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风险防控须加强韧性治理

来源:学习时报
时间:2021-02-23 08:13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指出:“建设海绵城市、韧性城市。提高城市治理水平,加强特大城市治理中的风险防控。”韧性治理作为一种新型治理理念,其目的是有效应对各种慢性压力和急性冲击,减少发展中的各种不确定性和脆弱性。社区风险治理作为韧性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增强社区韧性、链接内外资源、有效抵御风险,不断提升社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构建社区风险治理共同体,实现多元主体联动。韧性治理以多元主体联动为前提,实现各主体之间的沟通与协作。在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下,构建由社区党组织、社区居委会、社区企业、社区物业、社会组织、社区志愿者、社区居民等组成的社区风险治理共同体,形成多元主体联动、功能耦合、分工明确、反应迅速的沟通协作机制,打造一支常态化的社区风险治理队伍,以实现社区风险治理主体的多样性。社区风险治理队伍在“平时”参与社区治理,在“战时”承担社区风险治理职能,并能快速实现“平战转换”。社区风险治理共同体的重点是组建专业化的社区志愿者队伍,广泛动员社区居民参与,尤其是动员社区中的教师、律师、记者、医生、心理咨询师等有专业背景的居民,让他们平时或危机时刻通过社区微信群、抖音等平台,为社区居民提供个人防护、居家锻炼、心理辅导、法律咨询等专业知识和贴心服务。

  完善社区应急设施规划,筑牢社区风险治理堡垒。韧性治理强调对社区应急设施进行合理规划,以充分的冗余度来应对现代社区面临的不确定性。一是科学规划建设各类应急设施。通过规划建设应对火灾、爆炸、洪水、地震、医疗卫生等社区应急设施,提高社区应急设施的总体水平;二是社区基础设施规划建设要遵循平战结合原则,并在原有功能上转换以实现社区基础设施的多功能性。比如,社区内的公园、医院、学校和公共空间等,在平时承担社区的日常功能,而在紧急状态下能够承担人群疏散、伤员救治、隔离治疗等应急功能;三是营造健康、安全、便捷的社区环境。从最小的公共空间治理单元如社区花园、社区中心、社区超市等入手,优化社区公共空间的规划建设,精心打造15分钟生活圈,以增强居民的集体社会认同、促进社会整合、构建社交网络,打造强有力的韧性社区。

  完善社区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提高韧性治理的可预见性。韧性治理强调对外部风险要有可预见性,而提高可预见性的重要路径是制定科学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从很多社区现状来看,这次疫情防控早期的应急管理预案显得捉襟见肘,没有充分发挥预案的功能,这也强烈警醒要深刻反思其他领域应急管理预案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基层政府要做好社区应急管理预案的编制、培训、演练、评估和修订等环节,提高应急管理预案的科学性、操作性和时效性;针对相关社区干部、社区工作人员、社区志愿者、社区居民等进行应急管理预案的培训与演练;应急管理预案要对社区风险、脆弱性因素等特征进行动态评估,实现每年至少更新1—2次,更新内容要经得起专家评估与实践检验。

  构建社区应急教育常态机制,培育风险应对意识与能力。韧性治理主张建立学习机制,以提高社区应对风险的综合能力。应急管理部门可以通过建章立制把社区应急教育制度化、科学化和常态化。建立完善的社区应急教育培训体系,明确培训师资、培训主题、培训方式、培训平台和培训对象等内容;充分利用各级党校(行政学院)等培训资源,加强对社区干部、社区卫生人员、网格人员、社区企业、社会组织、社区志愿者、居民等的应急管理知识与技能培训,提高对突发事件的识别、研判、报告和先期处置能力,培育社区干部、居民的公共精神和法治精神,提高他们的参与意识、风险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通过多种方式在中小学开设科普性风险防范与处置课程,编写传染病、地震、洪水、火灾、暴风雪、事故灾难等的防范与救助手册,指导居民做好风险防范与处置工作。

  完善社区应急物资配置机制,实现平战快速转换。韧性治理强调社区系统要具备冗余性特征,通过提供备份以有效应对突如其来的风险。社区通过建立完备的应急物资配置机制,以践行韧性治理的冗余性要求。为此,可以探索通过财政支持、社会赞助、有偿服务等多种渠道筹措资金,解决“钱从哪里来”的问题;社区应急物资的采购、调运必须有效且高效,政府要与市场、社会合作,充分依靠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和社会组织;系统梳理社区应急物资储备体系短板,科学调整应急物资储备的品种、结构和规模,提高储备能力,做到关键时刻拿得出、调得快、用得上;应急物资的分配要精细精准,优先保障应急救援一线的急需,同时安排好社区居民的日常生活。

  强化社区应急科技支撑,加快智慧社区建设。进入新时代,科技日益成为韧性治理和社区风险治理的重要手段。疫情防控期间,很多社区都采用了网络预约口罩、绿色健康码、智能机器人、智能封条、车辆疫查清、无人机疫情巡查等科技手段助力社区抗疫。未来应更加科学有效地利用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先进的数字技术,加快建设智慧社区,将社区家居、社区物业、社区医疗、社区服务、社区市场、电子商务等全部“网起来”,并实现专业化社区风险治理与日常社区治理的有机结合、快速转换。另外,在建设社区科技智慧体系的同时,应注重根据实际需要和可能风险来“定制”与“设计”信息系统,提高信息系统的针对性、包容性、实用性和弹性化,增强解决社区实际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社区风险治理的精细化水平。(张登国)

编辑:贺心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