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河南优秀古籍资源 服务中原学体系建设

来源:大河网
时间:2019-10-29 14:42

  河南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这里有过灿烂的文明,有过璀璨的历史,有过辈出的名家,文化积淀相当深厚。就古籍来说,从殷商时期的甲骨卜辞,到东汉洛阳的熹平石经,再到五代北宋时期开封国子监的雕印儒家经典,以及其它公私刻书,河南在古代书籍史中可谓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是中华典籍的摇篮。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实现“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资源,这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十分宝贵、不可多得的资源”。

  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意味着要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语境中把握古籍,重在揭示古籍所蕴含的民族精神和文化内涵。因为古籍不仅仅是可触摸的、可观感的历史文物,它还跳动着鲜活的文脉,承载着厚重的文明,包孕着精彩的故事。讲好中国故事,呈现中国精彩,古籍应该也能够迸发出相应的正能量。古籍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要求注重历史传统和时代特色的统一,不能固步自封,不能陈旧僵化,要推陈出新。充分利用新的媒介手段,新的话语方式,全方位、多角度发挥古籍的资源优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优秀的古籍资源积淀着深厚的文化传统,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成长发展的深厚基础。古籍工作应该有更高的追求和境界,既要努力探索建立适合自身特色和未来发展的学术体系,还应为构建有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学术体系、学科体系和话语体系贡献智慧。三者之间相辅相成,体现了辩证逻辑的统一,给新时代的古籍工作指明了发展方向。古籍工作者有责任也有义务尽己所能,最大程度彰显古籍的社会价值和时代价值。

  过去古籍的工作重在“藏”。但随着国家对古籍工作的重视和中央财政的投入,特别是2007年国家实施中华古籍保护计划以来,古籍工作的重心开始由“藏”向“用”转变,着重于珍贵典籍的化身千百和传本扬学,着重于古籍的数字化以更好地服务社会各界需求。但这些都还是保存原本层面的再生性保护,距离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还有距离。要活起来,应该在做好基础性的保护和揭示工作的同时,深入挖掘优秀古籍资源中蕴含的文化内涵,展现魅力神姿,传播文化形象。就河南而言,建议从六个层面开展工作。第一,在河南省民间古籍保护协会(筹)统一协调下,遵循自主自愿的原则,有计划地开展河南省民间藏古籍的登记或普查工作,编纂出一部省藏民间古籍目录,在公藏之外建立私藏目录,使两者相得益彰。第二,在民间所藏珍贵古籍中,甄选一批有着重要版本及文献价值的古籍,以图录、叙录、提要和全本影印出版及数字化等方式予以揭示,既是古籍资源的成果转化,也是一种保存保护手段。同样,公藏古籍也可以这么做。第三,充分利用当代的网络技术、自媒体和报刊(比如《藏书报》)等纸媒,以雅俗共赏、深入浅出的笔调介绍一批公藏和私藏珍贵古籍,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领域中积极发声。在写法上可借鉴传统的书话和题跋,也可以鉴赏的方式,也可以更贴近时代、贴近当下的方式,形成系列,最终结集出版。第四,主动与高校、科研机构的研究队伍合作,公藏单位和私人藏家发挥藏品优势,研究队伍发挥学术优势,实现优势互补。不定期的举办藏书文化论坛、古籍讲座或沙龙,以及学术研讨等,扩大宣传,增加藏书的学术含量和影响力。第五,针对特别有文化内涵、体现有益滋养的重要古籍,通过与出版机构和学术单位的通力合作,进行深度的揭示整理。比如家训类的优秀古籍,除了影印出版外,就可以通过点校、译注、导读等方式,实现古籍价值的最大化呈现。第六,体现地域文献特色,服务地方文化建设。个人认为地域性、乡邦性的古籍,应该成为古籍工作的重要内容,甚至在一定范围内是主要内容。比如中原古籍,便包括河南籍作者所撰(编、辑)的古籍、河南地区刊刻印刷的古籍,也适当包括一部分河南籍外人士在河南期间产生的古籍。发挥此类乡邦、地域性古籍,在地方精神文明和文化建设中的价值和作用。

  要做好古籍价值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指按照时代特点和要求,对那些仍有借鉴价值的内涵和陈旧的表现形式加以改造,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激活其生命力。对古籍工作来说,涉及的一个重要问题是话语的更新,既能够带来新鲜感,又不失传统的内核。古籍领域诸多的传统称谓、话题,都可以适当结合当下语境进行更新,以更贴近现实,接地气。“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不管是古籍藏家,还是工作者、研究者,都应该下气力考虑话语更新的问题。因为古籍本来就与现实生活距离很远,如果表达方式、话语形式不具备吸引力,就会影响古籍的受众范围。当然还要注意“度”,不宜过分迎合世俗的口味,甚至是媚俗,要讲究文化品位的底线。

  创新性发展,要按照时代的新进展、新要求,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加以补充、拓展、完善,增强其影响力和感召力。河南地处历史悠久、文化深厚的中原腹带。实现河南古籍资源的创新性发展,建议更多地结合地域文化建设展开。除了河南省在历史涌现出的那些光耀千古的文化名家,如老子、庄子、贾谊、许慎、阮籍、杜甫、韩愈、程颐、程颢等,还有相当一批在河南当地很有名气而在全国可能不太有名的地方人物。特别是后者,可以充分挖掘现存的古籍资源,建立文化遗迹展陈馆,激活地方文化名人资源,开展文化旅游,铸造地方文化品牌。还可利用文化名家故里的地理优势,策划名人诞日纪念会、学术研讨会、文化节、专题展览等活动,让社会公众、古籍界和学术界打成一片,大大提高古籍的延伸力和辐射力。

  古籍资源要在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建设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最近几年,河南社科联有专家提出建设“中原学”的学术体系。“中原”是一个有着特定内涵的地理空间和文化空间的双重用语,为了对优秀的中原文化做更好地弘扬和发展,理应有一个学术架构去统摄。它的积极意义就是加强地方文献的重视和开发,其中包括长期不被重视的带有地域性色彩的古籍资源。河南的古籍资源也应该在“中原学”的学术体系建设中发挥作用。

  第一,“中原学”本质上是一个地域特色的学术体系,因此离不开地域文献资源的建设。调查现存的中原身份的古籍,即河南籍人创作的古籍、河南地区刊刻的古籍等等,无疑是地域文献资源建设的基础性工作。第二,“中原学”的研究内容和机构设置也离不开古籍资源的角色。“中原学”作为一门学术体系需要根植于深厚的中原传统文化积累中,离开了传统就很难有“中原学”。围绕中原的地域古籍资源,策划研究专题,影印出版系列文献资料,本身就是对“中原学”学术体系的建构,也是最好的体现。因此,古籍资源在支撑“中原学”的学术根基上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第三,“中原学”也要结合现实,走出象牙塔,体现社会价值。河南有着为数众多的历史遗址和文化遗迹,吸引着中外大量的人士前来学习、工作、参观和旅游。“中原学”的研究者应该将地方文化产业作为重要研究方向,做大做强既有的地域文化资源,还要开发一批潜在的地域文化资源,这都离不开古籍资源的参与,特别是古籍中的地方志资源提供智力支持。

  总之,在建设“中原学”学术体系过程中,河南的古籍界应该积极出手,主动与社科学术界、高校研究界沟通联系,共同策划合作项目,资源互补,优势互补,良性互动,协同创新,最终实现“双赢”。

  (作者为中国社科院文学所 刘明)

编辑:贺心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