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给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机制带来的思考

来源:大河网
时间:2021-01-20 10:06

  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遭遇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也是近百年来人类所遭遇的影响范围最广的全球性疫情。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即启用突发公共卫生应急处理机制,统揽全局、果断决策,采取最全面、最严格、最彻底、最科学的防控举措,仅用短短3个月左右时间就阻断疫情在全国的传播,取得了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的胜利,并最早让中国这片大地成为世界上最安全、最温暖的家园。这些成就的取得,表明了我国突发公共卫生应急处理机制总体上是健全的、完善的。但是,在抗击新冠肺炎的这场战役刚刚打响时,武汉政府在预警、研判等方面的表现,也表明我国突发公共卫生应急处理机制还有提升的空间。

  根据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是指为应对和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而建立的应急体系和工作机制,是涉及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一个系统工程,主要包括法律法规体系、组织指挥体系、信息监测预警报告体系、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医疗救治体系和物资保障体系六个相互关联的子系统。

  新冠肺炎既是一次危机,也是一次大考,带给我们对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机制如下几点深刻思考:

  一、完善野生动物保护与监管,取缔易携带病菌的野味市场交易,做好预防与监测工作。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与2003年的非典疫情都是开始于野生动物市场,因此,必须从源头上加大对野生动物的保护与监管,打击非法盗猎。在我国,由于野生动物保护的责任单位是各地林业草原、渔业主管部门,对野味市场监管有卫生防疫、工商行政、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这就造成多头管理而又无人监管的局面。我国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机制中的预防控制体系的预防工作是平时的工作预防,而不是传染性疾病大流行时再去对疾病本身的预防,这就要求我们各个监管部门必须紧绷平时预防工作这根弦,时刻不放松警惕。

  二、重视一线医疗机构与医护人员等在疫情监测和报告的积极作用。一线医护人员在诊断、治疗患者的过程中发现病人的异常情况,并做出基本准确的诊断,他们提出的疫情报告具有专业性、科学性和可信性,有关部门应该给与足够的重视。相较于一线医疗机构与医护人员而言,卫生行政部门在收到疫情报告后,需要时间进行收集信息资料,同时组织专家开展研判也需要一个过程,等到最终确定疫情时,可能疫情已经开始大面积流行,不能有效实现早发现、早报告、早调查、早确认、早治疗。因此,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面前,应该树立“宁可虚惊一场,不可放过一个(疑似)病情”的原则,在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应该修改法律条文中只向上一级报告制度,变更为一线医疗机构与医护人员可以在紧急状况时可以越级报告,这样可以避免如果自己的上级部门不重视时,可以向更高、甚至最高机构报告,最大限度地确保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的有效性。此次新冠肺炎的大流行,就是因为一线医护人员与医疗机构的报告没有受到重视而又不能越级上报导致。

  三、政府要勇于担当,及时拉响重大疫情预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第43条规定:“可以预警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或者公共卫生事件即将发生或者发生的可能性增大时,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发布相应级别的预警”。从中可以得出,公共卫生突发事件预警的法定条件是“即将发生”或者“发生的可能性增大时”。而新冠肺炎疫情在武汉发生后,当时的情况已经具备至少一个法定条件。然而湖北省、武汉市两级政府却不仅没有勇于担当,还召开“两会”、百步亭社区举办万人宴,错失发布预警良机。而距离武汉市170公里的潜江市政府却敢于担当,当机采取预警机制,果断封城、实行了严格的禁足令,切断一切感染源,到全国解除疫情,人口110万的潜江市确诊病例只有198例,在湖北省确诊病例排名中倒数第二。如果湖北省、武汉市的领导当初敢作敢为,勇于担当、及时拉响疫情预警,及早实施封闭式管理,结局就大不一样。

  四、改革医疗卫生物资应急储备制度,保障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物资供给。新冠肺炎疫情爆发的短短几天时间,湖北、广东、重庆等多个省、市的多家医院从防护服、隔离衣、防冲击眼罩、防护面罩、N95口罩、外科口罩,医用口罩、医用帽子等医疗防护用品,到专业的检测试剂、急救仪器就纷纷告急,出现严重短缺,一线抗疫医护人员暴露在被感染的危险处境。在我国,医疗物资储备制度自2003年发生SARS疫情后已逐步建立了起来。2003年国务院印发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中提出,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根据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要求,保证应急设施、设备、救治药品和医疗器械等物资储备。2004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责储备防治传染病的药品、医疗器械和其他物资,以备调用。2016年,原国家卫生计生委印发的《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治“十三五”规划(2016-2020年)》也提出要完善物资储备机制。根据法令,我国传染病疫情的医疗物资储备分为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等不同级别的储备,还有各医院的储备。然而,部分地、市、县由于财政资金紧张,用于购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医疗储备的资金有限,很多地方的医疗应急储备大概只能应对爆发的小规模疫情,对于应对I级相应疫情所需医疗物资储备是远远不足。对于许多医院来说,也面临同样的问题。这就要求国家对部分贫困地区医疗储备资金进行补贴,按照I级疫情购买、储备医疗物资,同时,加大对医疗储备物资的检查力度和频次,以防部分单位在医疗储备物资方面弄虚作假。除了建立医疗物资储备外,还需要建立储备物资流通机制,确保储备的医疗物资能够在有效期内。储备物资部门可以在医疗储备物资临近失效期前卖到医院与市场上,然后再及时购买新生产的产品,保证库存数量。这样做一方面可以为了保证储备的医疗物资能够在有效期内,确保无论发生多大的疫情,这些储备的医疗物资能够迅速派上用场。另一方面,也可以杜绝储备医疗物资因超过有效期而造成的浪费。

  五、各级政府应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建设专业收治空气传播的疾病医院。新冠肺炎的传播途径主要有直接传播、气溶胶传播和接触传播三种,尤其是直接传播与气溶胶传播都是通过空气传播,这两种传播相较于血液传播、性传播等传播途径具有更强的传染性,针对这两种传播除了隔离之外没有其他有效阻断措施。因此,建议针对这两种途径传播的病毒,应建立具有专业性、隔离性、且与其他传染病医院相异的特殊传染病医院。病人一旦感染类似的传染病,立即禁止到综合性医院与一般性传染病医院就诊,以免传染给其他病人与医护人员,引导到这种特殊的传染病医院接受隔离治疗。武汉早期新冠肺炎患者就是因为到武汉市中心医院与武汉协和医院等综合性医院就诊,并迅速传染到其他就诊病人与医院医护人员,最终导致大面积的人群被感染。因此,政府部门根据各地人口数量及I级疫情可能感染人数计算出所需床位、病房,投入适当的资金,建设相应的这种特殊性传染病医院。(信阳师范学院 杨柳)

编辑:贺心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