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征程起步须做好返贫风险控制

来源:学习时报
时间:2021-01-13 08:55

  经过8年持续奋斗,我们如期完成了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开启了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反贫困具有长期性和持久性特征,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要清醒地看到,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还存在一系列挑战。正因为如此,党中央把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作为“十四五”优先发展农业农村的一个重要内容。“十四五”时期,应积极总结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教育扶贫、科技扶贫、消费扶贫等方面的做法和经验,继续发挥脱贫攻坚体制机制作用,接续推进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多措并举巩固脱贫成果,并对有可能存在返贫风险人群实施针对性措施,全方位做好返贫风险控制。

  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具有基本目标的统一性和战略举措的互补性。在脱贫攻坚的基础上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不仅是我国高质量稳定脱贫的重要路径,更是贫困地区全面实现乡村振兴目标的重要制度保障。在接续推进全面扶贫工作中,需要保持扶贫脱贫政策的稳定性、连续性,尤其是要把接续扶贫与乡村振兴衔接起来形成新的支撑点。一是严格执行中央关于从脱贫之日起设立5年的政策过渡期。脱贫不脱政策,适时组织对脱贫人口开展“回头看”,对返贫人口和新发生贫困人口,在就业、保障等方面量身定做帮扶政策,做好前后政策的宣传和衔接。二是建立动态监管方式。及时调整和改进相关监督考核的项目和指标,将返贫发生率作为进一步监督考核的指标,加强对贫困人口的动态监测,借助大数据打通行政间壁垒,通过动态监管的方式,精准到户、到人,公平优先,做好社会兜底的保障性工作。三是积极探索接续脱贫与乡村振兴的衔接机制。针对已脱贫人口,则落实脱贫不脱政策、不脱责任、不脱帮扶、不脱监管“四不脱”要求。实行台账管理,采取到村到户到人的精准帮扶措施,防止脱贫人口返贫和新的贫困人口产生。

  注重自我造血与强化就业加强帮扶力度。充分认识贫困群众“先天”贫困和“人为”贫困的差异性,将“等靠要”的贫困思维彻底转化为对脱贫之“志”和“智”的培育。一是针对有能力脱贫的扶贫对象,更注重效率激励原则。将资源的输入方式与扶贫对象自身的脱贫能力结合起来,逐步引入竞争性的资源输入机制,同时根据扶贫对象自身的竞争能力进行有针对性的帮扶,及时增强其“造血”能力,使其逐渐具有能实现脱贫之后的自我防止返贫能力。二是对资金扶贫而言,既要输血兜底,更要自我造血。造血意味着既要扶“智”,更要扶“志”。对贫困对象而言,既要兜底帮扶,更要提升防贫的免疫力,通过能人带头、大户示范的方式加大宣传引导,弘扬正能量和榜样带动。三是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完善就业帮扶政策。加强贫困劳动力一次性求职补贴、转移就业交通补贴、免费职业介绍补贴政策落实力度,通过政策引导促进劳动力转移就业劳动合同签订,提高就业稳定性;加快社区工厂、就业扶贫基地认定,不断增强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能力,推进高质量就业。

  遵循市场规律推进扶贫产业发展。发展产业是化解贫困农民经济风险的根本之策,也是保障脱贫稳定可持续的根本路径。在脱贫攻坚实践中,存在一些为追求脱贫的时效而忽视产业发展规律的现象,导致发展的产业可持续性不足,群众也并未通过产业构建起与市场的动态适应机制。产业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扶贫产业发展壮大离不开产业适应市场的能力、农民的合作与利益联结状况,这就需要兼顾政策基金帮扶与参与市场竞争。一是建立产业持续投入机制。要立足能够保证农民通过持续的劳动、资金等的投入实现产业的可持续性上,保证产业发展的连续投入政策资金支持。二是构建产业发展的双向弹性机制。由于产业扶贫既需要遵循市场发展规律,又要服务于脱贫目标,这就要明确好产业发展的双向弹性的适应机制。一方面,要能够保证农民通过持续的劳动、资金等的投入实现产业的可持续性;另一方面,又要能够通过可见的、动态的利益分享保障联结的可再生性,完成扶贫产业承担的任务使命。三是建立利益联结机制。扶贫产业发展的成败最终是由市场来检验的,可以围绕利益分配,建立产业适应市场发展的规律,通过形成共同利益的联结机制,让资本、人员等要素向优势产业汇聚,增强产业发展能力。

  加强资源整合以提升整体抗击返贫的能力。农民个体在市场中是处于弱势的,很难靠自己单一的力量参与市场竞争,脱贫群众抵御风险能力较弱,作为个体的脱贫家庭更容易返贫,防止二次返贫致贫就必须提高脱贫群众的组织化程度,发挥基层党组织引领的作用。一是抱团强化组织引领。基层党组织要承担起动员组织群众参与生产致富的能力,通过发挥党组织的组织优势整合资源,搭建适合群众脱贫致富的平台渠道。二是组团参与市场竞争。通过培育致富带头人,采用专业经济合作社的方式,完善“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利益纽带,引导农民结成互助合作体的意愿和能力,组团共同打造产品品牌,参与市场化竞争。三是拼团抵御市场风险。通过村集体或者合作社的身份来分担市场风险,优化配置承接的各类资源,减少市场波动对脱贫群众的影响,增加个体对风险的承受力和增加对资源配置的能力。同时,因病致贫等脱贫后返贫现象也较为普遍,如何防止二次贫困则需要实施健康扶贫工程,保障贫困人口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总之,要实现脱贫和可持续发展相统一,使脱贫质量经得起历史检验。(李鸿渊)

编辑:贺心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