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遵循

来源:大河网-河南日报
时间:2021-07-09 08:44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既是马克思主义自身理论品格使然,也是我们党新时代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现实选择。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要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遵循,以运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为导向,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主题,以“两个结合”为着力点,不断丰富和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

  坚持一个导向: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

  马克思主义具有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的理论品格。作为“伟大的认识工具”,马克思主义既致力于解释世界,更致力于改造世界。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自身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始终站在时代前沿,把继承性与创造性高度统一起来,自觉接受实践的检验,适应实践的发展,根据实践的要求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在新的实践中保持着生机和活力,为解释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有力武器。

  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100年前,以李大钊、毛泽东为代表的时代先锋,在对各种主义的反复比较和鉴别中,逐步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真理性,从而确立马克思主义信仰且历久弥坚。李大钊视马克思主义为“中国的救星”,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形象地比喻为“望远镜”和“显微镜”,他强调:“如果我们党有一百个至二百个系统地而不是零碎地、实际地而不是空洞地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同志,就会大大地提高我们党的战斗力量。”他们深入研究、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为那个风雨飘摇、人心思变的时代点燃了希望之光。我们党成立百年来始终立足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具体实际,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聚焦主要矛盾,部署开展党和国家全局工作。

  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解读时代、引领时代,就要学懂弄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掌握其与马克思主义既一脉相传又与时俱进的重大理论观点,自觉用其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作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和21世纪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深刻阐明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及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课题,回答了时代之问、人民之问、世界之问。

  聚焦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来,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主题,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取得的伟大成就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取得的,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来,将马克思主义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践相统一,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根据中国国情和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为创造伟大成就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新时代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不竭动力。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为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丰厚土壤和源头活水。新时代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要牢牢把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主题,将理论探索、理论创新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推动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良性互动,不断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经验进行理论总结和概括,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前所未有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也前所未有具有实现这个目标的信心和能力。与此同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出了新要求,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已超越前人的认知范围,理论创新更显迫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时代变化和我国发展的广度和深度远远超出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当时的想象。同时,我国社会主义只有几十年实践、还处在初级阶段,事业越发展新情况新问题就越多,也就越需要我们在实践上大胆探索、在理论上不断突破。

  实现两个结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就要大力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要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面临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与世情国情党情相结合,用马克思主义之“矢”,射新时代中国伟大社会革命之“的”。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运用,要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弘扬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新时代的开创者,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要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人民群众的生动实践结合起来,一方面,要做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工作,切实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群众。另一方面,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善于集中群众智慧,对人民群众的实践创造和新鲜经验进行及时总结提炼,使之理论化,实现实践创新与理论创新的良性互动。

  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就要统筹好理论自信与文化自信的关系。增强“四个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明确提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在推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的过程中,要处理好理论自信和文化自信的关系,发挥各自的特点和优势,使理论自信与文化自信互为补充、相得益彰。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科学方法论为指导,做好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工作。要深入研究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与马克思主义契合度高的思想观点,使之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内容,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作者张希中 储峰单位:河南科技学院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报刊社)


编辑:贺心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