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至上:百年大党赓续传承的价值自觉与理论自信

来源:大河网
时间:2021-07-28 15:56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从人民的立场观察政治社会现象、人民的情怀理解社会问题、以实现人民美好生的向往为政治活动目标,走出跨越“卡夫丁峡谷”中国道路,践行和发展了人民至上的执政理念。“人民至上”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理论自觉,是中国共产党再创辉煌的根本动力,是历史和现实对我们的昭示。全党都要坚定理想信念不动摇,不断深化理论学习、提升思想认识,用“人民至上”价值要求来深刻检视自己,努力发扬无私奉献、忠诚为民的精神,勇于担当,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不断建设人民更加美好的家园。

  一、“人民至上”体现中国共产党人的理论自觉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与人民休戚与共、生死相依,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从来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团、任何权势团体、任何特权阶层的利益。”

  首先“人民至上”体现了党的性质和宗旨,也是由这一性质和宗旨所决定的根本立场

  马克思主义从一诞生开始,就在自己的纲领中指出:“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共产党宣言》的这个主旨说明,马克思主义和她指导下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中国共产党始终把马克思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把党的性质确定为两个“先锋队”,即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并以为人民谋利益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所以党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人民求解放,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

  其次,“人民至上”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和根本要求

  马克思以前旧的历史理论存在两个重要缺陷,一个是不懂得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一个是不承认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巨大作用。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坚信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和推动历史前进的主要动力,就把自己的根本宗旨定争取人民的翻身解放当主人和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人民至上”价值理念昭示我们要坚持人民主体意识、遵循人类社会发展客观规律,不能逆历史潮流而动,努力实现共产主义;同时,要推动历史前进,就必须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

  再次,“人民至上”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民本思想的赓续与超越

  绵延五千多年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并深深植根于中国人内心。习近平总书记“人民至上”理念根源于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民心、民利和民富等厚实的“民族土壤”。“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尚书·五子之歌》)“圣人无常心,以百姓之心为心。”(《道德经》)“王者所以得天下者,以得民也。得民者,以得其心也”(《浮溪集》卷一)“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管子·治国》)这些言简意赅的关于执政奥秘的表述,为习近平总书记“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民心才是最大的政治”、“顺应民心,尊重民意”等话语的出场奠定了丰厚的文化土壤和理论滋养。质言之,“人民至上”理念正是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结合时代要求实现了传统民本思想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并赋予了其丰富的意义空间。

  二、“人民至上”是中国共产党再创辉煌的根本动力

  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来,共产党人始终保持着建党之初的那种性质和宗旨,保持着对人民的赤子之情,努力实现着党的理想信念和奋斗目标。这既是中国的光荣传统,也是必须永远铭记在心的。

  第一,“人民至上”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是党赢得人民并取得成功的密码

  纵观百年党史,“人民至上”是我们党安身立命的根本所在和得天独厚的优势,如果丢掉它,我们就是弃己之长、自毁优势。在过去严酷的革命斗争中,如果我们党没有人民支持,也完全会像其他政党那样淹没在历史的烟尘中。正是中国共产党的人民情怀和先进性,所以才赢得了人民支持,我们党才能够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并最终取得了天下。因此我们决不能丢掉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丢掉先进性这个使党成功的根本密码。

  第二,“人民至上”是激励共产党人勇往直前的巨大动力

  “人民至上”原本就是在国家蒙难、民族受辱、民不聊生关头萌发的那种愿望和要求,它是中国共产党人爱国精神、民族意识、人民情怀的凝铸,是激励全体党员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正是在那种“初心”和“使命”的激励下,共产党人才能够“虽九死而其犹未悔”。而人民群众选择和支持一个政党,不仅是听其言更是要观其行的,他们之所以选择共产党、跟随共产党,正是从共产党员那种不惜为人民抛头颅、洒热血的英勇实践中而得出了自己的选择,认识到这个党是人民的主心骨和代表,因而才团结和凝聚在党的周围,支持共产党、拥护共产党、热爱共产党。可以说,“人民至上”是党铭记历史、开创未来、赢得人民的重要法宝。

  第三,“人民至上”是党牢固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宏大宣示

  中国共产党成立时,正是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理论才占据了人类思想理论的制高点,掌握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党才能够领导人民取得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胜利,取得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功。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最终走向共产主义的根本规律和必然趋势,只要人民成为自己和人类社会发展的主人,共产主义就一定能够在不断改变现存状况的现实运动中一步步得到实现,我们要把党的远大理想和共同理想统一起来、同当前正在做的事情统一起来,坚守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坚定“四个自信”,我们党的奋斗目标就一定能够实现。

