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辛亥革命先驱的崇高精神 共襄中华民族复兴伟业

来源:光明日报
时间:2021-10-26 08:32

  今年是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110周年。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已经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孙中山先生振兴中华的深切夙愿、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梦寐以求并为之奋斗的伟大梦想正在逐步成为现实的今天,我们无限怀念这位“伟大的革命先行者”。10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高度评价了孙中山先生等革命先驱的历史功绩,充分揭示了辛亥革命的重大意义,深刻阐述了中国共产党继承和发展辛亥革命未竟事业的光辉历程,号召学习和弘扬以孙中山先生为代表的辛亥革命先驱为振兴中华而矢志不渝的崇高精神,激励和团结海内外全体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共同奋斗。我们一定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教诲,弘扬辛亥革命先驱的崇高精神,共襄中华民族复兴伟业。

  1.辛亥革命推动了中国社会变革,为实现民族复兴探索了道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在中华大地上恣意妄为,封建统治者孱弱无能,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以孙中山先生为代表的一批仁人志士,在中华民族面临存亡绝续的危急关头,高举振兴中华的伟大旗帜,前赴后继举行起义,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进行了一次伟大而艰辛的探索,有力推动了中国社会变革,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的重要里程碑。

  辛亥革命“拉开了中国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序幕”。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正规地说起来,是从孙中山先生开始的”。近代以来,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维新变法等许多民族救亡运动的尝试,最终都以失败告终。此时,以孙中山先生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登上历史舞台,提出通过革命的手段来实现民族独立和民主政治。这在当时是最进步的思想,反映了时代的要求和民众的愿望。随着革命党人打响武昌起义的第一枪,中国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由此展开。

  辛亥革命“极大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传播了民主共和的理念,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辛亥革命冲破了封建思想的牢笼,不但从行动上坚决地打倒皇帝,而且从舆论上对“天子说”和皇权思想进行鞭挞与批判,从思想上冲破“三纲五常”的束缚,极大地促进了当时人们的思想解放。辛亥革命传播了民主共和思想,孙中山先生等革命志士仁人通过宣传天赋人权的学说为人民争取民权,提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使民主共和等进步思想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

  辛亥革命“撼动了反动统治秩序的根基,在中华大地上建立起亚洲第一个共和制国家”。武昌起义胜利后的两个月内,湖南、广东等10余个省份,纷纷宣布脱离清政府独立。1912年1月1日,南京临时政府成立,改国号为“中华民国”,孙中山先生就任临时大总统,颁布《临时约法》,成立亚洲第一个共和制国家,并宣布“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在革命的大潮面前,清政府被迫于1912年2月12日发布退位诏书,在中国延续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至此宣告终结。

  辛亥革命“以巨大的震撼力和深刻的影响力推动了中国社会变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探索了道路”。辛亥革命之后,政治体制革故鼎新,国内资本主义不断发展,无产阶级队伍逐步壮大,中国社会的面貌也有了急剧变化。中华民族再也不可能去走封建复辟的回头路,唯有在民族振兴的前路上上下求索。

  虽然由于历史进程和社会条件的制约,辛亥革命没有改变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中国人民的悲惨境遇,没有完成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但孙中山先生等辛亥革命先驱的历史功绩彪炳千秋,他们的崇高精神永载史册,“辛亥革命永远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一座巍然屹立的里程碑”。

  2.中国共产党继承和发展了辛亥革命未竟的事业,将中华民族复兴伟业不断推向前进

  1925年3月,孙中山先生在北京逝世,留下了“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的政治遗嘱。中国共产党人作为“孙中山先生革命事业最坚定的支持者、最忠诚的合作者、最忠实的继承者”,在他生前,坚定支持孙中山先生的事业;在他身后,忠实继承孙中山先生的遗志,英勇奋斗、继续前进,付出了巨大牺牲,取得了伟大成就。

  中国共产党完成了辛亥革命未竟的事业。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现代中国人,除了一小撮反动分子以外,都是孙先生革命事业的继承者。”众所周知,辛亥革命爆发10年后,中国共产党成立。1922年,当孙中山先生领导的革命陷入窘境之时,中国共产党和共产国际向他伸出了援助之手,帮助他重新振作,开展新的革命斗争。同年7月,中共二大作出组成“民主主义的联合战线”的决议,实际上就是要实现与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派的联合。1924年,国民党一大对三民主义作出新的解释,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革命政策。随后,国共合作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大革命运动,席卷大半个中国,给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统治以沉重打击。此后的20多年里,中国共产党人始终高举革命大旗,把旧民主主义革命发展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团结领导中国人民,致力于对外推翻帝国主义压迫的民族革命、对内推翻封建地主压迫的民主革命,经过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终于结束国内外反动势力的统治,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伟大胜利,建立人民当家作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完成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

