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农村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路向

来源:大河网-河南日报
时间:2020-05-12 08:44

    前言

    优先发展教育尤其是乡村基础教育是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先手棋。当前,实现“互联网+”条件下的区域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机制,才能有效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缓解教育数字鸿沟问题,实现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河南天业仁和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先行先试,通过PPP模式在我省平顶山叶县投资1.512亿元进行教育信息化建设,有力推动了当地城乡教育一体化,并委托郑州大学教育学院原院长、河南省教育质量学会会长周倩教授担任首席专家,开展“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基础教育信息化研究”,旨在为河南省农村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和政策建议,开发中小学数字课程资源,对县域教育信息化应用与管理进行科学评价,对农村学校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提出可行性方案,拓宽教育学专业人才培养途径。

    我国乡村基础教育信息化政策实施成效

    □张平平 蒿楠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建设。自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确立“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这一理念和相关目标任务开始,基础教育政策不断创新,从以政府为主到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教育信息化进程明显加快,支撑和引领教育现代化的能力不断增强。同时,乡村振兴和乡村基础教育发展的政策文件都将教育信息化作为重要的建设工程和推进手段,纳入城乡一体化战略布局,对教育均衡发展和教学模式创新发挥了重要的引导功能,实施效果明显。

    一是探索形成了中国特色教育信息化发展道路,多个领域取得突破性进步。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包含基础教育信息化设施建设、教育信息资源开发、人才培训和教育管理信息化等核心内容的教育信息化相关政策引领下,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呈现出应用深化不断加强、创新案例竞相涌现、制度安排日益完善的局面,在“三通两平台”建设与应用、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信息化技术水平提高、信息化对教育改革的推动作用提升以及教育信息化国际影响力增强等五个方面取得突出进展,在教育信息化应用模式、全社会参与信息化建设的推进机制、探索中国特色教育信息化发展道路等三个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二是以项目工程为抓手,乡村基础教育信息化软硬件设施得到根本性改善。为缩小区域教育发展差距、促进教育均衡发展,自2003年起,国家相继实施了“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三通两平台”“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等重点项目和工程,借助信息化手段弥补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短板。通过多年持续投入专项资金和进行多种形式的基础设施建设,我国农村中小学普遍拥有了信息化教学环境和信息化教学的基础性条件,而且通过创新性地开展城乡之间教育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各地农村教学点的音乐、美术、英语等学科专职教师缺乏、课程开不齐、开不足、开不好的问题得到了较好地解决,城乡间的数字鸿沟和教育差距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

    三是建立和优化了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供给能力实现持续性增强。借助“农村中小学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和“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全国互联互通的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形成。在“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推动下,中小学教师的备课资源实现了从匮乏到丰富的转变;师生网络学习空间的开通与应用取得突出效果,带动了运用相关资源进行学生个人成长记录、综合素质评价等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方面的创新。“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名校网络课堂”等应用模式较好地回应了基础教育阶段促进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质量的现实需求,为实现优质资源共享、校际协同发展和薄弱校教学质量提升奠定了坚实基础。

    四是以教育培训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触发了教学方式多样性变革。通过“全国中小学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国培计划”“全国教师信息技术培训项目”“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等加大对乡村中小学校长和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培训。不断拓展信息技术在日常教学和教研活动组织中的应用渠道,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线上线下培训持续提升校长信息化领导力、教师信息技术应用的效果,以科学性、综合性、过程性兼备的评价提升信息技术培训的针对性。在信息化2.0时代,我国努力摆脱以技术应用为本位的发展思路,提出从提升应用能力向提升信息素养转变,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实践的深度融合。基于技术的教育理念、教学模式、学习方式、评价机制、管理机制创新,尤其是教师信息化教学创新能力的提升以及信息素养的养成,成为教育信息化内涵式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五是聚焦新时代学生信息素养结构改善,促进了学生综合能力整体性发展。我国教育信息化政策文件强调,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发展要服务于人才培养和教育改革发展的根本目的,要发挥教育信息化对服务学生信息素养提升以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作用,并将“师生信息素养提升”作为2.0时代教育信息化发展三大转变中的重要一环。政府和学校通过积极探索信息技术在新的教学模式中的应用,鼓励教师、学生和家长应用网络学习空间,实现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指导、基于学生日常学习情况分析的教学模式优化、与家长便捷有效地沟通,以及学生线上预习、作业、自测、拓展阅读、网络选修课,不断提升学生的信息意识与认知、信息科学知识、信息应用与创新、信息道德等方面的素养,增强学生自我管理、自主学习、自我教育和终身学习能力,成为信息化社会合格的“数字公民”。(作者系郑州大学教育学院博士)

