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四圣”与传统政德文化

来源:学习时报
时间:2021-05-24 08:32

  2021年5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省南阳市考察调研。当天下午,他视察了医圣祠,了解东汉名医张仲景生平及其对中医药发展作出的贡献。地处豫鄂陕三省交接地带的河南南阳,自古人杰地灵、贤达辈出。百里奚、范蠡、召信臣、杜诗、张衡、羊续、张仲景、诸葛亮、范仲淹等耳熟能详的名字,千百年来为人们所传颂。当地人将“医圣”张仲景和“科圣”张衡、“智圣”诸葛亮、“商圣”范蠡并称为“南阳四圣”。在这方热土上,一代又一代古圣先贤与能臣廉吏,为政以德,忧乐天下,尽忠职守,善治有方,孕育出了南阳独特的传统政德文化。

  “坐堂医生”张仲景

  南阳市东郊温凉河畔的医圣祠,是东汉医学大师张仲景长眠之地。医圣祠寄托着人们对这位具有高尚医德的千古名医的怀念,也展示了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与炎黄子孙的勤劳智慧。

  张仲景身逢兵祸不断、天灾连年的东汉末期。据《后汉书》记载,在东汉后期不到100年的时间里,暴发过多次流行大疫。南阳一带,“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今天,在南阳出土的描绘当时疫病流行的汉画像石,呈现了当时百姓在疫病中痛苦挣扎的悲惨景象。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序》中写到,他的家族有200多人,不到10年时间,“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因伤寒而死的有130多人。面对瘟疫的肆虐,张仲景游历各地,潜心研究伤寒病的诊治,经过数十年努力写成不朽之作《伤寒杂病论》。这是继《黄帝内经》之后,中国又一部光辉医学典籍。

  后人怀念张仲景,不仅因为他拥有精湛的医术,更在于他心怀黎民苍生的操守与德行。张仲景不仅是医生,也是一名官员。在家乡时,他就因博学多才、品行端正被举为孝廉,后来张仲景被任命为长沙太守。在任期间,他每月初一和十五两天大开衙门,在大堂之上为前来看病的百姓诊治。人们为了纪念张仲景,就把坐在药铺里给人看病的医生,通称为“坐堂医生”。

  明代大儒王艮曾说“百姓日用即道”,认为从政者应把满足百姓穿衣吃饭作为第一要务。对张仲景来说,终其一生,当好官是为了百姓,当好医生也是为了百姓。千百年来,张仲景一直受到文人士大夫和老百姓的景仰与缅怀,他的医学贡献护佑华夏子孙的健康,造福全人类,他为官清廉之行也被广为传颂。

  “秉德淑清”张平子

  在南阳市卧龙区石桥镇小石桥村的田野之中,有一处清代修建的高台,台上立有石碑,碑刻写着“汉张平子读书台故址”。东汉伟大的天文学家张衡,字平子,这里正是他青少年时期的读书之地。被称作“科圣”的张衡,因候风地动仪、浑天仪等多项划时代的发明世人熟知。实际上,张衡也是一名以清廉著称的汉代官员。公元136年,张衡被外调任河间王刘政的国相。刘政骄奢淫逸,不遵法纪,不少豪强也乘机纠集作乱。据《后汉书》记载,张衡到任后严整法纪,打击豪强,收捕奸党,上下肃然。

  东汉时期,宦官集团形成了庞大的政治势力,而张衡不惧权势,上书朝廷力陈弊端,抨击宦官干政,并把矛头对准当时朝野上下流行的“谶纬之学”。谶是方士儒生们造作的图录隐语,纬是指相对于经学而言,穿凿附会地解释儒家经书。张衡直接上疏皇帝,揭露和批判谶纬的荒谬无稽,斥之为“欺世罔俗”,并且提出了禁绝的主张,“宜收藏图谶,一禁绝之”。

  博学多才的张衡为人从容淡泊、不慕功名富贵,多年得不到升迁。针对当时朝廷官员奢侈淫逸成风,张衡参照班固的《两都赋》,花费10年时间作成《二京赋》,讽谏朝政。后世崔瑗赞誉张衡“资质懿丰,德茂材羡”,夏侯湛赞其为“奕奕张生,秉德淑清”。

