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话文运动”中的异体成语

来源:光明日报
时间:2020-05-09 08:14

  清末民初,文言文与社会发展严重脱节,民众深感晦涩难懂。以黄遵宪、梁启超等为代表的知识分子掀起了一场“我手写我口”“言文合一”“崇白话废文言”的白话文运动,白话报刊由初期的几十种突增至370余种。这些白话报刊不仅谈论救亡图存、变法革新,同时也在语言使用中推广白话文、倡导语言变革。其中一个突出表现,是在成语使用上不断“破旧立新”,产生了大量异体成语。

  笔者对清末民初近50种白话报刊进行统计发现,其使用的成语中有1200多个具有一个或多个异体形式。这些异体成语改换了原有成语的某些构成要素,而整体意义与用法保持不变。比如,“童叟无欺”在当时的白话报刊中被广泛变异为“老少无欺”,“见风使舵”被变异为“见风使船”“看风使船”“见风使帆”等。异体成语的大量涌现,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时报人从语言运用方面冲破旧有文言格局、建立新文法的决心和尝试。正如胡适在《文学改良刍议》中所倡导的,文学可以“不用典,不讲对仗,不避俗字俗语”。当时白话报刊的成语运用充分体现了这一点。

  一是新语素替代成语中的旧语素。在成语的构成语素中使用新语素、新白话替代成语中的文言旧语素,使成语通俗化、白话化。比如,当时的白话报刊将成语“十之八九”中的文言语素“之”摒弃,换成白话语素“分”,形成异体“十分八九”。

  二是俗语素替代成语中的雅语素。在成语的构成语素中使用俗语素替代雅语素,使成语“不避俗字俗语”。比如,将“五体投地”中的“体”替换成相关的俗语素“爪”,形成异体“五爪投地”;将“皮开肉绽”中的“绽”替换成“烂”,形成“皮开肉烂”。

  三是常见语素替代成语中的生僻语素。白话报刊的阅读对象很大一部分是底层劳苦民众,他们文化水平有限。为了顾及宣传对象,当时的报人主动规避成语中的生僻语素,如“面面相觑”中的“觑”较为生僻,识字有限的老百姓不一定都认识,于是用与它意义相同的浅显易懂的字“观”“看”来替代,形成异体“面面相观”“面面相看”。

  四是方言语素替代成语中的原有语素。白话报刊在全国各地迅猛发展,地域差别较大,各地的白话报刊中不乏方言语素的使用。报人根据自己的方言及当地的用语习惯用方言语素来替代成语中的语素,如“鸡飞狗跳”在《蒙文白话报》中被变异成“鸡飞狗跛”,“恼羞成怒”在《吉林白话报》中被变异成“老羞成怒”等,“装疯卖傻”“胡说八道”在《申报》中分别被变异成“装痴诈呆”“胡诌白道”,“事不关己”在《江苏白话报》终被变异成“事不干己”等。

  五是打破成语内部的韵律与对仗。古代写诗作文讲求音律和谐、对仗工整,很多成语内部各构成要素之间平仄搭配得当、结构对仗工整。这类成语在当时的白话报刊中却被变异为韵律并不和谐、结构并不工整的异体形式。如,“千真万确”被变异为“千真万真”,其第二字与第四字的“平仄”对仗被改为“平平”对仗,韵律不再和谐,并且在用字上“不避重复”,这也与古人的用字习惯不同;“七上八下”中的“上”与“下”都属于方位词,在成语中对仗工整,而异体“七上八落”却打破了这种工整对仗。

  在清末民初的白话报刊中产生如此之多的异体成语,并不只是当时报人“有意为之”,汉语的意合性为成语改换构成要素形成异体成语提供了客观基础。汉语以表意为主,不太拘泥于形式。表现在异体成语上,则是成语的整体意义取决于各构成要素的意义组合,即便结构有所变化,或个别语素有所变化,很多时候也不影响成语整体意义的表达。比如,“面红耳赤”中的“耳”被替换成“眼”,形成异体“面红眼赤”,字面意义发生了改变,但并不影响其“形容因激动或羞惭而脸色涨红的样子”的深层意义。

  同时,这一时期正处于古代汉语向现代汉语的过渡期和文言与白话的激烈碰撞期。词汇上单音词的双音化发展迅速,成语构成语素中的单音语素受到双音化影响,极容易将此语素与其他语素组成的双音词带到成语中来,将成语中的其他语素替代掉,形成异体成语,如“感激不尽”受双音词“感情”的影响,产生了异体“感情不尽”。

  清末民初的异体成语,虽有一些沿承了下来,成为现代汉语中的语言材料,但是大部分异体成语并未流传至今,而是渐渐回归到正体。

  一方面,语言发展有社会性、时代性与经济性原则。社会不断发展,新事物不断产生,旧事物不断被取代,与此相应,新事物新现象的出现会产生新词,在语言表达上自然会产生更准确、更精细的词语来描绘客观事物。比如“见风使舵/见风使船/见风使帆”,“舵”是一种控制船方向的装置,古代社会人们熟悉“舵”这个装置的少,反而用“船、帆”更易理解,随着有舵的外来机械船更多传入,人们对舵的熟悉程度增加,“见风使舵”的表达更有生命力。此外,语言总是在追求更为经济的表达,因而人们在成语的正体与异体间不断抉择,逐渐淘汰了一部分异体成语。

  另一方面,成语自身有均衡性与和谐性特征,以及通俗性与典雅性的相互作用。很多成语历经数千年发展,有其自身的特点与规律,一些构成要素不对称、韵律不和谐的往往遭到淘汰。比如“喜新厌旧”与异体“喜新厌古”,“新”与“旧”相对,工整对称,前者更容易让人接受;再如“坐立不安/坐立不定”的前者平仄更为和谐对称。并且,成语总是在典雅性与通俗性相互碰撞、相互制衡的条件下发展,过于通俗的成语往往会向典雅性靠拢,而过于文言典雅的成语在发展过程中也会向通俗性靠拢。

  上述成语在清末民初白话报刊中的变异使用,仅仅是清末民初白话文运动的一个表现,但我们可以从中管窥当时白话文运动在语言改良方面的广度与深度,以及当时报刊语言转向白话的鲜明趋势。这场发轫于白话报刊的清末民初白话文运动,是一场规模空前的涉及思想、语言、文学与社会等各方面的革新运动,为后期五四运动与革命高潮的到来做了工具上和思想上的准备,并为现代汉语形成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作者:刘卿张文国,分别系山东师范大学博士生、山东师范大学教授)

  

编辑:贺心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