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精神丰碑的内在逻辑及传承
一个国家的繁荣昌盛靠的是人民的艰苦奋斗,一个民族的兴旺发达靠的是强大精神的支撑。一个百年大党历经惊涛骇浪始终成为时代先锋、民族脊梁,其奥秘就在于政党的精神引领力。新时代精神丰碑是由感天动地、气壮山河的伟大抗疫精神和咬定青山不放松、久久为功战贫困的脱贫攻坚精神所铸就,这是中国共产党在百年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奋斗历程中孕育、继承、发展、建构的伟大精神,是中华民族伟大精神历经时代大潮千难万击还坚劲、在推动社会发展进步中不断丰富升华的新的精神丰碑。
新时代精神丰碑的内在逻辑和精神特质
伟大时代淬炼伟大精神,时代精神是一个国家繁荣富强、民族兴旺发达的精神支柱。在五千多年历史长河中,不管是面对病毒肆虐的侵袭,还是人类几千年贫困的顽瘴痼疾,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孕育、锻造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百年来,中国共产党高擎民族复兴的精神火炬,在硝烟弥漫烽火连天的革命年代,中国人民以血肉之躯筑起拯救民族危亡、捍卫民族尊严的铁壁铜墙;在激情燃烧的建设岁月,中国人民意气风发、艰苦奋战,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用汗水浇灌梦想,以苦干加巧干为经济社会的发展奠基打桩;在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时代,中国人民汇聚“九牛爬坡,个个出力”的奋斗精神,沐雨栉风驰而不息,催开无数梦想的花卉。
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积淀构筑起由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作为整体架构的精神谱系,以创新、改革、团结、奋斗铸就新时代精神特质,成为我们建党百年历史节点上传承和弘扬红色基因、擘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美好未来的根和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培育、继承、发展起来的伟大民族精神,为中国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中华文明绵延发展几千年而不衰就在于中国人民优秀的创造禀赋、旺盛的求知求新求真的意志品质,这不仅深刻影响着新时代中国的发展进步,而且深刻影响着当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在几千年历史长河中,中国人民始终自强不息、革故鼎新,一直激励先进中国人迎难而上,奋斗拼搏,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和改革精神。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伟大团结精神的民族,每当民族危难之际,千千万万中华儿女众志成城,形成勇往直前、无坚不摧的强大力量。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最为深厚的历史情感,是我们国家和民族繁荣强盛的精神动力,始终是激励我国各族人民自强不息的强大力量。爱国主义是一种社会意识,是一种认知。但是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它是具体的、历史的,必然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落实到每个人的行为中。如果说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魂,创新则是国家强盛之基,是民族繁衍、生息、发展的命脉,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无论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表现出来的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还是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脱贫攻坚精神,始终是镌刻在时代浪潮中的文化基因与文化自觉,是中国精神谱系在新时代应对重大风险挑战中的丰富和升华。
爱国主义凝聚起中华民族上下同心,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空前团结精神。在脱贫攻坚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以热血赴使命、以行动践诺言、呕心沥血。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一声号令,数千名白衣天使急奔重灾区,全国有800万医护人员参与疫情救治和防控工作,19个省份倾全力对口支援湖北,让世人见证了危难时刻创造奇迹的中国速度、见证了紧急关头全国上下联动、协同奋进的中国力度。
爱国主义促进了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的伟大的创新精神。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将摸清疫情情况、探索病毒源头、分析病毒结构齐头并进;疫情救治、科学防控、药品和疫苗研制同步进行,中医与西医治疗方案相结合,优势互补,对不同临床分型,实施不同救治方式。而脱贫攻坚,尊重科学,贵在精准。下好“精准”这盘棋,做到扶贫对象精准、扶贫产业精准、扶贫方式精准、扶贫成效精准。做到既扶贫又扶智,既输血更造血,既要脱贫还要致富。这都用事实诠释了科技创新大国集中力量化解重大风险挑战的科技创新活力。
爱国主义激励起顽强拼博、英勇善战的精神气质和意志品质。多难兴邦,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冲锋在前,不畏艰险、英勇奋战。面对重大风险挑战,中国人民舍生忘死,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与贫困决战。武汉封城,上万市民夜晚在各家阳台自发齐唱国歌;脱贫攻坚,有1800多名同志将生命定格在了脱贫攻坚征程上。在伟大的脱贫攻坚战中,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强化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基层治理下沉深入到社会每一个角落,形成弹性灵活、适应性强、效率高的“无缝隙”组织体系。全国累计选派25.5万个驻村工作队、300多万名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同近200万名乡镇干部和数百万村干部一道奋战在扶贫一线。鲜红的党旗始终在脱贫攻坚主战场上高高飘扬,这些无不彰显着中华民族面对挑战勇往直前的文化自信和精神底色。
新时代精神丰碑的价值支撑
