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70后到95后:养生模式与社会变迁

来源:人民论坛网
时间:2021-04-23 08:00

  95后年轻人挣扎在放纵与自律之间,其养生模式堪称矛盾的集合体

  保温杯泡枸杞、艾叶泡脚、推拿刮痧,在人们的印象中,这些本应该是中年人和老年人才有的养生行为,如今也逐渐成为一些90后乃至95后人群的日常生活习惯。因为亚健康、初老恐慌、工作压力等原因,“初老症”已开始入侵青年男女,导致多种疾病年轻化。《2019国民健康洞察报告》指出,70后、80后、90后三个年龄阶段群体对自我健康的评价逐步下降,养生不再专属中老年人,更成为青年群体使用的高频词汇。从《2020国民健康洞察报告》看出,年轻群体更不满意自己。年纪越小,被困扰的健康问题种类越多。在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上,年轻人的困扰明显高于中老年人,他们对于胃肠问题的担忧也高于中老年人。

  在一个青春被赋予更高价值的时代,因工作生活压力而提前出现的身体亚健康危机警醒着青年群体:青春已逝去。“年轻”在现代社会被符号化与视觉化,老年化的肉身迹象出现让“不甘衰老”的青年们困扰不安。“功未成,身已老”的时间焦虑普遍蔓延在青年群体之中。脱发、失眠、超重或肥胖、皮肤健康问题、流行性感冒、内分泌失调等身体危机不断涌现,特别是90后和00后中存在脱发困扰的比例竟然超过了80后,而00后中多数还处于学生生涯。本应意气风发的95后不再标榜自己青春无限,他们的社交内容逐渐出现“初老症状”“脱发危机”等话题。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养生成为常态需求,对保健、按摩、运动、医药等健康相关消费也提升到了更高的水平。从各项调研来看,95后的健康焦虑程度已经超过了他们的父辈70后。

  然而较为有趣的是,这代年轻人的养生模式堪称为矛盾的集合体,他们挣扎在放纵与自律之间。尽管口口声声称自己追求健康,但他们却经常通宵熬夜、暴饮暴食、蹦迪酗酒。一方面,他们想尽办法来创造各式各样的身体“保养”方法;另一方面,他们在行动上背道而驰,疯狂地追求无序的、凌乱的以及不规律的生活方式。青年群体的这种生活方式被称之为“朋克养生”,并且他们总结出很多养生方法,如枸杞配酒、喉糖配烟、熬夜配面膜、牛奶配辣条、破洞裤配暖宝宝等。

  95后的养生模式与70后、80后甚至90后截然不同

  每一代人因青少年时期的成长环境不同,在观念和行为模式上具有明显的差异,按照生命历程理论的理解,在同一个时期内出生的人,因其出生时代背景相似,受教育状况相近,会在价值观、生活态度、行为方式等方面呈现出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特征,同时社会变迁给不同的出生队列打上各自时代的烙印,社会变迁越剧烈,该队列在相同年龄阶段与其他出生队列的差异也越大。从年龄分层理论看,每一个社会成员都会经历生命过程与社会变迁,这两个方面相互交织,使得个体归属于不同的社会年龄阶层。

  社会变迁是对历史传统既批判又继承的过程。影响社会变迁的有环境、人口、社会制度、社会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科学技术、经济等因素。环境的变化和发展是人类社会变迁的基本前提,而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又使得年轻一代在知识获取与更新、运用这些先进科学技术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不断发展变迁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主要特点之一,社会变迁必然带来生活方式的变革。生活方式是指人们在一定价值观念支配下,为满足需要而在各种生活领域中进行活动的行为习惯。生活方式反过来会影响社会变迁。下面,我们来比较分析95后的养生模式与70后、80后、90后之间的异同。

  70后是指出生于1970年至1979年的人口。对于70后来说,他们成长的时代是计划经济以及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时期,这一时期物质产品相对匮乏,社会流动较慢,文化变动速率不高,社会正在逐渐走向开放,新的思想观念开始传入,但传统保守的观念和力量依然具有较大的影响。70后群体的思想观念介于保守与开放之间,他们开始面对亲人的逐渐逝去,逐渐意识到养生的重要性,并注重每年去体检,希望早发现早治疗。70后更注重日常生活习惯、饮食搭配和健康之间的关系。健康与轻食、健身关联在一起,他们的保健方式显然更加多元。比起一种内在平和的健康状态,他们更希望健康同样能表现在精神、体态上。

  80后是指出生于1980年至1989年的人口。1978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分水岭,80后是中国改革开放之后出生的第一代人,经历的是一个经济腾飞、空前活跃的时期。在社会主流文化影响的同时,形形色色的新思想冲击着他们还不够成熟的心灵,80后的童年生活比70后相对富足,所受教育比70后更加开放。改革开放初期,80后在学校接受社会主义文化的熏陶,而由于国门开放,各种思潮的涌进,使得80后潜移默化地形成了多元价值取向,同时互联网的出现使得他们与上一代相比更加灵活、开放、个体化。80后经历了80年代的变革、90年代的开放、2000年的世纪之交,他们身上有着许多独特的标签——独生子女第一代,物质精神生活相对丰富,普遍受过高等教育,思想更加开放超前等。80后的养生模式比较注重餐饮均衡营养,作息规律,通过自律的方式调整身体状况。