    优化县域数字教育资源供给 推进农村基础教育现代化

    □张炳林 李丁丁 付瑞

    河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工作,将教育信息化建设列为历年工作重点,先后出台《河南省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2—2020年)》《河南省教育信息化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关于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意见》《河南教育现代化2035》等政策文件,开展“中小学校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攻坚行动”,实施“数字教育资源协作共同体建设工程”“教师信息素养提升工程”等,特别是2019年启动的“互联网+教育”行动计划,涵盖信息化支撑服务体系、数字教育资源建设等多项重要举措。这些政策、工程、计划等有力推动了河南省基础教育现代化。但是,对于“三农”大省河南,县域数字教育资源供给不足,制约着教育质量公平的实现和城乡教育一体化进程。在乡村振兴背景下,解决这一问题迫在眉睫。

    一、县域数字教育资源建设意义重大。首先,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传统学习资源以教材、教参、挂图等工具为主,内容与样式相对简单,而在数字时代,教育资源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能够较好地满足学生兴趣与特长,使多元智能协同发展成为可能。传统教学信息单独线性呈现,而数字教育资源主要依托网络云与终端设备以非线性方式集中呈现。这使得以探究和发现为特征的自主学习得以应用,让教学更加灵活,学习评价更加科学。

    其次,有利于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教师参与县域数字教育资源建设的过程,是一个亲历体验新技术、新环境的过程,将触动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促进教师基于问题、基于网络等综合教学能力的提升。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还将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课程资源。教师通过学习在线开放课程,提升学科能力、教学能力和信息素养,通过基于网络虚拟空间构建的研修共同体分享经验、进行交流,在与同行的对话中不断认识自我,有利于跨越教师成长中的障碍。

    第三,有利于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县域教育发展均衡首先是教育资源均衡。它是教育过程与结果均衡的基础。数字教育资源可以在无法改变师资条件的情况下,通过“互联网”和“云资源”让乡村学校和教学点享受到与发达地区学校同样的优质教育资源,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教学材料单一、师资结构性短缺的问题。同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可以盘活存量数字资源,实现教育生态的良性发展,解决乡村中小学校信息闭塞、教学资源匮乏问题,帮助教师提升教学水平,开阔学生眼界,实现深远意义的基础教育均衡发展。

    二、优化县域数字教育资源供给的策略。首先,融合众筹众创。数字教育资源体系建设已经由分散聚集转向众筹众创。一是健全基于“互联网+”的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共用”机制,完善数字资源收益分配机制、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市场调控机制,激发县域数字资源建设活力。二是县级政府部门要充分发挥自身协调与组织优势,整合企业资金与技术优势,联合高校专家开展研发,调动学校及教师的积极性,形成资源协同开发联盟。三是在对接国家、省市数字教育资源公共平台的基础上,开发具有县域特色的数字教育资源,鼓励中小学根据地方传统文化与学校专长开发优质校本数字资源。通过互联优质资源、专项研发基础资源、培育积累校本资源等方式筹建基础教育数字化资源体系。

    其次,用户需求导向。满足不同科目、不同层次、不同发展水平师生的需要,是评价资源优劣的重要依据。以用户需求为宗旨,主要满足两类应用:一是用户自检索教育资源供给。一般通过整合与开发丰富多元的资源来实现,搜集或开发的数字资源在课程、学段规划上合理均衡分布。二是基于用户的精准定制与推送。主要通过协同过滤推荐、基于内容的推荐和基于知识的推荐等三种途径解决。协同过滤推荐是利用注册用户群体浏览和检索规律预测当前用户可能感兴趣的资源进行推送。基于内容的推荐是将资源标注的参数特征与用户的下载使用偏好进行比对分析,从资源参数描述与用户兴趣记录实现匹配推送。基于知识的推荐则是以用户需求与资源之间进行相似度计算,选择相似度较高的资源进行推荐的一种推送方式。

    第三,强化应用反馈。基于数字教育资源开展教学是资源价值的体现,是推动资源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当前县域数字教育资源与一线实际教学需要仍有较大差距。数字教育资源供给方必须不断根据用户反馈及时调整资源生态,寻求新的供需平衡点。强化应用反馈一般通过智能分析技术和组织专题调研生成或形成资源质量评价报告与平台服务评价报告,反馈给资源提供方与平台管理者,推进资源和平台良性发展。这种“应用-反馈-优化-推动应用-再反馈-再优化”的进化流程,有利于增强资源供给结构对实践需求变化的适应性。随着科技飞速发展,为了满足瞬息万变的新技术应用趋势,解决未来发展中可能面临的矛盾,县域数字教育资源建设还要未雨绸缪,积极筹划建设智慧型教育资源。(作者分别系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生)

