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形成脉络、深刻内涵与构建策略

来源:大河网
时间:2020-12-18 15:22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重要思想、重要论断、重大举措,其基本思路可以用“三个新”来统领:一是新发展阶段,即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发展阶段。二是新发展理念,即深入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三是新发展格局,即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在新发展阶段,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构建新发展格局,是党中央深刻把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变局基础上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将成为未来一段时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坐标。早在2020年5月23日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指出,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兴起,面向未来,我们要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应该是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提出的最初动因。如何理解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厘清其发展脉络、推动其健康发展,对于中国遵循自身发展规律、总结中国实践、构建中国理论、讲好中国故事,具有理论和实际意义。

  一、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战略思想的形成脉络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在经历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早期工业化阶段、改革开放时期外向型经济发展格局形成以及调整的历史阶段之后,党中央应对国内外形势深刻变化的主动作为。这一发展格局的形成有一个清晰的发展过程。

  (一)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形成的历史背景

  一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形成的国内循环格局。这一时期起于1949年新中国成立,止于1978年改革开放前。当时我国还是落后的农业国,且受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严密经济封锁,为迅速实现工业化,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只能采用计划经济的模式,用政府的“有形之手”强力推进重工业的发展。经过30年的工业化,我们逐步在国内布局了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形成了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国内循环格局。在这一发展格局下,我们基本上实现了主要工业产品的自给自足,打破了西方的经济封锁,但计划经济模式也导致各个地方“小而全”的经济循环模式,难以形成全国统一市场,国内经济循环在低水平状态下运行。

  二是改革开放时期外向型经济发展格局形成阶段。这一时期起于1978年,止于2007年。改革开放的一个重大举措便是开始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无形之手”在国内循环体系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这为进一步融入国际贸易体系打下了坚实的制度基础。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我国沿海地区对外开放发展战略的实施,中国经济逐步融入国际经济体系。1992年,我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特别是2001年我国加入WTO,中国经济快速转型为外向型经济格局。一方面大量外资涌入中国,把中国作为工业产品加工制造基地,另一方面大量工业成品和半成品转销世界各地,这种“大进大出”的经济发展模式使中国进出口贸易量迅猛增加,中国经济对国际市场的依存度不断提高。到2006年,我国进出口贸易国际依存度达到了64.1%,成为全球最大的出口国和最大的外商直接投资国,形成了市场和资源“两头在外”的国际大循环格局。

  三是外向型经济发展格局调整阶段。这一时期起于2007年,止于2020年。中国外向型经济发展,一度实现了经济高速增长,促进了经济繁荣,增强了综合国力,但也造成了对国际市场的高度依赖。早在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期间,因外部市场的波动,导致众多外向型经济的亚洲国家如新马泰日韩等国大量工厂倒闭,大批工人失业,进而出现社会动荡。尽管我国采取了积极应对措施,没有受大的影响,但我们已看到,国家经济如果对外依存度过高是非常危险的,党中央及时提出要“立足扩大国内市场需求,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思路。2007年由美国次贷危机而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又一次导致国际市场波动,对我国的出口贸易造成巨大冲击,再加上中国老龄化社会的迫近,劳动力结构发生变化,原有经济发展格局急需调整。党中央运筹帷幄、应时而动,加快调整以国际大循环为主的外向型经济格局,推动制定立足国内、扩大国内需求的内循环经济格局。到2019年,我国外贸依存度下降到31.9%,但依然高于美国、日本、欧盟等发达国家。在当前复杂国内国外环境下,就迫切需要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格局,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就此提出。

  (二)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战略思想的提出及确立

  2020年5月14日,中央政治局常委会提出“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充分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此次会议之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公开见诸报端,并逐渐进入研究者的视野。但此次会议还未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思想,即国内需求还未作为未来国家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2020年5月23日,“两会”期间,习近平指出:“把满足国内需求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正式提出。

  2020年7月21日,中央召开企业家座谈会,习近平从阐释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主要考虑出发,进一步阐释了“大循环”与“双循环”的深刻内涵及其逻辑关系。

  2020年7月30日,中央政治局会议两次提出要“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至此,“双循环”发展格局思想基本形成。

  (三)双循环新发展格局重大意义的逐步强化过程

  我们对双循环新发展格局重大意义的认识有一个逐步强化过程。习近平在2018年的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上就指出,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一变局让世界充满了不确定性。2019年末开始肆虐的新冠肺炎疫情,加强了这种不确定性,国际国内环境更加复杂多变。中美贸易摩擦、以WTO为代表的多边经贸合作趋向停滞、经济全球化遭遇逆向发展等,让中国面临更严峻挑战。2019年10月召开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习近平进一步提出,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如何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这“两个大局”下实现中国经济社会的健康稳定发展,需要新的发展格局来做支撑。

  基于对“两个大局”的深刻把握,2020年5月14日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了要建构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随着保护主义上升、世界经济低迷、全球市场萎缩等外部环境的变化,7月21日,习近平在主持企业家座谈会上强调,要“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逐步”二字显示了中央对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决心和信心。

  7月30日,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习近平再次强调要“加快构建国内大循环为主、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从“逐步”到“加快”反映了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紧迫性。

  2020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上,习近平对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做了重点阐释:“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与时俱进提升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战略抉择,也是塑造我国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战略抉择。”这是对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性和意义做了定性,对新发展格局做了深入细致的论述和内涵界定,指出新发展格局是新时代我国重大发展战略思想,而非权宜之计。可见,新发展格局战略思想是一个逐渐明晰的过程,其重大意义也是一个逐渐强化的过程。

