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构建现代城镇体系

来源:大河网-河南日报
时间:2021-10-09 09:24

  近年来,河南城镇化快速推进,2020年城镇化率已达55.43%,比2000年提高32.23个百分点,“十三五”期间年均增幅领先全国,新型城镇化已经成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动力。但与此同时,河南仍是全国农村人口最多的省份,城镇化率仍低于全国8.46个百分点,这也是今后较长时期河南发展需要重点把握的基本省情。在“两个确保”大背景下,立足于城镇化率已突破50%、并向70%以上迈进的规律特征,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实施,必须加快完善现代城镇化体系,构建以中原城市群为主体、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多中心、组团型、网络化、集约型空间格局,发挥“体系化”优势多层多级推动人口集中集聚。

  打造引领城镇体系的核心引擎

  郑州继续提高经济首位度,洛阳要强力推进副中心城市建设,重点培育若干5000亿能级的省辖市

  郑州要当好“国家队”,通过加快改革和发展,进一步增强城市综合经济实力,在国家中心城市建设中提质进位,成为国家重要的经济增长中心和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城市。郑州还要继续提高经济首位度,强化作为核心引擎的使命,提升集聚、裂变、辐射、带动的能力,更好发挥对全省的龙头带动作用。洛阳要强力推进副中心城市建设,与郑州共同打造引领全省发展的“双引擎”,加快推动城市产业能级和功能能级的跃升,着力提升综合承载能力和辐射带动作用,增强对整个区域的融入意识,尽快成为区域认同的核心城市和增长极。加快在全省打造一批辐射周边、综合承载能力强的区域性中心城市,重点培育若干5000亿能级的省辖市,突出特色发展优势和创新发展优势,深度融入郑州、洛阳经济圈,构建优势互补、错位协同的空间格局,通过强化多极支撑来壮大全省城镇体系的综合承载能力。

  建好城市群和都市圈

  构建要素自由流动合作治理机制,共建产业协同发展体系

  打造各具优势的城市组团,发挥不同等级城市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是转变城镇化发展方式、有效推动规模和质量双提升的重要途径。加快推进中原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构建要素自由流动合作治理机制,共建产业协同发展体系,构建区域公共品供给机制,加快高速铁路、城际轨道交通、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城市供排水、污水垃圾处理、供热供气、教育、棚户区改造和公租房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支持力度,提高中原城市群综合承载能力,发挥中原城市群对全省新型城镇化的统领作用。加快推进都市圈“同城化”建设,强化郑州、洛阳两大核心城市的集聚效应和资源配置的统筹能力,引导人口、要素和产业合理集中集聚,在规划、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城市发展、生态保护等方面实现共建,在金融服务、用地平衡、社会保障、户籍改革、生态补偿等方面实现共享。此外,还要注重引导和支持中小城镇形成组团,以基础设施为先导,着力提升联通性和贯通性,形成规模效应和促进能级跃升,充分挖掘吸纳农村转移人口的潜力。

  加快推进县域新型城镇化

  优化“县城+小镇+居民点”的形态布局,促进人口和经济向中心城区、中心镇、中心村集中

  伴随城镇化速度整体放缓,位于乡村腹地的县域城镇,相比高层级城市,对乡村地区的涵养度更高,带动作用也愈发突出。站在县域层面,推进新型城镇化就是要优化“县城+小镇+居民点”的形态布局,促进人口和经济向中心城区、中心镇、中心村集中,推动城镇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保障向乡村延伸。其中,县城是全县最重要的门户城市,是县域产业体系、城镇体系的中心节点和主要载体。镇则是主要城区与现代农区的有效衔接,围绕县城组团发展,向上承接核心城市的经济辐射,向下为分散的居民点提供便捷的基本城镇服务。当前,一方面要依据区位交通、产业基础、发展潜力等,培育壮大一批县级城市,形成各具特色的发展引擎,提升县域城镇人口经济集聚能力。另一方面要建好特色小镇和产业强镇,培育以三产融合为主要导向的小镇经济,真正把城镇体系中“镇”一级的节点功能坐实,推动城镇体系更好地向乡村地区延伸。通过加快推进县域新型城镇化建设,有效提升整个城镇体系吸纳农村人口的能力。

  全方位提升城市韧性

  民生优先全面提高防御灾害和抵御风险的能力统筹“地上地下”建设

  “宜居”首先必须“安居”,优先推进一批人民群众需求最迫切、最贴近百姓冷暖的“避险工程”,强化重要设施、重点部位、重点场所安全防护,超前布局城市生命线,全面提高防御灾害和抵御风险的能力。统筹“地上地下”建设,地下基础设施同样是城市运行和群众生活的“生命线”,加快转变“重地上、轻地下”的传统城建模式,适时提高地下基础设施配置标准,推进地下管网建设改造和综合管廊实施工程。提升城市特色品位,利用好我省历史文化底蕴丰厚的独特优势,充分发挥文化对城市发展的带动作用,遵循群众心理,保留历史记忆,塑造地域特征,提升城市整体品质,让居民有更多的获得感、归属感、自豪感。提升城市治理能力,转变传统的粗放型管理模式,综合运用市场、法律、行政和社会自治等手段,简化办事程序,完善行政便民集中服务模式,促进管理目标量化、管理标准细化、职责分工明晰化,实现城市管理由定性向定量、由静态向动态转变。

  坚持以人为核心,协同推进新型城镇化战略与乡村振兴战略。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是互促共生的关系,尤其对于河南这样的农业和农村人口大省,准确把握人口、产业等基础条件和外部发展环境的深刻变化,统筹实施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才能有效将两大战略的重心落于“以人为核心”的基本遵循上。统筹推进两大战略,重点要科学制定城乡融合的产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乡统筹规划和生态保护规划,建立健全促进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的体制机制,完善支持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人地钱挂钩”政策体系,高效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

  (作者朱攀峰单位:省委党校农村经济研究处)

编辑:贺心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