    教育信息化背景下乡村教师教学胜任力提升路径

    □郝艳丽 董永贵 赵凤青

    中小学教师教学胜任力是指教师具有的富有成效地完成教学目标所需要的特质群,是教师职业所需的能力、态度、心理特质与动机的总和。其中,专业能力尤为重要,它要求教师坚持开放、发展、创新的理念,在教学过程中创建新模式,使用新技术。这就意味着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教师应具备恰当地运用信息技术对教学过程和教学资源设计、开发、实施、管理和评价的能力,以此来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

    近年来,乡村教育信息化建设取得了一些有目共睹的成绩,尤其体现在硬件设施的接入。然而,以下问题在不少地区也普遍存在:其一,较高的资源投入率与较低的利用率形成鲜明对比;其二,受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乡村教师变革教学方式的热情不足;其三,乡村教师整体上尚未形成信息化教学的知识与经验,并且长期形成的传统教学方式难以改变。这些现存事实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教育信息化在乡村学校的普及与发展,更对乡村中小学教师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提升教学胜任力提出新的要求。

    教育信息化实现了时间与空间的分离,影响了乡村文化的私密性,却打开了乡村教育的视野,即整合优质教学资源,推动乡村教育发展,有利于整体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教育信息化对乡村中小学教师而言是一个全新的情境。教师作为有知识的行动者应该如何展开教学活动,就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议题。教师本人作为主体努力适应教育信息化情境,并将其变为例行化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即“使信息化教学成为教师教学活动的常态”。究其本质,乡村中小学教师需要借助信息技术来完成从知识迁移到知识创新的转化。

    基于上述目标,为了实现教师运用信息技术创新育人的使命,教师、学校、政府、社会组织等都应发挥作用并形成合力。教育信息化背景下乡村中小学教师的教学胜任力提升需要个体自身与外在环境的交互才能得以实现。就乡村中小学教师自身而言,主体性的发挥显得尤为重要。教育信息化是一种教学手段,唯有教育主体发挥认识力与能动性,并能够自主学习、自我反思,才能将技术与人合为一体。同时,外在环境亦不可忽视。乡村中小学教师是在与周围环境交换资源的过程中,深化对自身角色与地位的认知,以确保提升教学胜任力的成功。

    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改善教师教学胜任力的外部环境,一要促进教师信息化教学网络课程资源多样化。学校对教育信息化的课程资源应采取开放包容的态度,充分利用教师的研讨成果、中心学校的优质课程、电教和教研部门推荐的课程、社会机构开发的课程等,完善已有的教学内容;二要促进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考核指标明晰化。学校及相关管理部门应尽可能细化教师信息化能力考核指标,对教师参与教育信息化相关培训、使用信息化技术开展教学、信息化教学结果等进行全面考察;三要促进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师资培训校本化。教师信息化培训存在的最大困难是教师本人的热情不高,与自身教育教学实践严重分离,故而乡村中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师资培训应坚持“校本化”的发展原则,结合学校教师与学生的实际情况探究信息化教学的合理化路径;四要基于大数据满足不同教师的个性化需求。教育信息化突出数据的优势,综合分析乡村中小学教师因教龄、教学能力、教学观、师生观等个体因素不同而导致的学习需求与学习偏好的差异,科学满足群体内部个性化发展需求;五要建构教师信息化教学胜任力专家系统。教育信息化情境凸显专家系统的优势,构成乡村中小学教师教学胜任力提升的重要支持力量,这就要求加强U-S合作模式,将大学专家的研究成果充分落地,为乡村中小学教师的教学行动形成强有力的智力保障。

    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提升乡村中小学教师的教学胜任力,一要教师形成“教师即是研究者”的新角色定位。教师原有的“单向知识传递者”身份在教育信息化情境中受到巨大挑战,只有确立“研究者”的身份立场才能化解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存在的自我身份认同危机;二要激发教师提升信息化教学能力的自主性。在教育信息化这一新情境中,教师作为行动者的自主性应该予以充分肯定,信息技术是为教学提供服务,而非教学的主宰,教师如何策略性地使用新技术,并将已有的实践知识上升至生成性知识就显得尤为重要;三要促进教师信息化教学胜任力与学科特点融合。教育信息化的使用对不同学科教师而言存在内部差异性,要求所有学科的信息化水平达到一致几乎不可能实现,因此教师需要结合自身所教授的具体科目,将学科知识与信息技术融合起来;四要实现教师使用信息化技术教学的例行化。信息技术对于乡村中小学教师是新兴事物,如何将其与常规教学活动结合起来,并且成为一种稳定的教学模式,即成为对教师主体的最高要求。(作者系郑州大学教育学院博士)

