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复兴之势不可逆转的领导力量

来源:人民论坛网
时间:2021-10-12 08:18

  党的领导造就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可逆转的大势

  “不可逆转”就是不以个人或特定政治势力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大趋势、大潮流、大方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势之所以不可逆转,主要是因为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开辟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为救亡图存,近代以来的农民起义、洋务运动以及对资本主义多党制、议会制、总统制的尝试最终都以失败告终。当时的各派政治力量都无法把国民凝聚起来,国家依然处于动乱之中。历史表明,无论是中国的农民阶级、地主阶级开明派,还是资产阶级改良派、革命派,都不可能成为中国反帝反封建的政治领导核心,承担不起领导中国人民实现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在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伟大觉醒中,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紧密结合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中国自此逐步实现了由乱而治的伟大历史转变,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由此开启。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情况复杂的大国,如果没有一个坚强的政治力量把全国人民组织起来、发动起来,实现民族复兴只能是一句空话。这个政治力量,就是中国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以坚强领导造就了民族复兴大势。中国共产党的全部历史,就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历史。“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推进民族复兴的伟大进程中,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干了“三件大事”。第一件大事是领导全国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件大事是领导全国人民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在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并开始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艰辛探索;第三件大事是领导全国人民开始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开创、坚持、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件大事还没有完成,仍在继续推进之中。这“三件大事”,从救国、兴国,再到强国,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华民族、中国人民的前途和命运,造就了民族复兴的大势。在推进民族复兴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历史性地扛起了“救亡图存(革命)”和“民族复兴(建设)”两个重大历史任务,既创造了“革命奇迹”,又创造了“发展奇迹”,这是迄今为止人类创造的最伟大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变革。

  中国共产党执政以来,在过去短短70多年里,中国创造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发展奇迹。中国综合国力实现了大幅度跃升,GDP总值从1952年的679.1亿元升至2020年的101.6万亿元,实际增长约189倍。今天,中华大地到处呈现的是一派生气蓬勃的崭新图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大踏步地赶上了时代,中华民族正以不可逆转之势迈向伟大复兴。

  在“七一”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个“伟大成就”的论述,充分阐释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伟大复兴之势为什么不可逆转。这是因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新民主主义革命所取得的伟大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所取得的伟大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取得的伟大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取得的伟大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提到的这些“条件”“前提”“基础”“保证”和“力量”,构成了新时代我国各项事业发展的基础条件,共同造就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这样的发展大势,由此决定了我们今天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党的领导保持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可逆转的大势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没有中国共产党,哪有社会主义中国?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哪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之所以不可逆转,主要是因为中国共产党具有超强领导力。

  第一,民族复兴历史进程不可逆转,是因为中国共产党以先进理论为指导,能够洞察民族复兴发展大势。马克思主义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理论,为人类指明了实现自身解放和发展的道路。马克思主义在引领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过程之中,也在不断实现自己的“中国化”,实现了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党的十八大以来,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揭示了新时代中华民族怎样才能迈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规律,加速了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是实现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之所以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不可逆转,正是因为新时代中国拥有了这个更加成熟的理论指导,持续强化了民族复兴“不可逆转”的发展大势,确保我们始终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

  第二,民族复兴历史进程不可逆转,是因为中国共产党能够把握历史机遇,确保民族复兴伟业的决战决胜。可能性并不等同于必然性。善于把握并用好机遇,才能顺应时代潮流,掌握历史发展的主动权。如今,国际国内形势发生深刻而又复杂的变化,国际社会不确定性因素增多,国内社会各种矛盾和发展任务艰巨,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大战略机遇期。面对当前的重大战略机遇期,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坚定不移抓机遇、应变局、开新局,统筹好“两个大局”,调动和运用好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充分发挥好本国的独特优势,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才能够保持战略定力,集中力量把自己的事情办好,为本世纪上半叶后三十年的发展奠定更好的基础,确保民族复兴历史伟业的决战决胜。

  第三,民族复兴历史进程不可逆转,是因为中国共产党具有高超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当下,虽然实现伟大复兴的“时和势”都在中国一边,但越是接近民族复兴越不会一帆风顺,越充满风险挑战乃至惊涛骇浪。古今中外各个政党或政治集团执政的历史表明,兴衰成败无不与各自的执政能力紧密相关。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有着解决社会矛盾的强大能力的政党,具有动员各种社会力量解决复杂矛盾的丰富经验和能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以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立足点,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不断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避免在促进民族复兴的进程中犯颠覆性错误,使得民族复兴不可逆转地稳步前进。与此同时,“敢于斗争、敢于胜利,是中国共产党不可战胜的强大精神力量”。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形势、任务,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积极开展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坚持做到对于凡是危害我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各种风险挑战,只要来了,我们就必须进行坚决斗争,而且必须取得斗争胜利,确保伟大复兴不可逆转之势不为各种风险所袭扰,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第四,民族复兴历史进程不可逆转,是因为中国共产党勇于自我革命,使民族复兴有了坚强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是由党的性质、宗旨、优良作风决定的,坚持党的性质、宗旨、优良作风,决定了中国共产党必须勇于自我革命,做到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在当今中国,中国共产党已经集中了工人阶级、中国人民、中华民族的最大多数的先进分子,集中了全国各个领域中最大多数的优秀人才,全党爱戴核心、拥护核心、紧跟核心,全国上下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团结统一、前所未有的组织严密。这样的党,必然犹如一块“整钢”,能够充分担当起领导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展现出超强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成为民族复兴最坚定最可靠的推动者、引领者、实践者,推动民族复兴不可逆转地向前发展。

