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释放共享经济的强大动能

来源:学习时报
时间:2020-04-24 08:55

  习近平总书记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疫情发生以来,“一些传统行业受冲击较大,而智能制造、无人配送、在线消费、医疗健康等新兴产业展现出强大成长潜力。要以此为契机,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就共享经济而言,由于网络平台在各种产业活动中发挥的作用不同,各领域受到疫情的影响也不同。总体上看,共享经济平台在满足非常时期人们的基本生活需求、社会应急状态下关键物资供需调配、助力企业复工复产、提供灵活就业机会和增加人们收入等方面都有不俗的表现。与此同时,作为新业态,共享经济发展中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多措并举,充分发挥共享经济新业态对促进经济转型发展、激发消费市场潜力、促进和稳定社会就业等方面的潜在动能。

  共享经济新业态在抗疫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满足民生需求。在线下活动受到限制的情况下,本地生活服务平台在满足人们日常所需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资料表明,在线服务平台的网上订单均较去年同期猛增200%以上。共享医疗平台为公众提供各种咨询和义诊服务,某线医疗平台累计访问人次达11.1亿,新注册用户量比疫情之前增长10倍,日均问诊量比疫情之前增长9倍。共享单车成为了复工复产之后公众更加青睐的交通出行选择,哈啰出行北京数据显示,企业复工以来共享单车需求量持续攀升。

  满足应急状态下的物资供需。在疫情期间口罩、防护服等关键物资严重短缺的情况下,共享制造平台充分发挥了高效的供需匹配和资源调度作用。依托于全球平台和开放生态的优势,平台采购资源涉及了全球10余个国家和地区,囊括了医院当下最紧俏的防护服、医用手套、护目镜及医用级口罩等多个类目和产品。在线工业互联网平台紧急响应疫情防控需求,第一时间调配在线设备驰援火神山医院筹建。

  模式创新帮助缓冲疫情带来的巨大冲击。疫情冲击下大量原来以线下为主的企业通过共享平台开辟线上渠道、创新服务模式。生活服务平台推出“无接触服务”方式,帮助餐饮商家重点发力外卖业务、团餐服务,由商家、用户与配送员事前约定送货、取货地点,完成零接触的线下交易闭环;有些平台还推出了由无人车提供配送服务的“无人配送”模式。这些模式创新不仅有效地助力了疫情期间人们的日常生活服务,也有利于平台企业的长远发展,而且还会通过需求的增长带动智能取餐柜、智能机器人、无人车等新兴行业发展。

  共享员工在稳就业增收入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共享员工”是平台企业在疫情期间推出的一项创新,用户订单量暴增的在线零售平台与在受冲击严重的餐饮企业之间“共享员工”,不仅大大缓解了平台企业因短期内业务暴增导致的人员严重短缺的问题,也可以帮助解决餐饮企业大量人员待业问题。除了生活服务领域,这一模式还被广泛应用到房地产、科技、物流等多个领域,在稳就业增收入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共享经济虽然在抗疫期间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释放共享经济新动能的同时仍面临疫情冲击下中小微商户经营压力显著增大、平台灵活就业人员的社会保障亟待加强、政府与平台之间数据共享不畅等问题。这就需要多措并举,进一步挖掘消费潜力,激发共享经济新动能。

  促进共享经济更快发展的建议

  释放共享经济新业态的强大动能,既要着眼于短期内应对疫情冲击的需要,也要着眼于顺应新一轮技术革命引发的产业变革趋势而进行长远的制度设计。

  重视和发挥大型平台企业作为全链路对接零散商户方面的中枢作用。利用平台加大面向中小微企业的政策宣贯。引导和鼓励平台企业加强对入驻商家的支撑和服务力度,不断扩大平台服务供给;研究和制定相关政策,对于帮扶效果好的平台企业予以支持。支持平台通过提供智能硬件、数字平台、线上服务等方式帮助中小商户进行数字化改造。

  健全适应共享平台灵活就业的政策体系。支持企业灵活用工,允许企业适当突破劳务派遣人员不得超过用工总量的相关限制。对依托平台企业灵活就业、自主创业的人员,按规定落实相关就业创业扶持政策。加快推进新业态从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工作,探索建立适应灵活就业特点的劳动合同制度及社保缴纳规定。

  探索建立政府部门与平台企业之间的数据共享机制。加快建设国家公共数据共享平台,推动公安、工商、司法、征信等基础性数据接入,在数据清洗及剔除个人化信息基础上,向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企事业单位等法人组织开放共享。健全法律法规,明确数据的权利归属、共享范围、使用方式、数据标准等具体要求。

  持续推进有助于共享经济发展的制度创新。加快推进已出台政策的配套实施细则的完善。深入推进“互联网+监管”和基于信用的差异化监管等创新模式,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不断完善和优化“互联网+政务服务”,依托一体化平台提供包括政策汇聚、查询、解读、反馈等在内的政策服务和包括在线营业证照、购销凭证认定和查验等在内的政务服务。引导和鼓励地方创新,探索建立平台经济领域创新改革的容错纠错机制和实施细则。(于凤霞)

编辑:贺心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