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始终秉持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追根溯源,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坚守和倡扬,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对人民群众的真挚情感和对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担当和使命。人类历史洪流滚滚向前,每一段过往都有其显著的时代高峰,它既承接历史脉络精髓,也指向未来期望的起点。一个时代的精神丰碑是一个政党高扬的旗帜,是政党核心价值引领的凝聚力、向心力,是团结带领亿万群众向着伟大目标迈进的强大推动力。任何精神文化的生成都离不开一定的实践基础和历史文化背景,新时代精神丰碑集中体现了“坚持共同的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促进全体人民在思想上精神上紧紧团结在一起的显著优势”。
中华优秀传统理念是新时代精神丰碑的深厚土壤。新时代精神丰碑植根于五千年中华文明的沃土,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绵延数千年,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深处,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规约着人们的行为举止。中华文化强调“民惟邦本”“天人合一”“和而不同”;强调“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强调“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强调“仁者爱人”“与人为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等。传统价值观倡导世间万物皆和谐相处,“乐群贵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特征和基本价值取向,对于我们今天构建和谐美丽社会和多元共生的和谐美丽世界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中华民族在长期实践中培育和形成了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正扬善、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优秀传统具有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品质,其鲜明的民族特质有其永不褪色的时代价值。
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形成的党的优秀传统是新时代精神丰碑的丰厚滋养。百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不懈探索和长期实践,形成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价值理念,不断丰富和发展着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其中为人民服务的根本价值取向、达到共同富裕的价值追求和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价值理想始终贯穿于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始终,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矢志不渝的精神追求。中国共产党从建立以来,自觉将自身的价值理念融入近代以来我国两大历史任务之中,将实现自由、民主、平等、富强写到自己的旗帜之上并带领广大人民群众为之不懈奋斗。因此,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等价值理念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贯价值追求,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历史时期,成为激励人们奋发图强建设社会主义的强大精神动力。
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是新时代精神丰碑确立的实践要求。时代精神是激励一个民族奋发图强、振兴中华的强大精神力量。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我国形成了解放思想、求真务实、锐意改革、开拓创新的鲜明的时代精神。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改革创新始终是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中最强大的武器和优良的历史传统。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打破封建礼教的束缚,创立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等,在这一民族革命精神的指导下,我国终于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坚定不移的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了对社会制度的改革创新,从而开创了社会主义的新前程。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我们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原则,大胆借鉴市场经济的优势和其他国家社会治理的经验,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了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从而引领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潮流。过去以革命斗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也不断增添新的时代内容,如万众一心、坚韧不拔的“九八抗洪精神”;勇于攻坚、开拓创新的“载人航天精神”;团结一致、自强不息的“汶川精神”,丰富多彩的时代精神构成了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来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是建立在国际、国内形势巨变的基础之上,吸收了当代价值观念和时代精神的精髓,适应了新时代发展要求,因而成为全民族的精神纽带和价值支撑。
新时代精神特质的持守、传承和创新
新时代的精神丰碑充分展现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力量,充分展现了中华文明的深厚底蕴,丰富了中国共产党的精神谱系,是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人民至上在新时代的极大升华。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必须坚持、继承和创新新时代精神。
