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成就喜人 展望:前景可期

来源:大河网-河南日报
时间:2020-10-15 08:19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五年来,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辉煌成就。在“十三五”即将收官、“十四五”即将开启之际,应认真总结我省“十三五”的宝贵经验,展望“十四五”面临的新形势、发展的新目标,统一思想、开拓进取、砥砺奋进,以更高质量发展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

  “十三五”稳中求进步伐稳健

  “十三五”时期,面对错综复杂的外部环境和不断加大的经济下行压力,省委、省政府团结带领全省人民,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奋力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十三五”规划得到较好贯彻和执行,可以用三个字来概括:

  一是“稳”。有效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冲击等各种风险,经济社会发展总体保持稳定,前4年全省生产总值年均增速保持在7.5%以上,跑赢全国1个百分点以上。虽然今年上半年全省生产总值同比下降0.3%,但是生产需求逐步改善、经济运行逐步向好的发展态势不断拓展,全省主要经济指标增速稳步回升。

  二是“好”。“十三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总体上得到较好完成,“三大攻坚战”成效显著。经济总量连续迈过4万亿元、5万亿元两个大台阶,预计“十三五”末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将突破6万元。全省53个贫困县提前一年全部摘帽,现行标准下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空气质量明显好转,地方政府债务率处于较低风险等级,企业债券保持兑付“零违约”。

  三是“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去降补”任务有效落实,累计压减钢铁产能240万吨,退出煤炭产能5225万吨,累计为企业降低成本近3000亿元。产业结构调整进步明显,制造业“三大改造”全面实施,高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预计分别提高到10%左右和20%左右,大数据、5G、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加快集聚,以“huanghe”本土品牌为引领的鲲鹏计算产业初具规模。

  经济领域取得历史性成就

  “十三五”这五年,全省经济增速保持稳定,新发展理念得到较好贯彻,转型升级步伐明显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一系列标志性成就和历史性突破。

  一是经济总量规模实现重大突破。全省经济总量连续迈过4万亿元、5万亿元两个大台阶,截至去年底全省生产总值达到5.4万亿元,稳居中部六省第1位、全国第5位。

  二是经济结构实现历史性变化。全省产业结构实现由“二三一”到“三二一”的历史性转变,二、三产业比重突破90%,农业比重首次下降到10%以下。虽然农业增加值比重下降,但是粮食总产量并没有下降,而且农业基础地位更加巩固和坚实。全省农业“四优四化”深入推进,建成高标准粮田6000万亩以上,优质专用小麦和优质花生种植面积分别突破1200万亩和2200万亩,粮食总产量稳定在1300亿斤以上。

  三是城乡结构实现重大转变。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深入推进,累计超过1200万农业转移人口进城安家立业落户,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突破50%,城乡结构实现从乡村型社会向城市型社会的重大转变。郑州成为国家中心城市,中原城市群上升为全国新兴增长极,郑州、洛阳两大都市圈和城镇协同区建设加快推进。

  四是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基本完成。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十三五”这五年,我省全力推进脱贫攻坚,全省所有贫困县已提前一年全部摘帽、现行标准下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易地扶贫搬迁和规划内黄河滩区居民迁建任务全面完成,“三山一滩”区域性贫困问题基本解决。

  五是重大国家战略取得标志性成就。近年来,多个国家级战略规划和战略平台落地河南,取得了显著成效。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显著提升了河南在全国发展大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推动中部地区崛起战略深入实施,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开放引领作用显著增强,河南自贸试验区、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等平台建设加速推进,战略叠加优势更加凸显。米字形高速铁路网基本建成,青电入豫、出山店水库等一批重大工程建成投用,20户以上自然村实现光纤接入和4G全覆盖,县城以上城区实现5G网络全覆盖。

  六是改革开放进入历史最好时期。近年来,我省坚持推进对外开放,抓住河南自贸试验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中欧班列(郑州)等一系列政策利好,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努力从内陆腹地走向开放前沿。空中、陆上、网上、海上丝绸之路“四路”协同并进,郑州机场客货运吞吐量保持中部地区“双第一”,中欧班列(郑州)综合指标位居全国第一方阵,首创跨境电商“1210网购保税进口”模式,陆海货运通道加速形成。预计“十三五”末全省进出口总额接近6000亿元,稳居中部地区首位。“放管服”改革持续深化,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超过90%,营商环境评价在全省展开,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走在全国前列,国企、金融、农村等改革取得新进展。

  民生福祉持续增进

  社会事业发展与全省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五年来,无论是文化、教育、医疗、卫生还是社会治理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成效。可以说这五年是民生福祉持续增进的五年,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增强。全省民生支出累计超过3.3万亿元,城镇新增就业累计超过670万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2.5万元、比2010年翻一番以上。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实现制度和人群全覆盖,累计实施城镇老旧小区改造118万户,居全国首位。郑州大学、河南大学入选国家“双一流”高校建设规划,职业教育规模全国领先。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加快建设,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更加健全。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等标志性项目建成投用,黄河、长城、大运河、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启动建设。依法治省全面推进,社会治理体系更加健全,社会大局保持稳定。

  以更高质量发展开“十四五”新局

  “十四五”时期,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内处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进入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迈进的关键时期。我省发展面临日趋复杂的国际环境和深刻转型的国内环境,必须做好应对一系列新的风险挑战的准备。同时,我省经济内在向上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内生动力、市场潜力和要素支撑能力依然强劲,加之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等重大国家战略为我省发展提供了新的重大机遇、拓展了新的发展空间。只要我们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就一定能够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一是产业支撑强健有力,产业基础能力持续加强,产业链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省内将培育形成10个左右万亿级产业和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优势产业集群。二是城乡发展更趋协调,乡村振兴取得重大突破,城镇化水平和质量显著提高,预计城镇化率将突破60%,郑州、洛阳两大都市圈辐射带动能力明显提高,中原城市群对全国的增长极作用更为凸显。三是绿色发展水平更高,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发展,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基本形成。四是营商环境全国一流,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深入推进,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自主有序流动的要素环境、便捷高效的政务环境、开放便利的投资环境基本形成。五是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就业更加充分更高质量,中等收入群体规模明显扩大,公共服务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制度体系基本形成。

  (作者胡红杰单位:省宏观经济研究院)

编辑:贺心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