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高素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路径创新研究

来源:大河网
时间:2020-11-30 16:44

  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产业振兴,关键在人,人才振兴,重在教育。要以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为抓手,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河南高素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路径创新的实践探索

  (一)主要做法和成效

  1.新型职业农民队伍不断壮大

  截至2019年,全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总数8.6万多家,其中:农民专业合作社6.5万个,种粮大户和家庭农场1.5万多户,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6202家。河南省农业经营主体中,农业大户27.09万户,实际耕地面积39.62万平方米,占河南省实际耕地总面积的5.36%;农业经营单位12.42万户,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两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已成为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主力军和引领者。截至2018年底,河南省累计培育各类新型职业农民77.88万人,新型职业农民队伍不断壮大,预计到2020年,全省新型职业农民规模达到100万人以上。

  2.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效益明显提升

  河南省有119.4万户社员,有9.2万户专业大户,2.9万个家庭农场。规模经营的耕地面积达到1295.6万亩,占耕地面积总数的12.6%。到2020年,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种粮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将超过28万个,对新农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在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提升农产品的品质,增强三次产业间的融合渗透,促进农业生产成本的降低起到重要的作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效益明显提升。

  3.产业扶贫和农民返乡创业日趋活跃

  据统计,截至2019年底,河南省贫困地区发展农业特色产业71个,优势特色基地2721个,省级农业品牌164个。贫困地区培育了省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300家,农业产业化集群93个,贫困农民合作社1.02万个,产业发展指导员2.8万人,益农信息合作社4万个,线上线下销售农产品30.3亿元,优势特色农业带动了193万贫困人口。典型的产业扶贫模式有洛宁县农业品牌扶贫模式、叶县集体经济联村共建扶贫模式、清丰县党建引领产业发展扶贫模式、睢县田间学校科技兴农扶贫模式等。

  4.现代农业和特色农业发展亮点纷呈

  河南各地市特色农业主要有:许昌鄢陵—花卉、三门峡--苹果、南阳方城--裕丹参、邓州--朝天椒、新乡封丘县--金银花、新乡原阳--大米、信阳--毛尖、洛阳--牡丹、洛阳洛宁--烟叶、新郑--大枣、焦作--怀山药、杞县--大蒜等,一大批现代农业和特色农业亮点纷呈。2019年8月19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优势特色农业的意见》提出,到2020年,优势特色农业得到快速发展,建成一批规模化优势特色农林产品生产基地,十大优势特色农业产值达到4900亿元;到2025年,优势特色农业发展取得重大进展,十大优势特色农业产值达到6500亿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基本实现了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的转变。

  5.带动效果和引领作用愈发明显

  我省是农业大省,农业人口众多,从农业大省到农业强省,离不开一支“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在国家的培育和各项相关政策的扶持下,各类新型职业农民逐渐发展成农业生产的能手、规模经营的表率、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龙头。很多人在领办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以及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延伸农业产业链等方面,都做出了表率。他们不仅自身的素质、能力和经营业绩得到了明显提高,而且在带动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农业科技进步、农业规模化经营、新品种引进、农业产业扶贫等各项工作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带动效果和引领作用愈发明显。

  (二)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1.主要问题

  (1)培育对象问题

  ①培育对象整体素质不高

  我省农业从业者以妇女和老人为主,结构严重失衡,农民综合素质低,高素质劳动力、青壮年劳动力短缺,农业后继乏人等等,致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受众学历普遍较低。据统计,我省全省农业劳动力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占90%以上,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不足10%,接受过系统培训的仅占5%。农民文化素质是职业农民全面形成的基础,文化素质的高低对于他们能否向职业农民转变的影响极大。

  ②培育对象思想观念落后

  新型职业农民作为农村经营的市场主体,本应对市场行情有着敏锐性,根据市场行情进行生产与经营决策。但是,受传统观念影响,我省部分农民思想观念较为落后,受传统思想影响,仍然是小农经营,即使外出打工,也不会把土地流转。调查显示,大部分农民在进行生产经营时,仍然以过去经验为主,缺乏尝试新事物的勇气。“安全第一”的生存理念致使农民在面对新事物时会本能采取回避的态度,加之国家近年来推行的一系列惠农政策,农民群体中“等靠要”的思想严重。

  (2)培育体系不健全

  ①农业职业教育资源短缺。由于农民分散居住,构成复杂,对职业教育需求呈现多样化的特点,因此职业农民教育的内容、地点和形式应尽可能满足农民的需求。但是我国农业类大学、培训机构大多集中在县级以上,县域乡镇农民职业教育资源十分短缺,甚至初中、高中的农村学校都在急剧减少。

  ②培育内容空洞,培育模式单一。很多培训机构为图简单省事,经常把一个地方的培训内容直接用到另外一个地方,培训前不进行调研,不了解农民真实需求,不分析当地特色,造成农民参与培训积极性不高。

  ③职业教育培训体系缺乏有效的评价机制。目前我省乃至国家的体制都在改革阶段,部分环节仍然只重视业绩,而不顾实际工作开展过程。在我省,农民培育,以政府为主导,基层部门具体落实,部分培育机构只追求在一定时间内培育一定数量的职业农民,教育培训成果缺少验收过程,只注重数字的统计而忽略了培训工作的实际成效。

  (3)培育支撑体系不健全

  ①培育经费短缺。河南省农业厅印发了《河南省2017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其中提到,我省将培育71072名新型职业农民,中央财政培育补助资金和省财政配套资金共投入1.23358亿元,与沿海省份相比,我省职业农民培育经费投入不足,这也是我省农村人力资本水平偏低的一个重要因素。

