“侥幸心态,认为‘走心’是主观概念,他人无法准确评价,存在‘蒙混过关’的想法”的人数最多,分别占比46.3%和37.9%。这也警示我们,当前抓好落实主题教育,要“致广大而尽精微”,使党员干部在思想认识上“致广大”思深悟远、常学常新,在具体实践中要“尽精微”,将“检视问题”贯穿始终,督促党员干部好好查一查、找一找自身存在的问题。什么问题突出就着重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紧迫就抓紧解决什么问题,真刀真枪解决问题,才能补短板、强弱项、固根本,防源头、治苗头、打露头,达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效果。

  那么党员干部理论学习“走心”的标准是什么,基层干部给出了不同的解答。有干部认为,“走心”首先应该走的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初心”;有干部认为,能够深入理解主题教育及党的创新理论精神内核,准确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内涵,能够深入浅出地讲给群众,即是“走心”;也有干部很实在,认为“不求囫囵吞枣地学习,只求在自身学习能力的基础上,学一条做一条!每比对出一条需整改的作风或工作,便做实一条正确的做法,并结合党的创新理论,用正确的方法把理论落到实处。”

  走心的标准,因人而异。这也与网络问卷的调查结果相互印证,近七成受访者认为,既要考虑到党的理论知识的理解深刻度,也要考虑到干部自身的理论基础扎实度、理解能力强弱度,“走心”的标准要有阶段性有温度有弹性,不可固化。还有多数受访者则更看重实效,认为“能将理论学习和现实问题结合起来,推动实践更好更快地发展”便是“走心”。

  如何“对症施药”,促使干部在理论学习中“入脑入心”

  面对新时代理论武装过程中部分干部呈现出的“走心”发慌症状,需要我们拿出针对性的诊疗方案。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在促使理论学习“入脑入心”举措方面,受访者选择最多的前三位是:“坚持走好群众路线,建立相应对照监督机制,在为人民服务过程中推动主题教育学习走心”(55.2%),“丰富理论宣传学习形式,充分考虑基层干部的自身理论知识学习水平,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和严肃活泼相结合的形式来贯彻主题教育”(47.3%),“严肃党内政治生活,铲除留痕主义和形式主义萌发的土壤,营造良好的理论学习风气”(43.4%)。这分别对应了三个层面的对策,一是从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层面,聚焦理论学习“入脑入心”的根本性问题;二是紧密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宣讲学习实际,在实操层面进行形式上的丰富创新;三是站在全面从严治党的高度,正风肃纪营造良好学习风气。为此,我们建议从以下三个方面,结合地方和部门实际情况,推出相应的创新举措。

  从顶层设计入手,立足于时代发展变化,积极探索、构建符合实际需求的理论研究体系。理论武装要“走心”,需要紧密结合党员干部思想和工作实际,激发干部内生学习动力,密切联系群众,自觉接受来自组织和群众的监督检查,在组织的关怀培养和为人民服务中自我净化自我提升。通过深入基层、深入一线,对基层实际生活进行走访调研、分析研判,准确把握基层所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在听实话中获取真知。要注重融合,理论研究既要聚焦改革发展、党的建设等宏观层面中的重大问题,又要聚焦乡村振兴、脱贫攻坚等微观层面中的难点问题。

  把宣传教育形式丰富起来,让党的创新理论在线上“活起来”,在线下“动起来”。中国共产党有着光辉历史和革命传统,这对于塑造干部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大有裨益。各地可依托红色革命文化和历史传统文化资源,不断丰富创新学习方式。坚持专业人干专业事,统筹党校、干部学院、高等院校等专业资源,从构建符合基层实际需求的理论学习培训体系入手,综合运用H5、视频、VR等新媒体和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宣传教育阵地,持续定期推出课上课下、网上网下立体化的主题教育“新品”,激活主题教育“一池春水”。

  把问题不足亮出来,严肃党内政治生活,铲除留痕主义和形式主义萌发的土壤。问题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关键在善不善于发现问题。当前有的地方和部门学习依旧存在抓得不紧、重视不够的问题,出现了碎片化、浅层化现象,致使理论学习时人心涣散难成风气。为此,应坚决反对“囫囵吞枣”“依葫芦画瓢”式的学习,不以理论学习的快慢多少为评判标准,而是要结合干部自身的学习能力,深挖个体存在的问题,对标对表比对出一条条具体实际问题进行整改。通过严肃的党内政治生活把理论学习学深做细,以持续良好的学习风气带动广大干部把握理论精髓,确保践行时形神兼具,避免卷入文牍主义、留痕主义和形式主义的旋涡之中。

  在新时代理论武装“走心”学习实践中,部分干部出现“心慌”也不是绝对的坏事,能感到“心慌”至少暴露了自身存在的问题,明确了有待改进之处和努力的方向。绳短不能汲深井,水浅难以负大舟。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改革发展要求,广大干部的本领需要全面强化,头脑需要首先被创新理论武装。我们相信在真切感受并成功注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真理力量和实践力量之后,广大干部心不会再慌,事也必将做实。

  (执笔:人民论坛记者赵博艺 常妍)

编辑:贺心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