  二、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深刻内涵

  (一)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把握发展主动权

  从国际比较看,大国经济的特征都是内需为主导、内部可循环。总体上看,我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和第一大工业制造国,国内经济循环同国际经济循环的关系客观上早有调整的要求。这是我们提出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首要考虑。具体来说,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党中央根据现阶段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发生重大变化而做的系统性、全局性的战略决策,是我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层次变革。自2015年习近平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来,深化生产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一直在推动中,这就要求扩大国内市场、扩大制造业以增加并延展投资的新链条。同时,自2010年以来,来自国外的需求在不断减少,据国家统计局资料,我国商品和服务出口占国家GDP由2006年的峰值60%多降至2018年的不到20%。在这种内需加强和外需减弱的双重驱动下,党中央积极应对,主动作为,调整战略思路,以国内循环为主体,推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继续促进经济健康发展。可以说,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思考和科学谋划,是谋求发展主动权的先手棋,不是被动应对,是长期战略。

  (二)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

  从经济学角度看,经济活动是一个动态的循环过程。如果经济活动有国家或者经济体的边界的话,经济循环也有国内循环和国际循环之别。在当今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下,我国经济已经深度融入全球经济体系,和世界其他经济体的产业关联度和相互依赖度都比较高。内外需市场本身并不是割裂的,而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以参与国际循环来促进和带动国内经济发展,是一个国家谋求经济持续发展的外在驱动。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积极参与世界经济产业链价值链分工,以低要素成本、出口导向型工业化发展路径,曾经带动了我国长时期的经济增长,但这种增长模式是不可持续的。随着国内经济结构的新变化,我国经济已经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发展模式也需要从出口导向型转向内需增长型。但这并不是抛弃国际市场,而是以国内市场为基础,依托国内市场,发挥我国超大市场优势,吸引和促进国际市场商品和资源要素的流动和循环,形成更加紧密的、范围更大的以国内市场为主体的经济互动体系。如此,既为国际市场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市场机会,也使国内市场更充满活力,促进国内市场循环畅通健康发展。

  (三)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

  党中央作出构建双循环发展格局的战略安排,提出要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这是针对全国而言的,并不是要求各地都搞省内、市内、县内的自我小循环,而是要形成全国统一市场。首先,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就是要把国内需求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商品和要素首先在国内市场流动,形成良性循环,拉动国内经济的发展,为我国外向型企业提供出口转内销的出路,消化本来为外需生产的商品。其次,我国有庞大的人口规模,这为国内市场提供充足的劳动力资源,同时,近年我国高等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为国内市场提供了规模宏大的高素质的职业人才,这一定程度满足了国内市场的人才需求,为国内循环奠定了人才基础。中国的超大规模人口,也为潜在消费需求规模扩大奠定了基础。据有关数据统计,我国目前拥有超过4亿具有强大消费力和购买力的中等收入群体。并且,网络平台、网络电商等新的经济形态的蓬勃发展,使我国的投资结构也在不断发生优化,新领域投资空间不断增长。再次,我们要意识到,强调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并非不要开放,也并不是不注重国际循环,更不是“逆全球化”,而是既要以我为主,又要积极参与国际经济活动,在国内统一市场良性循环下,用国内强大的市场吸引世界其他经济体前来投资,同时带动我国高附加值的产品进入国际市场,使我国产业链价值链在国际竞争中不断得到优化升级,真正做到国际国内双循环相互促进。

  三、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对策建议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我国面对发达国家市场萎缩、新兴市场体量不足、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等一系列国外复杂环境的时代选择,也是实现我国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是党中央应对国内国际环境发生激烈变化的新的战略布局。顺利实施双循环战略、构建新发展格局需要以下几个方面的政策建议。

  (一)加快推动科技强国战略实施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当前,加快形成双循环发展格局,要在科技创新中寻找新的优势。要加快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最大限度解放和激发科技生产力;要增强责任感和危机感,丢掉幻想,正视现实,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加快攻克重要领域“卡脖子”技术;要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为科技创新创造良好制度环境;要加快经济方式转变,激发企业生产活力和创造力;要注重人才培养体制机制创新,既要培养得出、吸引得住优秀人才,还要能留得住、用得好优秀人才,加快建设具备国际竞争力的青年人才后备军。

  (二)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

  这是畅通国民经济循环、增强国内大循环主体地位的重要基础。经济活动是一个动态的周而复始的循环过程,要推进深层次改革和强化政策引导,着力打通制约经济循环的关键堵点。要以满足国内需求为基本立足点,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着力提升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既要提升供给的有效性,又要着力开发新的有效需求,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

  (三)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

  这是稳固国内大循环主体地位、增强在国际大循环中带动能力的迫切需要。制造业是我国经济命脉,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我国完备的制造业体系发挥了至关重要的支撑作用。在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的同时,要更加注重打造新兴产业链,抓住当前绿色工业革命的契机,加快发展以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移动互联网、新智能制造业等为代表的高端产业,形成具有更强竞争力、更高附加值、更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

  (四)不断提高人民生活品质

  这是畅通国内大循环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关键联结点。适应人民群众需求变化,努力办好各项民生事业,让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好,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要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工资收入,同时探索通过土地、资本、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的使用权和收益权,多渠道增加人民群众的财产性收入。要不断提高全民社会保障水平,逐步解决民众的后顾之忧,充分释放民众的消费需求,为扩大内需、畅通国内大循环提供广阔的消费群体。

  (五)牢牢守住安全发展这条底线

  这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前提和屏障,也是畅通国内大循环的题中应有之义。要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国家利益至上,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加强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建设。要增强我国产业体系的抗冲击能力,把事关国计民生的重大产业、基础设施、核心技术、重要战略资源等牢牢把控在自己手中。要强化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发扬斗争精神,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在安全基础上推进高质量发展,在高质量发展中实现更高层次的国家安全。(河南省委党校 杨伟民)

编辑:贺心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