  张衡由于长年勤勉劳累,担任尚书不久就在任上去世。张衡为官半生,留下这样一句话:“君子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耻禄之不夥,而耻智之不博”。这句体现张衡为官做事的箴言,一直流传至今,丰富了传统政德文化的内涵。

  “鞠躬尽瘁”武乡侯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这些中国人熟知的古诗文让南阳这座中原古城声名远播,虽然国内许多地方都建有纪念诸葛亮的祠堂,但位于南阳卧龙岗的武侯祠却有着特殊的影响力,“三顾茅庐”的典故就发生在这里。

  在中国人的传统意识中,诸葛亮因神机妙算的传奇故事被视作智慧的化身。事实上,诸葛亮在历史长河中超凡入圣的文化现象,更源于他对汉室的“忠诚”。诸葛亮生逢乱世,为了匡复汉室,一生呕心沥血。无论是筹划三分,还是平定南中、北伐中原,都寄托着他统一国家、再造山河、匡世济民的理想与信念。

  刘备平益州后,曾赐给诸葛亮金500斤、银1000斤、钱5000万、锦1000匹,此后陆续的赏赐更是不计其数,但诸葛亮没有将这些财物占为己有,而是或封存于府库公用,或分赏给有功的部属和地方百姓。临终前,诸葛亮叮嘱部下将自己埋葬在汉中的定军山,下葬时只需要挖一个洞能把棺木放进去就可以,入殓时穿平时的衣服,不需要其他器物来陪葬。在弥留之际,他给8岁的儿子诸葛瞻留下一封《诫子书》,“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去世后,家中在成都有桑树800棵,薄田15顷,子孙以此维持生计。诸葛亮留给世人的是清廉和操守。

  在《出师表》中,诸葛亮用这样一句话对西汉和东汉的兴衰沉浮作了总结:“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他告诫蜀汉后主刘禅,用人问题是关系王朝兴亡的一件大事。为不负蜀汉先帝之托,诸葛亮夙夜忧叹,殚精竭虑。虽然毕生未能实现光复汉室的目标,留下了“出师未捷身先死”的遗憾,但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勤勉风范,令历代贤达才俊、仁人志士高山仰止,感佩不已。

  “三致千金”陶朱公

  南阳市淅川县,是中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所在地和核心水源区,这里也是“商圣”范蠡的家乡。在当地人眼里,范蠡是“忠以为国,智以保身,商以致富”、具传奇色彩的历史人物。每逢春节,人们喜欢张贴财神爷的年画。民间认为,文财神的原型就是春秋时期的政治家、大商人范蠡。

  作为谋臣,范蠡一心辅佐越王勾践,十年生聚十年休养,最终在吴国争霸中原之际,率兵奔袭吴都,一举战胜吴王夫差,成就了“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的一段历史。范蠡建议勾践劝农桑,务积谷,不乱民功,不逆天时,显示出谋划大业的格局与视野。越王听取范蠡的建议,夫妇亲自耕种、织布,内亲群臣,下义百姓。有人生病或去世,勾践亲自慰问甚至去帮着办丧事。这一系列善举,既赢得了百姓爱戴也使社会得以安定。施民所善,去民所恶,赈济贫苦,体察民情,这是范蠡辅助越王走出逆境、反败为胜的真正原因。

  功成之后,范蠡悄然离开越国,此后又以杰出的经商才能积累了巨量财富。据史书载,在出现灾荒之时,范蠡多次将全部家产布施给百姓,为流离失所的百姓排忧解难。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称赞他“十九年之中,三致千金”,“故言富者皆称陶朱公”。在范蠡身上,人们看到的是“做官不为官,招财不为财”的士大夫形象。范蠡的为官、经商之道,多以扶危济困、造福苍生为目的。

  正如《论语》中所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中国传统儒家思想认为:“立身立业,必先养德”“为政以德则治,不以德则乱”。读史可以明成败、鉴得失、知兴替,“南阳四圣”的懿德茂行,折射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政德文化的内涵与精髓。几千年来,“南阳四圣”和其他名臣良吏重德崇德的传奇故事,与医圣祠、武侯祠、花洲书院、南阳府衙、内乡县衙等人文胜迹交相辉映,吸引着后来人追古思今,并不断地从中汲取精神力量。(顾亚奇)

编辑:贺心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