  90后是指出生于1990年至1999年的人口。这一代人出生时,我国改革开放已显现出明显成效,是经济快速增长和信息飞速发展的年代。这一代人不仅拥有自由奔放的想法,也对未来持乐观态度。从90后成长的具体过程看,当他们在儿童时期的时候,市场经济已经基本确立,中国变得更加开放,同时互联网的出现使得90后拥有自由奔放的想法,作为“网络一代”,他们更愿意积极地自我表达和彰显个性。随着当今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生存发展压力逐渐增大,他们身上也催生了更加清晰、理性、务实的个体发展意识。

  随着国家发展与社会变迁,95后的成长环境、教育水平、接触信息的渠道越来越优质化,这使得95后思想更加独立。95后的养生模式展现出其在日常生活中自我身体认同的拉扯与迷失。95后更愿意用钱换健康。2020年10月,中央财经经济信息联播报道了90后养生热。统计结果显示,90后成保健品购买主力,甚至有90后每月花2000元用于购买保健品。在同年“6·18”期间,眼部保健类产品销售同比增长4126%,蛋白粉同比增长751%,维生素类产品同比增长387%。年轻人成为名副其实的消费主力军,其中95后、00后活跃用户同比增长126%。值得警惕的是,虽然他们一边透支身体一边服用各种保健品,但这种“朋克养生”模式并不能弥补身体透支带来的损害。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丁香医生发布的《2020国民健康洞察报告》显示,在对健康状态的自评中,从70后到00后,越是年轻群体、自评分值越低,97%的受访者存在与健康相关的困扰。95后看似矛盾的生活主张,如果置于整个社会发展进程来看,则变得有迹可循。和70后、80后完整经历时代相比,95后对于经济增长放缓与职业变动所带来的无力感,对人生无常与及时行乐的反思,职场焦虑与健康焦虑交织,“朋克养生”模式反映出95后“惜命”与焦虑并行的复杂心态。比起年长人士,年轻人对于健康的关心并不会更少,他们的健康期望值和年长人士相差无几,受到的困扰甚至更多。

  帮助青年群体走出“朋克养生”模式

  健康是人民最具普遍意义的美好生活需要,同时也是决定劳动生产力的关键因素,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但“朋克养生”这种模式效果微乎其微,只是一种心理安慰而已。所以,95后青年对自我身体的反思性建构展现了其意图在现代社会的多元选择中形成一种稳定的自我放纵与自我养生的努力。如何帮助青年群体走出“朋克养生”模式是我们需要认真思考的。201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行为经济学流派的开创者之一理查德·塞勒提出“助推理论”。所谓“助推”,就是不强迫你,也不剥夺你的自由选择权,只是利用人们的心理弱点做个引导,就能帮助人们作出更好的决策。大多数的95后愿意且希望通过自律、朋友监督、APP打卡等方式改变不健康的生活状态。一般而言,95后选择的方法与助推理论更为契合。助推理论是通过优化决策时的环境,帮你作决策,而非替你作决策。对于95后青年群体关注的减肥问题,确实肥胖与许多致命疾病密切相关,比如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等。我们可以通过助推理论对青年群体进行健康促进,将助推方式融入个人社会化的途径。

  社会化可通过家庭、学校、大众媒体、工作单位等场所实现,也可在同辈群体中获得。在家庭社会化中,父母是孩子人生的第一位教师,父母施教也是最初的社会化途径,父母与子女之间的给予与拒绝、支配与服从、教化与模仿等对个体社会化影响较大。因此,父母的健康理念、生活方式、对身体的关注程度对孩子身心健康是很重要的。学校也是个体进行社会化的主要场所。学校以独特的方式帮助个人进入成人世界作准备,通过课堂教学、师生关注、知识传递、同学激励等,帮助个体进行社会化。因此,国家从宏观层面制定了多项规定,如《“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等,要求全社会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深入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培养包括青年群体在内的全体民众的健康观念和生活方式,提高他们的健康素养等。工作单位是个人进行社会化的职业场所,人们会在工作实践中发现许多需要学习的东西。工作单位可以通过助推方式帮助员工选择健康生活模式,比如组织员工参与运动打卡、食堂提供丰富多样健康类食品等。

  同辈群体在社会化过程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一些95后平时少有运动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同伴约就不想运动,这也折射出一些青年生活缺乏自律性。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中国历史上就有管鲍之交、布衣之交、金兰之交、刎颈之交等美谈,结交志趣相投、有健康爱好的同辈群体对青年人形成个体健康观念,以及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具有重要意义。

  大众媒体是现代社会个体社会化的重要途径。人们所接受的价值标准、知识技能等都来自大众传播媒介,其对个人文化规范、健康生活形成等具有重要作用,尤其是互联网、智能手机、短视频传播等现在已成为个体社会化的主要力量。成长于信息化时代的90后青年,更擅长接受与尝试多元的信息技术。健康知识的传播速度相比过去有了更快的提升,各式各样的身体“保养”手段也层出不穷。因此,可以充分运用大众媒体,将正确的健康观念引入青年群体生活,如媒体可邀请著名娱乐文体明星担任“健康大使”,向青年群体宣传正确的养生观念和模式。

  (作者王岳为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导)

编辑:贺心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