  第五,民族复兴历史进程不可逆转,是因为中国共产党铸造了伟大建党精神和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为民族复兴提供了巨大精神动能。之所以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不可逆转,是因为中国共产党已经拥有了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核心的宏大精神谱系。与此同时,我们党带领人民不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使中国人民具备了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总而言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之所以不可逆转,是因为我们已经有了强大文化支撑,有了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

  党领导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确保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不可逆转的必然之路

  道路决定命运。“无论搞革命、搞建设、搞改革,道路问题都是最根本的问题。”中国共产党领导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确保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不可逆转的必然之路。

  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新中国成立后的奋斗探索,为新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明确提出走自己的路,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拓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续写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崭新篇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深深植根于中国大地,不可逆转地改变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面貌和国家的整体面貌,它科学回答了实现民族复兴所要解决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是实现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

  第一,关于民族复兴的领导力量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强调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地位与作用,科学回答了“谁来领导”伟大复兴的问题,为伟大复兴的实现奠定了坚强组织基础。

  第二,关于民族复兴的国情认识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强调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科学回答了伟大复兴“从何处出发”的历史方位问题,使伟大复兴的实现建立在明确的方位判断基础之上。

  第三,关于民族复兴的实现路径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强调既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又要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做好其他各方面建设;既要坚持改革开放,又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既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又要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回答了“怎么实施”伟大复兴的问题,使伟大复兴的实现建立在科学实施的基础之上。

  第四,关于民族复兴的价值取向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强调“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政治立场,把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核心理念和价值目标,科学回答了伟大复兴“为了谁”的问题,使伟大复兴有了正确的价值追求。

  第五,关于民族复兴的奋斗目标问题,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科学回答了伟大复兴“向何处去”的问题,使伟大复兴有了丰富而具体的内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一经产生,便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各方面事业和人民生活水平都跃上了新台阶。现在的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工业国,中等收入群体超过4亿人,是世界上中等收入人口最多的国家。之所以说伟大复兴之势不可逆转,就是因为我国已经取得的成就为推进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奠定了雄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基础,我们已经拥有了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高度自信。在这条道路上,我们不仅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而且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历史和实践已经并将进一步证明,这条道路,不仅走得对、走得通,而且也一定能够走得稳、走得好。”

  党的领导始终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历史是由人民群众创造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之所以不可逆转,其重要原因就在于,中国共产党代表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领导的伟大复兴事业得到了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在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下,全体中国人民已经形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没有任何势力、任何组织能够阻挡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坚定步伐。

  一切为了人民,中国共产党凝聚起推动民族复兴进程的道义力量。中国共产党是没有任何特殊利益的政党组织,党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这是中国共产党能够赢得民心、凝聚人心的根源所在,更是推动伟大复兴的道义要求。正是高举这样的道义大旗,才能引领中国人民听党话、跟党走,汇聚起新型举国体制的伟大力量和实现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守住了“民心”,就守住了“江山”,这是历史反复证明的伟大真理。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紧紧依靠人民创造历史,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站稳人民立场,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在人民群众的拥护支持下,民族复兴伟业必然会以不可逆转之势顺利向前推进。

  一切依靠人民,中国共产党凝聚起推动民族复兴进程的团结力量。人民群众是真正的铜墙铁壁,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在民族复兴这一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中创造新辉煌,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深深扎根人民,只有如此才能汇聚起人民群众创造各种奇迹的伟大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取得的一切成就,是中国共产党人、中国人民、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结果”,只有全国各族人民的紧密团结,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只要能够充分调动一切可以利用的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就能够发展壮大自身力量,取得事业的成功。迈入新征程,中国共产党只要做到始终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真正把亿万人民群众追逐美好生活梦想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创造性激发出来,就一定能够依靠人民把伟大复兴的不可逆转之势转化为现实。

  坚持艰苦奋斗,中国共产党凝聚起推动民族复兴进程的奋斗力量。“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在实现伟大复兴的征程上,我们必然会碰到各种艰巨繁重的任务,特别需要我们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仅体现了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更体现了在实现伟大复兴征程上不懈努力、艰苦奋斗的精神。新征程上,我们必须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深刻认识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谦虚谨慎、艰苦奋斗、不懈努力,坚定地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夯实“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的基础,提升应对各类风险挑战的能力,为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作者戴立兴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部副主任、研究员)


编辑:贺心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