  中国共产党发展了辛亥革命的事业。新中国成立之后,在辛亥革命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大无畏斗争精神激励下,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不失时机地把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化为社会主义革命,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开展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改革开放以来,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开创、坚持、捍卫、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奔向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创造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带领人民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明确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战略安排,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

  事实证明,中国共产党人不仅完成了孙中山先生和辛亥革命志士们未竟的事业,而且不断发扬光大,始终坚定前行。时至今日,可以告慰孙中山先生的是,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我们的国家已经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总结的:“孙中山先生振兴中华的深切夙愿,辛亥革命先驱对中华民族发展的美好憧憬,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梦寐以求并为之奋斗的伟大梦想已经或正在成为现实,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3.弘扬辛亥革命先驱的崇高精神,凝聚全体中华儿女奋进力量,共襄中华民族复兴伟业

  辛亥革命前,中华民族呈现在世界面前的是一派衰败凋零的景象;110年后的今天,中华民族呈现出“风景这边独好”的欣欣向荣气象,正以不可阻挡的步伐迈向伟大复兴。我们应当铭记辛亥革命先驱振兴中华的夙愿,传承他们振兴中华的爱国精神,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努力实现几代中国人为之呐喊、为之奋斗、为之流血牺牲的民族复兴伟业。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我们学习和发扬辛亥革命先驱的崇高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今天纪念辛亥革命,缅怀革命先驱,“就是要学习和弘扬他们为振兴中华而矢志不渝的崇高精神”。这些崇高精神有很多,主要包括振兴中华的爱国精神、不畏强权的革命精神、反对专制的民主精神、舍生忘我的牺牲精神、愈挫愈勇的奋斗精神,胸怀大局的协作精神,等等。

  在辛亥革命先驱身上,振兴中华的爱国精神表现最为突出。孙中山先生曾经说自己“爱国若命”“生平以爱国为前提”。他率先发出“振兴中华”的呐喊,将爱国与民族独立相结合、爱国与国家统一相结合,指出只有建立统一的国家才能“达革新之目的”,把爱国精神提升到了一个崭新的水平。

  舍生忘我的牺牲精神体现最为广泛。无论是秋瑾的“已置吾生命于不顾,即不获成功而死,亦吾所不悔也”,还是方声洞的“奋斗而死,亦大乐也;且为祖国而死,亦义所应尔也”,抑或是林觉民《与妻书》中的“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都体现出辛亥志士们为革命成功而舍生取义、视死如归的牺牲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在振兴中华的长路上不畏艰险、奋勇向前。

  愈挫愈勇的奋斗精神贯穿辛亥革命始终。从1894年建立兴中会开始,到1911年武昌起义取得胜利;从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到国共合作,乃至孙中山遗愿“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都体现出这种百折不挠、矢志不渝的奋斗精神。

  胸怀大局的协作精神感人至深。辛亥革命发动之时,革命者中既有革命党人,也有会党、新军、留学生等“慕义之士”。革命所需的资金,得到了海外华人华侨的鼎力支持。武昌起义之时,各种革命力量搁置争议,联合起来,这才出现了枪声一响、万众呼应的感人局面。革命者胸怀大局、求同存异的协作精神,是革命成功的重要保证。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离不开全体中华儿女的团结协助、共同奋斗。习近平总书记呼吁“海内外全体中华儿女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发扬孙中山先生等辛亥革命先驱的伟大精神,携手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继续奋勇前进”。这是大势所趋、大义所在、民心所向。110年前的辛亥革命,汇聚了来自社会方方面面的力量,得到了广大海内外同胞的积极支援,彰显出弥足珍贵的协作精神、爱国精神和民族精神。今天,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海内外全体中华儿女更应紧密团结起来,发扬辛亥革命先驱的崇高精神,和衷共济、团结向前,形成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大团结,巩固和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和谐,广泛凝聚中华民族一切智慧和力量,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共襄中华民族复兴伟业。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达成祖国的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之所在。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求得国家的富强和统一,为维护领土和主权的完整,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无数先烈为此抛洒热血。岁月悠悠,中华儿女实现祖国统一、人民幸福的心愿和决心历久弥坚。孙中山先生说过:“‘统一’是中国全体国民的希望。能够统一,全国人民便享福;不能统一,便要受害。”这句话道出了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声。台湾问题因民族弱乱而产生,必将随着民族复兴而解决。以和平方式实现祖国统一,最符合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中华民族整体利益。包括两岸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华儿女应团结一心,以国家、民族根本利益为重,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为重,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坚决粉碎任何“台独”图谋,共同创造祖国完全统一、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荣伟业。

  今天我们纪念辛亥革命,是因为肩上承袭了辛亥革命留下的历史责任。建设一个统一、民主、富强的中国,是中国人民的殷切期盼,也是辛亥革命先烈们为之奋斗终生的事业。在新的伟大征程上,我们只有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和辛亥革命先驱的崇高精神,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形成海内外全体中华儿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生动局面,才能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作者:唐洲雁,系山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山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

编辑:贺心群