理想信念、人民至上是精神之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对共产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激励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集合在猎猎党旗下,汇聚起不朽时代精神丰碑的源和流。从革命年代的李大钊、方志敏、杨靖宇到建设时期的焦裕禄、雷锋、黄大年等无数优秀共产党人,之所以为党的事业不惧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鲜血和生命,将“小我”升华为“大我”,进而进入“忘我”“无我”之境,把个人的奋斗融入党和人民的事业之中,归根结底就是由于他们有坚定的理想信念。百年来我们党能够历尽苦难而淬火成钢,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密码就在于中国共产党人无论面对乱云飞渡还是激流险滩,都能保持革命理想高于天的远大情怀,秉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执着信念,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奋斗不息的精神动能和力量源泉。
保持敢于进行伟大斗争的精神勇气是中国共产党独特的气质风骨。斗争精神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鲜明品格,敢于和善于斗争是中国共产党的光荣传统。从嘉兴南湖的红船到新时代中华巨轮劈波斩浪一往无前,中国共产党不断从弱小走向强大,带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关键在于时刻保持敢于进行伟大斗争的精神品格。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矛盾无时不在、无处不有,有矛盾就会有斗争。一个始终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中国共产党从不回避矛盾,敢于和善于发扬斗争精神。毛泽东同志指出:“从现在起,五十年内外到一百年内外,是世界上社会制度彻底变化的伟大时代,是一个翻天覆地的时代,是过去任何一个历史时代都不能比拟的。处在这样一个时代,我们必须准备进行同过去时代的斗争形式有着许多不同特点的伟大的斗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是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伟大政党。”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主题,但国内外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面临着许多不确定性的巨大风险与挑战。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领导十四亿人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贡献,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党带领人民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既要打好防范和抵御风险的有备之战,也要打好化险为夷、转危为机的战略主动战,必须准备付出更为困苦、更加艰辛的努力。
务实创新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精神指南。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重要思想方法。中国共产党是一个由创新精神托举起来的政党,崇尚实干、追求创新、敢为天下先是党的生身立命之本。在思想理论上,务实标明了实事求是,创新则意味着解放思想,两者共同体现着马克思主义一以贯之的科学精神,是我们党思想路线和作风建设的核心内容。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时期就要求全党实事求是、不尚空谈。邓小平强调改革要有创新实干精神,他指出,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干出来的,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也没有,“要杀出一条血路来”。务实创新的改革实践铸就了深圳特区精神、改革开放精神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一个鲜明特点,就是特别强调要用科学思想方法去观察、思考、分析问题。他多次强调,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善于运用制度优势应对风险挑战冲击,最根本的是改革创新,在独创独有上下功夫,让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充分绽放,让各行各业创新人才竞相涌现。
求同存异、互学互鉴、合作共赢是开放包容的精神特质。“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不同的文明凝聚着不同民族的智慧和贡献,因此,人类文明的繁盛和进步,离不开求同存异、开放包容,离不开文明交流、互学互鉴。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之所以能够超越时空地域的界限,成为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华民族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与时俱进、生生不息、发扬光大而代代相传的精神旗帜,就是因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特质中的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基因。中国共产党成立之际,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看到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毅然决然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红船精神’同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一道,伴随中国革命的光辉历程,共同构成我们党在前进道路上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不断夺取新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和宝贵精神财富。”当今世界处于深刻变化之中,综合国力的竞争日趋激烈,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离不开中国,中国共产党坚持和而不同、兼收并蓄、对话协商、共建共享、合作共赢、交流互鉴,以创新包容的精神永葆党的生机和活力。(作者孙兰英为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席教授、博导)
编辑:贺心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