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发展乡村特色优势产业

来源:大河网-河南日报
时间:2021-06-04 08:47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兴旺是基础。乡村产业到底兴不兴旺,关键在于其产业有没有特色。5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到南阳视察时考察了当地依托月季、艾草等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等情况,对发展特色产业作出重要指示。今年的省委一号文件提出,“建设十大优势特色农产品基地,创建一批国家级、省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加快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对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多渠道增加农民经营性收入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我省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生产的基础上,依托各地特色资源禀赋,大力发展优质专用小麦、花生、草畜、林果、蔬菜、花木、茶叶、食用菌、中药材、水产品等优势特色农业,产值现已达到5677亿元,占我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57%。同时,还创建了国家特色农产品优势区11个、省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33个。但乡村特色优势产业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特色资源底数不清、特色产业点多链短、特色品牌效应不强、特色产业集群数量少等问题。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动我省乡村特色优势产业发展,需因地制宜,在区域规划、生产组织、绿色发展、品牌打造、全链条构建、科技支撑、集群建设等方面下功夫,推动我省特色优势产业行稳致远。

  在区域规划上下功夫。乡村特色优势产业一般具有区域性、独特性、标识性。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科学布局能够快速培育当地特色产业的集群优势,形成强大的集聚效应。要按照大产业抓小品种、新产业抓大基地、老产业抓新提升的思路,立足我省豫西豫南丘陵山区和豫东豫北平原地带等不同类型,全面开展特色优势产业资源禀赋调查,系统掌握特色优势产业基础数据,综合考虑区位优势、产业基础、资源禀赋和市场需求等因素,以县级区域为重点,明确特色优势产业类型、发展方向和空间载体,因地制宜规划布局畜牧、蔬菜、林果、茶叶、食用菌、中药材、水产等特色优势产业。要利用城市近郊积极发展都市农业和生态休闲农业,利用山区、丘陵地区大力发展沟域经济,利用黄河滩区发展百万亩优质草业带,形成区域化分工、专业化生产、差异化发展的特色优势产业新格局。

  在生产组织上下功夫。传统一家一户分散经营、单打独斗,很难适应市场竞争压力,更无法做大做强特色优势产业。要充分运用深化农村改革这一法宝,以家庭农场、种养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引领,推动特色优势产业适度规模经营,实现规模效应、带动效应、引领效应和集聚效应。要以农村土地有序流转以及土地托管、代耕代种等农业社会化服务为抓手,以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资金入股、劳务合作等为利益联结纽带,积极探索“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等生产经营模式,把特色资源整合起来,把分散资金、人力集聚起来,把乡村特色优势产业发展起来,推动乡村产业转型升级,实现小农户与现代特色农业的有效衔接,让农民成为特色产业发展的参与者、受益者。

  在绿色发展上下功夫。绿色生态是乡村特色产业最大的发展优势。发展特色优势产业,要将绿色发展理念始终贯穿于农业生产全过程,确保生态资源独特优势和价值得到充分发挥。要牢牢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坚持特色产业发展和生态保护统筹协调、实施;要建立健全特色农产品生产和质量标准体系,强化特色农产品生产规范化、标准化管理;要加大特色优势产业地区的农业面源污染的治理力度,加强农业投入品的监管,实现农药、化肥零增长,尤其在水果、蔬菜、茶叶等园艺作物上,率先实施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要加快构建特色优势产业绿色低碳循环生产体系,实现特色优势产业生产清洁化、产业生态化。

  在产业链条上下功夫。环环相扣的特色优势产业全产业链条,是持续扩大特色优势产业增值空间、提升特色优势产业辐射力的关键。做大优势特色产业,要牢固树立全产业链发展思路,引导特色优势产业从生产环节向前后链条延伸,夯实“接二连三”的产业基础,在延伸产业链条中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在拓展农业功能中培育新产业新业态,通过打造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将产业融合串起来;通过发展农产品电商,将产业基地与终端市场连起来。要整合特色优势产业信息资源,以5G、大数据等为支撑,实现生产、技术等相关信息的共享,大力发展共享农庄、定制农业等乡村数字产业新模式。

  在示范载体上下功夫。现代农业产业园是推动特色优势产业的引领者,是壮大特色优势产业的助推器。要围绕特色种植、特色养殖、特色食品等现有特色产业基地,引导资金、技术、人才、信息集聚,推进政策集成、要素集聚、功能集合、主体集中,加快构建一批资源共享、产业互联、高效运转的国家、省、市、县四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体系,打造一批带动作用明显、辐射范围广阔的示范性强县强镇。鼓励特色产业基础好、发展潜力大、集中连片的地区,重点培育一批结构合理、链条完整的优势特色产业集群,推动种养结构不断调优、加工能力不断调强、经营规模不断调大、产业链条不断调长,实现全产业链开发、全价值链提升的发展目标。

  在科技创新上下功夫。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的支撑。要聚焦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的实际需求和“卡脖子”环节,加大特色优势产业领域科技创新力度,推动科技创新成果推广应用与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实现有机融合。要发挥好13个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专家团队的技术优势,聚焦不同优势特色产业的特点,组建有针对性、覆盖全产业链的技术创新团队,重点围绕特色农业种质资源普查发掘、特色农作物和畜禽良种的生物育种、绿色投入品研发等共性技术进行联合攻关,提炼一套符合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实际需求的技术成果。要加快构建一批特色优势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搭建一批产业技术集成和成果展示转化平台,推动区域性优势特色产业优化升级、做大做强。

  在品牌打造上下功夫。品牌是特色优势产业的产品标识和文化价值符号,是质量和信誉的重要载体,借助品牌能够提高商品的市场辨识度,增加市场竞争力,因此加强品牌建设是乡村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要充分挖掘特色优势产业的历史渊源、文化内涵等潜在资源,选准品牌定位,讲好品牌故事,增强消费者对乡村特色产业及产品的了解和体验。要以县域为单位,打造一批叫得响、立得住的特色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申报一批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鼓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行业协会注册特色农产品商标,积极开展标准化生产。标准决定质量,只有高标准才有高质量。要强化品牌认证,通过建立品牌目录等手段,加强特色优势农产品品牌保护;要利用各种媒体、展会进行宣传推介,扩大特色优势农产品社会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

  在销售物流上下功夫。特色优势产业能否可持续发展,最终要靠市场来决定。要搭建特色优势农产品产销对接信息平台,通过订单农业、产业联盟以及农社对接、农超对接、农校对接、农企对接等方式,架起特色优势农产品的产供销、直供桥梁。要加快农村互联网基础设施和快递网点建设,大力发展农村电商、网红地打卡、农产品直播带货等流量经济,让各类特色农产品触电上网,实现与亿万网民消费者精准对接。要在蔬菜、水果、茶叶、食用菌、中药材等特色优势产业主产区,加快建设产地清洗、分选、包装、冷藏设施,建立覆盖农产品加工、运输、储存、销售等环节的全程冷链物流体系,降低储藏运输损失。

  (作者张道明系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经济评价体系首席专家)

  我省优质专用小麦、花生、草畜、林果、蔬菜、花木、茶叶、食用菌、中药材、水产品等优势特色农业

  产值现已达到

  5677亿元

  占全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57%

  全省已创建

  国家特色农产品优势区

  11个

  省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

  33个

编辑:贺心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