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脉应急管理 2021

来源:学习时报
时间:2021-01-25 09:08

  刚刚过去的2020年是极不寻常的“应急”之年。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洪涝灾害多地发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在抗疫、抗洪斗争中得到突出体现。展望2021年,国际公共安全形势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增强,全球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局面错综复杂,我国防灾减灾与安全生产等领域任务依然艰巨。我们应正确认识新形势新任务,准确把握政策推动的着力点、破解难题的切入点,乘势而上做好各项应急管理工作。

  用好百年应急领导历程的回顾学习期。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推进人民安全事业发展。民主革命时期,党领导了轰轰烈烈的争取安全生产与劳动保护条件的工人运动,在各革命根据地领导了卓有成效的抗灾抗疫斗争。新中国成立以来,党领导人民在重大传染病防治、重大减灾工程建设以及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等方面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成功应对了一次次重大风险挑战与重大突发事件。党在领导抗击重大灾害的斗争中,带动形成了唐山抗震精神、九八抗洪精神、汶川抗震精神等抢险救灾精神;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带动形成了伟大抗疫精神。总而言之,党领导应急事业的百年实践经验与斗争精神是中国应急事业的宝贵财富和独特优势所在,2021年将成为党的百年应急领导历程的重要回顾学习期。

  应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为契机,认真总结运用党领导应急事业的历史经验,积极推进中国特色应急文化建设。一是认真总结党领导应急事业的极不平凡的百年历程,尤其是总结好党的十八大以来新的实践经验,总结把握中国特色应急管理规律,并进而将其转化到应急管理制度、融入到应急能力建设中去。二是进一步提炼中国特色应急精神,并在全社会广泛宣传、在应急管理系统深入学习。通过上述工作进一步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为应急事业发展提供强大思想理论武器和精神动力。

  管控好重大安全风险事件的易发多发期。坚持底线思维,提高安全风险预见预判能力,着力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一是进一步落实各级党委政府、基层组织、企事业单位的安全责任,扎实推进自然灾害防治九项工程,切实落实好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二是做好各类安全风险监测工作,发挥好专业监测与社会监测两方面作用,努力做到对重大安全风险早警觉、早发现、早研判、早行动。三是继续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并做好各项应急准备工作,以科学决策和创新思路处置好各类可能发生的重大突发事件,尤其注重防范可能引发危害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衍生事件。通过这些工作切实管控好重大安全风险,为安全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用好公共安全应急管理体系的改革窗口期。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我国在完善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城市治理体系、城乡基层治理体系及健全应急物资保障体系等方面作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取得了一系列突出成效。2021年,我国仍处于公共安全应急管理体系改革的重要窗口期。应利用好这一窗口期,深入领会和落实党中央对完善公共安全和应急管理体系所作的战略部署,扎实谋划和推进各项深化改革工作。一是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国家总体应急预案》等法律规章修订为契机,全面推进应急管理法治建设。二是着力破解应急管理体系中的难点问题,重点理顺跨部门安全风险研判机制与应急决策指挥协同机制,完善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城市安全治理体系和基层应急治理体系。通过这些工作切实提升我国应急管理体系的现代化水平。

  把握好应急事业新征程的开局起步期。“十四五”开局之年,人民群众对公共安全期待更高,应急管理体系更趋完善,应急资源保障更加充分,智能化科技与应急产业支撑更加给力。应急事业在新的经济社会基础上,步入了新征程的开局起步期。一是着力提升应急管理与安全监管队伍专业化水平,切实提升国家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各级各类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和社会应急志愿者队伍的业务技能。二是充分利用疫情防控所激发的公众对公共安全事务的关注与热情,加强应急科普宣教工作,在提升公众防灾减灾意识和能力方面取得新成效。三是充分利用5G网络、数据中心、人工智能、物联网建设等带来的社会治理创新契机,自上而下着力推进应急管理信息化智能化建设,加大高新应急技术装备研发应用力度,加快推进应急管理手段现代化。四是以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为契机,大力发展安全应急产业,提升安全应急产业实力。通过上述各项工作使我国应急能力再上一个大台阶。

  用好国际安全应急合作的迫切需求期。过去一年,中国在国际抗疫合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作出了重大贡献,赢得了广泛赞誉。2021年,严峻的疫情形势将促使各国疫情防控合作意愿持续增强,国际社会对中国发挥维护世界公共安全作用的期待不会降低,我国保障“一带一路”安全发展与海外利益安全的任务也十分艰巨。我们应继续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普遍安全世界的思想为引领,积极回应国际社会的安全合作诉求,加大公共安全领域的国际合作力度。既应着力完善“一带一路”安全保障机制,建设更加安全的现代丝路;也应积极推进国际公共安全治理体系优化和能力提升,推动构建全球公共安全网。一是在国家层面继续做好对外公共安全合作的各项工作,支持联合国发挥安全合作引领作用,建立和完善多边安全应急合作机制,推进与各国之间的双边安全应急伙伴关系。二是完善支持地方政府参与国际应急合作的政策措施,更好发挥沿海沿边地区对涉外公共安全的支撑作用。三是发挥好公共外交在安全应急外交中的优势,切实加强对灾害救援与人道救助领域社会力量走出去的支持力度。通过上述工作,推动形成更有活力的国际应急合作新格局,为维护国际公共安全作出更大贡献。(李雪峰)

编辑:贺心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