  第四,“人民至上”是激发党保持生机和活力的重要法宝

  近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创造一个又一个彪炳史册的奇迹,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只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才能让中国共产党永远年轻”,中国共产党有一个重大特质我们必须明白,她是一个担负远大历史任务的使命党,她不像西方政党那样只是轮流执政,而是要长期执政,这样艰巨的历史使命需要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持续不断地为之努力奋斗。因此我们必须强调不能忘记党的“初心”和“宗旨”,强调我们无论走到哪里,都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要到何处去。新时代,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绝不是靠敲锣打鼓就能完成的,这是一个极为艰巨的攻坚阶段,我们还必须付出更为艰苦的努力,要撸起袖子加油干,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

  三、新时代“人民至上”理念的现实遵循

  人民至上原则契合新时代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和解决社会治理现实矛盾问题的现实需要,是人民主体根本立场的基本体现,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凝心聚力。

  第一,坚定理想信念不动摇。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精神之“钙”、胜利之“钥”、忠诚之“源”。习近平总书记对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教育高度重视,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要求,他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也是保持党的团结统一的思想基础。”反腐败斗争中的不少典型案例警示人们,一个党员干部如果理想信念不坚定或根本没有理想信念,那他在精神上就会得“软骨病”,就会走向人民的反面。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之所以能练就“金刚不坏之身”,就是因为他们的理想信念之“钙”非常充盈,他们对于自己认定的主义、信仰、信念无比坚定,所以能做到“风雨不动安如山”。同时,坚定的理想信念也赋予共产党人以高昂的革命激情,赋予他们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必胜信念,让他们对于中国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道路和共产主义理想充满信心,从而能生命不息、战斗不止。所以,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安身立命之本,是推动党的事业不断向前发展的强大精神支撑。我们要把坚定信仰作为出发点,把对党忠诚作为着力点,把联系群众作为支撑点,把持续奋斗作为落脚点,把新时代的使命牢牢记在心上,努力为实现党的奋斗目标鞠躬尽瘁。

  第二,不断深化理论学习、提升思想认识。理论上的清醒是政治上坚定的前提,我们只有通过深入系统地学习党的思想理论,学习党章党史,才能深入系统理解党的性质、宗旨、初心、使命是什么,深刻认识我们党是什么样的党。只有学习越深入,我们对初心、使命的认识才越深刻,对党的信仰信念才越坚定。在学习中,我们要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掌握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把其作为自己的看家本领。要进一步深入学习实践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努力掌握其精神实质和核心要义,自觉在这一思想指引下谱写新时代的辉煌篇章。在学习中,要非常注重学习方法,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努力做到真学真懂真用真信,做一名“人民至上”的模范践行者。

  第三,用“人民至上”价值要求来深刻检视自己。每个党员都要以刮骨疗毒的勇气审视自己、检视问题。要对照“人民至上”要求,以刀刃向内的精神,认真检视存在的问题。要真正搞清楚自己和本单位的问题所在、症结所在,并及时纠正错误、矫正偏差,对问题不能大而化之、隔靴搔痒,避重就轻、避实就虚,尤其是要切实纠正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严重问题,担当精神不足、问题导向不鲜明问题等,不断实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

  第四,努力发扬无私奉献、忠诚为民的精神。坚持“人民至上”,就要时刻牢记党的根本宗旨,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把以人民为中心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从思想上、理论上弄明白:“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深刻认识到自己来自人民,是人民的一员,人民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我们必须深深植根到人民群众之中,坚持把人民的评价作为最高衡量标准,切实做到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行动上深入群众,切实筑牢党执政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要始终保持坚如磐石的革命意志,始终保持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永远朝着我们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

  第五,勇于担当、不断建设人民更加美好的家园。坚持人民至上,一是要紧扣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的新变化,回应、观照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坚持以创新的精神、创新的举措,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不断推进高质量发展。二是要大力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人民至上为价值指引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破除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体系中存在的损害人民利益的障碍和弊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保障人民群众的各项权益,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三是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建立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机制,推进个体全面发展和全体共同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

  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坚持人民至上,践行初心和使命,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最好方式,就是要学深悟透这篇具有马克思主义纲领性文献意义的“七一”重要讲话精神,通过互文贯通学原文、学理阐释悟原理,最终指向立德树人讲信仰,尤其要从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汲取奋进力量,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对防汛救灾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用河南人民防汛救灾的感人事迹,讲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人民的家国情怀和社会担当,讲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国家治理能力的提升,用真心、真情、真故事讲好高校立德树人“思政大课”,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南阳理工学院党委书记刘荣英)

编辑:贺心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