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相对贫困长效治理机制

来源:大河网-河南日报
时间:2021-04-21 09:33

  今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实现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起步之年。如何防止返贫、持续转化脱贫攻坚成果,进一步解决相对贫困问题,从而构建我国反贫困工作的长效机制,实现高质量乡村振兴,将是未来工作的重点。

  宏观角度分析,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二元结构的户籍制度,及其背后的社会地位和公共服务的提供不均等等问题是相对贫困最主要的根源。而区域发展不平衡主要表现为东西部、城乡间生产资料、市场、资源分配的不平衡,更表现为不同地区社会福利水平和公共服务存在较大差异。

  中观层面来看,相对贫困人群在政治、经济方面的弱势地位可能会导致其容易处于被社会歧视和排斥、资源分配不利、社会权利被剥夺的状态。社会排斥让流动人口、新移民等人群很难在社会中获得平等的就业机会和享受平等的公共服务,社会资本的弱化导致贫困人群缺少互助,让贫困者难摆脱贫困状态。

  从微观来看,确实客观存在着相当一些贫困个体,由于其认知的偏差,造成能力贫困和精神贫困,能力贫困表现为生产能力、知识能力等的缺乏,精神贫困源自自我脱贫意愿不强。这类贫困户应着重从个人能力和思想意识上的提升,通过扶“志”、扶“智”及扶“技”三位一体的扶贫策略,激励他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内生动力,改观其贫困状况,最终实现扶贫扶志的目标。

  在以往脱贫攻坚工作当中,侧重消除绝对贫困,强调着重从“两不愁”、“三保障”来展开扶贫工作。实际上,有些因病致贫、缺乏劳动力或自身发展能力不足、家庭人员结构脆弱等的脱贫人口,其贫困风险因素依然没有消除,如没有后续相关措施跟进将很容易导致返贫。一些区域性贫困地区与其他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依然存在着较大差距,致贫原因复杂。虽说我国贫困群体的社会安全网构架已经开始构建,但其强度仍不足以抵御返贫风险。因此,增强脱贫对象抗返贫风险能力,以及整体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降低贫富差距,仍是未来防返贫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要从合理构建相对贫困长效治理机制入手,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制定多元化的相对贫困标准。近些年农村的物质生活水平提高很快,但和城市相比,在生活水平、公共设施和发展机会上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农村的相对贫困问题尚未得到应有的重视。相对贫困标准线应该是个体融入社会所需的最低成本,考虑到我国当下的发展阶段和财政状况实际水平,相对贫困标准的设定应具有多元性和多维性,为治理相对贫困奠定基础。

  协同推进相对贫困治理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相对贫困治理初期,不仅需要建立缓解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还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在前期的脱贫攻坚战中积累的宝贵工作经验、培养的优秀扶贫干部都可以为乡村振兴建设服务,进一步凝聚人心、推动发展;脱贫攻坚中构建的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政策体系、工作体系、制度体系可推广到乡村振兴建设中加以借鉴和使用。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会遇到一些新的情况和新的问题,这就需要各级扶贫干部的思想认识、工作方式及工作重心根据实际需要随时调整。

  持续做好“两类户”的动态管理、监测预警和及时帮扶工作。继续做好对摘帽县、脱贫村、脱贫人口的常态化监管工作,防止其贫困反弹。实时跟踪脱贫户家庭生产生活状况变化情况,进一步健全完善防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将农户主动申请、部门信息比对、基层干部定期跟踪回访相结合,建立起易返贫致贫人口发现和核查机制,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实施动态管理。深入研究农村低收入人口监测方法。在对脱贫人口持续巩固帮扶、有效做好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工作的基础上,真抓实干,加强与民政、教育、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住房城乡建设、医疗保障等部门对接,加强数据比对和信息共享,对农村低收入人口开展动态监测,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

  长期培育和支持脱贫地区产业发展,提高其内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大产业扶持项目储备,把脱贫县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支持重点,对脱贫地区的特色产业,强化产业发展支撑,促进产业提档升级,注重产业后续长期培育,提升带动增收效果,提高产业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优化产业扶持措施,健全完善利益联结机制,通过产业项目形成有效扶贫项目资产。

  充分调动和组织多方社会力量融入扶贫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社会不缺扶贫济困的爱心和力量,缺的是有效可信的平台和参与渠道。社会工作专业介入的天然优势就在于与相对贫困治理在工作对象、价值观方面的同构性。社会工作强调贫困群体的“增能”,这在一定程度上能激发人的内生动力。社会工作能够为贫困群体提供个性化和多元化服务,从而提升贫困群体的社会福利水平。此外,社会工作组织通过资源链接与运用、组织动员、政策倡导等工作手法,能够解决相对贫困群体资源缺乏、权利剥夺等问题。在相对贫困治理中应利用社会工作的优势特点,组织好社会力量更多地参与扶贫。

  (作者张如 杜龙飞单位:河南理工大学)

编辑:贺心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