  ②制度有效性不足。我省农民培育工作缺乏统一规划和领导的专门部门,农业部门、教育部门、科技部门等都开展了农民培育,但是部门之间缺乏配合,没有长期的规划和统一部署,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资源浪费。

  ③教学方式单一。目前主要以讲授、参观、看视频为主,学员论坛、示范教学、技术指导较少或流于形式,教学互动、学员交流不够,缺乏直观性,教学效果差。河南省政府明文规定:在对新型职业农民进行培育过程中课堂讲授和实践教学的课时比重不能低于1:2。据有关数据显示,我省课堂讲授课时比重在所有培育方式中占到了63%,实践教学的课时比重只占到了26%,远远达不到政府部门的要求,这样我们培育出来的新型职业农民就只会“纸上谈兵”,实操能力就会非常弱。

  (4)师资紧缺问题

  专职教师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过程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需要大批理论知识扎实、农业生产技术过硬、农业生产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但是我省针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专职教师队伍很缺乏。因为专职教师少,兼职教师就要承担大部分社区的教育教学工作,但是对兼职教师的聘用过程又存在随机性和随意性的特点,导致了兼职教师团队的不稳定。一般兼职教师在培育机构流动性比较大,有时甚至只有一次授课,因此农民培育机构无法建立起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从而影响对职业农民的培育。

  2.原因分析

  ①参加职业培训的成本高。学习任何新鲜知识和技能都需要一定成本,包括经济成本和时间成本。农村留守老人和妇女本来就收入低,在自身经济条件不足和参加培训影响农事活动的前提下,大部分农村不会主动参加培训的。

  ②培训机构距离农民远。这也是农民不积极参加培训的一个原因,2019年我省城镇化率53.2%,有很大一部分农民距离县城甚至距离乡镇都挺远,加之一些农校和培训机构位于市区或县城,距离农民很远。因此有一部分农民即使想参加培训,提高自身技能,但是看到距离较远的培训机构也只能“望而却步”。即使距离农民最近的乡镇培训中心,也由于规模较小,课程设置简单,甚至没有专业的授课老师,因此这类培训机构虽然近,但是担不起农民培训的大梁。

  ③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目前我省培训方式大多以集中培训、理论授课、参观学习为主,缺少亲身实践学习环节,培训效果不明显。授课老师难以根据农民特点和生产特点来规划教学内容,很难学以致用,不能用所学内容解决实际生产问题。

  培养高素质新型职业农民是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要举措,对于推进农业现代化、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意义重大。因此要破解乡土人才瓶颈制约,将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作为我省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着力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培育高素质新型职业农民:

  1.完善职称认定,走全面培育之路

  在认定管理方面,符合条件的,认定为新型职业农民,颁发农业部统一式样的新型职业农民证书。在跟踪管理和考核评价中,不合格者将予以清退。要根据新型职业农民认定程序,完善新型职业农民认证制度,按照初级、中级和高级新型职业农民证书的资格要求,建立县级新型职业农民数据库。同时强化新型职业农民弱项的培育,除了设置配套的农业知识与技能培训之外,还要注重诸如基础文化知识、专业知识、经营收入能力、自身行为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等方面的培训。

  2.创新培育模式,走“互联网+”培育道路

  建立在线教育培训、移动互联服务、在线技术信息咨询、在线认定管理考核和全程跟踪服务等智慧农民云平台,提高教学效果,建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空中课堂、固定课堂、流动课堂和田间课堂,走智慧化、信息化的培育方式,使农民可以足不出户,享受到更优质的教育资源。

  3.整合培训资源,创建培训体系

  把培训资源和产业紧密结合,农民种什么,老师教什么,精准对接农民需求。形成以县农广校为主体,以中高等农业院校、农业科学研究所、农业推广服务机构为补充,以农业园区、农业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为基地的培训体系,进专业村、开专业班、培养专业农民,满足新型职业农民多层次、保基本、广覆盖、制度化的培训需求。形成“政府统筹、农业牵头、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新型农民培训体系。

  4.注重实效,丰富培训内容

  农民教育培训应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多数国家的实践内容多于理论课程,而实践操作能力和创造创新能力实则是农民教育培训的核心内容。农民培训的时间、课程地点等应根据各地具体情况灵活安排,用“互动+实践”的教学模式,利用农民田间学校等载体进行培训。在保证质和量的基础上,结合当地农民实际的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课程,并逐步从单一的技术培训向文化素质、管理经营能力培训转变。

  5.精准施策,走分级分类培育道路

  根据农民类别不同,设置不同的培训内容,采用不同的培训方式。将农民分为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和专业服务型三类。生产经营型主要是农业生产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主和农民合作社骨干,对于这类农民主要围绕新型职业农民的能力素质要求和产业发展需要,重点培育生产经营方面知识;专业技能型主要是长期稳定在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从事技能性生产活动的农民,这类农民主要围绕职业技能鉴定方面,重点培育农民的种植技能等技术类;专业服务型主要是长期从事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人员,对于这类农民可以引导发展他们开展农村电子商务,重点培育电子商务等“互联网+”等方面的技能。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人才振兴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途径之一。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与乡村振兴结合起来,才能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强有力的主体力量和不竭的人力资源,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

  注:本文系河南省社会科学规划决策咨询项目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20JC47

  作者:曹明   作者单位:河南省社会科学院 研究员


编辑:张馨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