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发展轨迹与重大意义

来源:人民论坛网
时间:2019-10-08 08:40

  70年间,中国经历了世界的沧海巨变,不但高高举起了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还与时俱进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21世纪。

  究竟是什么,让中华人民共和国在风云激荡的世界浪潮中破浪前行,傲然挺立于世界文明潮头?究竟是什么,让曾经沉沦的民族在70年的时间里推进了中华民族百年以来梦寐以求的现代化征程?

  这需要我们拉长时间尺度、拓宽认知视野,将新中国的理论和实践探索置于历史发展潮流中去解读。今天,思响哥推荐阅读中国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赵卯生刊发在《人民论坛》的文章,一起回顾70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发展轨迹。

  “理论的生命力在于不断创新,推动马克思主义不断发展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神圣职责。”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最高成就代表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解读时代、引领时代的同时,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赋予马克思主义新的鲜活力量,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为世界人民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核心要义

  中国共产党是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政党,作为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理想信念的灵魂。

  对待科学的理论必须有科学的态度。正如恩格斯指出的,“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马克思主义不能,也绝不可能自然而然地解决世界各社会主义国家、各无产阶级民族所面临的具体问题。只有与本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才能更好地发挥其对实践的指导作用,从而展现科学伟力、绽放真理光芒。马克思主义永葆生机活力的奥妙,就在于其始终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命运,时刻关注和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课题。“一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就是马克思、恩格斯以及他们的后继者们不断根据时代、实践、认识发展而发展的历史,是不断吸收人类历史上一切优秀思想文化成果丰富自己的历史。”

  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毛泽东同志第一个明确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命题和重大任务,深刻论证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1938 年 10 月,毛泽东同志在为中共六届六中全会所作的政治报告中郑重提出,“全党亟待了解并亟须解决的问题”,就是中国共产党必须“学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应用于中国的具体的环境” “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 “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这次大会以决议的形式号召全党全军“学会灵活的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及国际经验应用到中国每一个实际斗争中来”。毛泽东同志报告的思想精髓及其所指引的大会决议,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先河,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实现了质的飞跃。自此以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就沿着更加自觉、日臻成熟的方向不断向前推进。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的过程。它既指马克思主义在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不断具体化,又指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上升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断赋予马克思主义新的鲜活力量。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性飞跃的两大理论成果。其中,毛泽东思想是基于战争与革命的时代背景而形成和发展的,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形成并发展至今的,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关于中国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性飞跃的两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在以马克思主义为共同之“根”的基础上,毛泽东思想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渊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毛泽东思想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在当代中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正是在这一意义上,我们应深刻认识到 :正确处理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的关系,不只是一个历史问题,更主要的是一个政治问题。这一重大政治问题处理不好,就会产生严重政治后果。要牢固树立正确历史观,既不能割断历史,也不能虚无历史,坚持做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成果决不能丢失,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成就决不能否定,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方向决不能动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发展轨迹

  归结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主要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其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行动指南,是指导党和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

  新时代孕育新思想,新思想指导新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发展史相伴相随。从邓小平理论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既呈现为不同时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彼此间的一脉相承,又表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实践中的不断创新和发展。

  以当代中国国情和实践为基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发展轨迹紧紧围绕四大基本问题依次展开历史画卷,即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探索和回答,在坚持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解读时代、引领时代的同时,又主动自觉地用鲜活丰富的当代中国实践推动马克思主义发展,开辟当代马克思主义新境界、写出科学社会主义“新版本”。

  立时代之潮头,开改革之先河。邓小平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篇之作,紧紧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基本问题,在我国改革开放的实践基础上继承前人又打破陈规,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本质,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

  不畏浮云遮望眼,咬定青山不放松。“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世界社会主义出现严重曲折的严峻考验面前,紧紧围绕“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一基本问题,在科学揭示执政党建设规律的基础上,捍卫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和基本框架,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二十一世纪。