    基于“双效”目标构建乡村中小学网络教育保障机制

    □杨光钦 周倩

    网络教育已成为乡村中小学教育质量提升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特别是当社会遭遇重大事件时,网络教育的特定功能就会显得更为重要。随着教育信息化建设步伐加快,我省部分县域通过与企业共建,使得网络基础设施得到根本改善,但是,与全国教育强省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与应对重大事件的要求还相去甚远,乡村群众对优质网络教育资源的需求还远远没有满足。主要表现在区域、城乡、校际之间网络基础设施配备不均衡;乡村教师网络应用技术水平普遍较低;乡村基础教育数据库建设面临多重困难;教、学、研、用一体化信息技术互动平台构建缺乏张力;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价值重构、结构重组、程序再制、文化重塑不够深入。因此,提升乡村中小学网络教育效果和效率(以下简称“双效”),促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需要从保障机制建设方面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进程,全面优化网络教育内在品质。

    一、完善网络教育的制度运行机制。网络教育具有特定的行为模式,因而也具有特定的制度规则。这些规则既包括教学行为范式和课程设计规范,也包括教学质量标准,以及教学质量监测和评价模式。当然,即使有了制度规则,也未必就一定能够促进“双效”提升,这还取决于制度运行机制的完善程度,即由谁制订这些标准最具有权威性,又由谁执行既有的制度才最具有效果。在我国,各级政府往往扮演制定者和主导者的角色。但是,在治理现代化背景下,仅有政府主导已跟不上形势所需。教育信息化建设和运行十分复杂,必须依据《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的未来图景和政策要求,充分发挥“第三方”的作用,形成政府主导、学校主体、社会参与、人人有责的制度运行机制:一是完善政府主导下的企业参与机制。如叶县政府与河南天业仁和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共建的PPP模式,较好解决了乡村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所需的资金难题,有力推动了网络教育硬件建设。二是推进与乡村学校的对接服务机制。帮助专家、名师与乡村师生进行“面对面”交流,开展跨领域、跨层次、跨区域的网络教研、网络课程资源共享交流,激活乡村学校网络教育的软件功能。三是形成管理、监督、评价等部门和企业的协同创新机制。构建由第三方(如河南省教育质量学会)主导的“双效”评价体系,发挥对乡村学校网络教育的监测功能。

    二、强化网络教育的技能提升机制。技能与“双效”密切相关,而技能的持有主体不仅包括教师,还包括中小学生和管理者。首先,教师是网络技术的核心承载群体。提升教师的网络技术不仅需要依赖系统的组织培训,而且更依赖于教师自觉应用网络教学的实践惯习。为此,需要构建教师在线评课、备课、教研、交流平台,有组织地开展学科课件制作、精品课程设计、微课制作与现场观摩、网络平台说课等比赛,有效生成典型课例、电子课件、电子教案等校本网络教育资源,并通过奖惩机制,鼓励和激发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其次,学生是网络技术应用的主体。可以为不同科目、年级的学生按照个性化需求定制相应的网络学习软件。同时,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掌握网络技术,更快实现“双效”目标。第三,管理团队是网络技术应用的保障群体。无论是学生的线上学习还是教师的线上研修,无论是网络教学还是网上评价及网络安全维护,管理人员起着对网络技术的把控作用。因此,形成网管人员技术培训和责任机制,是制度设计中的应有要义。

    三、构建教育资源的数据综合机制。优质教育资源对实现乡村中小学网络教育“双效”目标发挥着基础性作用。因此,有效整合教育资源,形成数据收集和有效使用的系统综合机制,是支撑乡村网络教育质量提升的重要举措。一是形成优质教育资源开发和有效供给机制。创新资源供给与服务模式,委托专业机构制作高质量课程课件、作业案例库、试卷库等,建设虚拟仿真实验实训,共建数字博物馆、数字图书馆等。二是基于教育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及数字信息技术管道,构建促进网络教育资源效能最大化的数据流通机制。数据的有效流通,既依赖于教育信息技术的融通融合,更依赖于富有特色的教育信息技术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提升。为此,须加快形成省级政府部署,地市政府推进,县级政府落实,乡村学校应用的教育信息系统集成和流通渠道,形成教育数据集成、智能化分析、精细化综合、科学化和精准化应用的格局。通过建设乡村基础教育门户专门网,监测和控制教学系统、学籍系统、资源配置系统和咨询服务系统的安全运行。三是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规划设计,财政、教育、工信等部门参加的“教育大数据中心”协作共建和系统集成治理机制,通过县域智慧教育云平台建设,构建教学资源管理、教学运行管理的结构化治理体系,和社区共享网络教育平台和资源,为乡村学校网络教育“双效”和学习型社会构建提供强有力的制度执行保障。(作者系郑州大学教育学院教授)


编辑:贺心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