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新时代高校党建工作思想理论建设创新

来源:大河网
时间:2020-08-10 08:51

  高校处于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最前沿,是抵御敌对势力西化分化的第一道防线。面对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各高校党委应充分认识到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增强危机感、紧迫感和使命感,牢牢掌握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权、主动权和话语权,通过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推进高校思想理论建设创新。高校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的主阵地,如何肩负起思想理论建设与引领的光荣使命和神圣职责,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推进新时代高校思想理论建设创新是抓好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应有之义。改革开放40年的实践证明,一个政党要站在时代前列,离不开理论创新和理论武装。注重思想建党、理论建党是我们党的一条宝贵经验,也是我们党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根本保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立足于时代发展与战略全局的高度,将思想理论建设推进到新阶段,明确提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升了党员干部和民众尤其是高校师生的理论自觉和自信。高校作为人才培育的重要园地、理论创新的重要基地,在党的思想理论建设与传播方面发挥至关重要作用。从此意义上说,高校思想理论建设是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进入新时代,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强化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必须大力推进高校思想理论建设创新。

  认真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一是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要扎实推动这一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入脑入心,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二是做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传阐释。要求我们必须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握其实质与内涵,做好宣传阐释。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多声部舆论矩阵,推动这一思想深入人心、落地生根。开展“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等重大主题网上宣传,深化师生对新思想的政治认同。三是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实践。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促使学生在服务社会中开阔视野、接受教育、增长才干,提升学生对新思想的亲近感、认同感。

  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及其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阵地作用。一方面,重视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建设,加大投资力度,建好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改进、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教学、科研工作,提升其教学质量。建立科学的评估制度与奖励制度,对教学成绩或科研工作卓越者加大奖励。另一方面,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研究。建议思政课教师多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如《共产党宣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反杜林论》《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资本论》等进行精深研读、深刻领会,提升自身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给学生讲授内容时,从学理角度讲清讲透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价值、实践价值,才能与学生真正在思想上产生共鸣,他们才会真正信、真正用。同时还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理论研究层面,必须立足于理论创新,不断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实践层面,要高举旗帜,牢牢掌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使高校成为马克思主义研究和传播的主阵地。

  切实保证高校内部正确的宣传舆论导向。当前,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互联网的日益普及,各种思想文化相互交流融合,各种社会思潮相互交锋较量,网上舆论格局日趋复杂,在此社会背景下,不仅对高校师生思想行为产生了巨大冲击,而且对高校的健康发展产生了不良影响。如何应对这一前所未有的复杂局面,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弘扬主旋律,成为当前高校宣传思想工作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毛泽东讲,文化思想阵地我们不去占领,敌人就会占领。足见占领思想主阵地的重要性,所以我们要自觉加强宣传思想工作,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为保证高校内部正确的宣传舆论导向,发挥互联网的正面引导作用,唱响马克思主义主旋律,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加强网络思想理论传播阵地建设。建设一些品牌思想理论网站,加大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和宣传,并对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潮尤其是错误思潮及时给予评析和引导。二是推进网络思想理论传播手段创新。如利用QQ、微博、微信等新媒介进行宣传,增强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吸引力与感染力。三是加强网络监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必须科学认识网络传播规律,提高用网治网水平。这为我们如何对互联网实施科学管理指明了方向。在现实操作中,可通过法律规范、行政监管与行业自律相结合的管理体制,强化高校网络信息安全管理,不断增强马克思主义的战斗力与影响力。

  着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办学之道,师资为本”。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的宣讲者,也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与引路人,因此高校应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建设更加具有活力的思政课教师队伍。一是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选配。根据教育部规定,本科院校应按照1:350—400师生比配足配强专职教师。所以我们可以更开放的视野广纳人才,不断壮大思政课教师队伍。建立健全优秀人才准入机制,把政治立场作为教师聘用的首要标准,严把教师聘用政治关。同时要求受聘教师还必须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二是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培训。高校应通过多种渠道对思政课教师进行定期集中进修培训,提升思政课教师的政治素质与业务素质;加大重点扶持力度,着力培养一批政治坚定、功底深厚,在国内外享有广泛影响的马列主义学科带头人和教学骨干。三是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师德建设。教师应自觉增强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自觉做“四有”好老师,当好学生思想的引路人。(作者孙杰为中原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蒋紫燕为中原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

 【本文系“中原工学院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编号:JG202003)阶段性成果】


编辑:冯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