  接力奋进续伟业,继往开来谋新篇。科学发展观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推进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紧紧围绕“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一基本问题,强调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进一步丰富和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社会发展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成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伟大时代孕育伟大思想,伟大思想照亮时代航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新方位、实践新要求,紧紧围绕“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重大时代课题,科学回答了当今时代和当代中国发展提出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形成系统科学的理论体系,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使我们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为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了原创性贡献,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最高成就代表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充满着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充满着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展现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品格、价值追求、精神风貌”。在当代中国,坚持马克思主义,就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大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凝结着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全国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全党全国人民最宝贵的政治财富和精神财富。它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机贯通起来,充分体现了中国人民高度的理论自信,也向世界展示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光明图景。

  其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构筑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象,走出了一条党和国家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的康庄大道。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改革开放至今,神州大地上经历着中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中国人民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制度创新和理论创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引领和指导下,全党、全国人民团结一心、继往开来,一次次实践、一次次突破,最终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无数次的实践反复证明,这是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功之路”。

  正是在这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功之路”上,我们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又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也正是在这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功之路”上,我国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社会主要矛盾也由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变为新时代的“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成就,以无可辩驳的事实证明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生机活力。

  “找到一条好的道路不容易,走好这条道路更不容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找到了、看准了、认定了,就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下去。在这条党和国家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的康庄大道上,我们要始终保持清醒坚定,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真正做到“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其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构筑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形象,写出科学社会主义“新版本”。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无论是对中国还是对世界,都具有极其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社会主义五百年,经过了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发展的历程。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使社会主义从空想走向科学 ;列宁领导十月革命取得成功,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使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走向实践。科学社会主义曾凯歌行进、势如破竹,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社会的行进轨迹。

  但历史不会总是一帆风顺,而是有时会出现曲折,甚至遭遇重大挫折。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世界社会主义遭遇严重曲折,国际敌对势力鼓吹“社会主义大失败”,甚至妄称社会主义中国也将随着“多米诺骨牌效应”而倒下,企图在全世界范围内消灭共产主义意识形态和社会主义制度。在这样的境遇中,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挺直了腰杆,顶住了冲击,经受住了考验,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引领和指导下昂首阔步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不仅使社会主义焕发盎然生机,而且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彰显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强大生命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旗帜日益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使世界上正视和相信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人多了起来,使世界范围内两种意识形态、两种社会制度的历史演进及其较量,发生了有利于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深刻转变”。我们坚信,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高潮一定会到来。

  社会主义并没有定于一尊、一成不变的套路,只有把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同本国具体实际、历史文化传统、时代要求紧密结合起来,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才能把蓝图变为美好现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最高成就代表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自觉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处处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光辉,以一系列具有原创性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突破、重大创新、重大发展,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写出了科学社会主义“新版本”。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最鲜活的马克思主义,是“最新版”的科学社会主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科学社会主义。

  其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构筑了“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形象,为世界人民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 :“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政党,也是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政党。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作为自己的使命。”

  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怎么了?应该怎么办?这些问题在激发人类深入思考的同时,也困扰着全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伴随着中国前所未有地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脚步,国际社会期待听到中国声音、看到中国方案。正是在世界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背景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最高成就代表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世界人民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为人类解决世界经济、国际安全、全球治理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提供了新的方向、新的选择。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理论创新和巨大实践成就作为一面光彩夺目的“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旗帜,向全世界人民证明了马克思主义具有永不褪色的真理光芒、科学社会主义可以焕发出无限的生机活力,这也极大提振了世界人民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制度的信心。同时,它也宣告了以西方资本主义制度模式为归宿的单线式历史观的破产,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 :“治理一个国家,推动一个国家实现现代化,并不只有西方制度模式这一条道,各国完全可以走出自己的道路来。”(作者 | 中国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所所长,延安干部培训学院特聘教授 赵卯生)


编辑:贺心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